酒店IPTV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12-12)_第1页
酒店IPTV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12-12)_第2页
酒店IPTV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12-12)_第3页
酒店IPTV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12-12)_第4页
酒店IPTV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12-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仅限于公司内部交流 成都聚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宽频视讯事业部 2008 年 11 月 22 日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1 页 共 12 页 目录目录 一 概述一 概述 2 1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2 2 流媒体传送技术 3 3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4 4 IP 机顶盒技术 4 二 影响二 影响 IPTV 推广的瓶颈推广的瓶颈 5 1 网络 5 2 设备 6 3 人员 7 4 现状 7 三 目前三 目前 IPTV 数字系统在酒店安装调试的技术建议数字系统在酒店安装调试的技术建议 7 1 酒店适用的条件 8 2 施工安装注意事项 8 3 系统调试注意事项 10 4 试播注意事项 11 四 对酒店数字系统的建设建议四 对酒店数字系统的建设建议 11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2 页 共 12 页 一 概述一 概述 IPTV 是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的缩写 是一种系统的总称 在 这一系统中 电视和视频信号使用因特网协议 TCP IP 协议 上的宽带连接分 配给用户 最好是独立于用户的因特网外再并行建立一个网络系统 由运营商 使用专用的基础设施进行提供服务 如果是共用一个网络系统 需在网络设备 选型 网管系统及专用带宽分配上做相应的技术处理 它是一种最新流行的 以 电视机 机顶盒 为主要终端设备 能为用户提供互动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 值业务 它为广大电视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宽带体验 IPTV 技术是一项系统技术 主要包括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流媒体传送技术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IP 机顶盒技术等 1 1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IPTV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在整个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 IPTV 作为 IP 网络上 的视频应用 对音视频编解码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 编码要有高的压缩效率和 好的图像质量 压缩效率越高 传输占用带宽越小 图像质量越高 用户体验 则越好 其次 IPTV 平台应能兼容不同编码标准的媒体文件 以适应今后业务 的发展 最后 要求终端支持多种编码格式或具备解码能力在线升级功能 目前主流的视频编码格式有以下几种 MPEG 2 ISO EC 13818 2 MPEG 4 Part 2 ISO IEC14496 2 H 264 AVC 即 MPEG 4 Part10 微软的 WMV 9 Real 公司的视频格式 前三者为公开的国际标准 后两者为企业的私有标 准 MPEG 2 是 DVD 标准之一 编码比较简单 以 TS Transport Stream 流方式 传输为主 MPEG 4 Part 2 标准开放 同等条件下的编码复杂度是 MPEG 2 的 3 倍 图像质量是 MPEG 2 的 1 5 3 倍 H 264 是 3GPP 编码标准之一 也是 HD DVD 存储格式之一 同等条件下的编码复杂度是 MPEG 2 的 4 倍 图像质量是 MPEG 2 的 4 8 倍 微软的 WMV 9 是 HD DVD 存储格式之一 同等条件下的编码 复杂度是 MPEG 2 的 1 5 2 倍 图像质量是 MPEG 2 的 1 5 3 倍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3 页 共 12 页 H 264 具有高的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 代表了编解码技术的发展方向 同 时 由于标准的开放性以及获得了 3GPP DVD Forum 的支持 H 264 已被大多 数运营商和产业界看好 它将成为 IPTV 乃至互联网上其他视频业务的编码标准 2 2 流媒体传送技术 流媒体传送技术 IPTV 的核心业务是数字音视频流业务 流媒体传送技术相当重要 如果传 送技术高效可靠 不仅可以节约系统带宽 还可以减轻系统负担 使系统得到 优化 通常 IPTV 系统中流媒体的传送方式随用户接收方式不同而不同 从终 端用户看主要有点播和广播两种接收方式 点播接收方式下流媒体传送 点播接收具有个性化 接收的内容和时间取决于用户喜好 具有实时交互 特点 同时 点播业务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很大 为了避免大量消耗骨干带宽 同时保证服务质量 要求 IP 网络能有效地将视频流推送到用户接入网络 使用 户尽可能就近访问 内容分发网络 CDN 就能提供这种支持 CDN 是一个建立并覆盖在互联网上的特殊网络 通过互联网高效传递丰富 的多媒体内容 它把流媒体内容从源服务器复制分发到最靠近终端用户的缓存 服务器上 当终端用户请求某个业务时 由最靠近请求来源地的缓存服务器提 供服务 如果缓存服务器中没有用户要访问的内容 CDN 会根据配置自动到源 服务器中 抓取相应的内容 提供给用户 CDN 的实现需要依赖多种网络技术的支持 主要包括负载均衡技术 动态 内容路由 高速缓存机制 动态内容分发与复制 安全服务等 广播接收方式下流媒体传送 广播接收在用户看来是被动的 用户对内容选择只限于所提供的频道 是 非交互型的 由于收看广播的用户收看的是相同内容 为了减少网络带宽浪费 广播接收方式对 IP 网络提出了组播功能要求 组播是一种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者 组播源 一次并同时发送单一的数据包 到多个接收者的网络技术 组播源把数据包发送到特定组播组 只有属于该组 播组的地址才能接收到数据包 在 IPTV 里 组播源往往仅有一个 即使用户数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4 页 共 12 页 量成倍增长 主干带宽也不需要随之增加 因为无论有多少个目标地址 在整 个网络的任何一条主干链路上只传送单一视频流 即所谓 一次发送 组内广 播 组播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 减少了主干网出现拥塞的可能性 根据组播复制点的位置 组播实现方式分为应用层组播 BARS 组播和 DSLAM 组播 3 3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宽带接入网络技术 IPTV 接入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宽带接入技术 主要有 xDSL FTTx LAN Cable Modem 等三种 xDSL 目前 xDSL 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有 ADSL 和 VDSL ADSL 是上下行传输速率不相等的 DSL 技术 它在一对双绞线上提供的下行 速率为 1 5Mbit s 8Mbit s 上行速率为 16Mbit s 640kbit s 目前 ADSL 是 我国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 普通家庭用户 ADSL 速率通常在下行 1Mbit s 左右 而 IPTV 需要大约 3Mbit s 的下行带宽 因此 普通用户 ADSL 可以通过提速支 持 IPTV 业务 VDSL 在一对双绞线上提供的下行速率为 3Mbit s 52Mbit s 上行速率为 1 5Mbit s 2 3Mbit s 因此 VDSL 可以更好地支持 IPTV 业务 FTTx LAN FTTx 技术是光纤到 x 的简称 它可以是光纤到户 FTTH 光纤到局 FTTE 光纤到配线盒 路边 FTTC 光纤到大楼 办公室 FTTB O 光纤具有很宽的带宽 可以说 光纤到户技术非常有利于开展 IPTV 业务 4 4 IPIP 机顶盒技术机顶盒技术 IP 机顶盒主要实现 3 方面的功能 a 与宽带接入网连接 收发和处理 IP 数据和视频流 b 对接收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包括对 MPEG 1 MPEG 2 MPEG 4 WMV Real 等编码格式的解码 支持视频点播 电视屏幕显示 数字版权管 理等功能 c 支持 HTML 网页浏览 网络游戏等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5 页 共 12 页 IPTV 机顶盒所有功能的实现均基于高性能微处理器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对 芯片实时解码和纯软件实时解码应用的基本支撑平台 目前 IPTV 机顶盒的嵌 入式操作系统基本上分为嵌入式 WinCE 和嵌入式 Linux 两类 嵌入式 WinCE 机顶盒 WinCE 最大特点是其 API 与 Win32 兼容 这有利于使用 Windows 环境开发 WinCE 应用 此外 WMV 9 播放器还可直接运行于 WinCE 许多现成的 Windows 组件稍加改造就能应用于终端上的网络管理以及视频流控制等 这些对 DSL 低 带宽环境充分分享 Windows Media 优秀成果而言 不能不说是事半功倍的终端 开发捷径 嵌入式 Linux 机顶盒 嵌入式 Linux 机顶盒以专用的多媒体微处理器为核心 辅以以太接口和视 频接口构成系统 多媒体微处理器带有 MPEG 2 或 MPEG 4 实时解码功能芯片 系统优点是 a 视频处理速度明显提高 特别适合视频直播系统应用 b 内存 占用少 硬件结构紧凑 成本不高 c Linux 源代码公开 有大量免费优秀开 发工具和应用软件可用 d Linux 操作系统非常稳定 内核精悍 运行所需资 源少 并有优秀的网络功能 支持的硬件数量庞大 高性价比是其最大特色 二 影响二 影响 IPTV 推广的瓶颈推广的瓶颈 1 1 网络 网络 IPTV 业务对系统运行 管理 网络的要求都非常高 因而必须采用分布式 结构来进行部署 IPTV 前端主要包括媒资管理等内容集成平台 流媒体服务 CRM 内容管理 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 接收终端为 PC 传输网络为 IP 网 随着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的持续高增长 PC 终端的保有数量限制成为运营商发展 业务的一个瓶颈 因此 拓展以电视终端即 IP 机顶盒加电视机为主的 IPTV 将 成为了运营商进一步发展宽带业务的工作重点 然而 IPTV 及三重播放的兴起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6 页 共 12 页 又给运营商的城域及接入网络带来了新的带宽挑战 因此 找到合理的承载网 络解决方案将是运营商下一步发展宽带业务的首要工作 传统运营商城域网主要分为以 SDH 为基础的多业务传输平台 MSTP 和星 状以太网两种 MSTP 的环网结构虽能提供语音 数据等综合接入 但基于 SDH 传输网的结构特性决定其只能作为以语音为主 数据为辅的网络应用 而传统 多级直联的网络 网络响应时间 保护机制以及对组播应用存在的先天缺陷 也不足以应对今后以 IPTV 为主的三重播放应用 在 IPTV 应用中 IP 组播技术 是运营商普遍选用的方案 因此 需要网络解决好组播复制 QoS 保证 业务 控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而对于用五类线做接入的网络来说 则更有高的要求 新技术是采用环型 以太网来解决原有星型以太网的瓶颈 但需有庞大的资金支撑 虽然简单的 VOD 应用可以通过 CDN 内容分发网络加小区边缘服务器来解决 但用户并发流增大到一定程度 IPTV 应用须采用可控组播 要对网络进行全面升 级改造 从核心层到分布层再到接入层全程全网的升级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相当 高的 因此达到正常运营效果 在网络建设初期需按用户量及互动并发流最大 时的网络带宽进行设计网络结构 同时需对网络上的流量控制进行管理 2 2 设备 设备 IPTV 是高度融合的产物 涉及的业务环节和技术标准众多 这给系统集成 设备选型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为了规范和指导各厂商的 IPTV 产品 保证大规 模商用网络的灵活部署以及所有厂家的设备的无隙互通 必须把涉及 IPTV 业务 的各种技术标准统一起来 对于 IPTV 技术 国际标准化组织或相关厂家已经有了相关的协议和编码等 标准或建议 国内在这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内容运营商 电信运营商 与芯片厂商 设备厂商 终端厂商等在内的多方面联合 开展了相关企业标准 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从前期国内运营商已经进行的工作来看 确实取得了一些 进展 但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各地建设的网络平台技术标准不一样 使得 设备与终端厂商不得不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和终端产品 这大大提高了运营商建 网成本和设备制造商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而且随着 IPTV 业务的不断发展 标准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7 页 共 12 页 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现在已经有许多设备制造商实现了商用的 IPTV 系统 包 括最前端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一直到最末端的用户终端 机顶盒 STB 但是 这些系统都是封闭的系统 系统内的控制信令和协议基本上都是采用厂家自定 义的私有协议 第三方的设备无法接入到系统之中去 无法保证整个系统的开 放性格局 制约 IPTV 业务的发展 3 3 人员 人员 由于 IPTV 是建立在 IP 网络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因此对运营 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要求较高 从基层营运人员到上层管理者 都须懂得 IP 技术基础知识 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就会更高 这样势必对运营 商的人工成本提出挑战 4 4 现状 现状 IPTV 的运营主体为电信运营商 在体制机制 市场运营能力方面优于广 电 数字电视的运营主体为广电运营商 在视频内容运营上具有先天垄断性 也正是这种广电特殊行业的封闭性和对垄断的优越感造成了现在广电一系列与 市场脱节的劣势 从广电行业来说 在数字电视基础上发展交互式和高清电视已成为方向 通过数字电视平台可以开通的业务类型有传统模转数频道 付费频道 NVOD 数据广播 互动电视 高清电视等 而高清电视在目前的 IP 网络环境中不能规 模实现 只有等部署 IPV6 以后才能实现 三 目前三 目前 IPTV 数字系统在酒店安装调试的技术建议数字系统在酒店安装调试的技术建议 由于目前公司采用的 IPTV 设备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稳定的技术 造成我 们从去年到现在共签约 30 家酒店 能正常投入运营收费的不到 10 家 工程在 建和正在解决问题的 12 家 未建的 8 家 从投资回报和运营收费角度分析已耗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8 页 共 12 页 费了公司一定的人力 物力 财力 为尽快解决现已存在的问题 将再建或已 签约未建酒店投入正常运营 经过公司技术人员一年来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 再结合上述的 IPTV 技术概述及影响发展的瓶颈 利用现有已购设备对正在建设 和准备建设的已签约酒店提出如下技术建议 这里暂不在理论上加以说明 1 1 酒店适用的条件 酒店适用的条件 酒店最好是为 VOD 系统再建一张独立的 IP 网络系统 网络结构最好为 二层交换的网络结构 不建议采用三层交换网络结构 核心交换机为具备三层 交换能力的千兆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需带千兆集联口 从影响 IPTV 技术发展的 瓶颈中知道 由于 IPTV 技术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每个厂家的标准都有差异 因此所选择的交换机必须经过与现有设备进行对接测试后才能使用 如酒店需与因特网共用 但能同意在核心交换机及二层交换机上做尽 量做分离 同时要非常注意预防病毒和攻击 须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 交换 设备要求同上 调查好酒店楼层分布 即中心交换机是否可以安装在酒店楼层的中部 或可以调整到中部楼层 在网络分布上 五 六类线传输时各楼层二层交换机到中心交换机的 距离不要超过 60 米 同时服务器与中心交换机的距离也不要超过 60 米 传输 距离越短越好 五 六线超过 60 米后传输速度会下降 光纤传输时 则可超过 60 米 2 2 施工安装注意事项 施工安装注意事项 IP 网络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和网络综合布线的工艺与网络的设备性能 均有很大关系 应严格按照布线工艺 对线序和接头做规范要求 以保障线路 的抗干扰能力 干线及主干线须使用 6 类线或光纤 即楼层交换机到中心交换机的连 线 中心交机和服务器的连线 6 类网线所使用的水晶头必须使用 6 类线水晶 头 如果网络环境较差 应使用屏蔽式 6 类水晶头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9 页 共 12 页 楼层交换机 1000M 上行与中心交换机连接时 六类网线一定要按标准 来做 水晶头一端接法为白橙 橙 白绿 兰 白兰 绿 白棕 棕 水晶头 另一端接法为白绿 绿 白橙 白棕 棕 橙 蓝 白蓝 房间信息点与机顶盒连接的网线按 568B 标准来做 水晶头两端接法均 为白橙 橙 白绿 兰 白兰 绿 白棕 棕 网络耗材的选择上应当满足从房间到机顶盒所使用的网线为线径应当 不低于 0 4 的纯铜超五类线 绞对线有明显清晰的色环 标准的节距和撕裂绳 外层护套层有良好的弹性 干线及主干线所使用的的 6 类线应为标准的 6 类网 线 线径不低于 0 5 的纯铜线 至于所使用的 RJ45 水晶头的选择上应当满足水 晶头的塑料有良好的塑性 表面和铜片有足够的光洁度 水晶头上的弹片是否 有弹力 而不易折断 水晶头上压制网线外层的位置是否有弹力而不易断 中心交换机应使用全 1000M 中心交换机 楼层交换机为普通 24 2 或 16 2 的 100M 交换机 带 1000M 级联接口 以保证接入层和核心层始终工作在 1000M 带宽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入层的交换机尽量不要使用交换机级联 的工作方式 针对个别酒店接入层和核心层使用光纤进行连接 我们在选择接口时 应考虑网络设备的兼容性 如核心层的交换机使用的是光纤收发器 那么到接 入层时也尽量使用光纤收发器 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施工过程中 当开始安装机顶盒时 就应当催促酒店做联网 且能 酒店方接口程序最好放在我们服务器上 现在我们手上的联网程序所使用的表 单并不是空库 要注意在联网时 一定要先让 PMS 工程师把表单里的数据读一 次 再进行测试 然后我们保存一份空库 当正试开播后 再替换为空库 否 则会有很多帐单录入到 PMS 系统里 如果我们的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在同一个机柜内 所有的干线应当走 U 型线 防止网线脱落 但主干网络的布线不要为了美观过度对折 过度对折 对传输会有影响 客房内网线的使用要 8 芯同时用 最好不要分线出来做其他用途 有 线电视的墙壁电视盒和用户线需做好屏蔽 否则机顶盒会对电视界面有很大的 干扰 酒店 IPTV 数字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 10 页 共 12 页 由于红外接收头易坏 要安装护套 这样可以保护接收头和增大粘贴 接触面 使安装更牢固 机顶盒安装需接可控电源 即插房卡才可取电 若接长供电 易导致 机顶盒无 AV 信号 开关一次机顶盒才会有输入信号 3 3 系统调试注意事项 系统调试注意事项 安装服务器前 将服务器所有原系统完全备份 以便之后修改出现不 必要的文件丢失与损坏 在施工并准备调试系统前 把所有房间检查一遍 以防漏装和 IP 地址 的输入错误 做好数据的备份和系统的备份还原工作 为以后出现故障时带来 方便 对于 10001 BOX 和 10002 BOX 这两个文件 如酒店改变了有线电视排序 或增减了频道 应重新备份 分配 IP 地址结合上海铭德酒店的问题 机顶盒 IP 应设为 172 16 247 X 机顶盒 IP 的前三位应与服务器 IP 的前三位一致 北京地区的 三家酒店在采编房间信息的时候 IP 地址使用 B 类地址 以地址的第三个 8 位 来指定楼层号 以地址的第四个 8 位来指定房间号 如 425 房间的 IP 地址为 172 16 4 25 虽然在录入的时候 会有点麻烦 但以后营运人员检查故障或更 换机顶盒时 会很方便 避免因 IP 地址的错误而产生的费用纠纷 到底是多个 类好 还是一个 类好 在实践中可以试一试 哪类好用 就用哪类 服务器的 IP 地址应当固定为 172 16 247 1 服务器上的另外一块网 卡是为与酒店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