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首版)_第1页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首版)_第2页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首版)_第3页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首版)_第4页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1 医院感染学 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 也不处于潜伏期 而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同时也包括 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内源性感染 也称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的体内或体表 部分是人体定植 寄生的正 常菌群 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 不致病 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引起各种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也称交叉感染 是指病人间 病人和医务人员间直接感染 或通过接触医院的环 境 物品而获得的感染 暴发流行 在医院包括门诊部 室 内由于诊疗操作或其他原因 短期内某病区或病人群体中突 然发生 3 例或以上同种同源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SSI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是指发生在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 以筋膜为界 其浅部是皮肤和皮下 组织感染 深部是肌肉 腔隙的感染 消毒 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 sterilization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灭除全部微生物 包括细菌的芽胞和真菌的孢子 手卫生 洗手 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皮肤污垢 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 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医院感染发病率 一定时间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 同期住院病人数 100 隔离定义 将处于传染期的病人 可疑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 或将感染者置于不 能传给他人的条件下 称为隔离 第二章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的感染来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P8 P10 看一看 1 感染来源 1 病原从他人获得 2 病原从病人自身获得 3 病原从外环境中获得 在医院感染病原体中 有的主要是内源性的病因如白色念珠菌 另一些是外源性病因如烟曲 霉 烟曲霉可通过吸入空气中孢子而感染 2 传播途径 1 直接接触传播 2 间接接触传播 1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飞沫核传播 带菌尘埃传播 2 经水传播 3 经食物传播 a 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 如患结核病或布氏 杆 菌病的乳牛所产的奶类制品 毛蚶或贝类 被 水中肠道病毒污染 b 在生产 加工 运输 贮藏 烹调及食用 过 程中受到患者或带菌者的病原体的污染 住 院病人食用这些未经充分加热的食品后 可 引起感染 4 经输血 液 传播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2 5 经药品传播 6 经医疗器械和设备感染 7 生物媒介传播 3 易感人群 医院的婴儿室 各科的重症监护室 烧伤病房 血液病房和血液透析室等是发生 医院感染的高危地区 这些部门的住院患者是医院中最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P10 P14 记大小标题 内容自己看 1 宿主方面的因素 1 年龄因素 2 基础疾病 3 意识状态 2 侵袭性操作的因素 1 留置导尿 2 静脉导管 3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4 器官移植 3 直接损害免疫系统功能的因素 1 放疗 2 化疗 3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4 抗菌药物的影响 5 其他因素 1 外科手术和引流 2 手术时间 3 手术部位 4 备皮方法 5 住院时间 我国的医院感染以散发为主 但也经常出现暴发 第五章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 P83 前 3 位常见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 22 3 鲍曼不动杆菌 19 9 铜绿假单胞菌 16 1 其余依次为克雷伯菌 9 9 阴沟肠杆菌 6 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4 8 大肠埃希菌 4 7 沙雷菌 4 6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仅各占 0 5 与国内不少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统 计结果相似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医院内肺炎病原体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 P88 90 重点 自己看一看 1 降低口咽部和上消化道定植 口腔卫生 口腔护理尤其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更为重要 2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1 昏迷病人吸痰 2 采用小口径鼻饲管 调整进食速度 量 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 否 合适 半坐卧位喂食 测量胃残留量 3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气管插管病人声门下与气管导管气囊之间 的 间隙有严重污染的积液 3 维护胃粘膜特性 营养支持 肠道营养可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肝脏和血液移行 可维持 正 常肠道菌群平行 4 肺清洁护理 肺清洁称咳嗽和清楚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 外科患者由于伤口疼痛影响肺清洁 能力 所以术前指导患者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训练 以便术后运用 5 减少外源性污染 1 洗手和手的消毒 最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2 呼吸治疗器械如面罩 气管插管 套管等要严格消毒 灭菌 6 其它 合理使用抗生素 7 做好医院感染监测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 P99 100 重点 自己看一看 预防留置导尿导致尿路感染是最主要的措施 1 掌握导尿指证 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1 尿失禁 2 尿潴留 2 预防导尿管腔外途径感染 1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插管动作轻柔 应采用气囊硅胶导尿管 2 保持尿道口的相对无菌 3 预防导尿管腔内感染 1 保持外阴部和尿道口的清洁 每天用消毒液 0 05 碘伏清洗尿道口 2 次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3 2 鼓励患者多喝水 1500 2000ml 天 3 尿管是否通畅 集尿系统有无破损漏尿 是否维持了有效的重力引 流 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的位置 等 4 监测尿路感染情况 尿液混浊时 可做膀胱冲洗 5 拔管前膀胱功能训练 4 严格掌握无菌导尿的正确操作和护理 及时更换集尿袋 定期更换导尿管 5 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6 采用其他尿液引流的方法 7 健康教育 多翻身 应离床活动 消化系统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易感宿主 危险因素 P101 1 传播途径 接触 主要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不严格洗手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严 医院内食物污染 2 易感宿主 新生儿 老年人和胃酸缺乏病人 3 危险因素 1 内在性 免疫防御机制损害 如骨髓移植病人大约 40 发生感染性腹泻 估 计 病死率 55 AID 病人发生感染性腹泻也很常见 胃酸可阻止细菌 自小肠上行至胃 应用制酸剂及胃切除术后也是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 素 2 外在性 破坏机体正常防御机制的因素 ICU 病人插管 抗酸药和抗生素 SSI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包括 切口浅层组织 SSI 切口深层组织 SSI 及器官 腔隙 SSI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P124 125 1 员工教育和培圳 2 导管相关感染的调查 3 洗手和无菌隔离技术 戴无菌手套 PICC 穿刺部位应铺无菌巾 4 插管操作与护理 1 穿刺点皮肤严格消毒 PICC 尽量选用锁骨下静脉 少用颈静脉及股静 脉 2 无菌纱布或透明膜覆盖穿刺点 覆盖膜潮湿 污染 松动要及时更换 5 导管的选择与更换 输血或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 应在 24 小时内更换输液管 6 静脉所给药物混合的准备与质控 注意消毒加药口 更换接头 肝素帽 间隔时间不可短于 72 小时 7 其他 1 不主张为控制感染目的而在输液管上常规安装滤器 2 在插入导管前或留置期间 为预防导管细菌定植或血液感染 不主张常规给抗菌药 3 选派专门人员负责血管导管的插入与维持 导管的选择与更换 P124 导管选用种类和更换频度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对连接血管导管的普通输液管 不要 过于频繁更换 但是经输血或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 应在 24h 内更换输液管 尽早去除血管内 导管 皮肤 软组织医院感染 P132 133 皮肤 软组织感染可位于全身各部位 感染的形式有疖 痈 脓肿 淋巴管炎 筋膜炎 蜂窝组 织炎以及水痘 疱疹 皮癣等 表现有红肿 脓性分泌物 水泡 疼痛 发热等 压疮感染 P133 压疮感染常见于溃疡期 感染的微生物以细菌 真菌为主 感染的细菌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4 创面感染是烧伤感染的主要方式 烧伤后机体皮肤受损 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下降 微生物容 易在烧伤创面黏附 繁殖和侵入 微生物还可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 烧伤后微生物还能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 第六章 医院内消毒 灭菌 消毒因子的作用水平 P138 看看内容 注意区别 1 灭菌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胞 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属于此类的方法有 热力 灭菌 电离辐射灭菌 微波灭菌 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 以及用甲醛 戊二醛 环氧乙烷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PPT 答案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灭除全部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胞 达到灭菌保证 如 电离辐射 微波灭菌 甲醛 戊二醛 环氧乙烷消毒剂等 2 高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 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这类消毒方法 应能杀不一切细菌繁殖体 包括结核分枝杆菌 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絻大 多数细菌芽胞 属于此类的方法有 热力 电力辐射 微波和紫外线等以及 用 二氧化氯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含氯与含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PPT 答案 杀灭细菌繁殖体 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和大多数细菌芽胞 电 离辐射 微波灭菌 紫外线 过氧乙酸 含氯与含溴消毒剂 3 中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属于此类的方 法有 碘类 碘伏 碘酊等 酚类 醇类消毒剂以及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 醇 类和氯己定的复方等消毒剂进行消费毒的地方 PPT 答案 可以杀灭和去除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碘类 酚类 醇类 4 低水平消毒法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 分枝杆菌除外 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法和通风换气 冲 洗等机械除菌法 属于此类的方法有 季铵盐类消毒剂 如苯扎扎溴铵 双胍 类消毒剂 如氯己定 植物类消毒剂和用汞 银 铜等金属离子消费毒剂等进 行消毒的方法 PPT 答案 只能杀灭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季铵盐类消毒剂 双胍类消毒剂 氯己定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P138 看看内容 注意区别 1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或与破损 的组织 皮肤 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例如 手术器械和用品 输血与输液器材 穿刺针 注射药物和液体 透析器 血液和血液制品 导尿管 膀胱镜 腹腔镜 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PPT 答案 侵入 与破损的组织 黏膜接触 如手术器械 注射 导尿 输血器材 透析器等 2 中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 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 例如 呼吸机管 道 胃肠道内镜 喉镜 气管镜 麻醉机管道 子宫帽 避孕环 压舌 板 体温表等 PPT 答案 仅和皮肤 粘膜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 内镜 喉镜 体 温表 压舌板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5 3 低度危险性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 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 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 的皮肤接触 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 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 物品 例如 毛巾 面盆 痰盂 杯 地面 便器 餐具 茶具 墙面 桌面 床面 被褥 一般诊断用品 听诊器 听筒 血压计袖带等 等 PPT 答案 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 如 衣服 口罩 毛 巾 脸盆等 戊二醛 P145 注意特点 1 特点 属灭菌剂 具有广谱 高效杀菌作用 对金属腐蚀性小 受有机物影响小等 经典 的 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 2 碱性戊二醛 2 使用方法 加盖浸泡法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4 应用 1 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 需加入 0 5 的亚硝酸钠防锈 2 灭菌 10h 消毒 20 45min 5 注意 灭菌效果会受 pH 值影响 对皮肤 粘膜 眼睛有刺激性 注意防护 使用过程需 加强浓度检测 过氧乙酸 P145 注意特点 1 特点 属高水平消毒液 灭菌剂 具有广谱 高效 低毒 高温 爆炸 对金属及织物有 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大 稳定性差等特点 2 使用方法 浸泡 擦拭 喷洒等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 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疫源地消毒及预防性消毒 4 应用 1 放入装有高水平消毒液的容器中 加盖 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 用 0 05 500mg L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2 对细菌芽胞污染品的消毒 用 1 过氧乙酸浸泡 5min 灭菌时 30min 浸泡 3 0 2 手消毒 1 2min 0 2 0 5 擦拭物体表面 1 2 熏蒸 8ml m 3 30 120min 5 注意 置于阴凉处 现配现用 有刺激性 腐蚀性 被血液 脓液污染时 适当延长作用时 间 碘伏 P149 注意特点 1 特点 中效 速效 低毒 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并无黄染 对铜 铝 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 性 受有机物影响大 稳定性好等 碘伏 PVP I 含表面活性剂碘 2 使用方法 浸泡 擦拭 冲洗等方法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 黏膜等的消毒 4 应用 0 5 2 皮肤 注射 手术 消毒 0 1 体温计消毒 0 05 黏膜 创面消毒 5 注意 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 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应于阴凉处避光 防 潮 密封保存 乙醇 P150 151 注意特点 1 特点 属中效消毒剂 对肝炎病毒及芽胞无效 具有中效 速效 无毒 对皮肤黏膜有刺激 性 对金属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大 易挥发 不稳定等 2 使用方法 浸泡法和擦拭法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6 3 适用范围 通常采用 75 V V 乙醇作为常规皮肤消毒 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浸泡的消毒 4 应 用 1 浸泡法 a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 加盖 b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 泡 10min 以上 c 个别对其他消毒剂过敏者 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5min 5 注意 挥发 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消毒 不适于手术器械灭菌 因不能杀灭芽胞 胍类消毒剂 P150 包括氯己定 洗必泰 醋酸氯己定 葡萄糖酸氯己定 聚六亚甲基胍等 1 特点 均属低效消毒剂 具有速效杀菌作用 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 对金属和织物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轻微 稳定性好等 2 使用方法 浸泡 擦拭 冲洗等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科洗手消毒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黏膜消毒等 4 应用 0 02 0 1 泡手 0 01 0 1 会阴冲洗 伤口黏膜创面的消毒 5 注意 勿与肥皂 洗衣粉等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或前后使用 冲洗消毒时 若创面 脓液过多 应延长冲洗时间 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适应环境 P151 152 看看 1 2 1 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细菌总数 10cfu m 适合这类环境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空气净化方法 2 根据室内气流流型可分为层流型和乱流型两种净化方式 在医院中使用较多的为层流型 垂 直 层流和水平层流 3 方法 层流除菌 层流是空气进入室内前 经过滤器 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尘埃粒子阻留 以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的目的 4 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两种 均可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5 气流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 并带走和排出气流中的尘埃颗粒 尘粒 和细菌 层流是一股细小 薄层的气流 以均匀的流速向同一方向输送 净化气流的方向分 为垂直层流式和水平层流式 6 层流手术室的功能特点 1 手术室低细菌数 2 可供舒适的气流 室内温度可在 15 25 湿度可在 50 65 之间调节 3 手术室正压气流 23 25Pa 防止外来污染的进入 4 手术室内空气清新 爽洁 工作环境舒适 5 层流手术室 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 既节省劳动 又免除了不良 气影响 6 院内感染率 尤其是手术和烧伤感染率 大大降低 类环境空气消毒 适应环境 P152 153 注意适应环境 1 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 产房 婴儿房 早产儿房 ICU 病房 烧伤病房 供应室无菌 区 普通保护性隔离病室等 这类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要求 200cfu m 3 2 常选用以下方法消毒空气 1 紫外线照射消毒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 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 过滤空气 中的尘埃 将进入消毒器中的微生物杀死 15 分钟开机一次 消 毒 15 分钟 反复开机 可在有人房间内消毒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7 2 静电吸咐式空气消毒器 靠电极之间强大的磁场和细菌的电荷 将细菌吸附 通过正离 子 发生器不断产生高浓度的正离子吸附带负电的细菌 从而达 到洁净空气的作用 一般开机 30 60 分钟可使 50m3 左 右的房间达到消毒 类环境空气消毒 适应环境 P153 注意适应环境 1 III 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 妇产科检查室 注射室 换药室 治疗室 治疗室 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室 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这类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应 500cfu m 3 2 常选用以下方法消毒空气 1 紫外线照射消毒 2 臭氧消毒 要求房间密闭 无人 以维持较高的臭氧浓度 室内相对湿度应 70 臭氧 浓度 20mg m 3 消毒时间为 30min 关机后 40 分钟 闻不到臭氧味方可进入 3 化学消毒剂消毒 1 过氧乙酸 0 5 1 过氧乙酸加热蒸发 4g m3 熏蒸 2h 2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配以增效剂和稳定剂 50mg m3 喷雾 3 季铵盐类 季铵盐类 10mg m3 喷雾 4 苍术复方消毒剂 类 类环境地面 墙面消毒 P154 如果墙面材料平整 干燥 不脱落则不需进行常规消毒 每天用清洁方法作擦拭 当受到病原 菌污染时可采用 500 2000mg L 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拭 第七章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监测类型 P194 记小标题 1 全面综合性检测 2 目标性监测 3 靶位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化学检测法 生物检测法 P195 196 看看 1 化学监测法 1 化学指示卡 管 监测方法 指示蒸汽温度 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卡 放入大包 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 取出指示卡 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 化学指示胶带 胶带黏于待灭菌物品包外 经 130 4min 后颜色改变 以指示是否经过 灭 菌处理 3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进行 B D 试验 4 结果判定 检测时 所放置的指示卡 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 判为灭菌合格 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 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 生物检测法 1 指示菌株为耐热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菌片含菌量为 5 0X10 5 5 0X10 6 cfu 片 在 121 0 5 条件下 D 值为 1 3 1 9min 灭菌时间 KT 值 19min 存活时间 ST 值 为 3 9min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8 2 培养基 试验用培艰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3 检测方式 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 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 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 预真空 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 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 手提 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代替标准试验包 盒内盛满中试管 指示菌片放于 中心部位的两只灭菌试管内 将贮物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气灭菌器底部 4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 在无菌条件下 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 投入溴甲 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 经 56 1 培养 7 天 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检测时设阴 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5 结果判定 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 判定为灭菌合格 指示 菌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 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紫外线辐照计测定法 P197 开启紫外线灯 5min 后 用强度计 将测定波长为 253 7nm 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 外 线灯下垂直距离 1m 的中央处 待仪稳定后 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 使用隔离室的条件 3 类病人 P205 1 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2 细菌培养分离出流行性或感染有多重耐药性微生物的病人 3 无法坚持个人卫生习惯的或无法配合做好隔离措施的病人 如婴幼儿或智力低下者等 医疗废弃物和病人污物处理 P206 看看 1 外科有关废弃物 包括手术截除肢体 脏器 胎盘 脐带 死产儿 病理标本 实验动物 尸 体及其脏器等 应用红色或特定颜色并印有 感染性废弃物 标记的塑料袋盛装 袋内只 能装物 80 留有封紧袋口的余地 封好后的袋子送去焚烧炉焚化 2 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包括纱布 棉花 绷带等 也可用上述方法装袋和焚烧处理 3 塑料类有关医疗废弃物 包括一次性注射器 输液器和各种导管等 使用后不可故意折断 或 弯曲 应弃于指定的防渗漏 耐刺的容器内 封闭容器后或送去焚烧 或压力蒸气灾菌毁 形 或浸泡在含氯消毒剂内充分消毒后再经历碎机处理 或经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厂家 必 须有行政部门加盖公章的许可证 统一回收处理 4 尖锐物品 包括针头 手术刀片 缝针等 使用后应投入防渗漏 抗刺的容器内 封闭后 送 去毁形 焚烧处理 5 传染性病人废弃物 包括排泄物 分泌物 引流物 血液 体液 输注后废血 废水 手 术 失血及其接触过的一次性器物 剩余的饭菜等 固体部分装袋 密封 并标记送去焚烧 液体部分以含氯消毒剂充分消毒后排入医院专用下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院感染学复习总结 首版 制作者 2010 护理系 修改日期 2013 年 05 月 22 日 9 水道 6 污物袋的应用 用过的物品从隔离病房运出时 要装在污物袋内 以防止与其他病人接触 或 污染环境 袋子如果不易破损或袋外未被污染 单层就可以了 否则需要双 层袋 污物袋应有防水渗出功能 防止传染的污物袋要有标志 并按规定销 毁处理 以类的为特点的隔离系统 A 系统 P208 看看 注意 针对甚么病 1 严格隔离 1 为预防高度传染性及致命性强毒力病原体感染而设计的隔离 2 应采用这类隔离的疾病主要有 肺鼠疫 3 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双袋法 4 隔离标记 采用黄色标记 2 接触隔离 1 其感染性微生物多集中于病人的分泌物 脓液及引流物中 2 应采用这类隔离的疾病主要有 新生儿淋球菌眼结合膜炎 3 隔离标记 采用橙色标记 3 呼吸道隔离 1 主要为防止传染病经空气中气溶胶 飞沫 短距离传播而设计的隔离 2 隔离标记 采用蓝色标记 4 结核菌 病 隔离 1 针对结核病人而设计的隔离 婴幼儿肺结核一般不要求此类隔离 2 隔离标记 采用灰色标记 5 肠道隔离 1 用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性粪便而传播的疾病 目的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2 隔离标记 采用棕色标记 6 引流物 分泌物隔离 1 为防止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