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_第1页
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_第2页
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_第3页
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_第4页
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 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 一 地质描述模型一 地质描述模型 名称名称XXXX 金属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 位置位置 东经118 30 118 44 20 北纬46 27 30 46 36 30 行政区位 置 隶属 XX 自治区 XXXX 盟 XXXX 旗 XXXX 牧场管 辖 矿体规模矿体规模 主矿 种 铁多金属储量 规模 铁矿 18879 93 万 吨 中小型 锌 金属 34 86 万吨 中型 硫 矿 198 44 万 吨 中型 Cu3 06 万吨 Bi1 72 万吨 W 0 40 万吨 Sn0 61 万吨 Au1 68 吨 Ag222 298 吨 Ga386 92 吨 In238 38 吨 Cd561 66 吨 As6 08 万吨 Pb0 96 万吨 品位 或 g t 平均品位 TF 36 30 锌平 均品位 3 533 硫 平均品位 16 58 小体重 T M3 氧 化铁矿石 3 86 原生铁矿石 4 06 锌矿石 3 5 硫矿石 3 77 成矿的地成矿的地 质构造环质构造环 境境 IVIV V V 成矿区带 成矿区带 传统大地构造观点属天山 内蒙地槽褶皱系 内蒙华力西中期褶皱带 二连 东乌旗复背斜的东部北翼 据地质力学观点 按构造体系划分 属北疆 兴蒙 弧形构造带的东南翼 褶皱构造比较发育 主要褶皱期有加里东中 晚期 华力 西早 晚期及燕山早期 其中以华力西早期的构造最发育 断裂构造也较发育 大致可分为北东 北北东和北西向三组 其中以北东向最发育 多发生在加里东 和华力西期 而北北东和北西向多发生在燕山期 与岩浆岩有关的矿床 矿点及 推断与矿有关的磁异常呈北东向带状分布 主要是受北东向区域构造所控制 燕 山早期第二次黑云母花岗岩 52 2 侵入到中奥陶统汉乌拉组下岩段 O2t1 和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下岩段 D2t1 地层中 在成矿有利的外接触带内 形 成矽卡岩型铁 锰 多金属矿床 沿断裂破碎带的某些地段有时发生热液型磁铁 矿化作用 矿带 矿体的分布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有关 地 层一 古生界中泥盆统 D2 为一套浅海相泥砂质岩石夹灰岩及火山 碎屑岩 除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外 更主要不同程度的热接触 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影响 1 20 万区调把该地层划为中泥盆 统塔尔巴格特组 分下岩段和上岩段 1 下岩段 D2t1 主要由大 理岩 砂质板岩 变质粉砂岩 变质砂岩 变质长英砂岩和变质砂砾 岩等组成 厚度大于 920 米 与花岗岩体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矽卡 岩型铁 多金属矿床的直接围岩地层 2 上岩段 D2t2 仅出露于 矿区东北端 主要为变质长英砂岩夹变质粉砂岩及灰黑色板岩等 厚 度不详 二 中生界侏罗系 J 区内出露有 1 中 下侏罗统 J1 2 出露于矿区西南部的朝不楞花岗岩体之西 由一套陆相湖盆 沉积的粉砂岩 砂岩并夹有薄层砂砾岩 砾岩及板岩等组成 厚度大 于 300 米 2 上侏罗统 J3 包括查干诺尔组和布拉根哈达组 由 酸 基性火山熔岩及其碎屑岩组成 三 第三系上新统 N2 和第四 系全新统 Q4 第三系未出露 在钻孔中见到红粘土 第四系覆盖 面积大 主要由腐植土 风成砂土等 岩浆岩一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 岩浆岩和喷出岩均有出露 侵入岩主要有华 力西期的辉长岩和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 石英闪长岩 闪长岩及 其派生脉岩等 喷出岩有中泥盆世的海相火山碎屑岩和上侏罗世的陆 相火山岩 1 黑云母花岗岩 朝不楞花岗岩体 52 2 规模最 大 又是成矿母岩 出露面积 90 平方公里 岩体顶部凹凸不平 现 代侵蚀面呈不规则的 E 字形 在 E 字形中间的中泥盆老地层被 侵蚀成残留顶盖 地层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内 赋存有接触交代 矽 卡岩 型铁 多金属矿床 2 石英闪长岩 多分布在矿区 东北部 3 闪长岩 多分布在矿区东北部 4 蚀变辉长岩 U 出露于矿区中南部及东北部 为本区最早生成的侵入岩 5 辉绿岩 零星出露于矿区东北部 二 喷出岩 晚侏罗世喷出 岩 在岩性上从斜长流纹岩 安山岩 玄武岩 中酸性凝灰熔岩 英 安岩 石英斑岩 流纹岩 反映出由酸性 中基性 中酸性 酸性似 有规律变化 在喷溢形式上显示出由超浅成 喷溢 爆发 喷溢的旋 回性 矿环境矿环境 矿区 矿区 构 造矿区露头少 覆盖厚 构造只能根据零星出露结合推断 褶皱构造 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可能存在三个倒转背斜和两个倒 转向斜 断裂构造主要有 5 条 对矿体有破坏作用 矿床的三矿床的三 度空间分度空间分 布特征布特征 产 状矿区分南矿带 一 二矿带 北矿带 三 四矿带 和西矿带 磁异常区 在南北矿带中 一矿带规模最大 三矿带次之 二矿 矿带最小 一 三矿带的矿体均产于顺泥盆纪地层层理或层间裂隙的 矽卡岩内 四矿带主要矿体分布于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面矽卡岩中 西矿带矿体产于变质粉砂岩与大理岩接触层面 另一些小矿体沿构造 裂隙充填 总体产状 走向北东 50 左右 倾向南东 倾角陡立 形 态扁豆状 团块状 枝叉状 豆荚状 条带状 似帚状及不规则状等 矿体呈扁豆体 条带状及豆荚状成群成带平行断续分布 在平面上呈 雁行状排列 剖面上呈重迭扁豆状和不规则筒状 矿体规模一般长数 十米 百余米 个别达 300 400 米 厚数十厘米至 17 米 四矿带矿 体长达千余米 但厚度仅 2 4 米 矿体产状走向 50 73 倾向南 东 倾角 70 80 分 带 埋 深 矿石类型 工业类 型 自然 类型 工业类型 铁矿石 铁锌矿石 铁锌铋矿石 铁铜矿石 自然类型 磁铁贫矿和富矿两种 矿物组合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 闪锌矿少量 次要矿物有赤铁矿 镜铁矿 褐铁矿 磁黄铁矿 黄铁矿 白铁矿 黄铜矿等 脉石矿物以钙铁柘 榴子石为主 透辉石次之 次要矿物还有黑云母 角闪石 石英等 矿石结构 构造 结构 主要有他形晶结构 半自形晶结构 自形晶结构 反应边结构 压碎结构等 固熔体分解结构 构造 浸染状构造 条带状构造 斑杂状构造 斑点状构造 块状构 造 角砾状构造等 围岩蚀变矽卡岩 角岩 主元素含 量 铁 TFe 最高为 63 23 最低 20 06 平均 36 30 共生元素 含量 矿床的物矿床的物 质组成质组成 伴生元素 含量 锌 Zn 最高为 30 87 最低 0 502 平均 3 533 硫 S 最高为 26 05 最低 8 355 平均 16 585 伴生的还有金 银等多金属矿 矿床的地矿床的地 球物理特球物理特 征征 1 磁异常特征 南北矿带的磁场 以正值为主 只在矿区东北部出现较大范围 的负值 有些局部异常的两侧伴生有较大的负异常 背景场较平稳 总的趋势是 西高东低 西背景值为 500 左右 东端由 100 左右向负值过渡 背景场的变 化与岩石的分布有关 高背景值区往往与花岗岩类分布相对应 低值和负值区与 泥盆系和侏罗系地层分布区相对应 在背景场上出现与南 北矿带相对应异常带 异常带近似平行 走向北东 50 左右 异常连续性差 断续分布 这一特征正好 反映出本区磁铁矿体的分布特征 西矿带磁异常的磁场是以正值为主的低缓异常 极大值在 750 左右 以 200 圈定的等值线分布范围长 1 7 公里 宽 100 150 米 西部稍膨大 中部变窄 异常形态规则 连续性好 2 磁异常分类 局部分为 矿异常和非矿异常 非矿异常又分为花岗岩异常和玄武岩异常 矿异常形态规则 异常强度一般较大 连续性好 走向明显 曲线也光滑 花岗岩异常强度比矿异 常低 且 曲线跳动多 走向紊乱 连续性差 玄武岩异常与低缓矿异常近似 不易区分 主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岩石物性参数加以区分 矿床的地矿床的地 球化学特球化学特 征征 成矿物理成矿物理 化学条件化学条件 矿床成因矿床成因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层控矽卡岩型 成矿时代成矿时代 燕山晚期 辉钼矿 Re Os 年龄 140 7 1 8Ma 黑云母花岗岩 SHRIMP 锆石 U Pb136 9 1 5Ma 成矿期次成矿期次多期次 平面图平面图 剖面图剖面图 二 评价找矿模型二 评价找矿模型 构造环境构造环境 传统大地构造属天山 内蒙地槽褶皱系 内蒙华力西中期褶皱带 地质力 学观点属北疆 兴蒙弧形构造带的东南翼 地层控制地层控制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 构造控制构造控制 北东走向褶皱和断裂构造 雁行式排列的张性或张扭性断裂 构造 控矿要素控矿要素 岩浆控制岩浆控制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 构造标志构造标志 北东向褶皱和断裂控制的花岗岩体边缘和雁行式排列的张性 和张扭性断裂部位 地层标志地层标志 1 碳酸盐和泥 砂质岩石变换地层 2 较远离花岗岩体变 质砂粉砂岩和大理岩的接触层面及其附近 3 黑云母长英 质角岩和透辉石角岩等 地质标志地质标志 岩浆岩标岩浆岩标 志志 中泥盆统地层与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内 花 岗岩体顶部的局部凹陷区 找矿历史标志找矿历史标志采矿遗迹采矿遗迹 文字记录文字记录 1 1957 1960 年 XX 呼和浩特幅区测队在本区进行过 1 100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2 1958 1960 年 XX 地质局 126 地质队对矿区西南约 64 公里持查干敖包铁锰矿床做过矿 点检查工作 3 1970 1978 年 XX 地质局区测队在本区开展 了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 4 1976 年九月 XX 地质局区测队 在进行 L 50 X 幅 1 20 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朝不楞铁矿 床 并开展工作 1977 年 6 月移交 XX 自治区地质局 109 地 质队进行地质详细普查评价工作 1981 年 10 月结束野外地 质工作 1982 年 6 月提交本报告 重力重力 磁法磁法 地磁异常与航磁异常相当 三个磁异常都是由磁铁矿体所引 起 矿异常形态规则 异常强度一般较大 连续性好 走向 明显 曲线也光滑 电法电法 地球物理标志地球物理标志 伽玛能谱伽玛能谱 区域区域 地球化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 矿区矿区 遥感信息标志遥感信息标志 地表找矿标志地表找矿标志 附图附图 三 主要参考资料三 主要参考资料 1 XX 自治区区域地质测量队 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 20 万 额 仁高比幅 沙尔沟特幅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