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_第1页
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_第2页
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_第3页
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_第4页
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南京实地导游实习报告 20 xx年11月20日 21日两天 我们为了即将到来的导游证考试 老 师以及导游带着我们纷纷来到南京灵谷寺 中山陵 明孝陵 总统 府四个景点进行实地踩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把导游词和实 际景点相结合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考点景点由我们自行去踩点走 走 第一站 灵谷寺 20号的早晨 我们依然怀着与去年去皖南一样的激动心情来到学校 北大门口集合 然后跟着导游上了旅游大巴 我们首先去的便是素 有 天下第一禅林 的灵谷寺 灵谷寺 位于南京市中山陵东面1 5公里处 原称蒋山寺 在今明孝陵处 是一个由寺庙建筑 国民革 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 灵谷寺是古代钟山7 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传至今的一座 其前身是梁武帝为名僧宝志 所建的开善精舍 灵谷寺风景区古木参天 曲径通幽 古称 灵谷森松 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 有无梁殿 松风阁 志公殿 三绝碑等 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 谭 雨 墓等 灵谷寺 景区体现了六朝文化 明朝文化 民国文化 生态文化特点 是游 人品味历史 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比较 代表性建筑 灵谷寺大门 灵谷寺大门是一座三拱门的门厅 上覆绿色琉璃瓦 两侧是红墙 中门上题 灵谷胜境 两侧偏门各书 松声 泉涛 大门 正南有一个长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 又称万工池 相传是明太祖 调用 万名军工挖掘而成 进大门 过雨道是无梁殿 无梁殿 无梁殿原名无量殿 因供奉无量佛而得名 是原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 因整座建筑全 用 砖石砌成 无梁无椽 所以又称无梁殿 殿高22米 宽46 7 米 进 深37 9米 南北各有3个拱门 四面皆有窗 结构坚固 气势雄伟 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 牌坊 殿前有一座五楹带顶的阵亡将士牌坊 中间 坊额刻 大仁大义 背面刻 救国救民 坊前置一对汉白玉雕 成的貔貅 殿内墙上书刻孙中山的 总理遗嘱 还书刻国民革命 阵亡将士名单 无梁殿后是阵亡将士第一公墓 此墓连同位于东西各300 米处的 第二 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 弧形墓墙后是 松 风阁 建于几十级台阶之上 阁高10米 宽41 7米 九楹二层 外 有 回廊 四周红柱环绕 二楼为中空式 顶覆绿色琉璃瓦 蓝色披檐 阁后甬道正中置宝鼎一座 上刻 名鼎垂勋 四字 由此向北约百 米 就是灵谷寺的标志性景点灵骨塔 塔高66米 九层八面 底层直径1 4 米 顶层直径9 米 为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1933年建成 当时称阵亡将士纪念塔 俗称九层塔 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 柱 而上 计252 级 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 塔外是一圈走廊 廊沿 有石栏围护 供游人凭栏远眺 无梁殿东有灵谷寺 寺内大雄宝殿供如来佛 大道觉堂供玄奘法 师灵骨 观音宝阁供观音菩萨 还有藏经楼 弥勒殿 祖堂等建筑 灵谷塔 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 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 州金山花岗石建造 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 始建于1931 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据 总理陵园管 理委员会报告 记载 在率师北伐 建都南京 统一告成后 1928 年国民政府 眷念前劳 凯旋者概予登庸 惨逝者追加怃恤 惟兹 阵亡将士杀身成仁 尸骨遍野 忠魂无依 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 建筑公墓 安慰忠魂 该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 造形优美 典雅庄重 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 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当时 我们和同学们还爬上去参观一番 异常兴奋 邓演达墓 寺门对面是一座带顶的黄色照壁 寺东有座品质碑 碑高约 5米 上 刻 灵谷深松 四字 再向东过小桥是座五楹的古建筑名 流觞厅 现为涉外餐厅 由流觞厅向东南不足百米即至邓演达墓 墓门正中是一座圆形花 坛 两侧有露天游廊左右环抱 廊上架有水泥条架 植紫藤为篷 游 廊尽头各有方亭一座 墓前雪松 龙柏 地下铺草坪 东 西 北 三 面有石墙环绕 墓前有花岗石墓碑 刻何香凝所书 邓演达烈士之 墓 墓圆形 筑于平台上 高4 5米 直径9 5米 为省文物保护 单位 当然灵谷寺内还有很多其他可观之处 我们跟着导游都一一前去踩 过 第二站 中山陵 中午参观完灵谷寺 我们下一站来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山陵 中 山陵的线路很简单 主要就是沿着一条中轴线 主要建筑有牌坊 墓道 陵门 石阶 碑亭 祭堂和墓室等 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1961 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 中山陵依山而筑 坐北朝南 岗峦前列 屏障后峙 气势磅礴 雄 伟壮观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 于此 墓地全局呈 警钟 形图案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 建有三道拱门 门楣上刻有 民族 民权 民生 横额 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 壁上刻 有孙中山先生手书 建国大纲 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 至1929年夏建成 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 从 空中往下看 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 自由钟 山下中 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 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 而陵墓顶端墓室 的穹隆顶 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 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 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结果 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 自由钟 式图案荣获首奖 这组建筑 在型体组合 色彩运用 材料表现和 细部处理上 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色调和谐 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 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 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 博 爱 两个金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 共有石阶392级 8个平台 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 建筑风格融中西 于一体 高29米 长30米 宽25米 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 双扉 门额上分别刻有 民族 民权 民生 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 手书 天地正气 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 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 朗特斯基之手 底座镌刻六幅浮雕 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 后踞巍峨碧嶂 气象壮丽 音乐台 光化亭 流徽榭 仰止亭 藏经楼 行健亭 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 众 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 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 不仅寄托 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而且都是建 筑名家之杰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山陵总体来说较其他简单一些 所以我们参观完 便节省更多的 时间游览下一站 明孝陵 第三站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因皇后谥 孝慈 故名孝陵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 代表了 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 陵寝的形制 来到明孝陵 我们首先步入的是神道 神道从四方城开始 四方城 是一座碑亭 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 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 建的 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 其顶部已毁 仅存方形四壁 内有 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 碑高8 78米 碑文由朱棣亲撰 计2746字 详述明太祖的功德 碑座 碑额雕琢瑰丽 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 桥 今红桥 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 长约1800米 其中段为石象 路 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 分别是石兽狮子 獬豸 大象 骆驼 麒麟和马6 种 每种两对 姿态是一对伏 一对立 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 上雕云龙 气势不凡 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身着盔甲或蟒 袍的文臣武将 可惜有些已经损坏 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 是 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 正对梅花山 门额上书 明孝陵 三字 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 系清宣统 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 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 治隆唐宋 四 个金字 是清康熙帝亲笔题书 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 西边叫宰牲 亭 东边的称具服殿 今均已毁坏 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 在 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个石柱的基础 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 的规模是很大的 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 复建 比原 来的要小得多 内供奉朱元璋画像 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 余米 宽数十米的空地 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 中间有甬道 两 边林木茂盛 甬道尽头有石桥 称大石桥 又称升仙桥 意思是过 了此桥即为 仙界 在桥的北面是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 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 大建筑 外部用大条石建成 东西长75 26米 南北宽30 94米 前高 16 25米 后高8 13米 底部为须弥座 方城正中为一拱门 中通圆 拱形隧道 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 迎面便是宝顶南墙 用13层条 石砌筑 正中横刻 此山明太祖之墓 显然为人所制 沿方城左 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明楼在方城之上 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 建筑 屋顶早已毁 仅存四壁砖墙 东西长39 45米 南北宽18 47 米 南面开3个拱门 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 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 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 也称宝城 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 在地 宝顶近似圆形 原名独龙阜玩珠峰 周围砌有砖墙 1998年 至1999年 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 证实朱 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 埋葬深厚 保存完好 从没有被盗过 最后一站 总统府 第二天上午 我们随导游进行最后一个景点踩点 来到总统府 总 统府无疑是所有景点中最困难的一个了 内容特别多 特别深 特 别复杂 首先要提总统府的沿革 历经明 清 太平天国和中华民 国等时代 在明朝 这里是汉王府 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衙门于此 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 乾隆时期 这里曾为南巡行宫 太 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 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都署 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 仍为两江总督府 1912年 孙中山就任临时 大总统 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 1928年 这里又成了国民政 府所在地 1948年5月 经非法国大选举 蒋介石任总统 大院大门 嵌上 总统府 三字 然后接着就是大门 光是一个大门就有不少可以讲的 如 大门为 西洋古典式建筑 建于1929年 但原先 总统府的门是木结构的 后来蒋介石嫌弃它没气势就改建了 现在我们看到是 门楼为阶女儿墙 仿古罗马风格 开三劵拱门 8根爱奥尼柱修饰于 大门两侧 门楼上方是 总统府 三个大字 但是在1948年前门楼 上是谭延闿书写的 国民政府 四个字 1948年后 也就是非法国大选举后 才换成木刻包金的 总统府 三个大字 而这 总统府 三个大字是原监察院副院长周 钟岳所写 解放后被摘下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xx年复制后悬挂的 现在请游客随我进入大门 从里面看大门 大门是一座两层半的建 筑 一楼为门房 卫兵室 二楼为卫兵宿舍 楼顶为升旗平台 总统府有很多内容 一片瓦 一棵树 一幅画都有着他们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