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分析 朱一纶朱一纶 课后习题选择填空解答课后习题选择填空解答 第一章 1 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 D A 厂用电负荷 B 发电负荷 C 工业负荷 D 供电负荷 2 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 Un 110kV 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 C A 相电压 B 1 相电压 C 线电压 D 3 线电压 3 以下 A 不是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A 中性点通过电容接地 B 中性点不接地 C 中性点直接接地 D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4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 C A 30Hz B 40Hz C 50Hz D 60Hz 5 目前 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最大比例的发电厂为 B A 水力发电厂 B 火力发电厂 C 核电站 D 风力发电厂 6 以下 D 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A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B 安全可靠的持续供电 C 保证电能质量 D 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 7 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 石油 B 水力发电成本比较大 C 核电站的建造成本比较高 D 太阳能发电是理想能源 8 当传输的功率 单位时间传输的能量 一定时 A A 输电的压越高 则传输的电流越小 B 输电的电压越高 线路上的损耗 越大 C 输电的电压越高 则传输的电流越大 D 线路损耗与输电电压无关 9 对 A 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以上都不是 10 一般用电设备满足 C A 当端电压减小时 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B 当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C 当端电压增加时 吸收的有功功率增加 D 当端电压增加时 吸收的有功功率减少 填空题在后面填空题在后面 第二章 1 电力系统采用有名制计算时 三相对称系统中电压 电流 功率的关系 表达 式为 A A S UI B S 3UI C S UIcos D S UIsin 2 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 B A 电导 B 电阻 C 电纳 D 导 纳 3 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 一般装在 B A 高压绕组好低压绕组 B 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 C 中亚绕组和低压绕组 D 三个绕组组装 4 双绕组变压器 型等效电路中的导纳为 A A GT jBT B GT jBT C GT jBT D GT jBT 5 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五个量的基准值可以先任意选取两个 其余三个 量可以 由其求出 一般选取的这两个基准值是 D A 电压 电流 B 电流 电抗 C 电压 电抗 D 线电压 三相功率 6 额定电压等级为 500KV 的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为 C A 550kV B 520 kV C 525kV D 500kV 7 已知某段 10kV 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电抗 X 50 若取 SB 100MVA UB 10kV 则这段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为 B A X 50 B X 50 C X 0 5 D X 5 8 若已知变压器的容量为 SN 两端的电压比为 110 11kV 则归算到高端 压 变 22 压器的电抗为 C A XT UK 100 X 11 SN B XT UK 100 X SN 11 C XT UK 100 X 1102 SN D XT UK 100 X SN 1102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高压架空电力线的电导一般忽略不计 B 发电机的近似等效电路为一电压源 C 多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中 各元 件的参数要归算到基本电压级 D 电阻标幺值的单位是 10 对于架空电力线路的电抗 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与三相电力线 路的排列有关 B 与电力网的频率有关 C 与是否采用分裂导线有关 D 以上说法 都不对 第三章 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主要求取的物流量是 A A U S B U I C I S D Z I 2 电力线路等效参数中消耗有功功率的是 C A 电纳 B 电感 C 电阻 D 电容 3 电力线路首末端点电压的向量差称为 C A 电压损耗 B 电压偏移 C 电压降落 D 额定平均电压 4 电力线路主要是用来传输 C A 视在功率 B 无功功率 C 有功功率 D 以上都不对 5 电力系统某点传输的复功率定义为 D A UI B UI C UI D UI 点 米 6 设流过复阻抗 Z R jX 的线路电流为 I 线路两端的电压为 U 则线路消耗 的有 222 功功率为 A A P IR B P I Z C U Z D P UI 7 当有功分点和无功分点为同一节点时 该节点电压是网络中的 B A 最高电压 B 最低电压 C 平均电压 D 额定电压 8 变压器的励磁损耗 铁损 一般由等效电路中 C 确定 A 电抗 B 复阻抗支路 C 接地支路的导纳 D 电纳 9 电力线路等效电路的电纳是 的 变压器的电纳是 B 的 A 感性的 容性的 B 容性的 感性的 C 感性的 感性的 D 容性的 容性 的 10 在高压输电线路中 电压降落的纵向分量主要是因传送 A 而产生的 A 无功功率 B 有功功率 C 与功率无关 D 以上都不对 第五章 1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 A A 发电机 B 变压器 C 静止补偿器 D 电容器 2 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 B A KG P P f f B KG G C KG D KG G PG PG f f 3 最小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 最大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 这 种中 枢点调压方式为 C A 顺调压 B 恒调压 C 逆调压 D 以上都不是 4 系统有功备用容量中 哪种可能不需要专门设置 D A 负荷备用 B 国民经济备用 C 事故备用 D 检修备用 5 逆调压是指 C A 高峰负荷时 低谷负荷时 将中枢点电压均调高 B 高峰负荷时 将中枢点电压调低 低谷负荷时 将中枢点电压调高 C 高峰负荷时 将中枢点电压周高 低谷负荷时 将中枢点电压调低 D 高峰负荷时 低谷负荷时 将中枢点电压均调低 6 电容器并联在系统中 它发出的无功功率与并联处的电压 B A 一次方成正比 B 二次方成正比 C 三次方成正比 D 无关 7 借串联补偿电容器调压 可以 A A 抵偿线路感抗 B 增大线路感抗 C 有时抵偿线路感抗 有时增大线路感抗 D 抵偿线路容抗 8 以下 B 不是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 A 发电机 B 变压器 C 静止补偿器 D 电容器 9 负荷高峰时 流过变压器的功率 C 变压器的电压损耗 A 最大 不变 B 最小 不变 C 最大 最大 D 最小 最小 10 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调压时 C A 可以增加系统的无功功率输出 B 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输出 C 不改变无功功率需求的平衡状态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输出 第六章 1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三相对称系统 发生三相短路 短路电流的非周 期分量的衰减速度 D A A B C 三相不同 B A C 两相相同 C A B 两相相同 D A B C 三相 都相同 2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三相对称系统 发生三相短路 短路电流的非周 期分量起始值 A A A B C 三相不同 B A C 两相相同 C A B 两相相同 D A B C 三相 都相同 3 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后 越靠近短路点 电压 A A 越低 B 越高 C 不变 D 无穷大 4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短路电流可能出现的最大瞬时值称为冲击电流 B 各种短路故障中 三相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最小 C 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是对称的 D 在无穷大容量电源供电的电力系统中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幅值是恒定 的 5 在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中 出现概率最大的是 B A 三相短路故障 B 单相接地短路故障 C 两相接地故障 D 断相故障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是三相对称的 B 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幅值是始终不变的 C 短路电流的大小与短路时间无关 D 合闸相位就是电压的初相位 7 下列各种故障类型中 属于纵向故障的是 D A 两相短路 B 两相短路接地 C 单相接地短路 D 两相断线 8 无限大功率电源的内阻抗为 B A B 0 C 0 3 1 0 D 1 0 10 9 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 其阶数等于 B A 网络中所有节点数 B 网络中除参考点意外的节点数 C 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 1 D 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 2 10 计算三相短路功率时 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C A Skt It B Skt 3UNIt C Skt UNIt D Skt IW SB 第七章 1 将三个不对称相量分解为三组对称相量的方法是 B A 小干扰法 B 对称分量法 C 牛顿 拉夫逊法 D 龙格 库塔法 2 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 短路电流知包含 A A 正序分量 B 负序分量 C 零序分量 D 正序和零序分量 3 当电力系统的某点出现 A 相直接接地短路时 下式 C 不成立 A UA 0 B IB 0 C IA 0 D IC 0 4 根据对称分量法 任何一组不对称的三个相量可以分解成为三组分量 不包含 C 分量 A 正序分量 B 负序分量 C 直流分量 D 零序分量 5 在故障分析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发电机中是不存在正序电动势的 B 发电机中是不存在负序电动势的 C 发电机中是不存在零序电动势的 D 同步发电机的负序电抗是不等于其正序电抗的 6 在故障分析时 对变压器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变压器的正序 负序和零序的等效电阻相等 B 变压器的正序 负序和零序的等效漏抗也相等 C 变压器是一种静止元件 D 变压器的正序 负序 零序等效电路与外电路的连接方式相同 7 在故障分析时 对电力线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C A 电力线路的正序参数与负序参数不相等 B 架空电力线路的正序电抗大于电缆的电抗 C 电力线路的正序参数与零序参数不相等 D 电力线路的零序电抗一定等于正序电抗的 3 倍 8 在故障分析时 对负荷的处理 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在计算起始次暂态电流 I 时 在短路点附近的综合负荷 用次暂态电 动势 和次暂态电抗串联构成的电压源表示 B 在应用运算曲线确定短路后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时 略去所 有的 负荷 C 异步电动机的零序电抗等于 0 D 异步电动机通常接成三角形或接成不接地的星型 零序电流不能流过 9 已知 A 相的正序电压为 UA 10 30 KV 则以下正确的是 D A UB 10 120 KV B UB 10 150 KV C UC 10 120 KV D UC 10 150 KV 10 已知 A 相的正序电压为 UA 10 30 KV 则以下正确的是 D B UB 10 120 KV B UB 10 150 KV C UC 10 120 KV D UC 10 150 KV 第八章 1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 a 相直接接地短路时 故障处的 a 相电压为 D B U 2 C 3U D 0 A Unnn2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 越靠近短路点 正序电压 A A 越低 B 越高 C 不变 D 无穷大 3 中性点接地电力系统发生短路后没有零序电流的不对称短路类型是 B A 单相接地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D 两相短路接地 4 根据正序等效定则 当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附加阻抗 ZA 为 A A 0 B Zkk0 C Zkk2 D Zkk0 Zkk2 5 当系统中发生 a 相接地短路时 故障处的 b 相短路电流标幺值为 A A 0 B 0 5 C 1 D 1 732 6 当电力系统出现 a b 两相直接短路时 下列边界条件成立的是 D A Ua 0 B Ia Ib C Uc 0 D Ia Ib 7 在变压器的三角形 D 侧正序电压与其星形 YN 侧正序电压的相位 关系是 C A 两侧正序电压同相位 B D 侧正序电压落后 30 C D 侧正序电压超前 30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负序和零序电压在短路点最高 B 故障分析时各序等值电路中的元件电阻都等于零 所以只考虑电抗 C 两相短接时零序电流为零 D 若变压器原绕组与副绕组采用 Yyn 接法 则两侧的正序电压相位相同 9 电力系统单相断线时 其边界条件形式上与 C 相同 A 单相直接接地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两相直接接地短路 D 三相短路 10 对于 A 相通过 Zf 接地短路 以下 C 成立 A Ua 0 B Ia 0 C Ia1 Ia2 Ia0 D Ib1 Ib2 Ib0 第九章 1 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判据为 B A dPE d 0 B dPE d 0 C dPE d 0 D PE 0 2 电力系统稳定性不包括 C A 频率稳定 B 攻角稳定 C 输出功率稳定 D 电压稳定 3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C A 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 PEmax B 尽可能减小发电机相对运动的 振荡幅度 C 尽可能减小输出功率 D 抑制电力系统自发振荡的发生 4 应用等面积定则判断简单系统暂态稳定时 系统稳态的条件是 B A 加速面积大于减速面积 B 加速面积小于减速面积 C 加速面积为无限大 D 减速面积为 0 5 小干扰法适用于简单电力系统的 A A 静态稳定分析 B 暂态稳定分析 C 潮流分析 D 短路故障分析 6 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确定系统的极限切除角依据的原则是 D A 正序等效定则 B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C 等力矩原则 D 等面积原则 7 等面积定则主要用于简单电力系统的 D A 潮流计算 B 故障计算 C 调压计算 D 暂态稳定性分析 8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部包括 B A 输电线路设置开关站 B 输电线路中串联电感 C 变压器中性点经小阻抗接地 D 输电线路中串联电容 9 电力系统出现频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的 B A 负荷消耗的无功功率过大 B 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过大 C 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过大 D 电源提供的有功功率过大 10 励磁调节使发电机电动势 EG 随着 的增大而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第一章 1 电力系统由 发电机 电源 电力网 连接大电机和负荷的设备 负 荷 用电设备 三部分构成 2 电力系统的常用额定电压等级有 10kV 35kV 110kV 220 kV 至少 写出三个 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与系统的额定电压为同一等级时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与系统的额定电压的关系为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高 5 4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是 电能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 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 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 5 我国交流电力网的额定频率为 50 Hz 容许的正负偏差为 0 2 Hz 6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作用相当于供电设备 额定电压规定比系统的额定电 压高 10 7 在我国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中一般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 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 8 常用 日负荷率 和 最小日负荷系数 说明负荷曲线的起伏特性 用 公式表示为 Km Pav PMAX PMIN PMAX 9 电压为 35KV 及以下的称为配电网 其主要任务是 向终端用户配送 满足 质量要求的电能 10 电压为 110KV 以上的统称为输电网 其主要任务是 将大量的电能 从发 电厂远距离传送到负荷中心 第二章 1 电力系统传输中 把 g1 0 r1 0 的线路称为无损耗线路 2 无损耗线路末端接有纯有功功率负荷 且输出为自然功率时 线路上各 点电压有效值 相等 各点线电流有效值 相等 3 在三相电力线路的等效电抗计算公式中的几何平均距离 Deq 的计算公式 为 Deq D12D23D31 数字为下标 4 采用分裂导线 可以 减小 线路的等效阻抗 5 架空线路的电导反映高压电力线路的 电晕和泄漏 现象 一般情况下 可取 电导 G 0 6 长度为 L 的电力线路可以用 型等效电路 表示 7 线路的传播系数 的实部 反映 电压的幅度 的衰减 虚部 反 映线路上 相位 的变化 8 无损耗线路末端接有纯有功功率负荷 且负载 Z ZC 时 输出功率称为 自然功率 这时全线电压有效值 相等 9 双绕组变压器电压 Rr 可根据变压器短路试验时测得的 短路损耗 PK 计算 得到 双绕组变压器电抗 XT 可根据变压器短路试验时测得的 短 路电压百分数 UK 计算得到 10 常用的负荷表示方法有两种 用 负荷功率 表示或用 等效复阻抗 表示 第三章 1 将变电所母线上所连线路对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和降压变压器的功 率损耗也并入等效负荷中 称之为 运算负荷 2 从发电厂电源侧的电源功率中减去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再减去电力线路 靠近升压变压器端的电纳上的功率损耗得到的直接连接在发电厂负荷侧母线上 的电源功率称为 运算功率 3 潮流计算是对给定运行条件的电力系统进行分析 即求 出各母线的电 压 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及功率损耗 4 输电效率是指 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 P2 与线路首端输入的有功功 率 P1 之比 5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Tmax 是指 Tmax 小时内的能量消耗恰好等于实际电 能消耗 Wa 6 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 无功功率 的主要条件 存在电压相 位差则是传送 有功功率 的主要条件 7 循环功率与负荷无关 它是由两个供电点的 电压差 和 总阻抗 确 定的 8 网损率是指 在同一时间内 电力网损耗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 9 电压偏移 是指网络中某点的实际电压同网络该处 额定电压 之差 10 电力线路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表达式为 U PR QX U 第五章 1 电力系统要注意有功功率平衡 因为供给的有功功率不足时 会引起系 统频率 减少 反之则造成系统频率 增加 2 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指发电机组 调速系统 随频率变化而自动 控制发电机进行输出有功功率的调整 其特点是 一是频率调整速度快 但调 整量随发电机组不同而不同 二是调整量有限 属于自动调整 值班调度员难 以控制 有差调节 3 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基本原理是 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改变进汽 水 阀门 从而改变进汽 水 量 使原动机的输出功率发生改变 4 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时必须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 电力系统供给的无功 功率不足会导致节点电压 下降 5 列举三种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电源 发电机 静止无功补偿器 并联 电容器 同步调相机 静止同步无功补偿器 6 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是指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点加以监控 中枢点的调压措施可以分为逆调压 顺调压 恒调压 7 电力系统的综合负荷通常是 感性 即其 Q 大于零 8 静止无功补偿器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可应用于 电压调整 改善电压水 平 减少电压波动 改善功率因数 9 无功功率应就地补偿 我国规定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直接供电的工 业负荷 功率因数 要达到 0 90 以上 对其他负荷 功率因数 不能低于 0 85 10 我国规定允许的频率范围为 50 0 2HZ 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偏 移范围为 1 5 Un 第六章 1 无限大功率电源电源指的是在电源外部扰动发生时 仍然保持 端电压 和频率恒定的电源 2 短路时冲击电流是指 短路电流可能出现的最大瞬时值 3 短路电流最大的有效值约为 1 52 Iw 4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电力系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包括 周期 和 非周期 两部分 5 冲击系数 Kimp 一般与 暂态过程的时间常数 有关 6 一般情况下 短路发生在其他地点时 取 Kimp 1 8 7 只要求出 Iw 就可以直接估算出电路短路时的冲击电流 短路电流 的最大有效值和短路功率 9 计算起始时暂态电流 I 时 电力系统中所有静止元件 如电力线路和 变压器 的参数都与其 稳态的参数 相同 10 用叠加原理求解短路等效电路时 把电路看成是短路前的稳态运行时 的等效电路与 故障分量 等效电路的叠加 第七章 1 正序分量是指三个向量模相同 但相位角按 A B C 顺序互差 120 度 2 负序分量是指三个向量模 相同 但相位角按 A C B 顺序互差 120 3 根据对称分量法 任何一组不对称的三个向量 电压或电流 总可以分 解成为 正序 负序 零序 三组 每组三个 相量 4 发电机两端的三相负序电压为 三相负序电流与三相负序电抗之乘积 5 变压器的零序等效电路是否与外电路相连接 与变压器 三相绕组的连 接方式及其中性点是否接地 有关 6 当变压器的 YN 连结绕组的中性点经阻抗接地时 若有零序电流流过变 压器 则中性点接地阻抗中将流过 三倍的零序电流 7 若电动机的转子相对于正序旋转磁场的转差率为 s 则转子相对于负序 旋转磁场的转差率为 2 S 8 负序等效电路中只有 旋转元件 的等效电路与正序电路不同 9 除 三相短路故障 外 电力系统中的绝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尾沙买卖协议书
- 童装加盟代理协议书
- 客车车身隔音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坚果开壳清洁一体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效率管理软件与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客车运维成本控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附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去外婆家》教案简案
- 2024年聊城市阳谷县卫生健康系统招聘考试真题
- 攻略:炎龙骑士团2
- 市北资优六年级分册 第10章 10.6 探索用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形状 郑斌
- 高二物理竞赛力学课件
- GA 423-2015警用防弹盾牌
- 监狱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材料作文“空白罚单”作文导写
- 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手册课件
- 医院招聘护士考试题库(附答案)
- 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及临床意义课件(PPT 31页)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