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高二语文月考测试题 命题人 赵江燕 第 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 文化 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 和 字上 和 有 中和 融合 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 和 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 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 汉族逐 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 肉食 饮食方式 扩大了食物范围 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 以后 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 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 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 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 国食谱 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 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 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 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 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 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 和 文化的平 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 中华饮食突显出 本土化 的内在机 制与运作模式 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 北方多旱地米 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 水 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 家 畜 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 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 不同形式存在 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 中式餐饮 的餐馆与酒店中 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 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 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 一是接受 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 消 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 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 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 芝麻 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 为调味品 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 被加入到许多甜馅 糕点 饼类食品中中华饮 食文化历久弥新 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 进而推动 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 合餐制 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 进食采用 分 餐 方式南北朝时期 胡人用的被称作 胡床 和 貊盘 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 原地区流传 胡床 即现在的马扎 貊盘 是一种较大的餐桌 它们便于餐者 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 打破了跪坐而 食的局限 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 合餐制 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 事实上也建构在 和 文化的理念之上 第 2 页 共 14 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 神范畴 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 中华饮食文 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 更在精神层面上 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 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 我 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 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 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 不能体现 和 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2 分 A 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 肉食 饮食方式之后 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 饮食 结构发生了变化 B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 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 进 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 任何一个厨师 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 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 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 芝麻引入中国后 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 后来有了新的含义 被广泛 地应用为调味品 2 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 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 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 国食物 B 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 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 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 构 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 只要是提供 中式餐饮 的 就离不开中国本土 化的饮食要素 D 胡床 貊盘 带来了很多便利 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 推动了 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 同样 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 鲜明的文化个性 B 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 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另一方 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 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 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 水平紧密相关 D 在全球化时代 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 从而 被世界各国认可 2 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 4 8 题 5 小题 14 分 第 3 页 共 14 页 杜甫少贫 不自振 客吴楚齐赵间 举进士不第 困于长安 奏赋三篇 帝 奇之 使待制集贤院 数上赋颂 因高自称道 且言 先臣恕 预以来 承儒 守官十一世 1 迨审言 以文章显中宗时 臣赖绪业 自七岁属辞 且四十年 然衣不盖体 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 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 拔泥涂之久辱 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 至沉郁顿挫 随时敏给 杨雄 枚 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 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 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 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 为贼所得 后亡走 风翔上谒 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 琯以客董延兰 罢宰相 甫上疏言 罪细 不宜免大臣 帝怒 诏三司杂问 宰相张镐曰 甫若抵罪 绝言者 路 帝乃解 甫谢曰 琯宰相子 少自树立为醇儒 有大臣体 时论许琯才 堪公辅 陛下果委而相之 观其深念主忧 义形于色 然性失于简 酷嗜鼓琴 延兰托琯门下 贫疾昏老 依倚为非 琯爱惜人情 一至玷污 臣叹其功名未就 志气挫衄 2 觊陛下弃细录大 所以冒死称述 涉近讦激 违杵圣心 陛下赦 臣百死 再赐骸骨 天下之幸 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 甫家寓鄜 弥年艰贫 孺弱至饿死 因许甫自往省视 出为华 州司功参军 不至 会严武节度剑南 往依焉 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 旧 待甫甚善 亲人其家 甫见之 或时不巾 而性褊躁傲诞 尝醉登武床 瞪 视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 外若不为杵 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 将 出 冠钩于帘三 左右白其母 奔救得止 武卒 崔旰等乱 甫往来梓 夔间 后南游 客耒阳 一夕大醉而卒 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 好论天下大事 高而不切 数尝寇乱 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 伤时棿弱 情不忘君 人怜其忠 新唐书 杜甫传 4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臣赖绪业 自七岁属辞 绪 残余的 B 琯以客董延兰 罢宰相 客 招纳门客 C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录 任用采纳 D 外若不为杵 中衔之 衔 怀恨 5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举进士不第 困于长安 将出 冠钩于帘三 B 有臣如此 陛下其忍弃之 臣叹其功名未就 志气挫衄 C 武以世旧 待甫甚善 琯以客董延兰 罢宰相 第 4 页 共 14 页 D 一夕大醉而卒 年五十九 时论许琯才堪公辅 陛下果委而相之 6 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 全能表现杜甫 忠君 的一组是 数上赋颂 因高自称道 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 所以冒死称述 涉近讦激 违杵圣心 甫见之 或时不巾 尝醉登武床 瞪视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数尝寇乱 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 伤时棿弱 情不忘君 A B C D 7 对 杜甫传 理解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青少年时精神不振作 以至于没能中举 一生悲剧由此而来 B 杜甫在给皇帝的上书中 介绍了自己的家世 自己的学问和生活境况 表 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 怀才不遇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企盼 C 由于杜甫性格旷放 与严挺之和严武发生了冲突 最后不得不飘流到南方 D 这段文字对杜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赞美 尤其是对他关心朝政表示了完全 的赞许 8 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6 分 1 迨审言 以文章显中宗时 3 分 2 觊陛下弃细录大 所以冒死称述 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8 分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本诗为 雪后晚睛 四山皆青 惟东山全白 赋二 绝句 中的一首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 2 请赏析 软红光里涌银山 中 软 涌 二字的妙处 4分 第 5 页 共 14 页 三 名篇名句默写 5 分 10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丛菊两开他日泪 2 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 18 21 题 提 琴 美国 保 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 甚至在那之后 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 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 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 里面 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 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 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 自名匠的古琴 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 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 f 形音孔观看里面 褪了色的标记 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 追根溯源 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 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 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 的冒险事业 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 背面将辟为冷饮室 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 贴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 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 玛丽 根本不会有危险 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 父亲说道 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 她呜咽地说道 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 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 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 舅舅说 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 我从报上读过 一把斯特拉 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 把它拿去卖了 卡尔 哦 迈克 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 迈克 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 迈克舅舅告诉他 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 第 6 页 共 14 页 他那里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 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 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 他吹着口哨 脚步轻捷 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 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 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 父亲 解释道 我们干吗要卖它 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 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 险箱 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有了这笔钱 我们就用不着为 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 你说是吗 玛丽 如果我们要还的话 只消穿过 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 我很高兴 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 迈克舅舅裁决道 另外 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 玛丽 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 我进中学后 上午上课 下午就在店里帮 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 迈克舅舅溘然长逝 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 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 一天晚上 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 他突然说道 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 里 面有两百元 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 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 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 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 父母都在店里忙着 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 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 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 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 卖二十五元 也许能卖到五十元 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 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 我说 不错 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 他彬彬有礼地说道 许多小提琴上都 有这种标记 可并不是真的 这也绝不会是真的 他好奇地凝视着我 我以 前见过这件乐器 你是不是卡尔 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 我简短地回答道 当然 这把琴我没有卖掉 我把它带回家 放 第 7 页 共 14 页 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 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 琴呢 她问道 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 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 直到我摇摇头 在楼上我的衣箱里 我告诉她 我 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 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 显得很满意 此外 我继续说道 那样的话 如果发 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 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 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 满的钱匣子 是这样吗 爸爸 是这样 玛丽 是这样的 父亲一面回答 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1 小说第二段为下文哪些情节提供了依据 请具体说明 4 分 12 文中画线的两处 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 6 分 1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 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 父亲一面回答 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3 请概括 我 小玛丽 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5 分 14 小说第一段说 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请结合全文 探究 象征 一词的 丰富内涵 5 分 第 卷 表达题 四 语言文字类运用 7 分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 同学们别出心裁 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 有趣的文 艺节目 B 李教授德高望重 道貌岸然 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 C 临走 她又送给我一幅名贵的字画和两套高档衣料 真是大方之家 第 8 页 共 14 页 D 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 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考题默默无闻 令人失望 16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的生活范围 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 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了解 我们不曾经历 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 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 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 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C 刚开始 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 矿泉水 方便面等填肚子 后 来因水土不服 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 发烧等症状 D 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 明显的通货膨胀 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7 根据提供的语境 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 祖国是大海 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 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 我就是 祖国是 我就是 五 作文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40 分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 医生对她说 你已经很美丽了 简直无 可挑剔 用不着来做美容 蝴蝶说 红颜易老 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 其实 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 我说 过了 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 当一层 层的绷带被解开 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 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人 生在世 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去 也在将来 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 有一位哲 人说过 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 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 你觉得怎样呢 请 自拟题目 自定立意 自定体裁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第 9 页 共 14 页 第 10 页 共 14 页 印江一中必修三语文月考测试题答题卷 班级 姓名 总分 1 3 6 分 题号123 答题 4 7 8 分 题号4567 答题 8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3 分 2 3 分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1 4 分 2 4 分 10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1 丛菊两开他日泪 2 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剑阁峥嵘而崔嵬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三 22 分 11 答 4 分 12 1 答 3 分 2 答 3 分 13 答 5 分 14 答 5 分 4 15 16 4 分 题号1516 答题 第 12 页 共 14 页 17 3分 答 祖国是 我就是 祖国是 我就是 第 13 页 共 14 页 印江一中 2014 年 3 月高一语文月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 1C 考点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C 级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 通读全文 理清思路 查找对应 对比分析 检测验证解 答本题 首先根据第一段 可以明确 作为一种文化思想 和 有 中和 融合 之意然后把各项选择支和文本对照分析 可以明确 A 项强调的是中华饮 食中不同民族间饮食方式的 融合 B 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与亚洲其他地区在饮 食品种上的融合 D 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从国外引入的某一特定食材用途的扩大体 现的 融合 而 C 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 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 自然就谈不上 中和 融合 的意思了 2 D 考点 本题考查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 解析 D 项 南北朝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 的表述错误 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 述 南北朝时期 胡人用的被称作 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方法规律 回到原文 仔细对照 注意说法不一致的地方 尤其是本质意思不 一样的地方有的选项 命题人故意改变说法 其实意思不变 不要被迷惑 3 D 考点 本题考查 把握全篇文章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 的能力 解析 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 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 这就要求考生 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 D 项 中华饮食文化 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 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 特征 这一理解错误 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 中华饮食文化 被 世界认可是因为其 并不会失去自我 方法点拨 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原文 将题中选项与原文一一对照 找出异 同点再作出判断 4 A 绪业 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5 C 6 A 7 B 8 翻译 1 等到杜审言 因文章出众而在中宗时显贵 2 希望陛下能够舍小取大 因此冒死上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巡查记录填写要点
- 化学水处理技术指南
- 2025至2030中国超级计算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化工企业废弃物处理方案
- 增加销售额的利器大揭秘
- 农学领域水稻种植管理规程
- 化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企业员工薪酬调整方案
- 品牌管理制度的建模方案
- 2025台州路桥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
- 烧结岗位安全操作培训-PPT课件
- 【课件】1.2 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运动处方(课堂PPT)
- 物资储备与物流方案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PPT模板课件
- 关于加强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 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评价表
-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培训教材(共39页).ppt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