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 3 月份 XX 公司 基层管理人员职业健康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考试题 职业健康 隐患排查治理 2015 年下半年新法规 单位 单位 姓名 姓名 分数 分数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 1 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劳动者等三类人员培训率达到 100 2 用人单位应用新工艺 新技术 新材料 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 因素变化的 应对劳动者重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将职业病危害作业整体外包或者使 用劳务派遣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应当将其纳入本单位统一管理 对其进行职业病防 治知识 防护技能及岗位操作规程培训 用人单位接收在校学生实习的 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 相应的职业卫生培训 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 实行安全与职业卫生统一培训 统一考核 并保证参加职业卫生培训的时间不少于总 学时的 30 继续教育时职业卫生培训不少于 20 经考核合格后 在合格证中注明职业卫生 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 不再单独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4 用人单位要突出存在矽尘 石棉粉尘 高毒物品以及放射性危害等职业病危害严重岗 位上的劳动者 对其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 要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农民工和派 遣用工人员作为职业卫生培训的重点人群 5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等三类人员继续 教育的周期为一年 6 在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推行交班前职业卫生培训 有针对性地讲述岗位存在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 岗位操作规程和防护知识等 使交班前职业卫生培训成为职业病危害预防的 第一道防线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1 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 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 或有强烈的热辐射 或伴有高气湿 相对湿 度 80 RH 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 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WBGT 指数 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 35 以上的天气 2 日最高气温达到 40 以上 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3 日最高气温达到 37 以上 40 以下时 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 累计不得超过 6 小时 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 且在气温最高时段 3 小时内不得安排 室外露天作业 4 日最高气温达到 35 以上 37 以下时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 缩短劳 动者连续作业时间 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5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 35 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 业及温度在 33 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6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 缩短工作时间的 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7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劳动者从 事高温作业的 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1 劳动防护用品 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 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 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2 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 管理措施 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 物品替代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者在 作业过程中 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用 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 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 并配备相应的劳动 防护用品 3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 头部 呼吸 眼面部 听力 手部 足部 躯干 皮肤 坠落 其他等十大类 4 工作场所存在高毒物品目录中的确定人类致癌物质 当浓度达到其 1 2 职业接触限值 PC TWA 或 MAC 时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当暴露于 80dB LEX 8h 85dB 的工作场所时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需求为其配备适用的护听器 当 暴露于 LEX 8h 85dB 的工作场所时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护听器 并指导劳动者 正确佩戴和使用 5 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劳动防护用品 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 6 用人单位应当督促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 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确保外 观完好 部件齐全 功能正常 7 用人单位应当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 检修 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 的性能和效果 保证其完好有效 安全帽 呼吸器 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 易损耗的劳 动防护用品 应当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 到期强制报废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1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 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 2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按其规定执行 3 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全部工作场所 用人单位不得要求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 4 用人单位应当在确保正常生产的状况下 配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采样前的现 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工作 并由陪同人员在技术服务机构现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制定现场采 样和检测计划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采样规范确认无误后 应当在现场采样和检 测计划上签字 采样检测结束时 用人单位陪同人员应当对现场采样检测记录进行确认并签字 5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现场采样检测时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正常 状态 不得故意减少生产负荷或停产 停机 6 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一个月之内 用人单位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向劳动者公布定期检测结果和相应的 防护措施 7 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应提出相应整改建议 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 立 即进行整改 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 GBZ 188 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1 职业健康体检包括 岗前 在岗 离岗和应急体检 2 接触有害化学因素共 种 本岗位涉及 种 接触有害物理因素包括 噪声 振 动 高温 高气压 紫外辐射 微波等 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我公司包括 电工作业 高处作业 压力容器作业 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 视屏作业等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法释 1 犯罪主体 包括对生产 作业负有组织 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 管理人员 实 际控制人 投资人等人员 以及直接从事生产 作业的人员 2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串通 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贻误事故 抢救 情节严重的 依照刑法的规定 以共犯论处 3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故意阻挠开展抢救 导 致人员死亡或者重伤 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对被害人进行隐藏 遗弃 致使被害人因无法 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 以 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1 安全生产大检查坚持 谁检查 谁负责 谁签字 谁负责 谁督办 谁负责 的 原则 对本地区重点和高危行业企业 本行业重点企业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做到 100 的全覆盖 检查 100 的隐患整改 100 的建立安全检查档案 2 安全生产大检查采取 1 3 5 模式 1 是指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 自检自查 严格落实隐患排查 整改 复查 验收 销号等环节的责任 3 是指 部门专项检查 专 家明查暗访 政府综合督查 三种方式 强化政府和部门的监管责任 5 是指建立五项配 套保障机制 即企业自检自查月度申报机制 监管对象目录化管理机制 一企业一标准 对 照检查机制 隐患和问题清单化管理机制 隐患整改责任落实机制 3 根据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 安委办 2012 1 号 要求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 包括 事故隐患监控防范机制 事 故隐患排查发现机制 事故隐患整改治理机制 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审查机制 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惩处问责机制 4 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 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 可以分为一 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5 事故隐患的分类包括 人的因素事故隐患 物的因素事故隐患 环境因素事故隐患 管理因素事故隐患 二 简答题二 简答题 1 1 结合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 说出 结合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 说出 2 2 种危害因素的目标疾病和健康检查周期种危害因素的目标疾病和健康检查周期 2 2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的八个步骤是什么 一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二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章制度 三 风险识别和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确定 四 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常态化事故隐患排查 五 事故隐患分类 分级 公示和上报 六 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措施及其实施 七 事故隐患治理的验收和效果评价 八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统计分析 3 3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范围包括哪些 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范围包括哪些 1 公司生产经营的所有场所 设备设施 2 各岗位的作业活动 包括被派遣人员 3 相关方 外协施工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 承租方 集团在分公司的业务方 在分公 司现场的作业场所 作业活动等 4 公司将生产经营项目 场所发包 租赁给其他单位的 应当对承包 承租单位的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并与承包 承租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消防安保 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 承租合同中订立专门条款 明确各自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职责 4 4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1 1 消除 消除 如 改变工艺 生产过程不再使用剧毒品 2 2 替代 替代 如 化工企业水处理原使用氯气 属于易燃易燃 剧毒气体 现由次氯酸 盐 无毒 代替 3 3 工程控制措施 工程控制措施 如 设备设置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机械设备加装安全罩 4 4 标志 警告和 或 管理控制措施 标志 警告和 或 管理控制措施 如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岗位人员取证上 岗 等 5 5 个体防护装备 个体防护装备 如 使用安全带 作业过程佩戴耳塞 等 5 5 事故隐患的排查方式 事故隐患的排查方式有哪些 1 建立公司内外部的事故隐患举报 信息收集方式 包括建立举报电话 网站等 也 包括日常通过与工会 员工代表或岗位人员的交流 收集事故隐患信息等 2 通过外部安全检查 评价和检测等发现公司事故隐患 3 通过对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的日常监控发现现场事故隐患 4 通过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检查等方式发现现场事故隐患 5 通过班组 部门和企业的日常排查 专项排查 全面排查等定期检查方式发现各类 事故隐患 6 通过专业安全评估等专业技术方式 发现隐蔽性 专业性的事故隐患 7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自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等方式发现各类事故隐 患 8 通过对公司及同行业发生的未遂事件 事故的原因分析而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 6 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一 利用组织 指挥 管理职权 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 二 采取威逼 胁迫 恐吓等手段 强制他人违章作业的 三 故意掩盖事故隐患 组织他人违章作业的 四 其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的行为 7 具有哪些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 造成严重后果 或者 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 成其他严重后果 对相关责任人员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 造成死亡一人以上 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 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 8 发生安全事故 具有哪些情形之一的 对相关责任人员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刑 一 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 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二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下沉式立交桥防汛应急预案
- 荆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医院电话咨询流程方案
- 绿色供应链营销方案案例
- 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分割与租赁合同续签补充协议
- 竞业限制及保密协议范本:针对教育培训行业
- 离婚协议书标准范本(协议离婚、经济补偿)
- 疫情防控期间临时围挡搭建与维护服务合同
- 离婚时房产继承权放弃与财产分割协议
- 智能家居科技公司股权转让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4年提前解除终止服务合同协议书
- 八年级体育田径–立定跳远教案
- 外研社版小学英语(三起)五年级上册单词默写表
- GB/T 44140-2024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 载人航天术语
- 个人资金转账合同模板
- 心理社交功能评估表
- 《征兵入伍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 成都市企事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指南
- 眼部麻醉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