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 2 一 血管有不同的分类 除运送和交换物质的作用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一 血管可按其生理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弹性贮器血管 windkesselvessel 分配血管 distributionvessel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precapillaryresistancevessel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precapillarysphincter 毛细血管 capillary 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postcapillaryresistancevessel 容量血管 capacitancevessel 短路血管 shuntvessel 3 二 血管壁中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1 血管内皮细胞 1 舒血管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 血管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 endothelium derivedhyperpolarizingfactor EDHF 肾上腺髓质素 adrenalmedulla ADM 前列环素 prostacyclin 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 CO C 型利钠肽 C typenatriureticpeptide CNP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 parathyroidhormone relatedpeptide PTHrP 2 缩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 endothelin 血管紧张素II angiotoninII 血栓素A2 thromboxaneA2 TXA2 前列腺素 2 prostaglandinH2 PGH2 超氧阴离子 puperoxideanion 2 平滑肌细胞 肾素 renin 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 AGT 组织因子 tissuefactor TF 激肽释放酶 kallikrein 激肽原 kininogen Endothelium derivedrelaxingandconstrictingfactors Variousblood andplatelet derivedsubstancescanactivatespecificreceptors orangecircles ontheendothelialmembranetoreleaserelaxingfactorssuchasnitricoxide NO prostacyclin PGI2 andanendothelium derivedhyperpolarizingfactor EDHF Contractingfactorsalsoarereleased suchasendothelin ET 1 angiotensin AII andthromboxaneA2 TXA2 aswellasprostaglandinH2 PGH2 ACE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5 HT serotonin Bk bradykinin ECE endothelin convertingenzyme L Arg l arginine NOS nitricoxidesynthase O2 superoxide TGF 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 1 Thr thrombin 二 血流动力学 hemodynamics 一 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 与血管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泊肃叶定律 Poiseuille slaw 也可表示为 Q是液体流量 P是管道两端的压力差 r为管道半径 L是管道长度 是液体的黏滞度 K为常数 与液体黏滞度 有关 层流 laminarflow 和湍流 turbulentflow V为血液的平均流速 cm s D代表管腔直径 cm 为血液密度 g cm3 代表血液黏滞度 泊 Re为无量纲数 通常当Re数超过2000就可发生湍流 二 血流阻力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 与血流量成反比Q代表血流量 P1 P2代表血管两端压力差 R代表血流阻力结合泊肃叶定律 可得到计算血流阻力的公式 R代表血流阻力 代表血液黏滞度 L为血管长度 r为血管半径 三 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细胞比容越大 黏滞度越高 血流的切率 shearrate 切率增高时黏滞度降低 在小血管中血液的黏滞度会降低 进而降低血流阻力 温度降低时血液的黏滞度升高 四 血管的可扩张性 distensibility 与血管顺应性成正比 与血管原有容积成反比容积增量血管的可扩张性 压力增量 原有容积 血管的可扩张性 distensibility 可用单位压力改变时引起的容积增加值占原有容积的百分比表示 静脉的可扩张性为动脉的8倍 五 血管的顺应性可用单位压力改变时引起的容积变化量表示容积增量血管的顺应性 compliance 压力增量 静脉的可扩张性为动脉的8倍 并且血容量为动脉的3倍 因此外周静脉的顺应性是同级的动脉的24倍 六 动脉和静脉中血流量与血压的关系符合容积压力曲线 由图可以推理较短时间内静脉输入500ml的液体几乎不会影响正常人体的循环功能 七 血管张力与动脉跨壁压以及血管半径的关系可用Laplace定律表示Laplace定律定义为 压力 P 的变化与张力 T 和管腔的半经 R 有关 TP R 动脉跨壁压不变时 血管的半径和液体的容量因张力变化而变化 张力增加 流量就会减少 张力降低 血管则开放 血流增加 三 动脉血压的形成有赖于两个基本前提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 动脉血压的形成有赖于四个主要因素 其中两个为基本前提 四个主要因素 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心室收缩射血 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前提条件 必要条件 1 动脉血压 arterialbloodpressure 的形成 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心室收缩射血为血压形成提供能量 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使血流减慢及血压升高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减小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 主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示意图 2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听诊法间接测量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3 动脉血压可用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数值表示 并在一定范围内正常波动 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 3脉压 收缩压 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关系 收缩压 systolicpressure SP 舒张压 diastolicpressure DP 脉压 pulsepressure PP 动脉血压存在着个体 年龄和性别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在各段血管中血压降落的幅度与该段血管对血流阻力的大小成正比 水平位置时正常人体不同部位血压示意图 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级的沿革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JNC 注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 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 2 3级 二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 收缩压可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每搏量心缩期中主动脉和大动脉内的血量管壁所受压力SP由于SP收缩期内大动脉增加的血液在舒张期内流向外周加速 心缩末期存留于大动脉的血量增加不多 故DP增加不明显 PP 心率 HR 的改变对舒张压的影响较收缩压更显著HR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向外周的血量心舒末期存留在大动脉内的血量DP 随后SP 但不如DP明显 故PPHRDP SPPPHRDP SPPP 外周阻力的改变以影响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可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外周阻力心舒期内流向外周血量心舒末期贮存在大动脉中的血量DP 随后SP 但增加不如DP明显PP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使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减小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使心室收缩期贮存势能弹性贮器作用DP SPPP 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的改变可影响动脉血压正常情况下 对BP影响不大失血时循环血量充盈压BP休克时 毛细血管静脉大量开放血管系统容量充盈压BP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三 动脉脉搏 arterialpulse 动脉脉搏是由左心室射血引起 在主动脉的顺应性及外周阻力作用下形成的 动脉脉搏的波形可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 降中峡可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和主动脉瓣的功能状态 大动脉的脉搏波可沿动脉管壁很快传播至小动脉传播速度主要与动脉管壁的顺应性有关 顺应性越大 传播速度越慢 上升支 下降支 降中峡 正常及病理情况下的主动脉脉搏图 四 静脉系统是血液回流心脏的通道和血液贮存库 一 中心静脉压 centralvenouspressure CVP 可反映血容量的多少与心脏射血能力的强弱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正常变动范围为4 12cmH2O 动脉血压低 且中心静脉压低于正常 同时伴有周围血管收缩的表现时 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 可以补充血容量 动脉血压低 而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 则提示心功能不佳 排血障碍 静脉淤血或循环血量过多等 二 重力对静脉压有较大的影响 直立体位对不同部位静脉血压的影响 mm表示mmHg 人在直立时比卧位时多容纳大约500ml血液 将导致 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搏出量与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降低 三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1 静脉对血流的阻力较小微静脉舒缩活动和跨壁压影响静脉的阻力2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心收缩力 体位改变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呼吸运动 四 右心房的血压波动可逆行传播到大静脉产生静脉脉搏 在正常情况下 静脉脉搏并不明显 心力衰竭时 静脉压升高 颈部可见到静脉搏动 五 微循环遍布于全身各脏器与组织 是实现心血管功能的最终场所 一 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 微循环的组成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微静脉 肠系膜微循环模式图 2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形式 迂回通路 血液由微动脉流经后微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网 最后汇入微静脉 直捷通路 血液经微动脉 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 通血毛细血管即为后微动脉的移行 其管壁平滑肌逐渐减少至消失 动 静脉短路 血液经微动脉直接经过动静脉吻合支而流入微静脉 二 微循环的血流量主要受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血管舒缩活动的控制1 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动力 毛细血管的动 静脉端血压差2 血管舒缩活动 vasomotion 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 被称之为 第二心脏 三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1 扩散 diffusion 最主要的方式扩散速率与分子的浓度差 血管壁的通透性和有效交换面积成正比 与血管壁厚度成反比2 滤过 filtration 和重吸收 reabsorption 3 吞饮 pinocytosis 血浆蛋白4 特殊的毛细血管孔隙 四 微循环具有双重性 六 组织液 interstitialfluid 滤过和重吸收的动力来自有效滤过压 一 组织液的生成取决于毛细血管的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 单位为mmHg 二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淋巴回流受阻 三 组织液的负压有维持组织完整性的作用 当负压失去时 液体便可积聚在组织间隙导致水肿 七 淋巴系统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的一条重要途径Starling平衡原理mmHg促使液体滤过的压力平均毛细血管压17 3组织液负压3 0组织液胶体渗透压8 0总压力28 3促使液体重吸收的压力血浆胶体渗透压28 0总压力28 0总和滤过28 3回收28 0净压力0 3 一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的形式起始于组织间隙中 并形成单向活瓣阻止组织液反流 淋巴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毛细淋巴管起始端结构示意图 二 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 经淋巴管收集后由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导入静脉 人体全身的淋巴系统示意图 三 影响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的因素1 影响淋巴生成的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专业听力试题及答案
- 黑吉辽蒙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地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政治(含答案)
- 《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项目一刀工与原料成形
- 钻石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路面施工方案反光衣
- 库房物资搬运施工方案
- 地产开发合作协议示例
- 楼顶油漆施工方案
- DB32-T 4451.10-2023 医用影像设备临床使用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 第10部分:超声成像设备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教学设计)
- SCAMPER创新思维模型
- 乡镇庆中秋迎国庆活动方案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2024口腔医学专业考核标准
-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表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 百融云创风险决策引擎V5产品操作手册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思念混声合唱简谱
- 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方案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