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_第1页
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_第2页
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_第3页
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_第4页
第六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1 提取液制备 1 常用提取剂 水 乙醇 2 提取液中含糖量控制0 5 3 5mg mL 3 含脂肪食品先脱脂 然后用水提取 4 含淀粉及糊精食品 乙醇沉淀淀粉等 用70 75 乙醇溶液提取 5 含乙醇及CO2液态食品 蒸发至1 3 1 4原体积 以除去C2H5OH及CO2 6 酸性食品应先中和防止低聚糖部分水解 7 提取固体样品有时需要加热 以提高提取效果 一般在40 50 防止多糖溶出 8 乙醇作提取剂加热时应安装回流装置 2 提取液的澄清 1 影响测定的杂质色素 蛋白质 果胶 可溶性淀粉 有机酸 氨基酸 单宁 可影响颜色 浑浊 过滤困难 2 澄清剂 醋酸铅 中性 Pb CH3COO 2 3H2O 形成沉淀 吸附杂质 可除去蛋白质 果胶 有机酸 单宁等 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二者生成氰亚铁酸锌 吸附蛋白质等干扰物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Cu离子使蛋白质沉淀 3 澄清剂用量用量适宜 以无新沉淀为准 如2ml饱和醋酸铅 30 4 除铅剂由于铅影响还原糖的测定 生成铅糖化合物常用除铅剂有草酸钠 硫酸钠 磷酸氢二钠 三 蓝 爱农 Lane Eynon 法测定还原糖 国际上常用的定量糖的方法 1 原理斐林试剂甲液 CuSO4 5H2O 斐林试剂乙液 酒石酸钾钠 NaOH 甲 乙混合 酒石酸钾钠合铜酒石酸钾钠合铜 葡萄糖 葡萄糖酸 Cu2O 红棕 终点的确定 葡萄糖 亚甲基蓝 氧化态 亚甲基蓝 还原态 过量兰色无色 兰色消失 终点时的颜色为 兰色消失了的红棕色 2 测定 预测准确吸取斐林试剂甲液5 00mL 乙液5 00mL 锥形瓶中 至沸腾 再加入亚甲基蓝指示剂 在加热的条件下 用样液滴至蓝色褪尽 先快后慢 要求很快达到终点 因为亚甲基蓝易被空气氧化为蓝色 且要求在加热的情况下以除去空气 测定甲液5mL 乙液5mL 锥形瓶中 加入比上述预测量少0 5 1ml样液在2min内沸腾 维持沸腾2min 加入3滴亚甲基蓝指示剂 再在3min内滴定至蓝色褪尽 3 计算F还原糖 100 V1 V mm 样品质量 mg V1 滴定量mL V 样液总mL F 还原糖因素 10mL费林试剂 相当的还原糖量mgF的求得有两种方法 A 用标准还原糖液用上面同样方法标定10ml费林试剂求得 B 查蓝 爱农法专用 还原糖因数表 附表例若V1 26则F 49 9 四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1 原理 GB T5009 7 1985 斐林试剂甲液 CuSO4 5H2O 亚甲基蓝 斐林试剂乙液 酒石酸钾钠 NaOH 亚铁氰化钾 混合 酒石酸钾钠合铜 酒石酸钾钠合铜 葡萄糖 葡萄糖酸 Cu2O 红棕 亚铁氰化钾使Cu2O 红棕 生成无色络合物K2Cu2Fe CN 6 Cu2O K4Fe CN 6 H2O K2Cu2Fe CN 6 2KOH红棕无色终点的确定 葡萄糖 亚甲基蓝 氧化态 亚甲基蓝 还原态过量兰色无色 2 测定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乙液 内有亚铁氰化钾 取甲 乙液各5 00mL 加入9 9 5ml葡萄糖标准溶液 1mg mL 2min内沸腾 准确沸腾30s 滴至蓝色褪去 记下消耗葡萄糖V1 F C V1 F 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 mg C 葡萄糖液浓度mg mL V1 葡萄糖液消耗体积 预测 吸取甲 乙液各5 00mL 加水10mL 2min内 至沸 准确沸腾30s 用样液滴定至蓝色褪去 记录V样液预测 测定 吸取甲 乙液各5 00mL 加入预测样液V少1mL样液 2min内沸腾 准确沸腾30s 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去 记下V2 3 计算F还原糖 100 V2 V mF 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 mgV2 消耗样液的体积 mlV 样液定溶的总体积 mlM 样品的质量 mg 思考题 为什么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分别存放 用时才混合 滴定时为什么要加热 因为碱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缓慢分解出氧化亚铜沉淀 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加热的目的 1 加速还原糖与Cu2 的反应速度 2 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 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氧化态次甲基蓝 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 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保持沸腾 防止氧气进入 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五 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1 原理 GB T5009 7 1985 还原糖与酒石酸合钠反应生成Cu2O 5molCu2O相当于2molKMnO4由KMnO4耗量求出Cu2O量 再由Cu2O检索表得出相当的还原糖量2 适用范围及特点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有色样液不受限制 准确度高 重现性好 但费时 需检索表 Cu2O 2Fe3 2H 2Cu2 2Fe2 H2O10Fe2 2MnO4 16H 10Fe3 2Mn2 8H2O 3 测定 吸取样液50ml于烧杯中 加费林试剂甲 乙各25mL 4min内沸腾 2min趁热在古氏坩埚中抽滤 60 热水洗涤去滤液 保留Cu2O 将坩埚用硫酸铁溶液50mL分数次将Cu2O溶解 滤入吸滤瓶中 热水洗涤 加入20mL2mol LH2SO4 用KMnO4溶液滴至微红色 同时作空白试验 V0 4 计算X CMnO4 V Vo 5 2 143 08 MCu2O A还原糖 100m V2 V1 1000X Cu2O量mg A 由x查出还原糖量mg m 样品质量g 如 x 105 8A 46 0 P338 右倒2行 六 蔗糖的测定1 原理 蔗糖经用HCl水解 使蔗糖转化为还原糖 然后按还原糖测定方法 分别测定水解前后样液中还原糖含量 两者之差即为由蔗糖水解产生的还原糖量 乘以一个换算系数0 95即蔗糖 2 测定 吸取样液2份各50ml 其中一份直接加入100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另一份加入5ml6MHCl 置68 70 水浴加热15min冷后加入100ml容量瓶加2滴甲基红 用20 NaOH中和至中性 加水至刻度 然后用直接滴定法或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含量3 结果计算蔗糖 转化后还原糖 转化前还原糖 0 950 95 蔗糖 H2O 葡糖 果糖34218180180转化糖换成蔗糖系数 342 360 0 95 七 总糖分的测定食品中的总糖分包括还原性糖 葡 果 乳 麦芽糖 和蔗糖 反映的是可溶性单糖和低聚糖的总量 为常规分析项目是麦乳精 糕点 果蔬罐头 饮料 质量指标1 原理 同蔗糖的测定2 测定 按测定蔗糖的方法水解样品 再测定还原糖量3 计算总糖 以转化糖计 m 样品质量mgF 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葡萄糖质量 mg V1 V2 样品总体积 消耗样品液体积50 100 稀释比例 八 淀粉的测定 P136 143 1 酸水解法淀粉 盐酸水解 葡萄糖 测定还原糖2 酶水解法淀粉 酶水解 葡萄糖 测定还原糖3 旋光法 前面第四章已经讲述 九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1 实验原理在中性洗涤剂的消化作用下 样品中的糖 淀粉 蛋白质 果胶等物质被溶解去 不能消化的残渣为不溶性膳食纤维 主要包括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角质和二氧化硅等 并包括不溶性灰分 2 测定步骤 1 准确称取谷物样品1 0000g 置于烧杯中 加水50mL 在电炉上加热微沸20min 冷却至室温 2 加2 5 淀粉酶溶液20mL 于37 或者水浴锅 恒温箱中保温1小时 3 加100mL中性洗涤剂溶液 再加0 5g无水亚硫酸钠 4 电炉加热 5 10min内使其煮沸 移至电热板上 保持微沸1h 5 将耐酸玻璃滤器洗净 移至烘箱内 110 4h 取出置干燥器中 冷至室温 称量 得m1 6 将煮沸后样品趁热倒入滤器中 用水泵抽滤 用500mL热水 90 100 分数次洗烧怀及滤器 抽滤至干 洗净滤器下部的液体和泡沫 塞上橡皮塞 7 于滤器中加丙酮 液面需覆盖纤维 保持5分钟 除去底部塞子 抽干 再以丙酮洗2次 8 将滤器置烘箱中 110 4h 取出 置干燥器中 冷至室温 称量 得m2 3 结果计算m2 m1X 100m式中 X 样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m1 滤器的质量 g m2 滤器及样品中纤维的质量 g m 样品质量 g 十 果胶物质的测定 常用测定方法 重量法 咔唑比色法1 重量法原理样品 70 乙醇 果胶 分别用乙醇 乙醚洗涤 除糖 脂肪 色素 残渣 分别用水 酸提取 提取液 NaOH 果胶酸钠 CH3COOH 果胶酸 CaCl2 果胶酸钙 烘干 称重2 适用范围及特点 适用于各类食品 方法稳定可靠 但费时 易夹杂 3 测定 样品处理A 新鲜样品切片 无水乙醇 沸水浴中回流15min 过滤 残渣 分别用乙醇 乙醚洗涤 残渣B 干燥样品研细过筛 称样 70 乙醇 过滤 反复 残渣 分别用乙醇 乙醚洗涤 残渣 提取A 水溶性果胶 残渣 水 沸腾1h 冷却 定容 过滤 弃去粗滤液 水溶性果胶提取液B 总果胶 残渣 0 05mol LHCl 沸水浴中回流1h 装冷凝管 冷却 0 05mol LNaOH 中性红 中和 定容 250ml 过滤 弃去粗滤液 总果胶提取液 测定吸取提取液25ml 0 1mol LNaOH100mL 搅拌 放置0 5h 1mol LCH3COOH50mL 放置5min 1mol LCaCl225mL 放置1h 陈化 煮沸5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