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重要仪器使用 药品存放一 重要仪器使用 药品存放 一 一 可直接加热仪器 可直接加热仪器 1 试管 试管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盛放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 2 如加热不超过 1 3 2 坩埚 坩埚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灼烧时放在泥三角上 灼热的坩埚用坩埚钳夹取 避免骤冷 定量实验的冷却应在干燥器中进行 3 蒸发皿 蒸发皿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或结晶 4 燃烧匙 燃烧匙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少量固体燃烧反应器 5 硬质玻璃管 硬质玻璃管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少量物质的反应器 二 必须加石棉网加热仪器二 必须加石棉网加热仪器 1 烧杯 烧杯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配制 浓缩 稀释溶液或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水浴加热 盛装液体 加热液体 盛放腐蚀 性药品称量 2 烧瓶 烧瓶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用作反应器 煮沸或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反应的容器 喷泉试验 3 蒸馏烧瓶蒸馏烧瓶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液体蒸馏 制备气体的发生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热时垫石棉网 液体不超过容量的 1 2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 加热时 用铁架台固定 4 锥形瓶 锥形瓶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反应器如中和滴定 盛放试剂 装配气体发生器 蒸馏时做接受器 可加热液体物质 三 盛放物质仪器及反应器三 盛放物质仪器及反应器 主要用途 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 细口瓶盛放液体试剂主要用途 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 细口瓶盛放液体试剂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加热不加热 取试剂瓶塞倒放 用后塞紧取试剂瓶塞倒放 用后塞紧 瓶口内侧磨砂 不盛放碱性试剂 如盛放碱性试剂 须改用橡胶塞瓶口内侧磨砂 不盛放碱性试剂 如盛放碱性试剂 须改用橡胶塞 盛放有机溶剂 要用玻璃塞 不用胶塞盛放有机溶剂 要用玻璃塞 不用胶塞 主要用途 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也可用于某些物质与气体间的反应器主要用途 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也可用于某些物质与气体间的反应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燃烧反应有固体生成时 瓶底应加入少量水或铺燃烧反应有固体生成时 瓶底应加入少量水或铺 少量细砂少量细砂 上口磨砂 内侧不磨砂 区别于广口瓶上口磨砂 内侧不磨砂 区别于广口瓶 不能加热不能加热 主要用途 盛放少量液体试剂主要用途 盛放少量液体试剂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滴液时 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内 不能横放或倒放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滴液时 滴管不能深入容器内 不能横放或倒放 主要用途 制取气体的反应器主要用途 制取气体的反应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加热不加热 块状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块状固体和液体的反应 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 使用前检验气密性使用前检验气密性 可以制备的气体中学有 可以制备的气体中学有 H2 CO2 H2S 启普发生器原理启普发生器原理 主要用途 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 用于干燥或吸收气体主要用途 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 用于干燥或吸收气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流 大进小出 可用大进小出 可用 U U 形管代替形管代替 四 计量仪器四 计量仪器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用于精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精确度 0 O1mL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做反应器 不加热 瓶塞不互换 用前检漏 不贮存试剂 不直接溶解 使用时选合适的规格 容积为 20 度标定 物质的量溶液配制物质的量溶液配制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允许超过他的最高量程 不能当搅拌棒使用 注意水银球位置 天平的使用天平的使用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 精确度 0 1mL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刻度由下而上 无 0 刻度 使用时选合适的规格 不可用做反应器 不加热 不用直接配溶液 读数平视 滴定管滴定管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管的使用 五 其它仪器五 其它仪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 2 3 也不宜烧于 1 2 加热用外焰 不对 火 不吹灯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加酒精 用后用灯帽盖灭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 易溶气体尾气吸收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过滤操作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用于装配反应器 便于注入反应液体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 应使长管 末端插入反应器的液体里 借助液封防止气体通过漏斗逸出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分离密度不同的且互不相溶的液体 用在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 用于萃取分离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检验是否漏夜 分离液体时 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由 上口倒出 不宜装碱性溶液 使用时盖塞上的凹槽和漏斗口上的小孔对齐 连通大气 萃取操作萃取操作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冷却水的进口应在组装仪器的低处 出水口在 高处 这样才能使整套中充满水 低进高出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控制气流速度 以便有效地吸收杂质 注意气流方向 注意进气管和出气管的长度 六 试剂的存放六 试剂的存放 一 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 一 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 这类试剂应隔绝空气或密封保存 有些试剂的保存还要采取特殊的措施 1 易被氧化的试剂 易被氧化的试剂 亚铁盐 活泼金属单质 白磷 氢硫酸 苯酚 Na2SO3 H2SO3 等 2 易吸收 易吸收 CO2的试剂的试剂 CaO NaOH Ca OH 2 Na2O2 漂白粉等 3 易吸湿的试剂 易吸湿的试剂 CaC2 CaO NaOH 无水 CaCl2 浓 H2SO4 无水 CuSO4 FeCl3 6H2O MgCl2 6H2O 4 易风化的试剂 易风化的试剂 Na2CO3 10H2O 5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 这类试剂应用棕色瓶棕色瓶盛放且置于冷暗冷暗处 如 HNO3 硝酸银 双氧水 碘化钾 溴化钾 亚硝酸盐 漂白粉 氯水 溴水等 保管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保管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用棕色 黄棕色 黑色等有色玻璃瓶盛装 若用无色玻璃瓶盛装时瓶外要套黑纸套 保存于阴凉处 二 易挥发的试剂 二 易挥发的试剂 浓氨水 浓盐酸 液溴 乙酸乙酯 二硫化碳 四氯化碳 汽油等 保管与取用的注意事项 保管与取用的注意事项 要严密盖紧瓶盖 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取用后要立即盖紧瓶盖 有些试剂不宜长久放置 有些试剂不宜长久放置 应随用随配 如硫酸亚铁溶液 氯水 氢硫酸 银氨溶液等 二 定量实验 二 定量实验 1 1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 1 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2 检验是否漏水 3 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 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 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 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 仰视浓度偏低 俯视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 容量瓶是量器 不是容器 溶液配制过程注意事项溶液配制过程注意事项 1 用量筒取液体试剂时 洗量筒的液体不能再倒入烧杯中 2 烧杯及玻璃棒的洗涤液要倒入容量瓶 3 在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 2 3cm 时 应改用胶头滴管 4 读数时 视线应与溶液的凹液面恰好相切 5 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容器 不是装试剂用的 6 若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 一定要注意将 浓硫酸慢慢用玻璃棒引流到水中 切不可相反操作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 2 2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中学化学只要求掌握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因此计算依据是 H OH H2O 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 强碱滴定强酸时 一般用酚酞作指示剂 强酸滴定强碱时 常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在滴定过程中 如标准液滴在靠瓶口的内壁上 可用蒸馏水把它冲入瓶内 如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或其他损失时 都应重做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3 3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 测定原理 H Cm t n H2O 测定仪器 量热计 温度计 烧杯 环形玻璃搅拌棒 量筒 试剂 50mL0 50mol L 盐酸与 50mL0 55mol LNaOH 稍过量 为什么 测定步骤 可能误差 50mL0 50mol L 盐酸与 50mL0 55mol LNaOH 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 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装置上看 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图中还有一明 显问题是 2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 实验中若用 40mL0 50mol L 盐酸与 50mL0 55mol LNaOH 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填 相等 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 相等 不相等 简述理由 4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 偏大 偏小 无影响 若用铜质搅拌棒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 偏大 偏小 无影响 试列举提高实验准确性 减少实验误差的做法 三 三 三类气体制备三类气体制备 一 常见气体的制取步骤 一 常见气体的制取步骤 实例 实例 I I 制氧发生装置 固制氧发生装置 固 固 加热型 可制备气体 固 加热型 可制备气体 O2 CH4 NH3 注意事项 1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 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 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 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6 加热时 先预热且 应用外焰加热 7 实验结束 先撤导管 后撤酒精灯 氧气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氧气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氨气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氨气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II II 固体固体 液体 不加热 液体 不加热 H2 CO2 SO2 H2S C2H2 实验室制乙炔实验室制乙炔 注意事项 1 1 C C2 2H H2 2不可用启普发生器不可用启普发生器 2 2 C C2 2H H2 2发生装置导管口放一团棉花发生装置导管口放一团棉花 3 3 SOSO2 2可用该装置制备 不可用排水收集可用该装置制备 不可用排水收集 III III 固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液体加热液体加热 Cl2 HCl CH2 CH2 乙乙 烯烯 实实 验验 室室 制制 法法 注意事项 1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 加热时要预热 受热均匀 3 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沸石 防暴沸 4 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 故不必 用分液漏 斗 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二 常见干燥剂及使用原则 二 常见干燥剂及使用原则 三 气体收集 尾气吸收 三 气体收集 尾气吸收 1 排水法 难溶于水的气体 H2 CH4 NO O2 N2 C2H2 CO C2H4 2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Cl2 HCl CO2 SO2 H2S 向下排空气法 H2 CH4 NH3 收集尾气吸收 气体 收集 分子式 气体 装置 制取气体 的装置 O2 CH4 O2 NH3 CH4 NH3 H2 C2H2 H2S CO2 NO2 H2 H2S NO2 NO Cl2 HCl SO2 Cl2 SO2 HCl 四 物质检验四 物质检验 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阴离子试验步骤及现象 OH 能使无色酚酞 紫色石蕊 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 蓝色 黄色 Cl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白色的 AgCl 沉淀 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能溶于氨水 生成 Ag NH3 2 Br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淡黄色 AgBr 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I 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黄色 AgI 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也能与氯水反应 生成 I2 使淀粉溶液变 蓝 SO42 能与含 Ba2 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 BaSO4沉淀 不溶于硝酸 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 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2气体 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能与 BaCl2 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 BaSO3沉淀 该沉淀溶于盐酸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SO2气体 S2 能与 Pb NO3 2溶液反应 生成黑色的 PbS 沉淀 CO32 能与 BaCl2溶液反应 生成白色的 BaCO3沉淀 该沉淀溶于硝酸 或盐酸 生成无色无味 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CO2气体 HCO3 取含 HCO3 盐溶液煮沸 放出无色无味 CO2气体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或向 HCO3 盐酸溶 液里加入稀 MgSO4溶液 无现象 加热煮沸 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 同时放出 CO2气体 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 能与 AgNO3反应 生成黄色 Ag3PO4沉淀 该沉淀溶于硝酸 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 浓硫酸加热 放出红棕色气体 3 3 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物质使用试剂操作方法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苯 纯溴 铁屑 浓硫酸 浓 硝酸 加入浓硫酸 浓硝酸的混合酸液 振荡 加热 有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 物硝基苯产生 沉于水底 甲苯 高锰酸钾酸性 溶液 加少量待检物质于高锰酸钾溶液中 紫红色褪去 注意与不饱和烃的区别 不饱 和烃能使溴水褪色 而甲苯却不能 卤代烃 氢氧化钠溶液 酸化的硝酸银 加入 NaOH 溶液 加热煮沸 加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观察沉淀颜色 五 物质分离提纯五 物质分离提纯 R XR X NaOH R OH NaX 乙醇 螺旋状铜丝 乙酸 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的氧化铜生成 浸入试液 反复多次铜丝被还 原后产生光亮的红色 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将乙醇 乙酸和浓硫酸混合物小心加热 把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透明油状 有果味液体浮在液面 苯酚 溴水 三氯化铁溶 液 在试液中加入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 在试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 溶液变紫色 乙酸 纯碱 乙醇 有气体生成 同乙醇 乙酸乙酯 水 酚酞和氢氧 化钠 有果香味 在水的上层 加热后溶液的红色褪去 蛋白质浓硝酸加少量浓硝酸 微热 蛋白黄色反应 淀粉碘水溶液变蓝 醛 银氨溶液 新制的氢氧 化铜 在盛有硝酸银的试管里 加少量氨水至有沉淀产生 再加氨水至沉淀刚好溶解 加入试液并加热 有光亮的银镜产生 在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里 滴加硫酸铜溶液数滴 振荡 然后加入试液少许 加热至沸 有红色沉淀产生 葡萄糖 银氨溶液 新制的氢氧 化铜 同醛 同醛 溶液开始呈绛蓝色 煮沸有红色沉淀产生 操作名称操作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蒸馏蒸馏 和分馏和分馏 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 物 测定液态物质的沸点 定性检验液体物质的纯度 放少量碎瓷片 防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中盛放液体不超 过 2 3 不少于 1 3 冷凝管冷却水下口进 上口出 过滤过滤 分离液体和不溶固体 一贴 滤纸折好 用水润湿 使滤纸紧贴漏斗 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 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底端靠三层滤 纸处 漏斗颈的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和结晶蒸发和结晶 蒸发 是将溶液浓缩 溶剂汽 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 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 过程可以用来分离提纯几种可 溶性固体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 要用玻璃棒不断搅 动溶液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 停止加热 萃取和分液萃取和分液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 的溶解度的不同 用一种溶剂 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 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并进行分 离 验漏 注意震荡方法 分液时漏斗颈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下层液体由 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升华升华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 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 的物质分离开来 常用来分离 I2和 NaCl 等 渗析渗析 渗析原理渗析原理 半透膜 如膀胱膜 羊皮纸 玻璃纸等 常用渗析的方法提纯 精致胶体溶液 洗气洗气 利用吸收剂将气体混合物中的 一种成分吸收 而使另一种不 与吸收剂作用的气体分离 洗气瓶中吸收剂的量不能盛满 不超过容积的 2 3 长管进 短管出 不得接反 盐析盐析 利用混合物中物质在盐溶液中 溶解度减小而分离的方法 如油脂皂化反应后 向混合液中加食盐 使肥皂 同甘油 食盐的混合物分层 分离出肥皂 实验室制氯气实验室制氯气 1 原理 实验室制 Cl2 有两种常用方法 2KMnO4 16HCl 浓 2KCl 2MnCl2 8H2O 5Cl2 KMnO4 强氧化剂 可不加热 MnO2 4HCl 浓 MnCl2 Cl2 2H2O 离子方程式书写 2 实验步骤 a 将装置接好 检查气密性 b 烧瓶中加 MnO2 从分液漏斗注入浓盐酸 c 缓缓加热 d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Cl2 e 尾气用 NaOH 液吸收 Cl2 有毒 3 注意事项 A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l2的导管口插进集气瓶底 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Cl2 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 B 烧瓶加热时 应用石棉网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C 浓盐酸放在分液漏斗中 漏斗加盖玻璃塞 D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 Cl2 启普发生器 固体 块状 液体不需加热 制取气体 氯气的工业制法 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H2O 2NaOH Cl2 H2 实验室制乙烯实验室制乙烯 仪器的选择 类似于实验室制氯气等 但多个温度计 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 但不能触及烧瓶底 部 浓硫酸作用 主要是催化剂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 类似于稀释浓硫酸 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乙醇中 不断摇匀 而量则是浓硫酸体积大约 是乙醇体积的 3 倍 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剧烈跳动 防暴沸 温度过高不好 乙醇会炭化 温度过低也不好 反应难进行或生成乙醚 正确操作应是加热时使液体温度迅 速升到 170 实验过程中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黑色 碳 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二氧化碳和乙醚蒸气 工业上乙烯是从石油加工中获得的 实验室制乙炔实验室制乙炔 1 反应原理 用电石 碳化钙 跟水反应制得 反应式为 CaC2 2H2O C2H2 Ca OH 2 电石的制备 CaCO3 Ca0 CO2 2Ca0 3C 2CaC CO2 2 发生装置 使用 固 液 气 的制取装置 3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因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不能使用排气集气法收集乙炔 因为乙炔密度和空气相近 且混入空气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4 注意事项 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用块状而不用粉末状的 CaC2 原因是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使用启普发生器有三个条件 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固体和液体 反应基本不放热 产生的气体不溶 于水 制取乙炔既不需要加热 又是固体 CaC2和水反应 但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 这是因为在制取乙 炔时 电石和水反应非常激烈 使用启普发生器难以控制反应 反应中要放出大量的热量 容易使启普发生器 发生破碎 反应中产生糊状的氢氧化钙 它能夹带未反应的碳化钙进入发生器底部 易堵塞球形漏斗和底部间 的空隙 使发生器失去作用 因反应激烈 且产生泡沫 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应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硫化钙 CaS 砷化钙 Ca3As2 磷化钙 Ca3P2 等杂质 跟水作用时生成 H2S CaS 2H2O Ca OH 2 H2S AsH3 PH3等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因而制得的乙炔具有恶臭气味 把混有上 述气体的乙炔气体通过装有 CuSO4溶液或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可除去上述具有恶臭的气体 中和热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 仪器和试剂仪器和试剂 大烧杯 500 mL 小烧杯 100 mL 温度计 量筒 50 mL 两个 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 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玻璃搅拌棒 0 50 mol L 盐酸 0 55 mol L NaOH 溶液 步骤 步骤 1 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 或纸条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 小烧杯之间填 满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 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 或硬纸板 作盖板 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 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 玻璃搅拌棒通过 以达到保温 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 用一个量筒用一个量筒量取 50 mL 0 50 mol L 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 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记入下表 然后把 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 用另一个量筒用另一个量筒量取 50 mL 0 55 mol L NaOH 溶液 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测量 NaOH 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 记入下表 4 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 并把量筒中的 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 注意不要洒 到外面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记为终止温度 记入下表 5 重复实验两次 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为了使计算简便一些 我们近似地认为 1 0 50 mol L 盐酸和 0 55 mol L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 1 g cm3 所以 50 mL 0 50 mol L 盐酸的质量 m1 50 g 50 mL 0 55 mol L NaOH 溶液的质量 m2 50 g 2 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 c 4 18 J g 由此可以计算出 50 mL 0 50 mol L 盐酸与 50 mL 0 55 mol L 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m1 m2 c t2 t1 0 418 t2 t1 kJ 又因 50 mL O 50 mol L 盐酸中含有 0 025 mol 的 HCl 0 025 mol 的 HCl 与 0 025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 0 0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幕墙材料性能检测与评估技术方案
- 专业能力评估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设备与工具管理方案
- 离婚协议彩礼退还与个人财产分割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书多语种专业翻译与本地化合同
- 物业租赁合同范本:包含设施更新改造协议
- 私立幼儿园教师聘用合同中的师德师风建设协议
- 离婚诉讼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法律援助合同
- 燃机三菱控制系统简述课件
- 全尺寸测量报告FAI
- 塑料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认识五线谱精选PPT
- 维力能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疾病.ppt
- 医院检验科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 智能电子储物柜控制系统方案
-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