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一 一 论语论语 十则十则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 B 不亦说乎 不亦说乎 著书立说著书立说 C C 思而不学则殆 思而不学则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D D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知人善任知人善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子曰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3 我们应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确看待进步与落后 正如孔子所说 我们应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确看待进步与落后 正如孔子所说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论语论语 是是 语言的论纂语言的论纂 也就是语录的意思 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 也就是语录的意思 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 2020 篇 是儒家篇 是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 经典著作之一 B B 第 第 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 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 C C 孔子用 孔子用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来告诫弟子言行要谨慎 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来告诫弟子言行要谨慎 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 本领 本领 D D 孔子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 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 才 孔子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 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 才 可以为师可以为师 二 口技二 口技 林嗣环林嗣环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众妙毕备 众妙毕备 丑态毕露丑态毕露 B B 宾客意少舒 宾客意少舒 动作舒缓动作舒缓 C C 不能名其一处 不能名其一处 至理名言至理名言 D D 以为妙绝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群响毕绝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3 3 文中口技表演者依次模拟了三个场面 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文中口技表演者依次模拟了三个场面 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读来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写表演者的表演内容 属于 读来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写表演者的表演内容 属于 描写 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和动作 属于描写 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和动作 属于 描写 描写 4 4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作者写表演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先写表演前的情况 次写表演者的表演 最后写表演的结束 作者写表演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先写表演前的情况 次写表演者的表演 最后写表演的结束 再现表演者的道具 再现表演者的道具 B B 文章写观众的反应是随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从反面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 文章写观众的反应是随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从反面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 C C 文章写口技表演的顺序是由近及远 由外及内 由小而大 由少而多 由寂静而喧哗 文章写口技表演的顺序是由近及远 由外及内 由小而大 由少而多 由寂静而喧哗 D D 善善 字贯穿全文 是概括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字贯穿全文 是概括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三 与朱元思书三 与朱元思书 吴吴 均均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从流飘荡 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隶而从者 B B 猛浪若奔 猛浪若奔 天涯若比邻天涯若比邻 C C 泠泠作响 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 D 有时见日 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胡不见我于王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3 3 分 分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2 3 3 全文共 全文共 3 3 段 第段 第 1 1 段为总写 以段为总写 以 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 第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 第 2 2 第 第 3 3 段为分写 先写段为分写 先写 异水异水 以 以 写水流舒缓处 以写水流舒缓处 以 写水流湍急处 再写写水流湍急处 再写 奇山奇山 以 以 负负 竞竞 轩邈轩邈 争争 直指直指 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 再以泉声 鸟声 蝉声 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上写出山间的勃勃 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 再以泉声 鸟声 蝉声 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上写出山间的勃勃 生机 生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作者用 作者用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写山 这样写好在以动写静 使静止的写山 这样写好在以动写静 使静止的 景物富有动感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并留下深刻的景物富有动感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并留下深刻的 印象 印象 B B 文中 文中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 与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 与 三峡三峡 中中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所描写的水势特点完全不同 所描写的水势特点完全不同 C C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一句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一句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D D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这两句主要写人们在这高山 泉水和草木这两句主要写人们在这高山 泉水和草木 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 鸟兽的奇景中的感受 四 醉翁亭记四 醉翁亭记 欧阳修欧阳修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往来而不绝者 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B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C C 醒能述以文者 醒能述以文者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D D 而不知人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 3 选文写到了 选文写到了 滁人游滁人游 等四种情况 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他三种情况 且与等四种情况 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他三种情况 且与 滁人游滁人游 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 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 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分 分 滁人游滁人游 4 4 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 下列对 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 下列对 山水之乐 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 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句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 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 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 B 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 陶醉于喝酒之中 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 陶醉于喝酒之中 C C 欣赏山水得到乐趣 心中畅快 自然酒兴大发 欣赏山水得到乐趣 心中畅快 自然酒兴大发 D D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 领会在心里 寄托在喝酒之中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 领会在心里 寄托在喝酒之中 五 湖心亭看雪五 湖心亭看雪 张张 岱岱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B 是日更定矣 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斯是陋室 C C 问其姓氏 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其真无马邪 D D 上下一白 上下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长烟一空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3 3 本文描写雪景与柳宗元的 本文描写雪景与柳宗元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中一句中 绝绝 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 湖山封冻 人 鸟都不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 湖山封冻 人 鸟都不 敢外出 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敢外出 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 B 痴痴 与课文开头与课文开头 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看雪 相呼应 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相呼应 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C 作者写作本文时 明朝已经灭亡 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作者写作本文时 明朝已经灭亡 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 D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 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 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 痴痴 情人不止情人不止 我我 一个 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一个 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六 满井游记六 满井游记 袁宏道袁宏道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欲出不得 欲出不得 悠然自得悠然自得 B B 波色乍明 波色乍明 冷光乍出于匣也冷光乍出于匣也 C C 呷浪之鳞 呷浪之鳞 锦鳞游泳锦鳞游泳 D D 冻风时作 冻风时作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冰皮始解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游人虽未盛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亦时时有 游人虽未盛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亦时时有 3 3 文章写鸟 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 文章写鸟 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表 表 达了作者达了作者 的心情 的心情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本文情景交融 景语和情语汇成一首对春天的赞歌 本文情景交融 景语和情语汇成一首对春天的赞歌 B B 本文描写突出景物特点 高柳 山水 麦田都是极具南国之春特征的景物 本文描写突出景物特点 高柳 山水 麦田都是极具南国之春特征的景物 C C 本文比喻生动 用脱笼之鹄比喻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人 用 本文比喻生动 用脱笼之鹄比喻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人 用 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 于匣也于匣也 比喻水光 比喻水光 D D 本文描写满井春色 由远而近 由面到点 层次分明 详略得当 本文描写满井春色 由远而近 由面到点 层次分明 详略得当 七 邹忌讽齐王纳谏七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战国策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由此观之 由此观之 投诸渤海之尾投诸渤海之尾 B B 皆以美于徐公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C C 乃下令 乃下令 乃重修岳阳楼乃重修岳阳楼 D D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 3 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 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 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1 1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面对妻 妾 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 邹忌不盲目轻信 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 冷静思考 面对妻 妾 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 邹忌不盲目轻信 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 冷静思考 从中悟出道理 从中悟出道理 B B 齐威王胸怀宽广 能虚心纳谏 身体力行 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 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齐威王胸怀宽广 能虚心纳谏 身体力行 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 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 C 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 从而达到广开言路 民富国强 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 从而达到广开言路 民富国强 的目的 的目的 D D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 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 就要注意对象 尊重对方 用语委婉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 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 就要注意对象 尊重对方 用语委婉 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 之 的之 的 B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 到于 到 C C 行拂乱其所为 行拂乱其所为 其 他的其 他的 D D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而 因而而 因而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其所不能 3 3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 帝王心怀忧危 就能任贤受谏 心怀安乐 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 帝王心怀忧危 就能任贤受谏 心怀安乐 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 的中心论点 的中心论点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 而且句式灵活 形式多样 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 又给人以美不胜收 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 而且句式灵活 形式多样 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 又给人以美不胜收 之感 之感 4 B B 本文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 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 本文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 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 C C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孟子孟子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 对后世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 对后世散文 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D D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 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 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九 曹刿论战九 曹刿论战 左传左传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忠之属也 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B B 公问其故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并驱如故 C C 何以战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D 必以信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3 3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 曹刿两次抓住战机 出奇制胜 第一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 曹刿两次抓住战机 出奇制胜 第一 次是在次是在 之时 第二次是在之时 第二次是在 之时 之时 用原文的语句用原文的语句 填空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本文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善于把握战机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本文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善于把握战机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B B 曹刿认为进军 反攻的有利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曹刿认为进军 反攻的有利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C C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 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D D 本文第 本文第 2 2 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 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 指挥若定 善于把握有利战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 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 指挥若定 善于把握有利战 机 机 十 公输十 公输 墨子墨子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挺剑而起挺剑而起 B B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虽杀臣 不能绝也虽杀臣 不能绝也 C C 子墨子九距之 子墨子九距之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 D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仓鹰击于殿上仓鹰击于殿上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 3 本段文字用 本段文字用 九攻九攻 九距九距 点明战争之激烈 用点明战争之激烈 用 交交 代激战的结果代激战的结果 用 用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 墨子用激将法让公输盘说出 吾义固不杀人吾义固不杀人 此句与下文中 此句与下文中 义不杀少而杀众义不杀少而杀众 这一句话形这一句话形 成鲜明对比 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中 最终折服 放弃帮楚攻宋的错误行为 成鲜明对比 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中 最终折服 放弃帮楚攻宋的错误行为 B B 墨子见了楚王后连设三喻 目的是为了引出楚王对此人的评价 墨子见了楚王后连设三喻 目的是为了引出楚王对此人的评价 必为有窃疾矣 必为有窃疾矣 C C 公输盘服公输盘服 一句中的一句中的 服服 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据 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据 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D D 墨子辩术高明 他先言其他 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 然后一针见血 从几个方面驳斥了公输盘 墨子辩术高明 他先言其他 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 然后一针见血 从几个方面驳斥了公输盘 的行为 让公输盘理屈词穷 无话可说 的行为 让公输盘理屈词穷 无话可说 十一 马说十一 马说 韩愈韩愈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虽有千里之能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B B 策之不以其道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执策而临之 C C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之不能尽其材 D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之不能尽其材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 3 文章以千里马 文章以千里马 的遭遇 写有才之人终生不得其用的遭遇 以的遭遇 写有才之人终生不得其用的遭遇 以 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以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以 讽刺食马讽刺食马 5 者的无知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其不幸的处境 者的无知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其不幸的处境 用原文语句填空用原文语句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文章第 文章第 1 1 段先以段先以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提出问题 然后笔锋一转 从反面展开议论 正面提出问题 然后笔锋一转 从反面展开议论 B B 第 第 2 2 第 第 3 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能不得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能不得 外见外见 的原因 作者对无知的的原因 作者对无知的 食马食马 者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 C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将人才比作千里马 将愚妄浅薄 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将人才比作千里马 将愚妄浅薄 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D D 在作者看来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在作者看来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十二 鱼我所欲也十二 鱼我所欲也 孟子孟子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舍生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者也 便舍船便舍船 B B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为身死而不受 背井离乡背井离乡 C C 非独贤者有是心 非独贤者有是心 挑拨是非挑拨是非 D D 死亦我所恶 死亦我所恶 无恶不作无恶不作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3 3 文中以 文中以 舍鱼而取熊掌舍鱼而取熊掌 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是为了引出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是为了引出 这一观点 在作者这一观点 在作者 看来 面对高官厚禄而看来 面对高官厚禄而 不辩礼义而受之不辩礼义而受之 的根本原因是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中的语用原文中的语 句回答句回答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进入议题 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 这样写给所要论述的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进入议题 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 这样写给所要论述的 问题增加了通俗性 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问题增加了通俗性 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B B 从论证方法看 本文除了 从论证方法看 本文除了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 外 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有力地证明了舍外 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有力地证明了舍 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C C 本文用鱼来比喻正义 用熊掌来比喻生命 本文用鱼来比喻正义 用熊掌来比喻生命 D D 本文第 本文第 1 1 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 第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 第 2 2 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十三 陋室铭刘禹锡十三 陋室铭刘禹锡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无案牍之劳形 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筋骨劳其筋骨 B B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 C C 斯是陋室 斯是陋室 是日更定矣是日更定矣 D D 无丝竹之乱耳 无丝竹之乱耳 吾视其辙乱吾视其辙乱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3 3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 向 向 B B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C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D 文章举诸葛庐 子云亭的例子 是为了说明 文章举诸葛庐 子云亭的例子 是为了说明 陋室陋室 不陋的道理 不陋的道理 十四 爱莲说十四 爱莲说 周敦颐周敦颐 1 1 下列句子中 下列句子中 之之 字的用法 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字的用法 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水陆草木之花 水陆草木之花 B B 花之隐逸者 花之隐逸者 C 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D 牡丹之爱 牡丹之爱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6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3 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 行为方正 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 行为方正 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 又有庄重的仪态 令人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 又有庄重的仪态 令人 敬重的词语是敬重的词语是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文章通过对菊花 牡丹 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 以牡丹作反衬 用菊花作陪衬 突出 文章通过对菊花 牡丹 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 以牡丹作反衬 用菊花作陪衬 突出 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 B 文章通过菊花 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 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文章通过菊花 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 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 C 这两种花 人们都很熟悉 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这两种花 人们都很熟悉 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 D 这两种花 一直为前人所钟爱 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 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这两种花 一直为前人所钟爱 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 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十五 桃花源记十五 桃花源记 陶渊明陶渊明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B B 遂与外人间隔 遂与外人间隔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C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敢出一言以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D D 停数日 辞去 停数日 辞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3 3 根据本文内容 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根据本文内容 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4 4 分 分 武陵渔人武陵渔人 忘路之远近忘路之远近 发现了桃花林 甚是好奇 就 发现了桃花林 甚是好奇 就 进入桃花源 他 进入桃花源 他 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 他 离开桃花源时 他 但再来寻找 但再来寻找 时还是时还是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设酒杀鸡作食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表现出桃源人 热情好客 表现出桃源人 热情好客 B B 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 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源中宁静安乐的 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 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源中宁静安乐的 生活 生活 C C 村人 村人 叹惋叹惋 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 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 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D D 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 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 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十六 记承天寺夜游十六 记承天寺夜游 苏苏 轼轼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分 A A 怀民亦未寝 怀民亦未寝 寝 睡觉寝 睡觉 B B 念无与为乐者 念无与为乐者 念 思念念 思念 C C 盖竹柏影也 盖竹柏影也 盖 原来是盖 原来是 D D 遂至承天寺 遂至承天寺 至 到至 到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3 3 入夜 作者 入夜 作者 解衣欲睡解衣欲睡 见 见 便 便 与张怀民 与张怀民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句 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的心境 一句 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的心境 B B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 但从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 但从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等字等字 里行间看出两人志趣相投 关系亲密 命运相同 里行间看出两人志趣相投 关系亲密 命运相同 C C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D D 文中的 文中的 闲人闲人 既指有闲情雅趣的人 也指同被贬官 闲极无聊 无所事事的作者和张怀民 既指有闲情雅趣的人 也指同被贬官 闲极无聊 无所事事的作者和张怀民 7 十七 伤仲永十七 伤仲永 王安石王安石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B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C C 卒之为众人 卒之为众人 卒获有所闻卒获有所闻 D D 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3 3 方仲永 方仲永 卒之为众人卒之为众人 的表现是的表现是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 1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余闻之也久余闻之也久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 B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是设喻说理 借事喻人的方法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是设喻说理 借事喻人的方法 C C 本文第 本文第 2 2 段叙事极为简要 仅以一段叙事极为简要 仅以一 见见 一 一 闻闻 一 一 问问 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 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 结局 结局 D D 本文组织材料有见有闻 有详有略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组织材料有见有闻 有详有略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十八 孙权劝学十八 孙权劝学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意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意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辞以军中多务 皆以美于徐公皆以美于徐公 B B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宋何罪之有宋何罪之有 D D 遂与外人间隔 遂与外人间隔 肃遂拜蒙母肃遂拜蒙母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3 3 同学聚会 见大家变化很大 班长感慨道 同学聚会 见大家变化很大 班长感慨道 何何 况是分别三年了呢 况是分别三年了呢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2 2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 先写孙权劝学 吕蒙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 先写孙权劝学 吕蒙 乃始就学乃始就学 后写鲁肃 后写鲁肃 与蒙论议与蒙论议 结友而别结友而别 B B 本文极简略且剪裁精当 以精炼的文笔突出人物的风采 本文极简略且剪裁精当 以精炼的文笔突出人物的风采 C C 写鲁肃 写鲁肃 与蒙论议与蒙论议 着重写两人风趣的一问一答 以此来表现孙权的善劝 着重写两人风趣的一问一答 以此来表现孙权的善劝 D D 本文写事情的结果 不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 而是通过鲁肃 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本文写事情的结果 不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 而是通过鲁肃 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十九 送东阳马生序十九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节选 宋宋 濂濂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致书以观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B B 益慕圣贤之道 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益多弊少 C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患得患失 D D 未尝稍降辞色 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婉言辞谢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 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 3 3 作者幼时借书 抄书来读 是由 作者幼时借书 抄书来读 是由 与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用原文的用原文的 语句填空语句填空 2 2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本文在写法上用对比的手法 夹叙夹议 引出结论 情真意切 语重心长 本文在写法上用对比的手法 夹叙夹议 引出结论 情真意切 语重心长 B B 作者在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 极写老师的严厉 目的是用反衬的手法 以突出自己求师的诚 作者在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 极写老师的严厉 目的是用反衬的手法 以突出自己求师的诚 恳 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求知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恳 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求知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C C 文章以叙事为主 适当穿插形象的描写和简要的议论 言辞简洁朴实 语气恳切委婉 文章以叙事为主 适当穿插形象的描写和简要的议论 言辞简洁朴实 语气恳切委婉 D D 既加冠既加冠 一句中 一句中 加冠加冠 指古时男子指古时男子 1818 岁行冠礼 戴上成人的帽子 表示已经成人 岁行冠礼 戴上成人的帽子 表示已经成人 二十 小石潭记二十 小石潭记 柳宗元柳宗元 8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向西西 向西 B B 心乐之 心乐之 乐 快乐乐 快乐 C C 怡然不动 怡然不动 怡 呆呆的样子怡 呆呆的样子 D D 往来翕忽 往来翕忽 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1 1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3 3 作者叙述找到小石潭的经过时 提到小石潭和小丘之间是 作者叙述找到小石潭的经过时 提到小石潭和小丘之间是 还要 还要 才能到达 这就为下文描写小石潭 才能到达 这就为下文描写小石潭 以其境过清以其境过清 寂寥无人寂寥无人 埋下伏笔 埋下伏笔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 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 思想感情 融合于对小石潭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 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 思想感情 融合于对小石潭 自然风景的描绘中 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自然风景的描绘中 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B B 第 第 4 4 段 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段 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C C 作者从听水声 作者从听水声 心乐之心乐之 见游鱼 见游鱼 似与游者相乐似与游者相乐 到坐潭上而觉到坐潭上而觉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心 心 情由乐到忧 情由乐到忧 D D 作者虽然贬官失意 但能苦中作乐 寄情山水 怡然自得 作者虽然贬官失意 但能苦中作乐 寄情山水 怡然自得 二十一 愚公移山二十一 愚公移山 列子列子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B 而山不加增 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 C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 D 以残年余力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 分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 王屋何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 王屋何 3 3 对于愚公移山 人们的态度不一致 支持者众 其家人 对于愚公移山 人们的态度不一致 支持者众 其家人 邻人之遗男也 邻人之遗男也 另一方面 也有反对者 智叟就 另一方面 也有反对者 智叟就 用原文语句填空用原文语句填空 3 3 分 分 4 4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分 A A 愚公移山的故事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愚公移山的故事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 B B 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而嘲笑愚公不自量力 太不聪明了 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而嘲笑愚公不自量力 太不聪明了 C C 文中写 文中写 太行太行 王屋王屋 二山二山 高万仞高万仞 是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 意在衬托愚公形象 是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 意在衬托愚公形象 的高大 的高大 D D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 也是为了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 也是为了 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 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 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课内文言文阅读总测参考答案课内文言文阅读总测参考答案 一 一 1 1 A A 解析 解析 A A 项两个项两个 省省 都是都是 反省反省 的意思 的意思 B B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说说 是是 悦悦 的古字 的古字 愉快愉快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说说 是是 主张 学说主张 学说 的意思 的意思 C C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殆殆 是是 有害有害 的意思 的意思 第二个第二个 殆殆 是是 危险危险 的意思 的意思 D D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知知 通通 智智 智慧智慧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知知 是是 知道 了解知道 了解 的意思 的意思 2 孔子说 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 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 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3 3 见贤思齐焉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 4 4 A A 解析 解析 论语论语 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 二 1 1 A A 解析 解析 A A 项两个项两个 毕毕 都是都是 全 都全 都 的意思 的意思 B B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舒舒 是是 伸展 松弛伸展 松弛 的的 意思 第二个意思 第二个 舒舒 是是 迟缓 从容迟缓 从容 的意思 的意思 C C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名名 是是 说出说出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名名 是是 出名的 有名声的出名的 有名声的 的意思 的意思 D D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绝绝 是是 到极点的 不能超越的到极点的 不能超越的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绝绝 是是 停止 止歇停止 止歇 的意思 的意思 2 2 1 1 全场静悄悄的 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全场静悄悄的 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2 2 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人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扬起袖子 露出手臂 两条大腿打哆嗦 几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人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扬起袖子 露出手臂 两条大腿打哆嗦 几 乎想要先逃跑 乎想要先逃跑 3 3 由醒而睡 由醒而睡 失火救火失火救火 正面正面 侧面侧面 4 4 C C 解析 应是由远及近 解析 应是由远及近 三 三 1 1 B B 解析 解析 A A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从从 是是 顺 随顺 随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从从 是是 跟随跟随 的意思 的意思 B B 项项 两个两个 若若 都是都是 如同 像如同 像 的意思 的意思 C C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作作 是是 发出发出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作作 是是 奋奋 起起 的意思 的意思 D D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见见 是是 看到看到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见见 是是 引见引见 的意思 的意思 2 2 1 1 泉水冲激着石头 发出泠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 鸣声和谐而动听 泉水冲激着石头 发出泠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 鸣声和谐而动听 2 2 两岸的高山 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两岸的高山 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高山高山 凭借山势 争着向上 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凭借山势 争着向上 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 伸展 伸展 它们它们 争相比高远 笔直地向上指向争相比高远 笔直地向上指向 天空天空 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3 3 奇山异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天下独绝 游鱼细石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猛浪若奔 4 4 B B 解析 两文都写了水势的湍急 解析 两文都写了水势的湍急 四 四 1 1 B B 解析 解析 A A 项第一个项第一个 绝绝 是是 断绝断绝 的意思 第二个的意思 第二个 绝绝 是是 隔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琼脂糖片市场营销渠道分析与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2025-2030中国涡轮增压产业供给预测及投资盈利专项规划报告
- 教育科技企业产品迭代策略在在线教育平台中的应用报告2025
- 教育科技产品迭代周期管理策略与2025年市场拓展报告
- 2025年传染病学病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主管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培训协议合同7篇
- 2025山东防疫员试题及答案
- 离婚赡养费协议书打印模板专业版合同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补充协议:子女抚养及共同财产处理
- 试油操作规程详解
- 婚姻家庭调解课件
- Mg2Sn基多层薄膜的层界面调控与热电性能
- 骨科门诊常见病诊疗流程
- 2025年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心理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医院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细则
- 飞书使用教程培训
- 肺炎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带状疱疹诊疗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