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多选题多选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1 2 分 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越多的物体内能越大 B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C 天然气的热值大于酒精 说明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内能比酒精的大 D 食品放入电冰箱中一段时间后 温度降低 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 二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2 2 分 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暮春时节 风摇花落四处飘洒 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冬天 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C 夏日中午在海边光脚行走觉得沙子发烫而海水很凉 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大 D 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 温度不变时内能也不变 3 2 分 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 水的比热是煤油的 2 倍 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 倍 则它们的质 量之比 m 水 m 油是 A 2 5 B 5 2 C 1 10 D 10 1 4 2 分 夏天 用棉被盖住冰块 冰块就不容易熔化 这是因为 A 冰块的冷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 B 棉被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去 第 2 页 共 10 页 C 棉被外的热不容易传到冰块上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 2 分 炎热的夏天 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 而河水却比较 凉 其主要原因是 A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 水吸收的热量少 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 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 水升高的温度少 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 因此石头升温快 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 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6 2 分 甲 乙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排斥 若甲球带正电 则乙球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不带电 C 一定带负电 D 可能带负电 7 2 分 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 A 带正电 B 不带电 用金属棒把 A B 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 则 A A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B B 带正电荷 B B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A B 带负电荷 C 棒中有瞬间电流从 A 流向 B 使 B 张角增大 D 棒中有持续电流从 B 流向 A 使 A 张角先减小后增大 8 2 分 能源 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A 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 纳米技术是大尺度范围内的科学技术 C 绝缘体不能导电 D 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9 1 分 夏日 荷花绽放 花香四溢表明了花香分子在不停歇地做 清晨 荷叶上的水滴靠近 时会自动结合在一起 说明分子间存在 10 1 分 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 是通过 改变人体的内能 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 到臀部发热 是通过 改变人体的内能 11 1 分 当人们行走或者奔跑时将有一部分的机械能浪费在鞋底的磨损上 如图甲所示的动力鞋垫是一种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可以在不经意之间将人体动能转变为电能 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能解释动力 鞋垫的工作原理 生产 生活实际中与此原理相同的应用还有 12 1 分 如图所示 要使 L1 与 L2 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 L1 与 L2 并联应闭合开关 同 时闭合开关 是绝不允许的 13 1 分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 毛皮因失去电子而带 电荷 某粒子从带正电的原子核旁边高速穿 越 其运行路线如图 据此现象 可以猜想该粒子带负电 你猜想的依据是 第 4 页 共 10 页 14 1 分 汽油的热值是 4 6 107J 则完全燃烧 2kg 汽油放出的热量是 J 15 1 分 太阳是 系的一颗 星 地球是 的一颗 行星 月球是 的一颗 星 四 四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6 5 分 根据图中的实物图 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五 五 实验题实验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7 4 分 用图 1 所示装置可以探究水 蒸馏水 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 该实验应取 相等的水和煤油 2 实验过程中 不考虑热损失 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电阻丝的 应相等 3 某同学为了探究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将实验装置改装成如图 2 所示 实验选用煤油 是因为煤油的 吸收相同热量时 煤油温度变化明显 为了完成实验 还需要增加的实验器材是 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 第 5 页 共 10 页 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测量 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多少反映 这种研究方法与下面 填字母 事例中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 A 在研究串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 用一个电阻代替两个串联或并联电阻 B 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 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偏转来确定 C 在学习电流时 将电流比作水流 18 4 分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 俊羽同学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加热结束时 煤油的温度变化比水的温度变化 选填 高 或 低 由此表明 选填 水 或 煤油 的比热容较大 煤油 0 8 103kg m3 物质质量 m kg初温 t1 加热时间 min末温 t2 水 10025545 煤油 10025565 2 在此实验中 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 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此时 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或 等于 煤油吸收的热量 3 加热过程中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选填 温度计示数 或 加热时间 六 六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19 5 分 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 可再生等优点 是最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 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最 大盛水量是 500kg 的太阳能热水器 加满水后 经过 4h 阳光的照射 水温由原来的 20 升高到 40 则 1 在这 4h 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第 6 页 共 10 页 2 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 20 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 则需要燃烧多少焦炭 C 水 4 2 103J kg 焦炭的热值 q 3 0 107J kg 20 15 分 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 用锅炉将 200kg 的水从 25 加热到 100 燃烧了 6kg 的无烟煤 无 烟煤的热值是 3 4 107 J kg 求 1 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 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 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21 15 分 一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 从距离水平地面 3m 的高处由静止释放 空气阻力忽略不 用压 力传感器记录了从木块撞击地面开始到最后完全静止时的压力变化情况 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压力随时间变 化的关系图象 如图 2 所示 求 1 木块的密度 2 木块下落过程中 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3 木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多选题多选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1 1 二 二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9 1 10 1 11 1 12 1 第 8 页 共 10 页 13 1 14 1 15 1 四 四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
- 船舶机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零售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影响分析报告
- 武汉营销活动策划方案公司
- 润滑脂装置操作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炊具及器皿制作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英语听力速记效率研究分析报告
- 生态旅游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分析报告
- 渠道维护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拍卖公共服务模式分析报告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预包装食品标签审核表
- 技能等级考试附有答案
- DL-T-710-2018水轮机运行规程
- (高清版)JTGT 3331-08-2022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 第5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1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垃圾渗滤液处理调试方案
-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后测试卷班附有答案
- (2024年)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水域救援知识课件
- GB 31604.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