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道家哲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浅谈道家哲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程老师的讲解和个人感悟与理解 针对 道家家哲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同时阐述了一些我个人的认识 理解及其看法 希望从而对现如今 的环境保护有微小的启示 关键字关键字 道家哲学 可持续发展 现代意义 启示 前 言 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道家哲学思想的文化精神还在以 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这样那样的作用 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 积极影响 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与现实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 体现了 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渗透亲和性 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与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 具有种种深刻而有机的联系 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各种危机 自然 危机 生态危机 环境危机 资源危机 社会危机 伦理危机 精 神危机等 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中的积极精神对治这些危机 以精神 文化的历史惯性作用在当今充分表现出来 譬如 在现代人的生活 旋律中 时常受竞争 压力 困难 逆境的困扰 道家文化中的人 生观念和哲学智慧 总能对此给人以心理的抚慰和调适 具体说来 对调节人们的心理具有平衡 调适抚慰和缓解等作用 市场经济就 是竞争经济 竞争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也必然 时常在人们的心理上得到反映 而成为心理不平衡 这种情况下道 家哲学文化的 不争 观念就会产生一种平衡作用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 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中的许多观念 例如 弱胜强 柔胜刚 圣人不积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等 都能够起到抚慰调适人们心灵的作用 当然 这种 抚慰调适也只能是一定程度的 但最终道家哲学思想文化的整个精 神取向会对人们欲壑难平的执着欲望产生降压 缓解之功 在这种 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或取 知足 态度 或取 不知足 态度 或 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调整人的生活节奏 缓解人际的紧张关系 以维持人的心理宁静与平衡 这种 知足 不争之德 不敢为 天下先 也是道家为人类提供的一种高超的生活艺术 道家哲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 道家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致性 一 道家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致性 道家哲学的核心 体现在其对自然的崇尚 主张自然无为的天 道观 强调 道 是世界的本原 因而从人类到自然界都要以 道 为其法则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家哲学是一 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 以 自然之道 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 它 的本体论 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 道法自然 体现了鲜明的 自然主义色彩 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 返朴归真的思想 与我们 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的提出 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 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 然 回归自然 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世界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可持续发展即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这一概念把环境和发展纳入了统一的框架 表明人类对发 展与环境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意识到社会发展和 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这里 道家哲学的自然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扬光大 面对 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 人们在回归自然过程中 正 在回味着道 家哲学思想的韵味 并努力从中吸取智慧与力量 为当代以及未来 的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二 道家哲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 道家哲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道家学派都是一些热爱自然之美的自然主义者 道家哲学是一 种歌颂自然之性的自然主义哲学 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 包含着丰 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 天人合一 的人与自然协调思想 道家哲学是以 道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老子看来 道 是 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 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 道生一 一生 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宇宙间有 四大 即 道大 天大 地 大 人亦大 从四者的关系看 归根结底 人应当法地则天 师法 自然 老子哲学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 人应当师法 自然的思想 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早的一种 天人合一 论 关于 这一点 庄子更是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张 万物一体 天地万物 本是一个整体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在道家看来 与 大自然相比 人类社会已经越来越失去了纯朴天真的自然品性 造 成了种种的丑恶和祸害 真让人无不痛心疾首 失道而后德 失德 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所以道家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 的纯朴和谐 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 让事物显示 其本来的面目 人与自然不应视为一种对立 紧张的关系 人的文 化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 而是应当尊重自然 遵循客观规律 人 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 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 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这种 道法自然 自然无 为 的天人关系 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 人与自然关系系统 所倡 导的人与自然和谐 和平 和睦的思想可说是有惊人的相似 2 知常曰明 的环境保护意识 道家哲学认为 尊重大自然 认识自然规律 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事情 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老 子说 天道自然而无为 圣人无为故无败 这里的 天道 是 指天地万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 老子哲学认为 天之道 是 自 然 无为 的 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 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 之强加妄为 聪明的人只有 自然而无为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 此 人类要懂得不违反自然 不强加妄为 只是辅助万物使其自然 地生长和发展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反之 不知常 妄作 凶 道家哲学从老子的 知常曰明 发展到荀子的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 则凶 乃至黄老 学派的 顺天者昌 逆天者亡 毋逆天道 则不失所 等思想 是 对人们违反自然规律行为的一种警示 对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保护环 境 尊重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反省当前人类 所处之恶劣环境 诸如因乱伐山林 破坏植被而造成的水土流失 因乱开发土地而造成的耕地面积急剧缩减 因乱开采矿藏而造成的 资源破坏和浪费 因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 问题 究其原因 都离不开人为的因素 人类要摆脱当前的困境 拯救自己的未来 除了在充利用科学和技术向大自然 索取 的同 时 还更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大自然 建立起一种更和谐的人 与自然的关系 3 知和曰常 的生态平衡思想 道家哲学认为 天地万物都 含有阴阳两方面的因素 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平衡 和谐的状 态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阴阳二气交合和谐 万物才 得以生存发展 因此 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 知和曰常 由 阴阳而生的万物除了具有平衡 和谐的规律外 还有循环往复的法 则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复邻曰常 知 常曰明 既然 道 和由它产生的天地万物 都遵守循环往复的规 律 并且都是在周期性的动态平衡之中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 那么 按照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的原则 人就应当 返本复初 或 复归于道 回归到无人力强加妄为的自然而然的 和谐状态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人与自然做到 无为 的境界 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 道家哲学这些朴素的辩证法 思想 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和能量永恒循环的规律 自然界从最小到 最大的东西 从沙粒到太阳 从原生生物到人 都处于永恒的产生 和消灭中 处于不断的流动中 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自然科学的事实表明 一切有生 命的和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 都是处于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之 中 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生物圈中 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其 生命就在于同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 其中 任何一 种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 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随着人类实践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进展 自然环境 中的水和大气循环受到严重的破坏 破坏水循环的后果 第一步是 摧毁植被 接下来是表土流失和土壤质量恶化 以致于使得诸多物 种加速灭亡 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 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玛雅文明等人类文明的毁灭 即是充分的例证 因此 反省现实的人类生态环境问题 推崇 重新尊重自然 重 新回归自然 主张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和治理工业生产的 三 废 废渣 废液 废气 应成为我们当代及未来的主题 人类从 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 从征服自然到重新尊重自然 这本身也是人 类实践和认识史上的一次循环往复和返朴归真 4 知足不辱 的适度发展想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道家哲学认为 人类要 知常 认识自然规律 知和 懂 得自然界必须保持和谐循环的状态 知止 向自然界索取必须 适可而止 最后还要 知足 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脱离实际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 只有知道满足 才不会受到污损 只有知道适可而止 才不会产生危险 道家哲学 中的 知止 和 知足 是密切相关的 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 限度 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禁止 同时 人的欲望也应当有所满足 有所克制 在这里 老子哲学中的所谓 知足 并非消极保守 不求进取 而是求进取中要讲究实际 讲究限度 不能一味追求贪 欲 为所欲为 否则 只能招致更大的祸患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 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道家哲学的这些思想 包含 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 适度增长 与 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价值 观念 因此 任何现实的增长都要遵守适度的原则 否则就会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 目前已被公认的人口 粮食 资源 能源 环境等 五大世界性难题 其产生与发展无不与那种 盲目增长论 的观念 密切相关 所以如何 适度增长 道家哲学为我们提出了 知足 不辱 的精神目标 以上所述是我对道家哲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些 浅陋看法和认识 由于个人所学知识有限 陈述过程中言辞难免有 所不当 希望程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指导 谢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姜生 汤伟侠主编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005 年 序言 第 130 页 第 620 页 2 查有梁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版 南宁 广西教育出 版社 2003 年 第 208 页 第 232 236 页 3 金正耀著 道教与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招商引资合作协议
- N3层级护士三基临床实践指南理论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成人高考答案
- 2026年医院患者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医院感染三基知识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竞赛题库含答案
-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演练方案(脚本)
- 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 光与色彩1 光源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 2025年育婴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员考试题库含答案(新)
- 2025年大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灯光设计》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雪茄烟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初中英语必考单词1600词
- 2025年卤味休闲食品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税务师《税法二》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燃气管道保护专业施工方案
- 2025年骨干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 铁路桥梁工预制步行板施工方案
- 绥化电力铁塔冬季施工方案
- 2026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