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气管鸟杆菌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_第1页
鼻气管鸟杆菌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_第2页
鼻气管鸟杆菌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_第3页
鼻气管鸟杆菌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_第4页
鼻气管鸟杆菌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气管鸟杆菌鼻气管鸟杆菌 摘 要 鼻气管鸟杆菌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感染家禽和野鸟的呼吸道细菌病 主要表现为鸡和火鸡生 长迟缓 产蛋率下降 高死亡率 单侧或双侧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 胸膜炎 气囊炎 也常合并 继发新 城疫病毒 大肠埃希菌和副鸡嗜血杆菌感染 从而引起急性死亡 危害很大 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失 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新病 文章对该病的病原 流行病学 症状与病变 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 综述 关键词 鼻气管鸟杆菌 流行病学 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鼻气管鸟杆菌 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 ORT 最早在 1981 年由德国学者从 5 周龄火鸡 的呼吸道中分离出来 以后陆续有从英国 以色列 南非 美国相继分离到 ORT 的报道 近年来 在比利 时 法国 荷兰 匈牙利 芬兰 埃及 土耳其 马来半岛 伊朗 巴西 秘鲁以及中国台湾 1 也报道 有鼻气管鸟杆菌病的发生 在波兰 1995 年出现首例鼻气管鸟杆菌相关的呼吸道病例 Alina W 等 2 调 查波兰西南部的肉鸡和火鸡中鼻气管鸟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结果显示鼻气管鸟杆菌高度流行于西南部波 兰的肉鸡和火鸡群中 火鸡群中的 20 0 和肉鸡群中的 46 7 的禽具有鼻气管鸟杆菌的特异性抗体 由此 建议加强波兰西南部的鼻气管鸟杆菌的监测 我国陈小玲等 3 在分离副鸡嗜血杆菌的同时分离出几株革 兰氏阴性小杆菌 经生化试验 PCR 鉴定 确认其中 2 株是鼻气管鸟杆菌 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分离到鼻气 管鸟杆菌 Allymehr M 4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伊朗阿塞拜疆省的 50 个肉鸡群和 42 个肉种鸡群进行 ORT 检测 结果发现有 41 个肉鸡群 82 和 39 个肉种鸡群 92 8 的检测结果为阳性 肉鸡和肉种鸡 的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44 2 和 72 表明肉种鸡比肉鸡更易感染鼻气管鸟感菌 1 病原 过去 人们一直把这种鼻气管鸟杆菌认为是巴氏杆菌样细菌 Pasteurella like organism 直到 1994 年 比利时学者 Vandamme P 等 5 对来自欧洲 南非 美国从火鸡和肉鸡的呼吸道中分离出的 21 株 类似细菌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 建议使用鼻气管鸟杆菌这个新名词 鼻气管鸟杆菌是一种高度多形性 无 运动性 不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具有化学器官趋化性和嗜常温的新陈代谢特性 菌体细胞宽 0 2 m 0 7 m 长 1 m 9 m Bisschop S P R 等 6 通过测定该群细菌的 16 S rRNA 序列 结果显 示该群菌属于 黄杆菌 类杆菌 门 黄杆菌 亚群 其与 黄杆菌 类杆菌 门的其他成员亲缘关系较 近 而且 ORT 的苯醌化合物含量和糖类代谢模式与 rRNA 超家族 V 中其它成员相似 由此确定其类属位置 至今尚未发现该菌有其它特殊结构或性质 如菌毛 纤毛 质粒或毒素等 1 1 分离 鼻气管鸟杆菌在感染后 10 d 内最容易分离 由于鼻气管鸟杆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分离主要以 肺 气管和气囊为主 不过 Shahata 等证明 ORT 从关节 输卵管 脑和肺及气囊中的分离率分别为 17 22 8 8 5 和 34 同时 眶下窦和鼻腔也适合于 ORT 的分离 1 2 培养 鼻气管鸟杆菌是一种很难培养的细菌 该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 远滕氏琼脂平板 Gassner 琼脂平板 Qrigalski 琼脂平板或西蒙柠檬酸钠平板上均不生长 ORT 在 37 体积分数为 5 10 CO2 条件下 在 50 mL L 绵羊血液琼脂上生长良好 培养 24 h 可见直径小于 1 mm 的菌落 48 h 可见直径为 2 mm 3 mm 圆形 灰白色到灰色 有丁酸样气味 表面隆起 边缘整齐的菌落 同时 为了防止其他厌氧菌的过度生 长 应在培养基里加入庆大霉素或多黏菌素 ORT 在初次培养时 菌落形态很不一致 在传代培养时 菌 落很一致 1 3 生化特性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 鼻气管鸟杆菌的生化特性相对稳定 与血清型无关 鼻气管鸟杆菌分离菌分解 D 葡萄糖 D 甘露糖 D 果糖 乳糖 D 半乳糖 N 乙酰葡萄糖胺 麦芽糖 蔗糖 淀粉产酸 对 D 核 糖 L 鼠李糖 棉子糖 D 甘露糖 M 肌醇 赤藓醇 卫矛醇 纤维二醇 L 阿拉伯糖 戊二醇 D 山梨 醇 水杨苷 D 木糖 海藻糖等圴不能分解 氧化酶 脲酶 精氨酸酶 软骨素酸化酶 透明质酸酶 过 氧化氢酶 鸟氨酸脱羧酶 赖氨酸脱氢酶 苯基丙氨酸脱氨酶 明胶酶圴为阳性 VP ONPG 试验阳性 不产生吲哚 甲基红试验 硝酸盐试验还原反应圴为阴性 七叶苷水解反应阴性 1 4 血清型 1997 年 Rmpel P 等 7 采用单价抗血清 以琼脂扩散试验 AGP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对从 世界各地分离的 443 株 ORT 进行了生化和血清学研究 将 443 株 ORT 鉴定为 7 种血清型 A G 并发现血 清型与菌株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随后 Rmpel P 等又发现两种血清型 其中 A B E 血清型之间存 在某些交叉反应 I L 之间也存在交叉反应 对分离株血清型研究表明 97 的分离株属于血清型 A B D E 其中血清 A 型是迄今最流行的血清型 在鸡群中约 95 7 的分离株是血清 A 型 而在火鸡 优势血清型也是 A 型 至今为止 还未见能从火鸡中分离出 G 型 从鸡中分离出 D 型 F 型鼻气管鸟杆菌 的报道 1 5 分子生物学特征 ORT 的质粒 DNA 含有 14 787 个碱基对 其 G C 含量为 35 7 而整个基因组的 G C 含量为 37 39 AT 和 GC 在质粒中的分布是不平均的 在包含 4 9 编码框的一段序列 GC 含量较高 达 38 8 高于其他部分 31 2 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质粒的复制及复制数是由质粒的一个复制起点和几 个基因决定的 Leroy setrin S 等 8 等用质粒图谱 核苷酸酶切图谱 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指纹图谱方法研究法国 23 株 ORT 的基因组 DNA 的差别 结果发现 23 株 ORT 均没有质粒 Hsiangjung T 等通过对鸡和鸽子中分离的 ORT 进行测序分析 发现与 GenBank 中公布的序列同源性 达 98 100 但利用系统进化分析法发现 鸽源 ORT 的基因序列与鸡源 ORT 并不是一种类型 并发现鸡 源 ORT 有凝血功能 而从鸽子中分离的 ORT 却不能 在培养中发现 菌株较大的具有凝血功能 较小的没 有凝血功能 1 6 致病力 所有的鼻气管鸟杆菌分离株都有致病力 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同 高致病力菌株能直接导致鸡发病 而低致病力菌株常在发生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或恶劣环境下继发该病 A 型和 B 型对鸡和火鸡具有相似的高 致病力 且流行比较广泛 C D E 型对鸡和火鸡来说也具有致病力 相对较弱 9 1 7 致病机理 Nofouzi K 等 10 在鼻气管鸟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中发现鼻气管鸟杆菌的外膜蛋白对鸡的气管上皮具 有致病作用 Nofouzi K 等制备了抗 ORT 外膜蛋白的免疫血清 并用于细菌黏附抑制配位测定 位点分别 在膜蛋白上的 45 53 70 ku 结果显示 78 的抗 53 ku OMP 的抗体能抑制细菌黏附到鸡的气管上皮 2 流行病学 鸡和火鸡可自然感染该病 除此之外 野鸡 鹌鹑 山鸡 鸵鸟 麻雀 鸭等也能自然感染发病 目 前 也有从白嘴鸭 山鹑 欧石鸡 雉和鸽子中分离到鼻气管鸟杆菌的报道 该菌并不是一种原发性病原菌 只有存在原发性病原菌时才能表现其致病性 多见其与大肠埃希菌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新城疫病毒 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 杆菌等并发或继发感染 从而加重感染的严重性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并发感染最为常见 不过 临床试验 证明 ORT 在火鸡可以是一种原发性病原菌 11 水平传播是鼻气管鸟杆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但也可垂直传播感染 已证实从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 母鸡生殖器官和种蛋中可分离到鼻气管鸟杆菌 康复鸡能否成为带菌 排菌者 目前尚不清楚 此外 各 种应激和不利的环境因素对该病有促发或加重的作用 此外 肉用鸡对此病的敏感性高于蛋鸡 在肉种鸡 由鼻气管鸟杆菌引起的临床疾病通常见于早期生 长阶段 呼吸道症状通常较轻 3 症状 急性感染主要见于火鸡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 羽毛蓬松 采食量减少 气喘 咳嗽 呼吸困难 结 膜炎 喙和鼻孔周围可见带血黏液及鸡只死亡 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所致死亡率随火鸡年龄的增长 而增加 在美国 该菌引发急性肺炎导致火鸡的死亡率在 1 15 有时高达 50 肉仔鸡的鼻气管鸟杆菌感染通常发生在 3 周龄 6 周龄期间 并主要呈亚临床表现 所见的症状主要 是流涕 喷嚏 面部水肿 精神沉郁 死亡率增加 生长减慢 但在南非也曾出现 ORT 在肉鸡群中的大流 行 在肉种鸡 ORT 引起的临床疾病一般只见于产蛋初期 呼吸道症状通常较为轻微 主要表现为产蛋 量下降 2 5 蛋重降低 蛋壳质量下降 12 4 病理变化 肉鸡感染 ORT 时 肉眼可见气囊炎 鼻炎 肺炎 心包炎 关节炎等 典型病变是腹气囊或胸气囊纤 维素性炎症 气囊内有浓稠 黄色泡沫样渗出物 并有干酪样残留物 同时可见一侧或两侧纤维素性化脓 性肺炎 严重者还可见气管炎 管腔内有干酪样物质 心包炎 肝凝固性坏死 镜检可见面部皮下白细胞 浸润 水肿 气管壁由于炎性细胞浸润而变厚 气管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 肝白细胞浸润 脾淋巴 细胞减少 火鸡感染主要可见严重的一侧性弥散性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 气囊炎 化脓性心包炎和胸膜炎 肺充 血 胸膜和气囊上纤维蛋白渗出物与肺粘连 心外膜有瘀血斑 心包腔囊中浑浊液体增加 肝脾中度肿大 组织学变化为肺血管周围间隙水肿 副支气管管腔内充满纤维蛋白 异嗜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 软 组织极度充血 肺毛细血管充满红细胞 细胞急性凝固性坏死 人工感染鹌鹑可产生严重的肺炎 气管充血 胸膜变厚 组织学变化为气管斑点状坏死 上皮脱落并 伴随皮下出血 浆膜下层水肿 肺泡膈和胸膜增厚 原因是炎性细胞浸润 13 骨炎 脑膜炎和关节感染 也与 ORT 有关 静脉或滴鼻接种 30 日龄的幼龄鸡 除可诱导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外 耐过鸡有时可见严重 的关节炎症状 关节肿胀 无法行走 剖检可见部分鸡脑部有出血 但这还不能肯定 ORT 是否是原发性病 原 14 Emple P 等 15 证实 采用 ORT 气囊接种和气溶胶接种鸡和火鸡可诱导其生长迟缓和气囊炎 但未观 察到严重的肺炎和死亡率 之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只有在感染 NDV 后 ORT 才是鸡气囊和肺脏病 变的致病因子 Zaini M N 等 16 也证实用 ORT 感染 SPF 鸡不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只是引起生长障碍而 产生经济损失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能确定 ORT 感染 需根据病原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和分子 生物学试验等进行确诊 从 ORT 感染鸡或火鸡的肺脏 气囊 气管 鼻窦 肝脏 脑 关节等器官取样 亚临床感染病鸡可采 集气管拭子 接种绵羊血琼脂平板 于 37 体积分数为 5 10 的 CO2 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培养和纯培养 对纯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 生化试验等鉴定 5 1 血清学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平板凝集试验 琼脂凝胶扩散沉淀试验 AGP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也可用于 ORT 的诊断 其中 AGP 可作为血清学鉴定的首选方法 平板凝集试验和 ELISA 也可用 于 ORT 感染鸡群的抗体监测 但前者不如 ELISA 敏感 有时易出现自凝现象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鸡或是一 日龄的鸡 都可用 ELISA 来检测其抗体水平 所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在伊朗德黑兰省 Khoshkhoo P H 等 17 以 ELISA 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根据算术平均滴度确定 94 4 的鸡群为阳 性 5 6 的鸡群为可疑 统计学分析表明 ORT 抗体滴度和鸡的年龄没有相关性 P 0 05 但与季节有明 显的正相关 P 0 05 与地理位置 禽流感的血凝抑制抗体以及鸡群中是否存在其它呼吸道疾病也有明 显的正相关 P12 000 在整个生产期足以保护鸡只不受感染 而非免疫的感染鸡群 CV 值 100 平均滴度为 0 9 000 Mirsalimi S M 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地区使用 ORT 灭活疫苗将会降低感 染的风险 即使发生该病感染后也不会出现大的经济损失 2000 年 卡拉奇禽类中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流行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 喷嚏 气喘 剖 检变化为气管炎 肺泡炎和肺部病变 从病料中分离细菌 在含有 50 mL L 绵羊血的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 厌氧培养 分离得到 ORT 同时也从该病料中分离到 NDV 但是并没有表现出 ND 症状 为阴性带毒 Khawaja D A 等 23 用分离的 ORT 和 NDV 制成联合疫苗对人工感染的易感肉鸡采用气雾免疫法进行免疫 并取得成功 结果显示 鸡感染 ORT 后易感染 NDV 反之亦然 环境因素和其他应激因素都能加重病情 对鸡来说 疫苗制备过程中 A 型是最重要的血清型 在火鸡则需要更多的血清型 由于该菌可垂直传 播 肉种鸡接种 ORT 灭活苗可减少该菌经蛋垂直传播的机率 种鸡接种 ORT 灭活苗后产生高水平的血清应 答 可传给其后代 并使仔鸡在 2 周龄以内获得抵抗力 免受 ORT 攻击直到 4 周龄 种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