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ppt_第1页
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ppt_第2页
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ppt_第3页
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ppt_第4页
影视基础知识之镜头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基础知识一镜头 影视基础知识一镜头 1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 镜头与景别焦距与景深固定镜头运动镜头推 拉 摇 移 跟 升降 场面的转换 2 镜头 Shot 镜头是什么 如何计算一个镜头 3 镜头 Shot 镜头与景别 镜头代表了一种视线 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 当这种角度开始变化的时候 人们所看到的事物也在变化 4 镜头 Shot 常用角度 1 平视2 俯视3 仰视4 鸟瞰 5 景别 体现的是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如何划分景别 讲法很多 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 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远景 广阔的场面 画面中如果有人 那么 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全景 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 成年人膝盖以上 近景 成年人胸部以上 特写 成年人肩以上的头 或被摄主体的细部 镜头 Shot 6 大全景镜头Extremelongshot 1 大全景 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及广阔范围的空间环境大全景景具有广阔的视野 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 环境规模和气氛 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 群众场面 战争场面等等 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 抒发情感 在绘画艺术中讲究 远取其势 近取其神 这一点和绘画是相通的 7 动画片中的大全景镜头 8 全景镜头 LongShot 2 全景 表现人物全身及周围的环境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 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全景画面 主要人物全身 活动范围较大 体型 衣着打扮 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 环境 道具看的明白 通常在拍内景时 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远景 全景又称交代镜头 9 动画片中的全景镜头 10 大全景和全景的差别 大全景 被摄主体的全部形体出现在画面上 成为整个场景的一部分 全景 被摄物的全部形体基本充实画幅 11 中景镜头Mediumshot 3 中景 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盖部位 因为卡在关节部位是摄像构图中所忌讳的 比如脖子 腰关节 腿关节 脚关节等 中景和全景相比 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 环境处于次要地位 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 中景画面为叙事性的景别 12 动画片中的中景镜头 13 近景镜头 Mediumclose up 4 近景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 拍到人物胸部以上 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 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 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 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 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 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 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情绪交流也多用近景 这种景别适应于电视屏幕小的特点 在电视摄像中用得较多 因此有人说电视是近景和特写的艺术 近景产生的接近感 往往给观众以较深刻的印象 14 动画片中的近景镜头 15 近景镜头 由于近景人物面部看的十分清楚 人物面部缺陷在近景中得到突出表现 在造型上要求细致 无论是化装 服装 道具都要十分逼真和生活化 不能看出破绽 近景中的环境退于次要地位 画面构图应尽量简炼 避免杂乱的背景夺视线 因此常用长焦镜头拍摄 利用景深小的特点虚化背景 人物近景画面用人物局部背影或道具做前景可增加画面的深度 层次和线条结构 近景人物一般只有一人做画面主体 其他人物往往做为陪体或前景处理 结婚照 式的双主体画面 在电视剧 电影中是很少见的 16 特写镜头 Close up 5 特写 表现人物 物体或环境的细部 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 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 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 背景处于次要地位 甚至消失 特写镜头能细微地表现人物画部表情 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 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 演员通过面部把内心活动传给观众 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 17 动画片中的特写镜头 18 非正常视点的镜头 一些非正常视点的镜头能给人强烈的震撼 引起人们视觉的兴奋 避免观众的视觉疲劳和兴趣丧失 19 镜头焦距与景深 什么是景深 在调焦过程中 会发现在对焦物体的前后会形成一个清晰区域 不仅对焦物体清晰可见 清晰区域内的其他物体也清晰可见 这个清晰区域的范围就是景深的范围 这个现象 就是景深现象 20 镜头焦距与景深 简单来说 在拍摄时 调节相机摄像机镜头 使离镜头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可见的过程 叫做对焦 那个景物所在的点 叫做对焦点 但是清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点 而是一个相对的范围 在对焦点前 靠近相机 和对焦点之后 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范围 在我们的眼睛看来这个范围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这个清晰范围的总和 就叫做景深 21 镜头焦距与景深 景深越长 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 反之 景深愈小 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 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 22 镜头焦距与景深 景深会影响所拍摄画面的清晰范围 所包含内容多少以及图像的透视关系 根据不同的透视效果 我们通常将焦段划分为三种 1 短焦距镜头 广角镜头2 中距离焦距镜头 标准镜头3 长焦距镜头 长焦镜头 23 镜头焦距与景深 焦距长度小于35mm的镜头就是广角镜头 这样的镜头通常会扭曲景框四周的景物 使它们模糊向外 当用广角镜头进行中景或近距离特写拍摄时 扭曲的情形会更明显 标准镜头的焦距是35 50mm 使用标准镜头可以避免透视上的扭曲 长焦镜头的作用是将四周景物扁平化 景深及食物的体积都减少 各个面仿佛挤在一起 如同看望远镜的效果 24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2 1 16mm 鱼眼镜头 图2 2 24mm 25 镜头焦距与景深 2 3 35mm 图2 4 70mm 26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2 5 120mm 图2 6 200mm 27 镜头焦距与景深 分析 1 在距离不变的条件下 图2 1 用24mm鱼眼镜头拍摄 形成了近似远景的大场景 画面中包含整个看台和部分的天空 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看不到任何细节 28 镜头焦距与景深 2 图2 2和图2 3分别用36mm广角镜头和52mm标准镜头所拍的场景 相当于全景 虽然天空被排出了画面 现场环境仍然很大 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很完整 但仍然看不清细节 29 镜头焦距与景深 3 图2 4用105mm中焦镜头拍的是中景照片 画面中主体人物的腿被排除在画面以外 但姿态和面部表情都能记录的较清楚 也适当的交代了主体周围的环境 30 镜头焦距与景深 4 图2 6用300mm超长焦镜头拍的近景照片 画面中只有主体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 由于取景范围小 背景虚化 画面中不能交代任何环境特征 31 镜头焦距与景深 镜头焦距的变化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 但不等于距离的变化 焦距的变化和距离的变化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通过以下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 焦距的变化虽然可以改变景别的大小 但不等于距离的变化 不同焦距的镜头其空间关系和透视都不一样 32 镜头焦距与景深 以下从25mm超广角镜头 300mm长焦镜头用不同焦距段的镜头 拍摄一组人物的近景照片 所拍人物的大小要尽量一样大 步骤 用25mm广角镜头 40mm广角镜头 75mm中焦镜头 120mm中焦镜头 200mm长焦镜头 300mm超长焦镜头 由改变拍摄距离 而保证拍摄人物的大小不变 以获得不同焦距的镜头所产生的相同景别而内部结构 透视及景深不同的一组照片 33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3 1 17mm 1 5 25 5mm 图3 2 28mm 1 5 42mm 34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3 3 50mm 1 5 75mm 图3 4 80mm 1 5 120mm 35 镜头焦距与景深 图3 5 135mm 1 5 200mm 图3 6 200mm 1 5 300mm 36 镜头焦距与景深 分析 1 3 1和图3 2是用25 5mm和42mm广角镜头拍的画面 虽然主体人物一样大 但透视感强 人的脸部发生了严重的变形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景深也很大 37 镜头焦距与景深 2 图3 3和图3 4是用75mm和120mm中焦镜头拍的画面 主体人物人的脸造形完美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透视正常 38 镜头焦距与景深 3 图3 5和图3 6是用202mm和300mm长焦镜头拍的画面 画面远近景物之间空间弱 背景虚化 主体人物人的轮廓得到突出 39 镜头焦距与景深 1 在固定的位子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拍到不同景别的画面 但焦距变化所体现的画面 仍然是距离的变化 不过改变焦距和改变拍摄距离 所拍摄的相同景别的画面 其内部结构是不同的 2 广角镜头拍的画面 透视感强 景深大 远近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很大 3 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 用改变距离可使景别发生变化 但其空间关系和透视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4 长焦距镜头拍的画面 透视感弱 景深小 远近景物之间的空间被压缩 40 镜头焦距与景深 景深控制的目的是向观众传达自我感受的信息 怎么表现宏大的场景 怎么突出主体 如何处理主体与陪体的关系以及虚实关系等等 都离不开摄影人对景深的控制 41 镜头焦距与景深 镜头焦距长度能够大幅影响观众额体验 例如 以镜头扭曲物体或人体 能现实出某种表意性质 电影工作者可以运用长焦镜头创造空间的固体质感 达成如同抽象画般的效果 此外 镜头的选择能够使人物或物体融入背景中 或者从背景当中凸出来 42 镜头焦距与景深 在同一镜头内改变场景的透视关系 称为 伸缩 变焦 镜头 它是光学上为连续更改焦距所设计的镜头 原先运用在航空与这茬摄影上 但后来逐渐成为拍摄新闻片的标准配备 然而 在拍摄当中变焦并非一般做法 通常摄影机操作员会先调好需要的焦距 才开始拍摄 20世纪50年代晚期 由于摄影机越来越容易携带 才逐渐出现拍摄中的变焦趋势 在变焦拍摄中 变焦镜头可以移动景框 然而摄影机身任然保持不动 在银幕上 变焦镜头使画面中的任务放大或缩小 摄入或者排除周围的空间 43 景深能决定画面那些部分是清楚对焦的范围 因此导演可以利用焦距的变化改变景深 让画面的所有部分都清晰可见 或是只让某一层面清晰对焦 而使其他层面模糊 对焦距的选择和景深的控制可以使观众看到包含更多内容的画面 或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角色或物体上 镜头焦距与景深 44 镜头焦距与景深 在拍摄时 电影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移焦来调整透视关系 镜头可以先对焦在前景物体 而使后面模糊 之后则移焦到后景物体 而使前景模糊 同样 移焦也可以从后景转到前景来 45 镜头的运动 镜头的运动 cameramovement 指的是景框移动的能力 通过在拍片过程中移动摄影机体 形成动态景框 这种方式拍摄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 内部运动 是指画面内容表现的是运动着的事物 这种活动方式被称为画面内部的运动 外部运动 是指移动摄影机 改变焦距和剪辑形式的镜头运动 这种活动方式被称为画面外部的运动 46 固定镜头 StillShot 摄像机的机身 机位 镜头焦距均不发生所拍摄的片段 固定的画面框架带来其在画面表现上的许多特点 带来稳定的视觉感受提供客观的参照物观众视线可在画面上随意浏览镜头可塑性大 容易造成视觉节奏 47 固定镜头 StillShot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选择拍摄角度捕捉动态因素表现纵深空间考虑画面组接时的连贯力求稳定 48 运动镜头 MovieShot 摄像机的机身 机位 镜头焦距有一者发生变化所拍摄的片段 常见形式 推 拉 摇 移 跟 升降 甩 49 运动镜头是影视艺术独有的造型手段 通过机位 焦距和光轴的运动 在不中断拍摄的情况下 形成视点 场景空间 画面构图 表现对象的变化 不经过剪辑 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 多元素的组合 增强画面动感 扩大镜头视野 影响着响应的速度和节奏 赋予画面独特的感情色彩 50 一个标准的 规范的 运动镜头的拍摄 起幅 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要求 讲究构图 有适当长度 由固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 一般 有表演的场面 让观众看清戏剧动作 无表演的场面 让观众看清景色 落幅 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 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 自然 尤其要准确 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 画面构图要精确 起幅 运动过程 落幅 51 运动镜头 MovieShot 52 推镜头 前移动Dollyin 摄像机沿光轴方向 推进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推镜头的作用 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 摄影机前行 把被摄主体 人或物 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 突出人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现力 如脸 手等 强调 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部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 53 在推镜头里 视觉效果如何 景别如何变化 被摄主体和周围环境有何变化 推镜头 前移动Dollyin 有视觉前移效果画面由远视距景别连续过渡到近视距景别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 周围环境由大变小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54 推镜头的速度可快可慢 快推显得节奏急促 视觉冲击力强 可造成紧张不安的感觉 有强调作用 表现出被突发事件所震惊的效果 有比较强的情节因素 慢推显得节奏舒缓 可显示安宁 幽静的气氛 有比较强的抒情意味 推镜头 前移动Dollyin 55 拉镜头 后移动Dollyout 摄像机沿光轴方向 远离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拉镜头的作用 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 结束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推 前移动 拉 后移动 逐渐接近被摄主体 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56 在拉镜头里 视觉效果如何 景别如何变化 被摄主体和周围环境有何变化 拉镜头 后移动Dollyout 视觉后移效果画面由近视距景别连续过渡到远视距景别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 周围环境由小变大 57 推 拉镜头 强调 1 推 拉镜头使景别在一个镜头内连续平稳的变化 比切镜头更能表现时空的统一性 有真实感 2 推 拉镜头这种仿佛打气筒式的运动方式 不可频繁使用 否则会使观众如置身于起伏不平的船上 动摇不定 而头晕眼花 3 推 拉镜头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4 推 拉镜头都必须有3秒左右的起幅和落幅 58 摇镜头 摇 摇摄 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 摄影机机位不变 机身作上下 左右等方向的均匀摇动 改变镜头的视轴方向 摇镜头的作用 大范围展示环境 介绍环境 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表现人物的运动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59 摇镜头 摇 摇摄 拍摄强调 1 摇镜头必须有起幅和落幅 2 摇镜头不能无目的地摇摇晃晃 必须使缓缓流入眼帘的景物布兴趣点3 摇摄章法 宁可不动 不可乱动 一旦摇起来 就要摇得准摇得稳 使观众感受到流动的美 否则 就该不动 一个不成功的摇摄比完全不动更糟更坏 60 移镜头 移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动 移镜头的作用 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 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在表现大场面 大纵深 多景物 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61 跟镜头 跟拍 跟摄 跟 FollowShot 摄影机镜头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 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 且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跟镜头的作用 突出运动中的主体 交代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度 体态与环境的关系 使物体运动保持连贯 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改变空间 62 跟和移的区别 跟 和 移 的区别 1 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致 2 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 3 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 63 升降镜头 Crane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用于 展示时间的规模 气势 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 人的主观视像 其变化 垂直升降 弧形升降 斜向升降 不规则升降 降机位 升机位 64 升降镜头 Crane 摄影机从平摄慢慢升起 形成高俯拍摄 显示广阔的空间 它可以从局部展示整体 下降拍摄则引起相反的效果 有时也用在介绍环境 升降拍摄大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 它能够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的空间 并有助于加强戏剧效果 渲染气氛 65 升降镜头 Crane 特点 1 由视点的升降所产生的表现视野的伸展与收缩 2 由视点高度的升降所产生的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 功能 1 垂直展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 表现纵深空间中点和面的关系 3 表现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 66 甩镜头 甩镜头是摇镜头的一种特殊表现 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 后面是一个快速的跟摇 使画面景物虚化 再接一个静止的画面 作用 1 表现快速运动主体 运动前后的状态2 表现剧中人快速搜寻时的主观镜头 67 晃动镜头 在拍摄过程中 摄影机机身作上下 左右 前后摇摆的拍摄 常作主观镜头 创造特定的艺术气氛 醉酒 精神恍惚 乘船 乘车 晃动频率与幅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68 旋转镜头 1 沿镜头光轴或接近光轴仰角旋转拍摄 2 摄影机作超360 快速环摇拍摄 3 被摄主体与摄影机置一转盘上做超360 的旋转拍摄 4 摄影机围绕被摄体作360 快速环移拍摄 5 使用可旋转的光学镜头 在摄影机不动的条件下 将影像倒置或转到360 圆周中任何角度 顺 逆时针方向 6 利用技巧印片机 印制旋转的画面 旋转镜头的作用 多用于表现人物在旋转中的主观视线和晕眩感 或以此烘托情绪 渲染气氛 69 一个完整的影片由多个情节的段落所组成 而每一个情节的段落则由若干个蒙太奇镜头段落 或称蒙太奇句子 组成 每一个蒙太奇镜头段落又由一个或若干个镜头组成 场面的转换首先是镜头之间的转换 同时也包括蒙太奇镜头段落之间的转换和情节段落之间的转换 为了使影片内容的条理性更强 层次的发展更清晰 在场面与场面之间的转换中 需要一定的手法 转场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用特技的手段作转场 另一种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作转场 前者也叫技巧转场 后者又叫无技巧转场 场面的转换 70 转场是一种形式 然而它有其内在的视觉 心理依据 是叙事内容发展的需要 也是创造层次和结构的需要 转换时要注意心理的隔断和视觉的连续 转场分为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是利用特技来连接两个场面 无技巧转场则是利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段落 此时要注意寻找合理的转换因素 场面的转换 71 技巧转场的方法一般用于影片情节段落之间的转换 它强调的是心理的隔断性 目的是使观众有较明确的段落感觉 由于电子特技机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 特技转换的手法有数百种之多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 淡出与淡入 渐隐渐显 扫换 划像 叠化停帧运用空镜头 技巧转场 72 淡出是指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直至黑场 淡入是指下一段落第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直至正常的亮度 淡出淡入画面的长度 一般为2秒 但实际编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