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复习题(背)_第1页
工业通风复习题(背)_第2页
工业通风复习题(背)_第3页
工业通风复习题(背)_第4页
工业通风复习题(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1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 m 的颗粒物 2 呼吸性颗粒物 呼吸性颗粒物 PM2 5 指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2 5 m 的颗粒物 3 尘化作用 尘化作用 使颗粒物从静止状态变成悬浮于周围空气中的作用 4 一次尘化作用 一次尘化作用 剪切压缩造成的尘化作用 诱导空气造成的尘化作用 综合性的尘化作 用 热气流上升造成的尘化作用 5 四害 四害 粉尘 有害气体 高温 高湿 第二章第二章 1 通风系统的类别 通风系统的类别 按动力不同 可分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 按范围不同 可分全面通风 局部通风 2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风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风罩 风管 净化设备 风机 3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 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 使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4 全面通风效果取决于 全面通风效果取决于 通风量 通风气流组织 5 排风量分配要求 排风量分配要求 1 当污染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小 或在相反情况下 但车间内有 稳定的上升气流时 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 2 3 从下部地带排出 1 3 2 当污染气体和蒸汽密度比空气大 车间内不会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 宜从房间上部地带 排出所需风量的 1 3 从下部地带排出 2 3 3 房间上部地带排出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一 次换气 4 从房间下部地带排出的风量 包括距地面 2m 以内的局部排风量 6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冬季 对于局部排风及稀释污染气体的全面通风 采用冬季采暖室 外计算温度 对于消除余热 余湿 稀释低毒性污染物质的全面通风 采用冬季通风室外 计算温度 7 事故排风的室外排放口布置 事故排风的室外排放口布置 高于 20m 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面 3m 以上 当与机械送 风系统进风口水平距离小于 20m 时 应高于进风口 6m 以上 8 事故排风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时 事故排风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时 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内部容积的 8 次换气量 确定 9 确定全面通风风量时 有时采用分贝稀释各污染物空气量之和 有时取其中的最大值 确定全面通风风量时 有时采用分贝稀释各污染物空气量之和 有时取其中的最大值 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根据卫生标准的规定 当数种溶剂的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在室内放散时 由于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是叠加的 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空气 量的总和计算 同时放散不同种类的污染物时全面通风量应分别计算稀释各污染物所需的 风量 然后取最大值 第三章第三章 1 局部排风罩基本形式 局部排风罩基本形式 密闭罩 柜式排风罩 外部吸气罩 接受式排风罩 吹吸式排风 罩 2 防尘密闭罩的类型 防尘密闭罩的类型 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 大容积密闭罩 3 排风口的设置 排风口的设置 应设在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 以利于消除正压 4 柜式排风罩分类 柜式排风罩分类 吸气式 吹吸式 5 控制点 控制点 吸气口最远的污染物散发点 6 控制风速 控制风速 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 7 流量比 流量比 罩口周围吸入的空气量与污染气体产生量的比 K L2 L1 8 极限流量比 极限流量比 发生泄漏时的流量比 9 接受罩分类 接受罩分类 H 1 5 Ap 的为低悬罩 H 1 5 Ap 的为高悬罩 10 槽边排风罩 槽边排风罩 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 单侧适用于槽宽 B 700mm B 700mm 时用双侧 B 1200mm 时采用吹吸式排风罩 11 槽边排风罩的规格槽边排风罩的规格 E F 250mm 200mm 250mm 250mm 200mm 200mm 12 吹吸式排风罩的特点 吹吸式排风罩的特点 风量小 污染控制效果好 抗干扰能力强 不影响工艺操作 13 接受罩和外部吸气罩的区别 接受罩和外部吸气罩的区别 接受罩在外形上和外部吸气罩完全相同 但二者的作用原 理不用 对接受罩而言 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是产生过程本身造成的 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 它的排风量取决于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 接受罩的断面尺寸应不小于罩口处污染气流 的尺寸 第四章第四章 1 颗粒物的特性 颗粒物的特性 密度 粘附性 爆炸性 荷电性与比电阻 润湿性 2 容积密度 容积密度 松散状态下单位体积颗粒物的质量 3 真密度 真密度 设法排出颗粒之间及颗粒内部的空气 所测出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颗粒物的 质量 4 斯托克斯粒径 斯托克斯粒径 在同一种流体中 与尘粒密度相同并且有同沉降速度的球体直径 5 除尘机理 除尘机理 重力 离心力 惯性碰撞 接触阻留 扩散 静电力 6 重力沉降室 重力沉降室 是通过重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 7 沉降速度 沉降速度 尘粒下落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用于重力沉降室的计算 8 悬浮速度 悬浮速度 要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 上升气流的最小上升速度 用于除尘管道的设计 9 惯性除尘器分类 惯性除尘器分类 碰撞式 回转式 10 如何使惯性除尘器除尘效率高 如何使惯性除尘器除尘效率高 气流在撞击或方向转变前速度愈高 方向转变的曲率半 径愈小 11 旋风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 是利用气流旋转过程中作用在尘粒上的惯性离心力 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 的设备 12 旋风除尘器的组成 旋风除尘器的组成 筒体 锥体 排出管 进气口 排尘装置 13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 旋风除尘器的原理 含尘气体从入口导入 除尘器的外壳和排气管之间 形成旋转向下 的外涡旋 悬浮于外涡旋的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向器壁 并随外涡旋转到除尘器下部 由排尘孔排出 净化后的气体形成上升的内涡旋并经过排气管排出 14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 进口速度 筒体直径和排出管直径 筒体和锥体高度 下 部的严密性 15 锁气器的分类 锁气器的分类 双翻板式 回转式 16 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 利用含尘气流通过滤袋时将颗粒物分离捕集的装置 17 初层 初层 含尘气体经过滤料时 随着颗粒物被阻留在滤料表面形成的颗粒物层 18 过滤风速 过滤风速 指过滤气体通过滤料表面的速度 单位 m min 19 袋式除尘器阻力 袋式除尘器阻力 结构阻力 滤料阻力 滤料颗粒物层阻力的和 20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种类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种类 机械震动清灰除尘器 回转式逆气流反吹除尘器 脉冲喷吹清 灰除尘器 21 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 通过含尘气体与液滴或液膜的接触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 22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1 通过惯性碰撞 接触阻留 尘粒与液滴 液膜发生接触 使尘粒加湿 增重 凝聚 2 细小尘粒通过扩散与液滴 液膜接触 3 由于烟气增 湿 尘粒的凝聚性增加 4 高温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时 要以尘粒为凝结核 形成 一层液膜包围在尘粒表面 增强了颗粒物的凝聚性 对疏水性颗粒物能改善其可湿性 粒 径为 1 0 5 0 m 以下的颗粒物主要利用后三个机理 23 惯性碰撞数 惯性碰撞数 为停止距离与液滴直径的比 它是一个准则数 反映惯性碰撞的特征 24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 利用静电场产生的电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设备 25 驱进速度 驱进速度 为当静电力等于空气阻力时 作用在颗粒物上的外力之和等于 0 颗粒物在 横向作等速运动的速度 26 有效驱进速度 有效驱进速度 根据某一除尘器实际测定的除尘效率和它的集尘极总面积 气体流量 利用公式 i 1 exp A L 倒算出的驱进速度 27 比电阻的类型 比电阻的类型 比电阻低于 104 cm 为低阻型 比电阻位于 104 1011 cm 为正常 型 比电阻超过 104 1011 cm 为高阻型 比电阻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除尘效率 28 选择除尘器考虑因素 选择除尘器考虑因素 排放浓度 颗粒物的性质和粒径分布 气体的含尘浓度 气体的 温度和性质 第五章第五章 1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 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 燃烧法 冷凝法 吸收法 吸附法 2 用于通风排气的方法 用于通风排气的方法 热力燃烧 催化燃烧 3 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 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有 铂 钯 4 吸收设备 吸收设备 喷淋塔 填料塔 湍球塔 板式塔 文丘里吸收器 喷射吸收器 5 板式塔中液相和气相分别是 连续相 分散相 6 最小液气比 最小液气比 为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时的液气比 7 吸收 吸收 用适当的液体与混合气体接触 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不同 除去其中一 种或几种组分的过程 8 吸附 吸附 让通风排气与某种固体物质相接触 利用该固体物质对气体的吸附能力除去其中 某些有害成分的过程 9 静活性 静活性 在一定温度 压力下处于饱和状态的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量 10 动活性 动活性 从开始工作到吸附层被穿透 该吸附层内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量 11 流速当量直径 流速当量直径 空气流速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相等 并且两者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 相当的圆形风管的直径 12 流量当量直径 流量当量直径 空气流量与矩形风管的空气流量相等 并且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相等的 圆形风管的直径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尘化作用 尘化作用 使颗粒物从静止状态变成悬浮于周围空气中的作用 2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 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同时不断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 使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3 控制点 控制点 吸气口最远的污染物散发点 4 控制风速 控制风速 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 5 流量比 流量比 罩口周围吸入的空气量与污染气体产生量的比 6 极限流量比 极限流量比 发生泄漏时的流量比 7 容积密度 容积密度 松散状态下单位体积颗粒物的质量 8 真密度 真密度 设法排出颗粒之间及颗粒内部的空气 所测出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颗粒物的 质量 9 斯托克斯粒径 斯托克斯粒径 在同一种流体中 与尘粒密度相同并且有同沉降速度的球体直径 10 重力沉降室 重力沉降室 是通过重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 11 沉降速度 沉降速度 尘粒下落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用于重力沉降室的计算 12 悬浮速度 悬浮速度 要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 上升气流的最小上升速度 用于除尘管道的设计 13 旋风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 是利用气流旋转过程中作用在尘粒上的惯性离心力 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 的设备 14 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 利用汉城气流通过滤袋时将颗粒物分离捕集的装置 15 过滤风速 过滤风速 指过滤气体通过滤料表面的速度 16 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 通过含尘气体与液滴或液膜的接触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 17 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 利用静电场产生的电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设备 18 驱进速度 驱进速度 为当静电力等于空气阻力时 作用在颗粒物上的外力之和等于 0 颗粒物在 横向作等速运动的速度 19 有效驱进速度 有效驱进速度 根据某一除尘器实际测定的除尘效率和它的集尘极总面积 气体流量 利用公式 i 1 exp A L 倒算出的驱进速度 20 吸收 吸收 用适当的液体与混合气体接触 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不同 除去其中一 种或几种组分的过程 21 吸附 吸附 让通风排气与某种固体物质相接触 利用该固体物质对气体的吸附能力除去其中 某些有害成分的过程 22 静活性 静活性 在一定温度 压力下处于饱和状态的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量 23 动活性 动活性 从开始工作到吸附层被穿透 该吸附层内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气体量 24 流速当量直径 流速当量直径 空气流速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相等 并且两者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 相当的圆形风管的直径 25 流量当量直径 流量当量直径 空气流量与矩形风管的空气流量相等 并且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也相等的 圆形风管的直径 简答题简答题 1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1 通过惯性碰撞 接触阻留 尘粒与液滴 液膜发生接触 使尘粒加湿 增重 凝聚 2 细小尘粒通过扩散与液滴 液膜接触 3 由于烟气增 湿 尘粒的凝聚性增加 4 高温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时 要以尘粒为凝结核 形成 一层液膜包围在尘粒表面 增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