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高二下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高二下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高二下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高二下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 1 页 总 5 页 高二下期高二下期 4 月月考 历史 月月考 历史 出题人 邹佳莉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3 分 分 20 小题 共小题 共 60 分 分 审题人 代林嘉 21 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 传统的一切东西 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 和平的方式 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 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 多样性与艰巨性 A B C D 22 战国时期 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A 效仿秦国 变法风潮起 B 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C 逃亡者 耕豪民田 见税什伍 D 封建城市的兴起 2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 文献中出现了 庄园 一词 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 田制实行后 庄园 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24 北魏统一北方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 逐步 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 实质上 是 A 封建化过程 B 农业化过程 C 工业化过程 D 汉化过程 25 下列历史现象中 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 北方统一的实现 B 鲜卑族的封建化 C 北方民族大融合 D 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26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 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 入不敷出 出现 积贫 的局面 C 积弱 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27 某班同学学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后 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以下是他们拟定 的部分研究型题目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 商鞅变法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 孝文帝 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D 王安石变法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8 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其措施有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建立十个部落区 建立民众陪审法庭 实行陶片放逐法 A B C D 29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农业政策 工商业政策 政治主张 历史作用 A B C D 30 贾文言在比较商鞅与梭伦的 耕战思想 时说 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 耕 和 战 故两者都重视耕战 但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则有所不同 这种 不 年代收入 单位 贯 支出 单位 贯 真宗天禧五年 1021 年 15085 万余12677 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 1049 年 12625 万余收支相抵 英宗治平二年 1065 年 11613 万余13186 万余 试卷第 2 页 总 5 页 同 集中体现在 A 商鞅维护皇权专制 以农为本 梭伦注重发扬民主 重视工商 B 商鞅立足承认现实 渐进变革 梭伦强调打破现实 重在继承 C 商鞅使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梭伦使所有平民获得公民权利 D 商鞅用 强权 重构政治秩序 梭伦以 中庸 平衡阶级利益 31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 不在于他的品德 智慧或勤劳 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 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 这样做就是 亵读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 A 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 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 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32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 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 的人文主义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 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 圣经 的权力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 B C D 33 1899 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 在其中一张人口调查表上写道 如下 据此我们不 能推断 A 该人是俄国沙皇 B 君主立宪制确立 C 1861 年改革后 地主仍有较大势力 D 该人以地主代表自居 34 1861 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主要表现在 A 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 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 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35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 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 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结论 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 大前提正确 小前提错误 结论错误 B 大前提错误 小前提错误 结论正确 C 大前提正确 小前提正确 结论错误 D 大前提正确 小前提正确 结论正确 36 下列措施 对旧贵族政治特权产生直接冲击的是 商鞅变法实行 二十爵级制 取代 世卿世禄制 俄国 二一九法令 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梭伦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日本 废藩置县 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A B C D 37 在 1878 年的日本 儿童玩拍球游戏时 用 10 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数字 它们分别是汽灯 蒸汽机 马车 照相机 电报 避雷针 报纸 学校 信箱 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 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 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C 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 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试卷第 3 页 总 5 页 38 1774 年 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 J Kulmus 所著的 解体新书 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 解体 也是中国医学名词的鼻祖 以 解体新书 的出版为契机 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 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 兰学 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 核心的群体 这说明 A 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 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 C 日本 脱亚入欧 采用荷兰模式 D 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人 39 1889 年 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内阁对天皇负责 对议会只负有 道德上 的责任 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有权直接上奏天皇 也可以利用辞去陆海军大臣职务和不提名继 任者的手段来搞垮它不满意的内阁 枢密院由天皇敕选的 元老 重臣 组成 实际 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枢密院权力至上 内阁由议会掌控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强化军国主义 A B C D 40 历史意见 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 这些意见 比较真实而客观 待时代隔得久了 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 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 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 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 下 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 商鞅相孝公 为秦开帝业 东汉 王充 论衡 B 实行均田制 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 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 C 王安石变法 舍是取非 兴害除利 名为爱民 其实病民 名为益国 其实伤国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 以皇帝名义 诏定国是 其目的是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 以西学为臣民之讲 求 著为国是 以定众向 然后变法之事乃决 人心乃一 趋向乃定 梁启超 戊 戌政变记 二 材料题 40 分 1 26 分 材料一 1944 年 华莱士访华期间 谈到罗斯福时代的美国与王安石时代 的中国经济形势非常相似 1930 年 美国经济大萧条 一方面农产品过剩 一方面农 业信贷系统被垄断集团所把持 一般农民无法取得贷款 土地被地主收回 生计日窘 只有通过政府向人民提供贷款 使农民们能够尽快找到生计 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 题 时任农业部长的华莱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 在美国建立常平仓 中国古代储备粮荒 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 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 一方面收购多余的物资和粮食 免费发 给城市人民 不但解决了粮荒问题 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 为美国度过经济 大萧条起了重要的作用 甚至有人认为 在某种程度上 是王安石的经济智慧拯救了 饥饿的美国农民 材料二 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始终没有被王安石看穿 也很少被他日后的崇拜者顾及 即现代金融经济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 有了今日的历史眼光 我们才 能断言要将这帝国之财政商业化 金融之管制方式必须就位 有关汇票 提货单 保 险单 共同海损 以船作抵押之借款 冒险借款 股份 打捞权利等都要经过立法才 能执行无碍 更重要的是法律上有关遗产继承 破产 丧失赎取权 假冒 欺骗 监 守自盗等之规定也要与商业社会里的流动状态相符 且一切都用金钱统治 这一点才 做得通 宋代内陆商业组织之实况与这种要求相去至远 材料三 汉武帝 征伐四夷 国用空竭 兴利之官自此始也 元封元年 弘羊为 治粟都尉 领大农 尽管天下盐铁 以诸官各自市 相与争物 以故腾跃 而天下赋 试卷第 4 页 总 5 页 输或不偿其僦费 乃 置均输盐铁官 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 而相灌输 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 贵则卖之 贱则买之 如此 富商大贾无所 牟大利 通典 食货典 今天下财用 窘急无余 典领之官 拘于弊法 远方有倍蓰之输 中都有半价 之鬻 宜假以钱货 继其用之不给 使 发运使 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 凡籴买 税敛 上供之物 皆得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稍收轻重敛散之权 归之 公上 而制其有亡 以便转输 省劳费 去重敛 宽农民 庶几国可足用 民财不匮 矣 宋会要辑稿 职官 1 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王安石变法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的相似之处 12 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 与罗斯福新政相比 王安石变法经济措施失败的原因 6 分 3 据材料三 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 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 8 分 选做选做 请考生在第请考生在第 2 3 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 的第一题计分 的第一题计分 2 14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 一曰 皇堂 二 曰 西堂 皇堂 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 练 他们每天凌晨起床 由宫内惟一的太师授课 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课 要上两个小时 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 接下来的课程是在 谙 达 满语 教习皇子皇孙弓马 国语的人 辅导下进行马 步 箭等竞技运动 西堂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 除教授有关 四书五经 之类的东西外 专 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 中学 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 先贤们的著作 西学 则用英文 法文或日文教习 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 但大 都有出国研习经历 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 西堂 的学生们 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 大约为一元或 元五 另外 他们在 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 帝国的回忆 1 根据材料 比较清朝 皇堂 与 西堂 的办学特点 12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清朝 西堂 出现的背景 2 分 3 14 分 材料一 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 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 1853 年发 表的 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 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 1870 年的 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 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 文 官制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 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 不因政 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 摘自钱乘旦 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 传统的科学制度必须改革 这是有识者的共识 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毕业后 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 自费留学学生也 一体考验奖 励 1905 年 9 月 清廷下令从 1906 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随后命令各省学政 专管学堂事务 并在 12 月设立学部 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 这是具 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 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