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1页
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2页
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3页
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4页
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粤沪版五中初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2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必须用无线电才能互相交谈 B 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C 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D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31m s 2 2 分 神十 上天 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 天宫一号 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 0 108 米 秒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3 2 分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雷雨天气 先看到远处的闪电 稍后听到雷声 B 击鼓的力量越大 响度越大 C 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4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D 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第 2 页 共 10 页 5 2 分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 错误的是 A 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 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6 2 分 某同学将一把长 20cm 的塑料尺用手按在桌面上 另一只手拨动尺子使之振动发声 如图所示 三次钢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 12cm 9cm 6cm 比较三次发声 音调最高的是 A 12cm B 9cm C 6cm D 三次一样高 7 2 分 使用手机时 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8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屋 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 3 页 共 10 页 C 闻其声 知其人 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 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9 2 分 在电话中听到熟人说话可辨别对方是谁 是靠辨别对方发出的声音的 A 音色 B 频率 C 音调 D 响度 10 2 分 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阳光从东方射过来了 B 雷声从东方传过来了 C 云朵从东方跑过来了 D 花香从东方飘过来了 11 2 分 小明同学来到县城南的瀍河公园游玩 在水边看到 鱼在云中游 他看到的 A 鱼和云都是虚像 B 鱼是实像 云是虚像 C 鱼和云都是实像 D 鱼是虚像 云是实像 12 2 分 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我们听不到回声 其原因是 A 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不能分开 C 教室里安静 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D 声音传播得快 使回声太小听不到 第 4 页 共 10 页 13 2 分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 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 树梢和天空 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 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A 向外旋转 B 向内旋转 C 向下旋转 D 向上旋转 14 2 分 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制止了噪音产生的是 A 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 B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 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 D 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 15 2 分 随州市广水一中物理老师程军涛在 CCTV 科技节目中展示了自制教具 用锡纸记录声音 赢得 了亿万观众的赞叹 如图 对着纸纸筒唱歌 纸筒底部的振针在移动的锡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刻痕从而记录下声 音 复原声音时 振针经过刻痕带动纸筒振动发声重现歌声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魔术节目 用障眼法使观众把 假的 当成了 真的 B 利用声波是电磁波的特性和锡纸导电的特点 将声音电流记录下来 第 5 页 共 10 页 C 声波具有能量 响度越大刻痕越深 D 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刻痕 刻痕里记录着歌词汉字 16 2 分 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 俗称燕子泥 其目的是为了 A 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 减弱回声 C 增强响声 D 改变声音的频率 17 2 分 以下各项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纳捕鱼 超声波碎石 B 超探病 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 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 肺的情况 A B C D 18 2 分 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如图 对这个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入射角是 1 折射角是 5 B 当 3 为 60 那么 2 也为 60 C 若让一条光线沿 CO 方向射向 O 点 折射光线将沿 OB 方向射出 第 6 页 共 10 页 D 若 1 变大 则 6 随之变大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19 2 分 在考场里 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空 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s 相当于 km h 考生能分辨出两位监考老师的声音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 人的 不同 20 3 分 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 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 高兴地放声大喊 喊声是由声带的 产 生的 同学们在半山腰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 是通过声音的 来判断的 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 的大气压示数应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在山脚时的示数 21 2 分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 拆掉了口琴外壳 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 厚薄都不同的一排 铜片 如图所示 吹口琴时 在气流的冲击下 铜片振动 发出声音 对不同气孔吹气 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 改变了声音的 22 2 分 掩耳盗铃 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 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在市区 高架桥两侧隔音墙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3 2 分 香港一家健身馆 地面装有压电材料 利用健身者对地面的压力产生电能 为室内照明供电 压 电材料能将 能转化为电能 近期 美国又发现了一种高灵敏压电材料 它能将声音转换成电能 这一发 现说明 声音传播到物体表面时 也会对物体产生 的作用 24 3 分 晴天大树下的光斑是光的 现象 雨后彩虹是光的 现象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 光污染是光的 现象 25 2 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两种反射 日常生活中 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 的 反射 而大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光污染是属于光 的 反射 26 3 分 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如图所示是一张荷花照片 但在照片甲 乙两位置分别 还有一朵 荷花 其中甲是荷花的 填 影子 像 是由于 形成的 乙是荷花在水中的倒 影 它是 填 镜面 漫 反射形成的 第 7 页 共 10 页 27 3 分 在筷子上摆一些棉花 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 塑料管内的空气柱发生 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 哨音的 选填 响度 音调 或 音色 会改变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演奏者手中的塑料管 是因为塑料管发生光的 28 2 分 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 形似圆镜而得名 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 鸟语花香 绿 柳成荫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 鸟语 是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中的 柳荫 是由于光的 形成 的 29 2 分 来宾市音乐喷泉每到周末都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观看 市民听到悦耳的音乐声是通过 传入 耳朵的 霓虹灯光射向喷泉 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 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三 三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 1 分分 30 1 分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 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 汽车向放置在道 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 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 超声波 信号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 用时 0 5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 3s 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0 9s 超声波的速度是 340m s 汽车的速度是 m s 超声波速度是 340m s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