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 2121 课课 孟子孟子 二章同步练习二章同步练习 A A 卷卷 一 一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3131 分分 1 6 分 读下面这段文字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或给划线字注音 仿佛一片叶子 被花香 j n 过 被雨水淋过 微醉微醺 地随风摇 y 最后在暮秋 di o 零 却已不是春天的那瓣了 人生也如此 经历过太多风雨浮沉后 那份坦然 那份宁静 远观近 看都是精致 路过尽成风景 2 2 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自三峡七百里 自非亭午夜分 B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C 相与步于中庭 未能与其奇者 D 实是欲界之仙都 水陆草木之花 3 2 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 而 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学而时习之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4 2 分 在下列四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B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国恒亡 D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而后喻 第 2 页 共 7 页 5 2 分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 B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观书有感 C 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 西北望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D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还有各种花的番 混着青草味儿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 春 6 6 分 阅读全文 回答问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围绕中心论点 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3 一切学问家 不但对于流俗传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中的 一切 和四个 常常 能删去吗 为什么 4 因怀疑而思索 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 怀疑 思索 辨别 三步以后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 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 便是迷信 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7 11 分 填空 孟子 二章 选自 孟子 名 邹 今山东邹城 人 时期 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二 二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343 分分 8 14 分 阅读 甲 乙 两段文言文 完成后面小题 甲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 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 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 复往 又不受 使者曰 第 3 页 共 7 页 先生非求于人 人则献之 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 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骄人 纵君有赐 不我骄也 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 足以全其节也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故患有所不辟也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蹴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参之言 足以全其节也 3 语段 一 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何好处 4 语段 二 的故事印证了语段 一 的什么观点 曾子和孟子都坚持怎样的做法 9 29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太行 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 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 曰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 孙 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 冀 之南 汉之阴 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第 4 页 共 7 页 乙 蜀之鄙 有二僧 其一贫 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 何如 富者曰 子何 恃 而往 曰 吾一瓶 一钵 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 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 鄙 边境 南海 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恃 凭借 瓶 水瓶 钵 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 结合语境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惩 苦于 B 甚矣 汝之不惠 惠 同 慧 聪明 C 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语言 D 越明年 明年 第二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 其一贫 其一富 B 而山不加增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C 以残年余力 以告富者 D 吾欲之南海 已而之细柳军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甲文愚公移山的行动还是有外界阻力的 愚公之妻 献疑 智叟 笑而止之 从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 反对愚公移山 B 甲文写小孩 跳往助之 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深得人心 写愚公与智叟的辩论 意在突出愚公移山 的意志之坚 C 就刻画人物手法而言 甲文除了使用语言和神态等手法外 还借助遗孀遗男和智叟从正 反两个方面来 刻画愚公的形象 第 5 页 共 7 页 D 甲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乙文通过穷和尚 富和尚去南海的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 人要立 志 并付诸行动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 有人说 愚公真的很愚 大山挡住了路 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 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 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 对此 你怎么看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共共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