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文言语段复习资料学生版_第1页
高一上文言语段复习资料学生版_第2页
高一上文言语段复习资料学生版_第3页
高一上文言语段复习资料学生版_第4页
高一上文言语段复习资料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1 文言语段复习资料文言语段复习资料 一 君子曰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蛟龙生焉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1 补充文中空格处 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D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尝跂而望矣 跂 踮起脚后跟 B 声非加疾也 疾 快 这里引申为 洪亮 C 假舆马者 假 凭借 利用 D 而绝江河 绝 断绝 4 下列选项中 而 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C 登高而招 D 锲而不舍 5 下列加点词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A 或师焉 或否焉 B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C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D 盘盘焉 囷囷焉 7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字字落实 1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译文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3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译文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2 4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译文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 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 少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 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 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 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 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 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 道 作 师说 以贻之 1 补充文中空格处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通 授 B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师 老师 C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攻 学习 研究 D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 解释六经的著作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都相同的一项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C 不拘于时 学于余 多于机上之工女 D 作 师说 以贻之 故为之文以志 4 与 耻学于师 一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学而大遗 B 吾从而师之 C 上食埃土 D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5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今之众人 B 弟子不必不如师 C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其贤不及孔子 6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字字落实注意字字落实 1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3 译文 2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3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4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三 余自为僇人 居是州 恒惴栗 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 而梦 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 觉而起 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因坐法华西亭 望西山 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 缘染溪 斫榛莽 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 箕踞而遨 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外与天 际 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 洋洋 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故 为之文以志 是岁 元和四年也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自为僇人 僇 通 戮 刑戮 B 日与其徒上高山 徒 徒弟 C 始指异之 异 以 为异 D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释 解除束缚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A 则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B 到则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 C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 D 觉而起 起而归 3 下列各句 然 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苍然暮色 B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C 颓然就醉 D 岈然洼然 4 下列各项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攀援而登 箕踞而遨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娄为类 D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5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字字落实 1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 译文 2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4 译文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 译文 四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 属客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纵一苇之所如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者乎 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 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情风 与 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 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1 补充完成文中空格处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月既望 望 古历的每月十五 B 顺流而东也 东 名词作状语 向东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 意动用法 以 为伴侣 D 泣孤舟之嫠妇 泣 使动用法 使 哭泣 3 下列句中 然 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何为其然也 B 其声呜呜然 C 苏子愀然 D 怡然自得 4 下列选项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 月出于东山之上 5 下列选项中 而 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 蟹六跪而二螯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5 A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B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C 耳得之而为声 D 侣鱼虾而友麋鹿 6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字字落实 1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译文 2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译文 3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 4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五 六王毕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 而西折 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 盘盘焉 囷囷焉 蜂房水涡 长桥卧波 未云何 龙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开 妆镜也 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 焚椒兰也 宫车过也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 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有不得见者 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 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 有 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 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 多 于南亩之农夫 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多于 周身之帛缕 多于九土之城郭 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函谷举 楚人一炬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而后 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 补充文中空格处 2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多于市人之言语 用之如泥沙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A 和 不同 和 相同 B 和 不同 和 不同 C 和 相同 和 不同 D 和 相同 和 相同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 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B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C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D 蜂房水涡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6 4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A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B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凌万顷之茫然 5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字字落实 1 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译文 2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译文 3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 亦不甚惜 译文 六 1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诸侯 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固不在战矣 思厥 先祖父 暴霜露 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今日 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此言得之 2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为 国者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思厥先祖父 厥 其 他们 B 暴秦之欲无厌 厌 同 餍 满足 C 礼天下之奇才 礼 礼待 礼遇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下 向下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B 其势弱于秦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C 以有尺寸之地 洎牧以谗诛 D 苟以天下之大 杳不知其所之也 3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A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B 戍卒叫 函谷举 C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D 客有吹洞箫者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之文言文 2014 12 307 4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字字落实 1 为国者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 2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七 李牧者 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 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 市租皆输入莫府 为 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 习射骑 谨烽火 多间谍 厚遇战士 为约曰 匈奴即入盗 急入收保 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 烽火谨 辄入收保 不敢战 如是数年 亦不亡 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 李牧如故 赵王怒 召之 使他人代将 岁余 匈奴每来 出战 出战 战不利 失亡多 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 出 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 王必用臣 臣如前 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 如故约 匈奴数年无所得 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皆愿一战 于 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选骑得万三千匹 百金之士五万人 彀者十万人 悉勒习战 大 纵畜牧 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 佯北不胜 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 大率众来入 李牧 多为奇阵 张左右翼击之 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 破东胡 降林胡 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 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 秦使王翦攻赵 赵使李牧 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 为反 间 言李牧 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 赵使人微捕得 李牧 斩之 废司马尚 后三月 王翦因急击赵 大破杀赵葱 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 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