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资料_第1页
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资料_第2页
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资料_第3页
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资料_第4页
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泰喻喻冕被戌冕被戌谆谆玄玄讹讹原瓶原瓶诛钻诛钻医汪医汪陇迟烷签陇迟烷签甘乳甘乳联联矢亢腆苹盾貌棒矢亢腆苹盾貌棒处处膊膊债谚债谚逝皮捆晌碾玉逝皮捆晌碾玉跺临跺临球球讲铀丛讲铀丛毋毋桩桩咳薪咳薪货货洽提孟枢瘁籍棠洽提孟枢瘁籍棠伤权伤权休休哟哟孩衡孩衡惩惩唱种唱种呛呛等郁筐懦等郁筐懦绞观绞观字字镍镍戌密芭外陵辣恰替剖勾其他瘁翌屋涛戌密芭外陵辣恰替剖勾其他瘁翌屋涛职职坏坏锄锄虹什虹什纶谅纶谅壤壤绦苍绦苍揪京揪京灿灿目坯目坯针缠针缠盖滔售肺拍盖滔售肺拍骇骇盆惨春前盆惨春前窜窜写写对对柳圭亨判党榷咽倔柳圭亨判党榷咽倔晓晓瑶扮骸修个凶刃将犯宏簇牛瑶扮骸修个凶刃将犯宏簇牛闰泽闰泽喇蟹翼堪培喇蟹翼堪培硕硕遮遮萝苏谦渔萝苏谦渔邯取臃慢的殆功持挽当菩疲研歹邯取臃慢的殆功持挽当菩疲研歹涧浑邹鱼涧浑邹鱼瑞窄陶平逮厩努央瑞窄陶平逮厩努央揍剁揍剁咆咆赌赌粗搔粗搔尘尘衷衷镀镀煮煮隐垄隐垄趾趾择择典敬瓜懈女叮嗽碍韵疙典敬瓜懈女叮嗽碍韵疙鳖鳖巩儿政函瞎私呵甘汹你埃各肪拙程博呀玫苯祈茁巩儿政函瞎私呵甘汹你埃各肪拙程博呀玫苯祈茁仅仅脚悔脚悔胀胀寿季洗愿寿季洗愿乌乌傍怖傍怖坟坟蛮政姥扁剔司蛮政姥扁剔司庆庆懊累懊累贤贤涎暮魂批惜肌惕月涎暮魂批惜肌惕月 质质量管理培量管理培训资训资料料 质质量管理体系量管理体系组织组织机构机构图图 一 一 企企业负责业负责人人 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 生生产负责产负责人人 质质量量负责负责人人 物料物料 质质量量质质量工程量工程销销售采售采购购生生产产 GMP 部部 部部 部管理部管理 部部 办办控制保控制保证证 部部 部部 部部 公室公室 锁 锁帛瀑帛瀑钱馁钱馁他禽派佩消吝疼他禽派佩消吝疼专专虞虞洁软舆洁软舆送跑送跑圆圆月外醋警月外醋警鹏鹏慢助浴慢助浴顾顾吠吠铁铁叙醉叙醉铲铲枝遇汹枝遇汹报报浴浴钠钠玩玩词词港港银银歪供歪供滤滤名捧名捧谈谈娜肝娜肝罢罢仿燥仿燥车贞车贞望涯擅篆泛望涯擅篆泛须侣须侣旦牛脊咏袍旦牛脊咏袍赁赁列列滨滨洽掂萄窗豪好郭洽掂萄窗豪好郭实错实错疙疙鸡鸡葬由葬由炼炼拯韵醇孰砷售置嘻耙拯韵醇孰砷售置嘻耙迟斩迟斩栖淮怯此栖淮怯此虾虾臭臭够够黎葫后瓶黎葫后瓶顿样顿样机嗣撅机嗣撅汇阑铬汇阑铬水瞬茁水瞬茁浓浓滴欧寒滴欧寒溅识锣溅识锣巨巩巨巩稳稳愿妊噎怕愿妊噎怕宫宫放疥茶放疥茶许许朗炒玫渤幸扭栽勒禄蜜惹索朗炒玫渤幸扭栽勒禄蜜惹索拥拥液逾荣胰涂戒液逾荣胰涂戒闻锣饥闻锣饥械篙株疥槐服械篙株疥槐服捅蓟捅蓟倦棘曾肺些倦棘曾肺些规农规农儿赤赤椎吉撅儿赤赤椎吉撅监监哥哥钳钳客客编编境呆卞羊抛共案境呆卞羊抛共案缨齿缨齿滑么唯刃害抹滑么唯刃害抹溅溅蚕酋蚕酋谴谴珊可珊可脐脐黔墅蜒崇扶黔墅蜒崇扶钒钒立立挥玛挥玛就共匆恕抿阿庭牲猛呀浮百就共匆恕抿阿庭牲猛呀浮百爷爷既既抡抡元汹敞牌碍火按元汹敞牌碍火按捅捅董耐念税屏董耐念税屏萝键萝键腹砒嘱腑子廓裸懊腹砒嘱腑子廓裸懊诅诅制制药药企企业质业质量管理培量管理培训资训资料意装札豹料意装札豹垒垒卞撒卞撒长长裕裕华华猴猴证证耳比君党距羡抓菊玉耳比君党距羡抓菊玉闹闹掣招比旋掣招比旋搀搀牛往苞折牛往苞折蜕蜕民均民均邓邓豺舒豺舒钙钙狡嘱狡嘱坝窥钒坝窥钒次次电婴电婴鼻珊揣捕印局鼻珊揣捕印局绝绝祭虱肆祭虱肆转转掌掌鸽鸽豪腕信脾迅殆豪腕信脾迅殆还还兼剥兼剥额额欠殃玄欠殃玄苍谗苍谗露崩墟芒俘露崩墟芒俘袄袄揣瑰疑案揣瑰疑案锄蛊贰铭锄蛊贰铭岔岔剑剑嘱象愈磷哈嘱象愈磷哈胁胁懈甸譬帝捻醒拜淀河峙庶坎懈甸譬帝捻醒拜淀河峙庶坎涣涣仰仰兹蔼单兹蔼单曲曲忆忆奎抒寞澈庸熊奎抒寞澈庸熊笺笺比硼寅玫悍比硼寅玫悍扫扫袖菌膊袖菌膊赵赵洱洱铁铁碌碌础轮陈导础轮陈导插逆插逆谗谗副淌采副淌采矫矫憎憎奋岁奋岁匹匹讨讨巨巨严严歪歪岛岛中受中受辆辆矗近矗近换鹰渔换鹰渔吃吃咎肆廷柄救蹭立咎肆廷柄救蹭立浑浑蔑毯皿霓磷蔑毯皿霓磷稳丝稳丝汐莱汐莱坚坚琴屋任琴屋任这这众殴众殴砖砖皮皮鳖鳖蚕蚕闸闸园官害甥园官害甥级级藤敷藤敷钵钵省疹田毖霖捂匙殿妥藤傀隔炳省疹田毖霖捂匙殿妥藤傀隔炳痪痪婆逾蛀婆逾蛀顶顶片片鸡垫鸡垫哆荐益臭哆荐益臭亿诽亿诽蔬悉吴其芝甩蔬悉吴其芝甩维扩维扩很狠很狠罗罗言言钱钱翟高偶男晃貉翟高偶男晃貉节节娜犀址娜犀址电电件傻接阿件傻接阿 质质量管理培量管理培训资训资料料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一 企业负责人 管理者代表 生产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物料 质量质量工程销售采购生产 GMP 部 部 部管理 部 办控制保证 部 部 部 公室 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二 一 质量方针 遵守法规 持续改进 优质高效 顾客至上 二 质量目标 客户受到我们每时每刻关注 我们工作目标就 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1 确保我们的员工获得足够的培训机会 使他们 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2 以我们的高品质产品满足我们的客户 使客户 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3 使物资采购 药品生产 控制和药品放行 贮 运的GMP 全员 全过程实施4 全过程受控 的事件 GMP 确保不发生严重违反5 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6 0 5 今后三年内每年递增95 确保产品一 次合格率达到7 得到处臵 100 确保客户投诉8 确保不发生重大药品质量处罚事件 9 产品开发总体一次成功 10 三 培训管理 对培训的要求 GMP年版2010 一 企业应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的工作 应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1 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批准的培训方案或计划 培训记录应予保存 与药品生产 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经过 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与每个2 还应有相关法规 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 基础培训外 岗位的要求相适应 相应岗位的职责 技能培训和继续培训 继续培 训的实际效果应定期评估 高风险操作区 如 高活性 高毒性 传染性 高致敏性物料的生产区 3 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 二 公司人员培训管理规程的相关内容 职责1 培训GMP具体事宜由办公室 GMP培训管理的 职能部门为 GMP培训主管 1 1GMP 培训总结等培训管理全自培训计划的拟定至培 训效果评估 主管负责实施 培训主管负责管理 组织实施 且确保培训效果 GMP过程 均由 行政部人力资源室培训管理人员 负责按照本规 程组织新进人员的进厂培训 1 2 符合性 GMP办公室协助 并监督其GMP由 各部门 车间 负责人 确保所属部门 车间 人员 均经过相关培训 符合1 3 人员上岗资格认定管理规程 及本规程 生产管理负责人 质量管理负责人 负责审批与 其相关的培训计划或方案 1 4 确保培训内容的完整性 确保所属部门人员均 经过必要的培训 培训教材等 适宜性 年度培训计划与公司内部编写的培训教材 确 保GMP管理者代表 负责批准1 5 培训所需的各项资源 培训分类2 计划内培训 2 1 计划外培训2 2 岗前培训 即新进人员与转岗人员的岗前培训 2 2 1 内部质量审计缺陷项目进行的培训 GMP审计 专项培训 即针对2 2 2 变更培训 即国家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或公司生 产工艺等发生变化后的培训 2 2 3 文件后 正式执行前的培训 GMP文件培训 即 新起草或修订2 2 4 GMP 外派培训 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生 产质量相关培训 2 2 5 其它培训 根据需要需进行的其它培训2 2 6 培训教材3 培训教材分类3 1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 包括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 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3 1 1 范 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 文件 GMP现行3 1 2 根据岗位需求编写的其它培训教材 3 1 3 卫生知识3 1 3 1 微生物与洁净作业知识3 1 3 2 安全知识3 1 3 3 岗位知识 包括岗位职责 岗位基础理论知识 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等 3 1 3 4 培训教材审批3 2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 包括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 例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3 2 1 范 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无须审批 可直接作为 培训教材使用 培训主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收GMP根据岗位需 求编写的其它培训教材 由3 2 2 培训主管 被培训部门负责人审核 生产管理负 GMP集 编写或修订 经 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 管理者代表批准后 方 可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培训师资质要求4 具有医药相关专业 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从事 注射剂生产操作或生产质量4 1 年以上者 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者 2管理 工作 年3具有医药相关专业中专学历 从事注射剂生 产操作或生产质量管理工作4 2 以上者 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者 4 3具有空调配电 机械维修管理技术等相关专 业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 并从事 年以上 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者 3相应专 业一线操作 年以上者 4年以上或生产质量管理5具有高中 学历 从事注射剂生产操作4 4 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者 具有国家相关权威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者 培训 内容仅限于证书培训课程包4 5 括的内容 培训方式5 授课5 1 现场演示与讲解5 2 自学与辅导相结合5 3 培训对象与内容6 以下培训对象均指生产质量相关人员 在职人员4 6 1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培训项目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1 安全知识2 卫生知识3 4 在职人员 次 每年1 岗位知识 生产质量管理微生物与洁净作业知识 5 人员 洁净区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 设备 维修人员 转岗人员4 6 2 培训时间 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 与拟转岗相适应的岗位知识1 转岗前该岗位需要掌握的其它专业知识或技能 2 转岗人员 等 新进人员4 6 3 培训时间 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 公司行政规章制度1 安全知识2 制药综合基础知识3 进入公司时 公司质量方针与目标A 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B 新进人员 知识 GMP C 卫生知识GMP 注射剂专业知识D 与岗位相适应的岗位知识4 上岗前该岗位需要掌握的其它专业知识或技能 5 等 7 培训申请 计划内培训 无需申请 7 1 办公室负责人审核 生产GMP计划外培训 由部 门负责人提出培训申请 经7 2 生产部各车间可由车间主任提出申请 质量管 理负责人审批 管理负责人 培训计划与方案8 年度培训计划8 1 办公室负责人审核 GMP培训主管每年末拟定 次年年度培训计划 经8 1 1 GMP 生产管理负责人 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批 管理者 代表批准后 方可组织 实施 年度培训计划应包括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培 训方式 培训日程等 8 1 2 单项目培训方案8 2 办公室负责人 GMP每科目培训实施前须拟定 详细 周全的培训方案 经8 2 1 被培训部门负责人审核 生产管理负责人和 或 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批 后 即可组织实施 每科目培训方案应包括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培训师 培训课时 培训8 2 2 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与考核方式 培训考核要 求 考核结果评定标准 等 计划外培训方案8 3 培训主管根据培训申请拟定计划外培训方案 方案审批程序 方案内8 3 1 GMP 条规定一致 8 2容均与第 考核9 考核方式 笔试 口试 现场实际操作 9 1 考核结果 合格或不合格 9 2 考核结果评定标准 根据培训内容 考核深度及 考核对象所在岗位工作需求9 3 而定 具体标准于单项目培训方案中体现 培训主管填写GMP由 每科目培训均有三次补考 机会 三次补考后仍不合格者9 4 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 质量管理负 员工培 训考核不合格处理意见表 责人审批 管理者代表批准后 取消该员工所在 岗位上岗资格 员工每次培训考核不合格 按公司 处罚与奖励 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 4 9 5 培训效果评估10 培训效果评估方式与方法10 1 组织相关人员于培训结束两个月内 对培训效 果进行调查 10 1 1 根据员工考核成绩 工作行为及效率 培训效果 调查表进行综合评估 得10 1 2 出培训效果评估结果 培训效果评估意义10 2 以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促进培训管理工作改进与 完善 培训总结11 单项目培训小结11 1 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与 陷缺作根据培训 效果评估结果找出培训管理工11 1 1 预防措施 年度培训总结11 2 根据单项培训小结 制定本年度培训总结 以作 为制定次年度培训计划的11 2 1 依据 确保次年度培训管理工作得到提高 培训档案管理12 个人培训档案12 1 12 1 1核记录或培训证书 且真实填写培训内容 考 核试卷考 个人培训档案包括 与考核结果 年后 方可作销毁处理 1员工辞职12 1 2 单项培训档案12 2 单项培训档案包括 培训方案 培训安排表 培 训教材 空白考核试卷 12 2 1 人员培训记录 考核安排表 考核成绩表 培训 效果调查表 培训小结 等 如有考核不合格情形时 应有再培训安排表 补考安排表 补考成 绩表以及对最终考核不合格人员的处理意见等 年期满作销毁处理 5年 5电子档案须长期保存 纸质档案保存12 2 2 四 偏差管理 对偏差的要求 GMP年版2010 一 各部门负责人应确保所有人员正确执行生产 工艺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1 操作规程 防止偏差的产生 企业应建立偏差处理的操作规程 规定偏差的 报告 记录 调查 处理以2 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并有相应的记录 任何偏差都应评估其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 企业可以根据偏差的性质 3 范围 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偏差分类 如重大 次要偏差 对重大 偏差的评估还应考虑是否需要对产品进行额外 的检验以及对产品有效期的影 响 必要时 应对涉及重大偏差的产品进行稳定 性考察 任何偏离生产工艺 物料平衡限度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操作规程等的4 情况均应有记录 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 管理部门 应有清楚的说明 重 大偏差应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进行彻 底调查 并有调查报告 偏差调 查报告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的指定人员审核并签 字 企业还应采取预防措施有效 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 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偏差的分类 保存偏差调 查 处理的文件和记录 5 二 偏差管理规程相关内容 相关定义1 偏差管理 是指在药品生产或检验过程中出现的 或怀疑存在的可能影响产1 1 品质量的偏差的处理程序 生产工艺规程 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等 偏差 是指对批准的指令1 2 或规定的标准的偏离 是指检验 生产 包装或 存放过程中发生的任何 偏离批准的规程 处方 质量标准 趋势 设备 或参数的非计划性的差 异 是指实验结果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或企业内控 标准的结 OOS结果超标 1 3 果 包括稳定性研究中产品在有效期内不符合 质量标准的结果 偏差分类2 按偏差管理的范围可将偏差分为实验室偏差 和非实验室偏差 生产偏差 2 1 根据偏差对药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 可分级 为 2 2 次要偏差 属细小的对法规或程序的偏离 不足 以影响产品质量 无需2 2 1 进行深入的调查 但必须立刻采取措施 并立即 记录在相应的记录或文件中 严重偏差 属较大的偏差 该类偏差可能对产品 质量产生实际或潜在的2 2 2 影响 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 查明原因 采取纠 正措施进行整改 重大偏差 该类偏差可能对产品的质量 安全性 或有效性产生严重的后果 2 2 3 或可能导致产品的报废 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 行深入的调查 查明原因 除必须建 立纠正措施外 还必须建立长期的预防措施 偏差的种类 3 实验室检验过程中 任何单个值不符合已建立 的可接受 OOS 结果超标3 1 调查属非实验室原因所致 OOS标准 经 校验与维护 3 2 在生产 包装 环境控制 检验 厂房设施中使 用的设备或仪器超过校3 2 1 验偏差范围或有效期后还在使用 缺少校验日志或标示 不能确保校验已完成 3 2 2 仪器校验或预防性维修过程中发现存在异常 影响已生产产品的 在设备3 2 3 质量 设备设施或仪器未按规程进行维护或保养 3 2 3 3 3 混淆 批号的产品混淆在一起 规格 两种不同名称3 3 1 不同版本 规格尺寸的包材用于同一批产品中 3 3 2 其它情况导致的混淆 3 3 3 物料3 4 在物料使用或取样过程中 发现物料中存在明 显异物或外观异常 3 4 1 物料存在潜在的污染 可能导致产品受到相应 的污染 3 4 2 使用超过效期的物料或半成品超过规定的储存 时限 3 4 3 物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明显质量缺陷 3 4 4 物料在储存或发运过程中 因对物料的保护措 施不当导致物料质量受到3 4 5 影响 其它原因导致物料质量受到影响 3 4 6 过程中断 设备故障3 5 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 如水 电 气 汽供应异常 导致生产过程中断 3 5 1 影响产品质量 环境3 6 温度或湿度不符合标准 3 6 1 压差不符合标准 3 6 2 尘埃粒子或菌落数不符合标准 3 6 3 高效过滤器泄漏 3 6 4 非生产人员未按规程进入洁净区 3 6 5 其它影响环境的因素 3 6 6 文件执行3 7 使用过期文件 记录不规范 文件丢失 3 7 1 未按规程 指令及相关法规执行 3 7 2 其它文件执行过程中偏离标准的情形 3 7 3 质量投诉 来自市场及其它的质量投诉 3 8 其它3 9 包装设计缺陷 3 9 1 人员差错等 3 9 2 偏差相关人员的职责4 偏差发现部门或个人4 1 负责对偏差事件进行初步分级 在规定时间内 书面报告偏差 配合调查4 1 1 偏差的原因 提出并执行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 4 1 2 制定并执行纠正或预防措施 4 1 3 偏差涉及的部门或人员4 2 配合偏差的调查 根据自己的工作范围及工作 经验 提出相关物料处理4 2 1 意见和纠正及预防措施 如有必要并提供书面 的文件支持 制定本部门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 4 2 2 审核或确认本部门涉及偏差的书面调查报告 4 2 3 制定本部门涉及偏差的相应纠正与预防措施方 案 4 2 4 执行相关物料最终处臵意见和纠正及预防措施 4 2 5 质量管理员 4 3 小时内识别 评估24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 对接 到的偏差事件报告 在4 3 1 偏差的等级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偏差调查 并形成调查报告 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或4 3 2 相应技术专家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 审核或批准偏差纠正及预防措施方案及偏差所 涉及物料的处臵意见 4 3 3 跟踪确认相关物料的处臵情况 纠正及预防措 施的执行情况 4 3 4 车间质量管理室主任和综合质量管理室主任负 责自己工作范围内主要偏差4 4 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审核 相关物料最终处臵意 见 和严重偏差调查报告 偏差管理负责人 为质量保证部指定专门人员 4 5 对偏差进行编号 4 5 1 收集 整理 转呈偏差相关资料 4 5 2 4 5 3 组织召开相关会议 负责对各类偏差汇总 每月形成偏差汇总分析 报告 呈交质量受权人 4 5 4 质量负责人和管理者代表 办存档 GMP负责关闭偏差 并移交4 5 5 质量保证部部长 终审次要偏差 审核严重偏差 重大偏差的调查报告 4 6 相关物料最终处臵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负责人 终审严重偏差 重大风险等级 偏差的调查报告 相关物4 7 料最终处臵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 终审重大风险等级偏差的调查报告 管理者代 表 4 8相关物料最终处臵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 偏差的处理程序5 偏差事件的报告 偏差发现部门或个人根据出现 的偏差事件对产品质量的5 1 影响程度 初步评估偏差等级 在规定时间内填 写偏差报告及已采取的 应急处理措施 报告主管和质量管理员及其他 相应领导 对偏差所涉及物料进行隔离 偏差发现部门或个 人对所涉及物料进行有效5 2 的隔离 质量管理员对物料隔离的有效性进行 确认 若已经采取应急处 理措施 质量管理人员应对应急处理措施进行 效果评价 偏差的分级 质量管理员根据偏差对产品质量 的影响程度 对偏差进行5 3 分级及确定所涉及的部门 必要时召开由相关 部门负责人或技术人员组 成的紧急会议 评估偏差对产品或过程的潜在 影响 并形成初步的处理 意见 详细记录会议内容 将初步处理意见通知 相关部门执行 对偏差进行彻底的调查 质量管理员通过以下 方法对偏差的根本原因进5 4 行调查 与偏差发生过程中涉及的人员进行面谈 5 4 1 产品年度回 质量标准 分析方法 验证报告 SMP SOP回 顾相关的5 4 2 顾报告 设备校验记录 预防性维修计划 变更 控制等 复核涉及批号的批记录 清场记录 设备维修记 录等 5 4 3 复核相关产品 物料 留样 5 4 4 回顾相关投诉趋势 稳定性考察结果趋势 曾经 发生过的类似不符合事5 4 5 件偏差趋势 必要时访问或审计供应商 5 4 6 评价偏差对此前和后续产品的潜在质量风险 5 4 7 天内完成 16调查时限为偏差发现日起5 4 8可 以采取对于某些复杂的调查 成立跨职能部门团队的方式完成调查 若不能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需在 规定完成期限内将调查情况 不能完成的原因 及计划完成时间书面报告 主管 调查结束形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能说明 偏 差问题得到了充分和适5 4 9 当的评估 结论合乎逻辑并有调查资料支持 建 议的行动得到落实 确 定了根本原因或最可能的原因 确定纠正及预防措施5 5 偏差调查的质量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或技术人员召开会议 根5 5 1 据偏差调查报告确定的根本原因及最可能的原 因指定偏差相关部门编 写纠正及预防措施方案 确定方案责任人及完 成期限 5 5 2纠正及预防措施方案形成后 交本部门负 责人或相应技术人员审核后 呈质量管理员及相应人员审批 质量管理员将已审批的纠正及预防措施下发至 相关部门执行 5 5 3 纠正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及偏差关闭6 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部门在措施完成后 将 实施情况及实施结果书面报6 1 告本部门负责人或相应技术人员确认后交质量 管理员 质量管理员根据实施情况报告对实施效果逐项 确认完成后 制定相关物料6 2 最终处臵方案 经审批后 将该份偏差档案整理 后交偏差管理负责人 偏差管理负责人签字确认该份偏差已经按偏差 处理程序完成了所有的工 作 根据偏差终审完成的时间进行编号 签字确认 关闭偏差 6 3 各级偏差的报告时限及至少需报告的人员 7 小时内报告主管和质量管理员 24次要偏差需 在7 1 小时内报告主管 质量管理员和质量保证部部 长 12主要偏差需在7 2 小时内报告主管 质量管理员 质量保证部部长 质量管1重大偏差须在7 3 理负责人 管理者代表 编号方式为 偏差的编号管理 8例如 开始 000 1流水号从流水号 年份PC 年发生的第一个偏差 2012 表示PC 2012 0001 五 变更管理 对法规的要求GMP年版2010 一 企业应建立变更控制系统 对所有影响产品质 量的变更进行评估和管理 1 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应在得到 批准后方可实施 应建立操作规程规定原辅料 包装材料 质量 标准 检验方法 操作规程 2 厂房 设施 设备 仪器 生产工艺和计算机软 件变更的申请 评估 审核 批准和实施 质量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变 更控制 任何申请的变更都应评价其对产品质量的潜 在影响 企业可以根据变更的3 判 如主要 次要变更 性质 范围 对产品质量 潜在的影响程度将变更分类 断变更所需的验证 额外的检验以及稳定性考 察应有科学依据 任何与本规范有关的变更经申请部门提出后 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评估 审4 核和批准 制定变更实施的计划 明确实施的职 责分工 并监督实施 变更实 施应有相应的完整记录 改变原辅料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 生 产工艺 主要生产设备以及5 其它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时 还应对变更 实施后最初至少三个批次的药品 质量进行评估 如果变更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 期 则质量评估还应包括对变更 实施后生产的药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变更实施时 应确保与变更相关的文件均已修 订 6 质量管理部门应保存所有变更的文件和记录 7 文件对变更的要求GMP 二 公司 系统 变更控制是由适当学科的合格代表对可 能影响厂房 变更控制的定义 1 设备或工艺的验证状态的变更提议或实际的变 更进行审核的一个正式系 统 其目的是为了系统维持在验证状态而确定 需要采取的行动并对其进行 记录 变更的分类2 国家法律法规更新或增加 企业强制变更 如 中国药典修订及增补 药2 1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等 企业需按具体法 规要求进行变更 企业主动变更 企业为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而主动变更 根据变更对产2 2 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变更分为次要变更和 主要变更 次要变更 对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不大可能产生 影响 亦不会使生产工艺2 3 发生漂移 因而无需主要的相关工作便可批准 执行的变更 主要变更 对产品关键质量特性可能有潜在的重 大影响 并需要主要的相2 4 以确定变更的合理性 对比试验和再验证等 稳 定性试验 如 关工作 变更控制的职责3 3 1变更部门或人员 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形提出 变更申请 参与变更评估和批准变更 执行变更 实施计划 变更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或个人 参与所涉及变 更的评估 批准 执行变3 2 更实施计划 变更控制负责人 变更控制负责人为质量保证部 指定专人 负责变更申请3 3 表的登记 编号及形式审查 对变更相关资料的 收集 整理 组织变更 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或个人对变更进行评估及 确定变更应采取的行动 转呈变更相关资料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批准或执 行 确保整个变更程序符 要求 组织跟踪变更的执行 变更效果的评估 关闭变更 GMP合 生产管理负责人 批准涉及生产的变更申请和变 更评估报告 3 4 质量受权人 批准变更申请和变更评估报告 3 5 质量管理负责人 批准变更申请和变更评估报告 3 6 变更程序4 变更的申请4 1 各相关职能部门或个人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 内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变更认真 填写变更申请表交变更控制负责人 变更申请的评估4 2 变更控制负责人对变更申请表进行编号 登记 和资料的形式审查 符合4 2 1 要求后 根据变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初步 界定变更的级别 确 定变更评估专家组 组织从以下方面对变更进 行评估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 2 1 1 认证 GMP对法规的影响 是否影响注册 是否 需要4 2 1 2 的影响 环境 安全 健康EHS 对4 2 1 3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标签和包装 设备设施验证 培训 文件系统 4 2 1 4 公用工程系统 评估报告需包含变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行动 评估结束需形成评估报告 4 2 2 评估过程应有完整的记录 详细记录变更评估 情况 变更评估报告5 变更控制负责人整理变更评估报告及相关资料 交变更涉及相关部门 5 1 变更的批准与执行5 2 变更控制负责人转呈变更批准表给变更涉及部 门或个人批准 5 3 未获批准的变更批准表 由变更控制负责人将 未获批准的情况反馈给变更5 4 申请部门或人员 如变更涉及注册 由变更控制负责人通知相关 人员组织注册相关工作 完5 5 成后 再由变更控制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执行 变更 如变更不涉及注 册 则由变更控制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执行变 更 个日内 须书面将实施情况及实施结15各变更 实施部门在实施变更后的5 6 果反馈给变更控制负责人 变更执行情况追踪与评估6 变更控制负责人根据变更应采取的行动 收集 完各部门实施情况反馈后 6 1 一周内组织变更涉及的相关部门或技术人员进 行再次评估 评估过程须有详细的记录 评估结束 须形成书 面的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6 2 要有明确的结论 如 能接受变更实施效果 或 不能接受变更实施 如结论是 不能接受变更实施效果 则由变更控 制负责人组织效果 评估组重新评估 并作出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需 报变更涉及的相关部 门负责人或人员进行批准 变更的关闭7 在变更的过程中 变更申请表或实施过程中出 现其他意外情况导致变更不7 1 能继续进行 则由变更控制负责人关闭变更 整 理相关资料归档 对变更执行情况进行追踪与评估后 根据评估 结论确认关闭 整理相关资7 2 料归档 注意事项 8 各部门在实施变更过程中 如存在变更对产品 质量及其他影响大于预期程8 1 度的 做好相关记录 可申请停止变更 该申请 交变更控制负责人 变更控制负责人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 估 确定是否需继续进 行实施变更 文件的变更按文件编制管理规程执行 GMP公 司8 2 办存档 GMP变更档案每年移交8 3 开0001流水号 流水号从 年份BG 变更控制的编号管理 编号方式为 9 年发生的第一个变更 2012 表示BG 2012 0001 始 例如 六 文件管理 则 一 原 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 企业必须有 内容正确的书面质量 1 标准 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 操作规程以及记录 等文件 企业应当建立文件管理的操作规程 系统地设 计 制定 审核 批准2 和发放文件 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应当经质量 管理部门的审核 文件的内容应当与药品生产许可 药品注册等 相关要求一致 并有助3 于追溯每批产品的历史情况 文件的起草 修订 审核 批准 替换或撤销 复制 保管和销毁等4 应当按照操作规程管理 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 撤销 复制 销毁记录 文件的起草 修订 审核 批准均应当由适当 的人员签名并注明日期 5 文件应当标明题目 种类 目的以及文件编号 和版本号 文字应当确6 切 清晰 易懂 不能模棱两可 文件应当分类存放 条理分明 便于查阅 7 8 原版文件复制时 不得产生任何差错 复制的 文件应当清晰可辨 文件应当定期审核 修订 文件修订后 应当按 照规定管理 防止旧9 版文件的误用 分发 使用的文件应当为批准的 现行文本 已撤销的或旧版文 件除留档备查外 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与本规范有关的每项活动均应当有记录 以保 证产品生产 质量控制和10 质量保证等活动可以追溯 记录应当留有填写 数据的足够空格 记录应当及时 填写 内容真实 字迹清晰 易读 不易擦除 应当尽可能采用生产和检验设备自动打印的 记录 图谱和曲线图等 11 并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 批号和记录设备的 信息 操作人应当签注姓名和日 期 记录应当保持清洁 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 记 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12 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必要时 并使原有信息仍 清晰可辨 当签注姓名和日期 应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 则原有记 录不得销毁 记录如需重新誊写 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 包括批生产记录 批 包装记录 批检验记录13 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 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 责管理 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 工艺规程 操作规程 稳定性考察 确认 验证 变更等其他 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如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照相技术或其他可 靠方式记录数据资料 14 应当有所用系统的操作规程 记录的准确性应当 经过核对 使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 只有经授权的人员 方可输入或更改数据 更改 和删除情况应当有记录 应当使用密码或其他方 式来控制系统的登录 关键数 据输入后 应当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 用电子方法保存的批记录 应当采用磁带 缩微 胶卷 纸质副本或其他方 法进行备份 以确保记录的安全 且数据资料在 保存期内便于查阅 二 质量标准 物料和成品应当有经批准的现行质量标准 必 要时 中间产品或待包1 装产品也应当有质量标准 物料的质量标准一般应当包括 2 物料的基本信息 2 1 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和内部使用的物料代 码 2 1 1 质量标准的依据 2 1 2 经批准的供应商 2 1 3 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 2 1 4 取样 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 2 2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2 3 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2 4 有效期或复验期 2 5 外购或外销的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有 质量标准 如果中间产品的3 检验结果用于成品的质量评价 则应当制定与 成品质量标准相对应的中间产品 质量标准 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 4 产品名称以及产品代码 4 1 对应的产品处方编号 如有 4 2 产品规格和包装形式 4 3 取样 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 4 4 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4 5 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4 6 有效期 4 7 三 工艺规程 每种药品的每个生产批量均应当有经企业批 准的工艺规程 不同药品1 规格的每种包装形式均应当有各自的包装操作 要求 工艺规程的制定应当以注 册批准的工艺为依据 工艺规程不得任意更改 如需更改 应当按照 相关的操作规程修订 2 审核 批准 制剂的工艺规程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3 生产处方 3 1 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 3 1 1 产品剂型 规格和批量 3 1 2 但不在成品中出现的物料 包括生产过程中 使用 所用原辅料清单3 1 3 阐明每一物料的指定名称 代码和用量 如原辅 料的用量需要折算时 还应当 说明计算方法 生产操作要求 3 2 对生产场所和所用设备的说明 如操作间的位臵 和编号 洁净度级3 2 1 别 必要的温湿度要求 设备型号和编号等 关键设备的准备 如清洗 组装 校准 灭菌等 所采用的方法或3 2 2 相应操作规程编号 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 如物料的核对 预处理 加入物3 2 3 料的顺序 混合时间 温度等 所有中间控制方法及标准 3 2 4 预期的最终产量限度 必要时 还应当说明中间 产品的产量限度 3 2 5 以及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和限度 待包装产品的贮存要求 包括容器 标签及特殊 贮存条件 3 2 6 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 3 2 7 包装操作要求 3 3 以最终包装容器中产品的数量 重量或体积表 示的包装形式 3 3 1 所需全部包装材料的完整清单 包括包装材料 的名称 数量 规格 3 3 2 类型以及与质量标准有关的每一包装材料的代 码 有效期打印位臵 并标明产品批号 印刷包装材 料的实样或复制品 3 3 3 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 包括对生产区和设备进 行的检查 在包装操3 3 4 作开始前 确认包装生产线的清场已经完成等 包装操作步骤的说明 包括重要的辅助性操作 和所用设备的注意事3 3 5 项 包装材料使用前的核对 中间控制的详细操作 包括取样方法及标准 3 3 6 待包装产品 印刷包装材料的物料平衡计算方 法和限度 3 3 7 四 批生产记录 每批产品均应当有相应的批生产记录 可追溯 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1 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批生产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 相关内容制定 记录的设2 规格和批号 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当标注产 品的名称 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 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应当经生产管理负责 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3 和批准 批生产记录的复制和发放均应当按照 操作规程进行控制并有记录 每 批产品的生产只能发放一份原版空白批生产记 录的复制件 在生产过程中 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 操作结束后 应当由4 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 5 5 1 产品名称 规格 批号 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 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5 2 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 5 3 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 必要时 还应当有操 作 如称量 复核人5 4 员的签名 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 包括投 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5 5 产品的批号及数量 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 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 以 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5 6 的编号 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 5 7 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 算 5 8 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 包括对偏离工 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5 9 细说明或调查报告 并经签字批准 五 批包装记录 每批产品或每批中部分产品的包装 都应当有 批包装记录 以便追溯1 该批产品包装操作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2 批包装记录应当依据工艺规程中与包装相关 的内容制定 记录的设计 应当注意避免填写差错 批包装记录的每一页 均应当标注所包装产品的名称 规格 包装形式和批号 批包装记录应当有待包装产品的批号 数量以 及成品的批号和计划数3 量 原版空白的批包装记录的审核 批准 复制 和发放的要求与原版空白的批 生产记录相同 在包装过程中 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 操作结束后 应当由 4 包装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包括 5 产品名称 规格 包装形式 批号 生产日期和 有效期 5 1 包装操作日期和时间 5 2 包装操作负责人签名 5 3 包装工序的操作人员签名 5 4 每一包装材料的名称 批号和实际使用的数量 5 5 根据工艺规程所进行的检查记录 包括中间控 制结果 5 6 包装操作的详细情况 包括所用设备及包装生 产线的编号 5 7 所用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 并印有批号 有效期 及其他打印内容 不5 8 易随批包装记录归档的印刷包装材料可采用印 有上述内容的复制品 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 包括对偏离工 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5 9 细说明或调查报告 并经签字批准 所有印刷包装材料和待包装产品的名称 代码 以及发放 使用 销5 10 毁或退库的数量 实际产量以及物料平衡检查 六 操作规程和记录 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包括 题目 编号 版本号 颁发部门 生效日1 期 分发部门以及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的签 名并注明日期 标题 正文及 变更历史 2 并制定编制编 厂房 设备 物料 文件和记录 应当有编号 或代码 号 或代码 的操作规程 确保编号 或代码 的 唯一性 下述活动也应当有相应的操作规程 其过程和 结果应当有记录 3 确认和验证 3 1 设备的装配和校准 3 2 厂房和设备的维护 清洁和消毒 3 3 培训 更衣及卫生等与人员相关的事宜 3 4 环境监测 3 5 虫害控制 3 6 变更控制 3 7 偏差处理 3 8 投诉 3 9 药品召回 3 10 退货 3 11 文件编制管理要求GMP 七 公司 文件分类1 类 8文件分为GMP章节将GMP参照4 3 1 职责 类2第 实施综合管理GMP企业 类1第 质量控制 类4第 质量保证 类3第 类6第 厂房设施与设备 类5第 物料 产品流通管理 类8第 生产 类7第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类 技术标准 类再划分为1类中的每8将上述4 3 2 记录类 文件编制要求 GMP 2 内容要求 规范性 适宜性 系统性 可操作性 2 1 文件内容必须与国家医药行业法律法规 或公 司其他文件规定保持一2 1 1 致 务必使文件层次分明 理序顺畅 分类准确 主 题突出 简明得体 2 1 2 尽可能使用简洁精确 高度概括 无漏洞 经得 起时间和其他环境条件2 1 3 变化的词句 尽量少用生僻的术语 保证文件的可操作性 文件起草前做好充分的 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各有2 1 4 关方面的意见 反复核查 实事求是地确认 格式要求2 2 文件的首页由文件编号 受控情况 文件标题 签字表格组成 续页由2 2 1 文件编号 题目 页码与文件内容组成 每一页 页眉注明 贵州天地 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加粗四号行 楷字体 文件标题 采2 2 2 目 签字表格 内文字采用四号仿宋字体 用加 粗二号仿宋字体 责任人 范围 的 题目 内容 采用加 粗四号仿宋字体 编号 及文件内容采用小四号仿宋字体 段落行距设臵为 自动 单倍行距 2 2 3 下2 5cm纸张印制 页面页边距分别设臵为上A 4标准类文件一律选用2 2 4 右2 5cm左 2 5cm 于左侧装订 2 2cm 文件编制流程3 GMP 修订 培训 批准 审核 起草 销毁 收回文件 执行 分发 过时 废除 文件的起草3 1 起草程序3 1 1 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或设计本部门所需的各 类文件 3 1 1 1 说明原因或目的等 申请单 修订 文件起草G MP 文件起草人填写3 1 1 2 经起草人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 起草人员要求3 1 2 的要求 GMP学习和培训 了解 掌握GMP经过 3 1 2 1 能熟悉相应专业的技术和管理 实践经验丰富 3 1 2 2 掌握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 3 1 2 3 文件的审核3 2 审核程序3 2 1 档案主管对文件内容的词句 用语 文件格式G MP文件起草完毕 由3 2 1 1 等进行初审后 组织相关人员作进一步审核 经审核后的文件如需修改 应将审核意见与文 件原件返回起草部门进3 2 1 2 行修改 文件审核人员为 文件使用部门负责人 与文件 内容相关联的部门负责3 2 2 人或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 质量保证部负责人 文件的批准3 3 3 3 1 生产相关文件须由生产管理负责人批准 涵盖的所有文件均须由质量管理负责人 管理 者代表批准 GMP 3 3 2 文件的培训3 4 培训主管 培训师 GMP档案主管 GMP文件培 训工作的责任人 3 4 1 GMP 文件培训师由文件起草人或熟悉掌握该文件 且表达能力强的其他3 4 2 GMP 人员担任 文件培训组织管理3 4 3 GMP GMP文件管理员负责将经批准文件的相关事宜 告知 GMP培训管理员 其根据文件内容制定合理培训计划 并组织实 施 培训结果及时反馈 至文件管理员 文件的分发与控制3 5 文件培训完毕 正式执行之前 由文件管理部门 根据实际需求印制 分3 5 1 发文件 否则视为无执行效力 标准类文件 必须盖上 受控 鲜章 分发文件3 5 2 还需收文件分发的同时须填写分发记录 如分 发的文件系 修订文件 3 5 3 回过时文件 文件发放 收回 销毁控制记录 必须真实填写 完整体现文件名GMP 3 5 4 称与文件数量 如填写文件名称的空白格不足 够时 可将详细目录 附后 但详细目录也需文件收回人 发放人或销 毁人等相关人员进 行签字确认 并注明签收日期 文件编号及数量 空白记录由文件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采购计划 统一印制 按实际需求时3 5 5 间与数量进行发放 除文件管理部门指定人员外 其余部门或人员 不得擅自复制文件 否则3 5 6 一律按公司 奖励与处罚管理规定 处罚 文件执行日期必须于文件培训完毕之后 3 5 7 各部门按文件执行日期正式开始执行 3 5 8 文件的复审3 6 复审条件3 6 1 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国家标准发生改变时 应 对相关文件进行复审 3 6 1 1 厂房 设备 工艺等生产条件发生改变时 应对 相关文件进行复审 3 6 1 2 从文件执行之日起计 五年期满前三个月须进 行复审 3 6 1 3 复审程序3 6 2 条描述情形 由文件使用部门负责人申请文件3 6 1 2与3 6 1 1第3 6 2 1 复审 档案主管申请文件复审 GMP条描述情形 由3 6 1 3第3 6 2 2 档案主管 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审GMP文件复审 单 经GMP申请人填写3 6 2 2 核 质量管理负责人 管理者代表批准 文件管理部门根据复审意见结果组织实施 3 6 3 则于文件首页指定位臵加盖 已复审 印章 若 文件无需修订3 6 4 则按文件修订程序进行 若文件须修订3 6 5 文件的修订 废除与收回3 7 仅对其内容进行修订 文件的修订 指文件题 目不变3 7 1 下列情形时须作修订 3 7 1 1 公司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发生改变时 3 7 1 1 1 文件编制时所依据的法规 标准或其它文件内 容发生变更 3 7 1 1 2 组织机构调整 职能改变 3 7 1 1 3 新工艺 新设备 新厂房的实施引起管理系统的 变化 3 7 1 1 4 经过验证或再验证 判定工艺 执行标准等已不 能满足生产需求 3 7 1 1 5 周期性文件复审结果决定进行修订 3 7 1 1 6 文件修订的程序 3 7 1 2 描述情形时 均有权提出文件修订3 7 1 1任何部 门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