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_第1页
关于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_第2页
关于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_第3页
关于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_第4页
关于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2009-09-24 13:23:41 作者: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3584 网友评论 1 条 发布单位: 影响级别: 影响领域: 发布时间: 简介:本月允许抵扣的进项税 210000 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 63000 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 20000 元。上期没有留抵税款。增值税率 17%,退税率 11%。 企业是生产型企业有进出口权。第一次出口。问题:本月允许抵扣的进项税 210000 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 63000 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 20000 元。上期没有留抵税款。增值税率 17%,退税率 11%。本月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补充:申请退税时,借:其它应收款应收退税款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出口退税(怎么计算的 ?)剩余的 6%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成本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怎么计算的 ?)答案销项税额=63000 17%=1, 0710(元)进项税额=210,000(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销售额折合人民币(征税率-退税率)(这是在出口方式为“一般贸易”情况下计算公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0(17%-11%)=1,200(元)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10710-210000+1200=19,8090(元 )免抵退税额=20000 11%=2,200 元 因: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所以:应退税额=2200( 元)( 谁小退谁 )借:其它应收款应收退税款 2,200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出口退税 2,000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成本 1,200贷: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00详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试行) 国税发200211 号加快出口退税有窍门2009-09-25 13:58:31 作者: 来源:外贸网 浏览次数:1497 网友评论 0 条 发布单位: 影响级别: 影响领域: 发布时间: 简介:1、勤学习 1、勤学习随着加入 WTO 步伐的加快和外贸体制及税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的退税政策和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企业只有认真学习和正确领会国家退税政策及法规精神,提高全体职工对退税工作的高度重视,才能用足用好退税政策,少走弯路。财务办税人员应对退税软件的各项功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熟练申报,确保 出口退税 电子化管理工作准确无误。2、勤自律强调依法经营,规范运作,杜绝“四自三不见”、“票换票”等非正常业务,防止受骗。不轻易涉足高风险领域和高风险业务,对涉及敏感地区或敏感商品的业务尽量不做。若要做,则货源方必须诚信可靠且经税务部门审查无骗、漏税的方可收购,并应暂扣增值税款,待收回退税款后补付。开发新商品或在新地区收购的先询问退税部门并详细了解对方情况。3、勤联系理顺与 海关 、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关系,加强沟通,扩大合作范围,经常汇报在退税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听取退税反馈信息,从而使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政策上的指导和具体操作上的帮助,为企业顺利 出口退税 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企业办税人员根据关单经常上退税处核对 海关 信息,避免申报后因信息原因撤单,耽误时间。4、勤收单为了有效掌握退税 单证 的回收情况,防止 单证 丢失,做好退税前期的单据准备工作,主管会计可以用下表进行排查:备注号经办收否业务外销 海关 报关单 (已收) 核销单(已收)专用缴款书(已收)增值税票(已收)退税额发票号通过上表,逐笔追单(特别是即将到达清算期限的 单证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了根据上表确保退税单证尽早到位,企业应制定详细的 出口退税 单证管理办法,对业务、储运、财务、单证等责任部门(人) 的工作职责和权限,退税单据传递流程时限,奖惩等均应作严格的规范,使其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一个协同退税的有机整体,提高效率。须指出的是,出口企业若是委托外地报关行或航运公司代理报关和运输,一般不要拖欠运保费,以免核销单、关单被扣压。5、勤核销收汇核销对加快出口及退税进度具有重要作用,出口企业的核销员要实行固定化、专业化,熟悉进出口贸易的报关及核销工作。每单一经收汇,核销员应及时配单核销,并将逾期未核销的清理工作寓于日常的核销业务中,防止长期逾期未核销的产生,提高出口收汇核销率和交单率。6、勤审核企业各有关部门在取得退税单证时要认真、细致、逐一审核检查。 报关单 退税联必须具有 报关单 号,批准文号应与所配套核销单号一致,填写齐全正确,完整无损,并有口岸海关的验讫章和经办人员章。核销单退税联应有核销单号、报关单号、出口情况并盖有外管局已核销章。要严格按税法及有关文件规定审核增值税发票和专用缴款书的各项内容,不能有开具不规范及假发票现象发生,以保证其合格有效。在对“两单两票”的审核中,有拿不准的迅速向退税处咨询,有疑点有问题应勤于解释并退回补办。由于退税海关信息传递较慢,一般在 报关出口 后 2 个月左右才到达退税处,故有问题的“两单两票”应尽量在这段时间内解决,不延误申报退税。7、勤申报查询主管会计将退税所用“两单两票”收集齐全无误后才能配单,定期申报。在电子申报软件中,将进货明细及申报退税明细逐条录入。录入时须注意:需要办税票函调的应集中在一块申报,不能与正常的申报混在一起,影响退税;申报前应与退税处核对是否有海关信息,无信息者不报,且录入应规范,以免撤单反复而延误时间;远期收汇应单独申报;报关单上的品名与增值税票的品名、商品数量、计量单位应一致,若有出入按微机中揭示的计量单位录入。当地退税部门另有特殊规定的应按其规定办理。录入完毕,核对无误后打印并生成退税处所需要表格及软盘,交主办退税人员,经其再次复核后,统一编号,正式申报出口退税。退税主办人员在上报退税资料后 20 天左右应到银行或退税处 查询退税 指标到位情况,申报退税额是否已足额退回,函调是否回函。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把退税进度往前赶。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演示2009-09-16 13:17:55 作者: 来源:网易 浏览次数:80825 网友评论 7 条 发布单位: 影响级别: 影响领域: 发布时间: 简介: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 FOB 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 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月末根据 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 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一)对本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蓝字或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 )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 2c 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 0 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注意事项: 出现上述情况进行帐务调整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为在出口明细表中录入一条调整记录(正数或负数) 。 对于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调整过的销售收入,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调整数据,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笔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一次性结转至 主营业务成本中。(二)对本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对于前期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根据申报系统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 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等在月末一次性入账,无须对调整数据进行单独的会计处理。(三)对上年度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1)对于上年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上年度)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蓝字或红字)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3)当上年度 12 月份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 2c 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不等于 0 时,须在本年度 1 月份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差额大于 0 时为蓝字,小于 0 时为红字)注意事项: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 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 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四)对上年度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对于上年度出口货物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根据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调整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蓝字或红字)根据销售收入乘以退税率的调整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蓝字或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蓝字或红字)注意事项: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 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 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实行免、抵、退 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 报关出口 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一)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根据退关退运货物调整已结转的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贷:库存商品(红字)注意事项: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冲减的销售收入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确定。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发生退关退运业务,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对于退关退运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退关退运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退关退运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 主营业务成本 中。(二)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借:库存商品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注意事项: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计算补税。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据以计算补税的税率,应以货物出口时的出口退税率为准。 与本年度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不同,对于以前年度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不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冲减。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 单证 的,须视同内销征税。具体会计处理如下:(一)本年出口货物 单证 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按照 单证 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注意事项: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中。(二)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红字)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冲减免抵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红字)注意事项: 对于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不进行收入的调整,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中也不进行调整。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 时,不要将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 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会计核算举例例 1:某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2004 年 12 月出口销售额( CIF 价)110 万美元,其中有 40 万美元( FOB 价)未拿到出口 报关单 (退税专用联),预估运保费 10 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 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 80 万元人民币,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 17%,退税率适用13%,美元汇率为 8.27。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XX 公司(美元) 9,09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8,270,000其他应付款-运保费 827,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XX 公司(人民币) 2,3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0(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借:原材料 4,705,88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0,000贷:应付帐款 5,505,882(4)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100,000-100,000)8.27 (17%-13%)=330,800借:主营业务成本 330,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30,800(5)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340,000-(800,000-330,800)=129,200免抵退税额=(1,100,000-100,000-400,000)8.2713%=645,060由于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所以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129,200免抵税额=645,060-129,200=515,860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129,2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9,200根据计算的免抵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515,86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15,860例 2:若该企业 2005 年 1 月出口销售额 ( FOB 价)80 万美元,其中当月出口有 30 万美元未拿到出口 报关单 (退税专用联),当月收到 2004 年 12 月出口货物的 报关单 (退税专用联)20 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 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 80 万元人民币,当月发生一笔退运业务,退运货物是在 2004 年 12 月出口的,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FOB 价)为 5 万美元,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 17%,退税率适用 13%,美元汇率为 8.27。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800,0008.27=6,616,000借:应收账款-XX 公司(美元) 6,61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6,616,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XX 公司(人民币) 2,3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0(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借:原材料 4,705,88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0,000贷:应付帐款 5,505,882(4)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00,0008.27(17%-13%)=264,640借:主营业务成本 264,64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64,640(5)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340,000-(800,000-264,640)=195,360免抵退税额=(800,000-300,000+200,000)8.27 13%=752,570由于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所以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195,360免抵税额=752,570-195,360=557,210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195,36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95,360根据计算的免抵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557,21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57,210(6)根据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13,500贷:应收账款-XX 公司(美元) 413,500(7)根据退运货物原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补交免抵退税款: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53,755贷:银行存款 53,755例 3:若该企业 2005 年 3 月出口销售额 (FOB 价)80 万美元,其中当月出口有 30 万美元未拿到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当月收到 2004 年 12 月出口货物的报关单(退税专用联)10 万美元,2005年 1 月出口货物的报关单( 退税专用联)30 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 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 80 万元人民币,当月支付 2004 年 12 月出口货物的运保费 8 万美元,当月发生一笔退运业务,退运货物是在 2005 年 1 月出口的,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FOB 价)为 6 万美元,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 17%,退税率适用 13%,美元汇率为 8.27。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800,0008.27=6,616,000借:应收账款-XX 公司(美元) 6,61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6,616,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XX 公司(人民币) 2,3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0(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借:原材料 4,705,88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0,000贷:应付帐款 5,505,882(4)根据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60,0008.27=496,200借: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496,200贷:应收账款-XX 公司(美元) 496,200(5)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