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10-11学年高中历史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第 1616 课课 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标解读 应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 过程 意义 重点掌握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 台 考试大纲 五四运动 知识梳理 一 背景 1 国际背景 一战期间 乘机加紧侵略中国 尤其是 已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 家 这就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2 国内背景 政治原因 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成为五四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3 导火线 1915 年日本的 妄图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1918 年巴黎和会 上 欧美列强作出将德国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失败 是五四运动的 导 火线 请思考 1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是如何努力的 结果如何 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 经过 1 第一阶段 5 月 4 日 6 月 3 日学生为主力 中心在北京 2 第二阶段 6 月 3 日以后 工人是主力 中心在上海 口号 阶段主力军运动中心斗争口号斗争的成果及表现取得成果的主 因 前期 青年 学生 外争国权 内 除国贼 废除二 取得初步胜利 释 放被捕学生 罢免 6 月 3 日后无 产阶级登上政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后期 无产 阶级 十一条 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曹 章 陆三人的 职务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治舞台 加入 斗争的队伍 请思考 2 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有何不同 三 结果和意义 1 结果 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免除 的职务 拒绝和约签字 2 意义 性质 思想影响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世界意义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 五四精神 1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体现出 2 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体现出 3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体现出 请思考 1 五四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作为当代青年 我们是幸运的 远离了国家衰亡的风雨 飘摇 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 那么五四精神是否也已经过时 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应如何发扬 五四精神 知识拓展 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性质 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 成为主旋 律 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体现了追求真理 勇于解放的精神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比较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相同 点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果和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失 败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不同 点 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 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 分 走进高考 1 1997 年上海卷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 D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A 项是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 C 项是主要原因 D 项是阶级基础 答案 B 2 2001 年上海卷 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 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建立 B 新青年 创办 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新青年 创办 D 中华民国建立 五四运动 解析 审题要注意时间是 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 也就是 1911 1920 年这个时间段 要 注意关键词历史转折之里程碑 答案 D 3 08 上海历史 共同部分 28 共争青岛归来 同看国贼罢黜 欢呼学生复课 庆贺商店 开门 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保路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一二 九运动 解析 从材料中的 青岛归来 国贼罢黜 学生复课 商店开门 等信息可推断 出此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 因为本题选项中其他运动与青岛没有关系 而五四运动最终中 国拒绝和约签字 罢免了曹汝林 陆宗舆 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之后三罢斗争 学生 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才结束 因此 B 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课时训练 一 单选题 1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这里的 彻底 是指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精神 C 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 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2 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是 A 其发生有更深刻的社会根源 B 其指导思想更具有革命性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 主要是因为 A 它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4 C 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D 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 1999 年广东卷 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主要是因为他 最早宣 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领导了新文化运 动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 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 A B C D 5 1990 年上海卷 五四 运动成为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的标志是因为 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共 产党给予重大影响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领导 A B C D 6 01 上海 15 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 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B 新青年 创办 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新青年 创办 D 中华民国成立 五四运动 7 2004 年江苏卷 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 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 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8 05 春季 16 五四运动中 北京爱国学生喊出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的口号 引发这 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 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 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9 2007 广东理科基础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未经国民许可 签字誓不承认 还我 学生 还我自治 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0 08 年广东单科 8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 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 文艺复兴 B 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二 非选择题 11 1998 年全国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代表顾维均在巴黎和会上指出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 至于二十一条 1918 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 以及英法等国与 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 均应欧战爆发所致 此次和会应予以变更 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 取消二十一条 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 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 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 而且中日对于胶州湾租借地和 铁路问题已有成约 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 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 美国代表提出 中日先于 1915 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 1918 年又有续约 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约承认日本 在山东的权利 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 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 或 按照中日协定条件 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 1919 年 6 月 24 日以后 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 国内局势紧张 人民要 求拒签 政府压力极大 签字一事请陆总长 注 外交总长陆宗祥 中国代表团团长 自行 决定 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 纷纷致电代表团 坚请拒签 摘自 顾维君 回忆录第一分册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材料三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方法不公道 中国代表团曾于 1919 年 5 月 4 日对最高 会议提出正式抗议 并于 5 月 6 日声请保留 媾和会议 对于解决山东问题 已不予中国 以公道 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 不能签字 摘自 1919 年 6 月 28 日 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 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 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 经过 结果及其评价 答题应成文 无需罗列材料 限 180 字以内 12 04 全国四 38 3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 1898 年德 国强租胶州湾 山东成为其 势力范围 回答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 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5 分 2 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 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 15 分 3 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1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 16 课 五四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BDCCB 6 10 DBBAD 二 非选择题 11 参考答案 目标 直接收回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