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3日)_第1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3日)_第2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3日)_第3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3日)_第4页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09年10月3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题 09 年年 10 月月 3 日 日 出题人出题人 范月芳范月芳 孙燕孙燕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3838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2 2 分 分 1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A 渌水 渌水 l l 贾人 贾人 ji ji 脚著 脚著 zhu zhu B B 青冥 青冥 m ngm ng 嘈嘈 嘈嘈 c oc o 呕哑 呕哑 uy uy C C 幽咽 幽咽 y ny n 大弦 大弦 xi nxi n 琵琶 琵琶 p p D D 祠堂 祠堂 c c 衰鬓 衰鬓 shu ishu i 潦倒 潦倒 li oli o 2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A 觉时 睡觉 觉时 睡觉 殷岩泉 震响 殷岩泉 震响 列缺 指闪电 列缺 指闪电 B B 左迁 贬官 左迁 贬官 耳暂明 暂时 耳暂明 暂时 间关 莺声婉转 间关 莺声婉转 C C 落木 秋天树木落叶 落木 秋天树木落叶 繁霜鬓 增多 繁霜鬓 增多 伯仲 兄弟 引申为不相上下 伯仲 兄弟 引申为不相上下 D D 玉砌 台阶 玉砌 台阶 这次第 顺序 这次第 顺序 烽火扬州路 道路 烽火扬州路 道路 3 3 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A 相见时 相见时 难别难别 亦难亦难 B B 念去去 念去去 千里千里 烟波烟波 C C 便纵 便纵 有有 千种千种 风情风情 D D 元嘉 元嘉 草草 封草草 封 狼居胥狼居胥 4 4 下列各句都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下列各句都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主人忘归客不发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取汉中 西举马 蜀 东割膏腴之地 南取汉中 西举马 蜀 东割膏腴之地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主人下马客在船 A A B B C C D D 5 5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从琵琶演奏的角度看 可以说写听者的忘情 从琵琶演奏的角度看 可以说写听者的忘情 从侧面烘托演奏的出色 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是从侧面烘托演奏的出色 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是 A A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B B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C C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D D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6 6 宋词 唐诗中常用典 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宋词 唐诗中常用典 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出师出师 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A A 周瑜周瑜 诸葛亮诸葛亮 刘裕刘裕 杜牧杜牧 诸葛亮诸葛亮 B B 诸葛亮诸葛亮 刘备刘备 刘义隆刘义隆 柳永柳永 诸葛亮诸葛亮 C C 诸葛亮诸葛亮 孙权孙权 刘义隆刘义隆 杜牧杜牧 诸葛亮诸葛亮 D D 周瑜周瑜 诸葛亮诸葛亮 刘裕刘裕 杜牧杜牧 刘备刘备 7 7 下列古代诗词的判断 有错的一项是 下列古代诗词的判断 有错的一项是 A A 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 唐以后的诗称近 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 唐以后的诗称近 体诗或今体诗 体诗或今体诗 B B 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 分为 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 分为 律诗律诗 绝句绝句 和和 排律排律 律诗限定八句 律诗限定八句 绝句限定为四句 按字数分 律诗又分为绝句限定为四句 按字数分 律诗又分为 七律七律 和和 五律五律 绝句也分为 绝句也分为 七绝七绝 和和 2 五绝五绝 C C 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 又叫 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 又叫 长短句长短句 按字数分 词有小令 中调 长调三类 按字数分 词有小令 中调 长调三类 按段数分 词有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等的分别 按段数分 词有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等的分别 D D 词牌 指词调的名称 也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歌谱 大多数词牌与词的内容并无 词牌 指词调的名称 也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歌谱 大多数词牌与词的内容并无 直接关系 直接关系 8 8 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 词牌 词中句的搭配 错误的一项是 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 词牌 词中句的搭配 错误的一项是 A A 秦观 秦观 鹊桥仙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B B 苏轼 苏轼 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C C 李清照 李清照 声声慢声声慢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D D 柳永 柳永 雨霖铃雨霖铃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 9 9 下下列列句句中中加加点点词词的的解解释释有有误误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A A 故故国国不不堪堪回回首首月月明明中中 指指南南唐唐都都城城金金陵陵 竹竹喧喧归归浣浣女女 笑笑语语喧喧哗哗 B B 便便纵纵有有千千种种 风风情情 深深情情蜜蜜意意 中中原原北北望望气气如如山山 悲悲愤愤 C C 金金风风雨雨露露一一相相逢逢 秋秋风风 艰艰难难苦苦恨恨繁繁霜霜鬓鬓 形形容容词词作作动动词词 增增多多的的意意思思 D D 青青楼楼梦梦好好 难难 赋赋深深情情 一一种种文文体体 夜夜深深还还过过女女墙墙来来 名名词词 宫宫女女 1 10 0 对对 之之 字字解解说说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云云之之君君兮兮纷纷纷纷而而来来下下 结结构构助助词词 的的 仙仙之之人人兮兮列列如如麻麻 衬衬音音助助 词词 惟惟觉觉时时之之枕枕席席 结结构构助助词词 的的 失失向向来来之之烟烟霞霞 衬衬音音助助词词 A A B B C C D D 1 11 1 从从诗诗歌歌形形式式的的角角度度看看 下下列列四四项项中中不不同同于于其其他他三三项项的的是是 A A 茅茅屋屋为为秋秋风风所所破破歌歌 B B 琵琵琶琶行行 C C 春春夜夜喜喜雨雨 D D 卖卖炭炭翁翁 1 12 2 下下列列有有关关文文学学常常识识的的表表述述不不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A A 唐唐代代白白居居易易主主张张 文文章章合合为为时时而而著著 歌歌诗诗合合为为事事而而作作 引引导导了了一一场场现现实实主主义义 的的诗诗歌歌改改革革运运动动 即即新新乐乐府府运运动动 B B 琵琵琶琶行行 茅茅屋屋为为秋秋风风所所破破歌歌 兵兵车车行行 白白雪雪歌歌送送武武判判官官归归京京 都都属属于于古古 诗诗体体的的歌歌行行体体 C C 唐唐代代诗诗人人辈辈出出 名名家家众众多多 世世人人的的评评价价也也很很高高 称称李李白白为为 诗诗圣圣 杜杜甫甫为为 诗诗仙仙 王王维维为为 诗诗佛佛 李李商商隐隐为为 诗诗豪豪 李李贺贺为为 诗诗鬼鬼 D D 唐唐宋宋八八大大家家 是是明明代代人人的的说说法法 分分别别是是指指唐唐代代的的韩韩愈愈 柳柳宗宗元元和和宋宋代代的的欧欧阳阳 修修 苏苏洵洵 苏苏轼轼 苏苏辙辙 王王安安石石 曾曾巩巩 1 13 3 选选出出句句式式不不同同的的一一项项 A A 多多情情应应笑笑我我 早早生生华华发发 B B 金金风风玉玉露露一一相相逢逢 便便胜胜却却人人间间无无数数 C C 四四十十三三年年 望望中中犹犹记记 烽烽火火扬扬州州路路 D D 我我欲欲因因之之梦梦吴吴越越 一一夜夜飞飞渡渡镜镜湖湖月月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 14 1514 15 题 题 鸟鸣涧鸟鸣涧 王维 王维 3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1414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诗人用花落 山空 月出 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 来反衬出春山月明阒无人声的 诗人用花落 山空 月出 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 来反衬出春山月明阒无人声的 幽寂 幽寂 B B 第四句中诗人用 第四句中诗人用 时时 来修饰来修饰 鸣鸣 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 起了更生动的烘 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 起了更生动的烘 托作用 托作用 C C 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 真是 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 真是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 诗诗 D D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不堆砌典故 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诗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不堆砌典故 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诗 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 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 颇有艺术辩证法 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 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 颇有艺术辩证法 1515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 A 桥响犬遥吠 庭空人散眠 桥响犬遥吠 庭空人散眠 许浑许浑 夜归于卯桥村舍夜归于卯桥村舍 B B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李白李白 秋浦歌秋浦歌 C C 寒树鸟初动 霜桥人未行 寒树鸟初动 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刘禹锡 途中早发途中早发 D D 鹤鸣楚山静 露白秋江晓 鹤鸣楚山静 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与崔策登西山 1 16 6 对对下下面面诗诗段段的的赏赏析析 不不恰恰当当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世世间间行行乐乐亦亦如如此此 古古来来万万事事东东流流水水 别别君君去去兮兮何何时时还还 且且放放白白鹿鹿青青崖崖间间 须须行行即即骑骑访访名名山山 安安能能摧摧眉眉折折腰腰事事权权责责 使使我我不不得得开开心心颜颜 A A 李李白白游游仙仙诗诗 大大多多只只有有记记游游 而而无无规规范范的的故故事事情情节节 本本诗诗的的结结尾尾段段 也也有有这这一一 特特色色 B B 诗诗篇篇结结尾尾回回应应了了诗诗标标题题上上的的 吟吟留留别别 即即留留给给在在东东鲁鲁的的朋朋友友 因因而而特特提提出出 别别君君去去兮兮何何时时还还 的的疑疑问问 C C 诗诗篇篇卒卒章章显显志志 诗诗人人为为什什么么梦梦游游天天姥姥山山 为为什什么么描描摹摹仙仙境境 为为什什么么骑骑白白鹿鹿访访亲亲 问问友友 一一一一收收尾尾的的两两旬旬诗诗显显豁豁地地作作了了回回答答 D D 安安能能 摧摧眉眉 折折腰腰 事事 权权贵贵 使使我我 不不得得 开开 心心颜颜 前前五五拍拍 后后四四拍拍 其其句句式式与与节节奏奏参参差差铿铿锵锵 且且富富有有变变化化 正正展展现现出出诗诗人人的的匠匠心心 若若改改为为 安安能能折折腰腰 事事权权贵贵 使使我我不不得得开开心心颜颜 句句式式虽虽整整齐齐了了 却却失失去去了了诗诗的的韵韵味味 1 17 7 对对下下列列词词句句的的分分析析 错错误误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A A 今今宵宵酒酒醒醒何何处处 杨杨柳柳岸岸晓晓风风残残月月 这这两两句句词词通通过过幽幽静静 清清新新的的景景色色 表表达达 了了作作者者恬恬淡淡自自适适的的心心情情 B B 过过春春风风十十里里 尽尽荠荠麦麦青青青青 自自胡胡马马窥窥江江去去后后 废废池池乔乔木木 犹犹厌厌言言兵兵 过过 春春风风十十里里 写写扬扬州州过过去去的的繁繁荣荣景景象象 尽尽荠荠麦麦青青青青 写写今今日日扬扬州州荒荒草草遍遍野野的的萧萧条条景景 象象 与与杜杜甫甫 春春望望 中中 国国破破山山河河在在 城城春春草草木木深深 异异曲曲同同工工 C C 问问君君能能有有几几多多愁愁 恰恰似似一一江江春春水水向向东东流流 用用夸夸张张和和比比喻喻的的手手法法 形形象象生生动动 地地写写出出了了愁愁之之多多 D D 金金戈戈铁铁马马 气气吞吞万万里里如如虎虎 借借用用刘刘裕裕成成就就北北伐伐大大业业的的典典故故 以以讽讽刺刺南南宋宋王王 朝朝主主和和派派屈屈辱辱求求和和的的无无耻耻行行径径 表表达达作作者者恢恢复复中中原原的的决决心心 1 18 8 同同是是天天涯涯沦沦落落人人 相相逢逢何何必必曾曾相相识识 是是 琵琵琶琶行行 的的主主旨旨句句 下下面面理理解解不不正正 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4 A A 此此句句既既反反映映了了当当时时的的社社会会现现实实 又又表表达达了了复复杂杂的的思思想想感感情情 B B 社社会会的的变变化化 政政治治的的腐腐败败 给给朝朝野野之之人人都都带带来来了了苦苦难难 C C 由由于于同同病病相相怜怜 并并且且通通过过琵琵琶琶声声产产生生了了共共鸣鸣 诗诗人人与与歌歌女女一一见见钟钟情情 D D 歌歌女女的的身身世世是是一一条条明明线线 诗诗人人的的感感受受是是一一条条暗暗线线 一一明明一一暗暗从从现现象象与与本本质质上上揭揭 示示了了诗诗的的主主题题 1 19 9 琵琵琶琶行行 小小序序中中 左左迁迁 出出官官 迁迁谪谪 等等词词涉涉及及到到古古代代职职官官制制度度 判判断断不不 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A A 这这三三个个词词都都表表示示白白居居易易被被贬贬官官降降职职 B B 左左迁迁 是是贬贬官官降降职职的的意意思思 与与之之相相反反的的是是 升升迁迁 拜拜 除除 等等 C C 出出官官 是是外外出出做做官官 不不涉涉及及官官职职升升降降 D D 迁迁谪谪 是是贬贬官官的的意意思思 迁迁 是是指指官官职职的的变变化化 谪谪 是是被被罚罚流流放放或或贬贬职职的的 意意思思 二 诗歌赏析 二 诗歌赏析 4444 分 分 2020 阅读下列诗歌 完成后面问题 阅读下列诗歌 完成后面问题 4 4 分 分 杨柳枝词杨柳枝词 白居易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注 阿谁 即阿谁 即 谁谁 诗中描写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诗中描写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2 2 分 分 答 答 三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分 分 答 答 2121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后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后面的题目 4 4 分 分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 王维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 2 分 分 答 答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 2 分 分 答 答 2222 阅读下面一首词 阅读下面一首词 完成后面问题完成后面问题 6 6 分 分 虞美人虞美人 五代 李煜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1 请分别指出词中 请分别指出词中 春花秋月春花秋月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 朱颜改朱颜改 的含义 的含义 3 3 分 分 答 答 2 2 为什么 为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请简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 请简要 分析 分析 3 3 分 分 2323 阅读下面两首诗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后面问题完成后面问题 6 6 分 分 5 越中览古越中览古 李白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鹄飞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石头城 刘禹锡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1 1 这两 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属于近体诗中的首诗就体裁而言属于近体诗中的 就内容而言属于 就内容而言属于 2 2 分 分 2 2 这两 这两首诗表现的共同首诗表现的共同思想内容是什么 思想内容是什么 2 2 分 分 答 答 3 3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2 2 分 分 答 答 2424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后面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后面问题 8 8 分 分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 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分 分 答 答 2 2 赏析下列诗句 提示 可从诗人想象的情景 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赏析 赏析下列诗句 提示 可从诗人想象的情景 表达的感情等方面赏析 何何 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 2 分 分 答 答 3 3 秋秋 字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字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分 分 答 答 4 4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 今夜今夜 的心情 的心情 2 2 分 分 答 答 2525 阅读诗词 答文后题 阅读诗词 答文后题 8 8 分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这首诗感情浓郁 但前后基调不同 前四句 这首诗感情浓郁 但前后基调不同 前四句 后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 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 成鲜明对比 2 2 分分 2 2 请描述 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出的画面 并揭示诗句的所展现出的画面 并揭示诗句的 含义 含义 答 答 2 2 分 分 3 3 下列对诗歌相关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下列对诗歌相关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2 分 分 A A 酬酬 是答谢的意思 是答谢的意思 二十三年二十三年 指白居易于指白居易于 805805 年被贬 到年被贬 到 826826 年被诏回 前年被诏回 前 后后 2323 年 年 弃置弃置 指被贬 指被贬 B B 闻笛赋闻笛赋 指向秀所作的指向秀所作的 思旧赋思旧赋 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 诗人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 朋友 朋友 C C 烂柯烂柯 人指晋人王质 诗人运用这个典故 是为了怀念被害的朋友 人指晋人王质 诗人运用这个典故 是为了怀念被害的朋友 D D 听君听君 的的 君君 是指白居易 字乐天 是指白居易 字乐天 歌一曲歌一曲 指白居易作的指白居易作的 醉赠刘二十醉赠刘二十 八使君八使君 4 4 说说 说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蕴涵的哲理 蕴涵的哲理 2 2 分 分 答 答 6 26 26 阅读陆阅读陆 游游 书愤书愤 然后回答问题 然后回答问题 4 4 分 分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1 1 请说说首句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请说说首句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2 2 分 分 2 2 请简要阐述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阐述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2 分 分 2727 阅读诗词 阅读诗词 完成后面问题 完成后面问题 4 4 分 分 论诗论诗 赵翼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1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才人 才人 风骚 风骚 2 2 分 分 2 2 至今已觉不新鲜至今已觉不新鲜 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故意贬损李杜 你认为是吗 说出你的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故意贬损李杜 你认为是吗 说出你的 理解 理解 答 答 2 2 分 分 三 三 1818 分 分 2828 用比喻手法扩展下面的句子 不少于 用比喻手法扩展下面的句子 不少于 3030 字 字 3 3 分 分 芦苇似云 芦苇似云 2929 模仿下面诗的形式 另写一节 表达你对 模仿下面诗的形式 另写一节 表达你对 友情友情 或或 理想理想 的感悟 的感悟 可不押韵 可不押韵 3 3 分 分 时时 间间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 时间是夹卷着冰雪的风暴 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 会染白我们青春的额头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 时间是一道湍急的江流 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会淹没我们生命的行舟 3030 用原文诗句回答下面问题 用原文诗句回答下面问题 共 共 1212 分 每空分 每空 1 1 分 分 1 1 李白借李白借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表达了他不愿成为权贵附庸的关键一句是表达了他不愿成为权贵附庸的关键一句是 2 2 白居易白居易 琵琶行琵琶行 中表达与琵琶女同病相怜 一见如故的一句诗是中表达与琵琶女同病相怜 一见如故的一句诗是 写琵琶女出场时迟疑 腼腆的句子 写琵琶女出场时迟疑 腼腆的句子 3 3 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的主旨句是中的主旨句是 7 4 4 蜀相蜀相 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5 5 鹊桥仙鹊桥仙 的中心句是 的中心句是 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高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1 1 解析解析 B B A A 贾贾 ji ji 应读应读 g g C C 咽咽 y n y n 应为应为 y y D D 潦潦 li o li o 应为应为 li oli o 2 2 解析解析 C C A A 中的中的 觉时觉时 应为醒 应为醒 B B 中中 暂暂 应为应为 忽然 一下子忽然 一下子 D D 中中 次第次第 应为应为 情形情形 路路 应为宋代行政区域名 相当于现代的应为宋代行政区域名 相当于现代的 省省 3 3 解析解析 D D A A 相见相见 时难时难 别亦难 别亦难 B B 念念 去去去去 千里千里 烟波 烟波 C C 便便 纵有纵有 千种千种 风情 风情 4 4 解析解析 B B 运用互文手法的有 运用互文手法的有 5 5 解析解析 A A 6 6 解析解析 A A 句判句判 断为周瑜的理由 一是从前句断为周瑜的理由 一是从前句 三国周郎赤壁三国周郎赤壁 可知 二是可知 二是 羽扇纶巾羽扇纶巾 是儒将的装束 是儒将的装束 写周瑜风度翩翩 指挥若定 写周瑜风度翩翩 指挥若定 句指诸葛亮多次出师表魏 未能取胜 至蜀建兴十二年 句指诸葛亮多次出师表魏 未能取胜 至蜀建兴十二年 卒于五丈原军中 卒于五丈原军中 句中句中 寄奴寄奴 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句引杜牧句引杜牧 赠别赠别 诗中 诗中 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梢头二月初 之语 之语 句诸葛亮作句诸葛亮作 出师表出师表 7 7 解析解析 A A 唐代以后的诗不只是近体诗 也有大量的拟古之作 唐代以后的诗不只是近体诗 也有大量的拟古之作 8 8 解析解析 C C 应为李 应为李 清照清照 醉花阴醉花阴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9 9 解析解析 D D 赋赋 动动词词 写写 女女墙墙 矮矮墙墙 1 10 0 B B A A 衬衬音音助助词词 C C 结结构构助助词词 的的 结结构构助助词词 的的 1 11 1 C C C C 为为律律诗诗 其其 他他都都是是歌歌行行体体诗诗 属属古古体体诗诗 1 12 2 C C 李李白白为为 诗诗仙仙 杜杜甫甫为为 诗诗圣圣 诗诗史史 其其他他均均正正确确 1 13 3 B B B B 没没有有倒倒装装 A AC CD D 都都有有语语序序倒倒装装 1414 A A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 此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 A A 项项 阒无人声阒无人声 的的 说法不恰当 而且这首说法不恰当 而且这首 诗以动写静 主要是指后两句 诗以动写静 主要是指后两句 月出本无声 却惊动了山鸟 悠远 凄清的鸟呜更显月出本无声 却惊动了山鸟 悠远 凄清的鸟呜更显 得春山幽静 得春山幽静 1515 B B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 此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 A A 项动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夜晚归人 木桥项动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夜晚归人 木桥 的声响却惊动了远处人家的犬 犬的叫声使夜显得更加幽静 的声响却惊动了远处人家的犬 犬的叫声使夜显得更加幽静 B B 项未用动静相衬的手法 项未用动静相衬的手法 炉火照得天地通明 有点夸张 红红的火星在紫烟中乱迸 这是描写当地冶矿工人劳动炉火照得天地通明 有点夸张 红红的火星在紫烟中乱迸 这是描写当地冶矿工人劳动 的场景 的场景 C C 项写的是清晨 以项写的是清晨 以 鸟初动鸟初动 反衬早晨的静寂 反衬早晨的静寂 D D 项也明显地运用了这一手项也明显地运用了这一手 法 法 1 16 6 C C 诗诗中中只只说说 须须行行即即骑骑访访名名山山 并并未未明明确确说说是是访访亲亲问问友友 1 17 7 A A 以以 凄凄凉凉之之景景 表表离离情情别别绪绪 1 18 8 C C 一一见见钟钟情情 纯纯属属无无稽稽之之谈谈 1 19 9 C C 出出官官 指指京京官官外外调调 这这在在古古代代是是对对官官员员的的一一种种降降级级的的处处理理 2020 解析解析 特点 繁茂 特点 繁茂 悦目 柔美 孤寂 悦目 柔美 孤寂 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 暗示人才生不逢时 只好终日寂寞 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 暗示人才生不逢时 只好终日寂寞 2121 解析解析 明确 山雨初霁 万物一新 初秋的傍晚 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 翠明确 山雨初霁 万物一新 初秋的傍晚 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 翠 竹成林 月下青松 水中碧莲 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竹成林 月下青松 水中碧莲 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明确 通过诗一般景物明确 通过诗一般景物 的描写 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 的描写 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 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 青松 翠竹 青莲 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也是为诗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 青松 翠竹 青莲 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也是为诗 8 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222 1 1 春花秋月 指美好的景物 春花秋月 指美好的景物 雕栏玉砌 雕栏玉砌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 指代旧日的宫殿 指代旧日的宫殿 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 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 朱颜改 语含双关 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 兼喻江朱颜改 语含双关 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 兼喻江 山易主 物是人非 山易主 物是人非 2 2 答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 答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 深浓 绵长 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 既有深度 又有力度 深浓 绵长 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 既有深度 又有力度 简介 作者李煜 简介 作者李煜 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 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 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 往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 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 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 往 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 此词也因此被喻为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 此词也因此被喻为 词中词中 之帝之帝 李煜在他 李煜在他 4141 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 虞美人虞美人 因为词中明言 因为词中明言 故国故国 雕栏玉雕栏玉 砌砌 宋太宗闻知后 觉得它有故国之思 赐牵机药毒死他 因此 这词便成了李煜的 宋太宗闻知后 觉得它有故国之思 赐牵机药毒死他 因此 这词便成了李煜的 绝笔 结尾用绝笔 结尾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 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 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有尽而意无穷 2323 1 1 绝句 绝句 怀古诗 咏史诗 怀古诗 咏史诗 2 2 感慨昔盛今衰 朝代变迁 历史的沧桑 感慨昔盛今衰 朝代变迁 历史的沧桑 变迁 并讽喻现实 希望编译者能吸取经验教训 不要重蹈覆辙 变迁 并讽喻现实 希望编译者能吸取经验教训 不要重蹈覆辙 3 3 相同点 两首 相同点 两首 诗都采用了反衬手法 用历史上的繁华奢侈反衬现在的破败荒凉 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诗都采用了反衬手法 用历史上的繁华奢侈反衬现在的破败荒凉 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 的历史悲凉感 的历史悲凉感 不同点 不同点 越中览古越中览古 由历史典故发轫 由昔向今延伸 侧重状昔日的繁华 引渡由历史典故发轫 由昔向今延伸 侧重状昔日的繁华 引渡 到现实情景 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 到现实情景 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 石头城石头城 从今往昔推移 反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