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4 (2)_第1页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4 (2)_第2页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4 (2)_第3页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4 (2)_第4页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4 (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5 甘肃平凉 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添加了香茅精油 而使印出的报纸散 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同时又能驱走蚊虫 这说明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可以再分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2 2015 广东揭阳 在加压条件下 40m3的石油气 含丙烷 丁烷等气体 可以装入 0 04m3 的钢瓶中 这说明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 2015 山东济宁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 能够使人心情放松 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 能 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微观角度分析 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分子的质量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 B C D 4 2014 湖北宜昌 利用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子间隔变大了 B 分子体积变大了 C 分子运动加快了 D 分子个数变多了 5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解释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很小 C在无外力下 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 D白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 体积变大 6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锰 B 高锰酸钾 C 过氧化氢 D 液氧 7 2014 浙江杭州 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 发生的变化是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氧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氧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氧分子总数增加 8 雪花 被人们称为 冬之精灵 科学研究发现 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 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 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 雪花融化时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不同雪花中 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 不同雪花中 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9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温度升高 分子体积变大 B 甘蔗甜 苦瓜苦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 液体总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10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 纳米车 如图所示 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 源处并释放 将癌细胞杀死 下列有关 纳米车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 纳来车 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 纳米车 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 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说明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分子和氧分子 B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D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12 科学技术进步 证明了物质是由 等粒子构成的 如二氧化碳是由 填粒子名称 构成的 铁是由 填粒子名称 构成的物质 13 判断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分子的哪条性质解释 填字母 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1 闻到花香 2 一滴水约含 1 67 1021个水分子 3 品红扩散 4 100g 水的体积比 100g 水蒸气体积小很多 5 衣服晒干 6 糖溶于水 7 热胀冷缩 8 氨水挥发 9 10mL 水和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10 干冰升华 14 同温同压下 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同 因此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分子个数比为 15 有四种物质 氯酸钾 空气 液态氧 二氧化碳 在这四种物质中存在二氧 化碳分子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用序号表示 16 在科学研究中 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都是确保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 如 图所示 在一个空集气瓶的上面 倒扣一个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 两个瓶 口之间用一块玻璃片隔开 抽去玻璃片后 看到空集气瓶中慢慢有红棕色气体进入 用该 实验验证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不够严密 因为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 也可能是 三 探究题三 探究题 1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实验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 3 滴酚酞溶液 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 得出的结论有 2 实验 如图甲所示 烧杯 B 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 如图乙所示 作为对比实验 你 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4 该实验证明了 同时也说明了 具有挥发性 作业 14 1 D 2 C 3 B 4 A 5 D 6 D 7 B 8 D 9 A 10 D 11 B 12 分子 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 铁原子 13 1 B 2 A 3 B 4 C 5 B 6 B 7 C 8 B 9 C 10 B 14 26 7 15 16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17 1 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