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_第1页
白血病_第2页
白血病_第3页
白血病_第4页
白血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 血 病 概 述 急性白血病,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血液病中心 张 勇 brave_,教学目标1、掌握白血病的概念、分类2、掌握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和治疗2、掌握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原则。,白血病 Leukemia 一、概念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全身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抑制。,造血干细胞(HSC):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复制(self-renewal) 和多向分化(differentiation)的两大特性。经典的HSC的表面标志是CD34+。,骨髓的采集过程,骨髓的采集过程,刚刚采集到的外周血干细胞,对外周血干细胞进行称重计数,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stem cells) (progenitor cells),原始粒C早幼粒C中幼粒C晚幼粒C杆状核粒C分叶核粒C,原始单核C幼稚单核C成熟单核C,原始红C早幼红C中幼红C晚幼红C,原始巨核C幼稚巨核C颗粒巨核C成熟巨核C裸核巨核C,淋巴系祖C原始淋巴C 幼稚淋巴C成熟淋巴C,髓系祖C,什么是白血病细胞? NCI cheson等(1990)的定义 多数为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出现于BM、外周血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 如:型原始细胞;型原始细胞;M3的异常早幼粒细胞;M5的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M7的原始巨核细胞;ALL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二、分类 (一)根据自然病程及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分类 起病 自然病程 骨髓、外周血细胞 原始+早幼细胞 (BM) 急性白血病 急 30% 慢性白血病 缓 1年 中晚幼、成熟细胞为主 5% ,(二)按外周血特点分: 血象特点 WBC 幼稚细胞 白血性 增多 有 亚白血性 不增多 少数 非白血性 不增多 无,WBC增多型,WBC不增多型,(三) 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FAB分型)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ALL:L1、L2、L3型 CLL AML:M0-M7 CML,M1:增生极度活跃, 原粒细胞多见,早幼粒细胞,M2a骨髓:原粒细胞增多为主,M2b:原粒、早幼粒易见, 以异常中性中幼粒为主,Auer小体,Auer小体: 在白血病细胞的胞浆中常可见有一枚或数枚紫红色的棒状体,长径约16,又称为棒状小体。仅见于急非淋中,如急粒、急单、急性红白血病;有独立诊断的意义。,AML-M3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M4:原幼粒细胞增多为主30-80% 各阶段单核细胞 20%,M4Eo:除原幼粒单细胞增多外, 异常嗜酸性粒细胞5%,Auer小体,A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12m)为主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m)为主L3: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ALL-L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小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 易见原幼细胞成堆分布。,ALL-L2骨髓:白血病细胞成堆分布 大的原始淋巴细胞增生为主,ALL-L3骨髓:以富含空泡的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 大量原淋巴细胞成堆、成团分布,(四)MICM分型 形态学 Morphology 免疫学 Immunology 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s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五) AL诊断分型的3个发展阶段 1、FAB分型(1976年):形态学 2、MIC分型(1986年) 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3、WHO分型(2000年) MICM分型 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三、病因和发病机理 1)病毒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1)ATL/淋巴瘤 EB病毒、HIV病毒淋巴系统肿瘤 2)电离辐射 广岛及长崎白血病发病率比未受照射的人群高30倍和17倍 照射剂量(100900cGy)与白血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多为急淋、急非淋或慢粒白血病。,3)化学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 早年制鞋工人(接触含苯胶水)的发病率高于 正常人群的3-20倍。 *抗肿瘤药中的烷化剂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 *乙双吗啉是亚乙胺的衍生物,具有极强的致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氯霉素、保泰松亦可能有致白血病作用。 *化学物质所致的白血病,多为急非淋白血病。,4)遗传因素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7/1000。 单卵孪生子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人的 发病率达1/5,比双卵孪生子者高12倍。 Down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有21号染色体 3体改变,其白血病发病率达50/10万,比 正常人群高20倍。5)其他血液病 某些血液病最终可能发展为白血病:MDS、淋巴瘤、MM,四、急性白血病的特点 (一)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感染、器官浸润症状。 1、发热与感染 感染部位: 病原菌: 大肠绿脓杆菌,金葡菌,真菌 原因: 成熟粒细胞减少,人体免疫力减低, 化疗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等,2、贫血: 呈进行性加重 与出血不成比例 输血不能奏效 原因:幼红细胞代谢受白血病细胞增生的干扰, 以及溶血、出血等影响,3、出血 以急单和早幼粒白血病多见 部位:遍及全身,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 原因:血小板减少,4、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 肝脾淋巴结肿大: 以急淋多见 骨骼关节浸润: 胸骨压痛 皮肤粘膜浸润: 以急单突出 皮下结节、肿块;牙龈增生、口腔、肛周浸润。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以急淋最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由于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被杀灭,因而引起CNS-L。以ALL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 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肢体瘫痪、昏迷等。 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0.01X109L),蛋白质增多(450mgL)。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a.正细胞性贫血 b.血小板计数减少 c.白细胞数高低不一,可出现大量原幼细胞 2.骨髓象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 b.某一系血细胞显著增生:原粒十早幼30% c.Auer小体:仅见于急非淋,组织化学染色 POX PAS NSE原粒 强(+) (-) (),不被NaF抑制早幼粒 强(+) 弱阳性 中幼粒 强(+)成熟中性粒 强(+) 最强嗜酸粒 (+) 部分(+)幼稚及成熟单 弱阳性 少量(+) (+),被NaF抑制原淋 (-) (+) (-),3. 细胞化学染色,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 急淋 急粒 急单 过氧化物酶POX (-) (+)(+) (-)(+) 糖原反应PAS (+) (-) () 非特异性酯酶NEC (-) ()(+) (+)(+) NaF抑制不敏感 能被NaF抑制 NAP 增加 减少或(-) 正常或增加 ,POX,4、免疫学检查 即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以CD (clusters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群)为主的一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血细胞表面以分化抗原为主的蛋白抗原标志,据此判断血细胞的系列来源及分化阶段,确定白血病类型,使诊断准确率达到97%。 B系: CD19,CD20,CD24,CD79a,CD10 T系: CD1a,CD2,CD3,CD5,CD7,CD8,CD10 髓系: MPO,CD13,CD14,CD15,CD33,CD64,CD65,CD117,5.染色体与基因检查,常见的染色体和基因特异改变,6、血液生化检查 血、尿中尿酸增高; LDH 、DIC、重要脏器功能改变; CNSL时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可找到白血病细胞,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国 内:原始细胞30%(包括原淋+幼淋) WHO:原始细胞20% 鉴别诊断: 1、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 2、与MDS、AA、ITP、MA、急性粒缺等鉴别,六、白血病的治疗及进展(一)支持对症治疗(二)化疗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措施(三)髓外白血病的防治(四)免疫治疗(五)基因治疗(六)多药耐药逆转的治疗(七)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支持对症治疗1、防治感染 避免交叉感染、层流病房 抗细菌、真菌、病毒的处理 抗生素降阶梯应用; HD-Ig、G(M)-CSF的应用 2、纠正贫血:RBC的输注 3、控制出血: PLT20109/L原则上应输注PLT悬液 对白血病并发DIC的认识小剂量肝素应用,4、防治尿酸性肾病 鼓励多饮水并碱化尿液。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在化疗同时给予别嘌醇每次100mg,3/日,以阻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从而抑制尿酸合成。 对少尿和无尿,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5、营养支持 注意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必要时经静脉补充营养。,(二)化学治疗 1、原则:早期、联合、足量、个体化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药物组合应符合以下条件:1) 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 2) 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大程度 地杀灭白血病细胞; 3) 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器损伤较小。,2、治疗策略:完全缓解 a. 诱导缓解 10121089 b. 巩固、强化 1034(MRD) c. 强化、移植,3、 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急淋诱导缓解治疗,常用长春新碱加泼尼松(VP方案),儿童完全缓解率高达 80- 90,成人的完全缓解率仅50,而且容易复发。,成人急淋常需在VP方案上加门冬酸胺酶(VLP方案)或柔红霉素(VDP方案)或四种药物同时应用( VLDP方案),可使完全缓解率提高到72-77.8。一般认为对成人急淋完全缓解后应予早期中大剂量MTX的强化治疗,然后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 急非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诱导缓解: 标准的方案DA (NA , IA) 缓解率可达85。,巩固强化: 以中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强化治疗。,完全缓解(CR) 1)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2)血象Hb100gL(男)或 90gL(女及儿童)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4)血小板100109L5)外周血分类无白血病细胞6)骨髓:原粒及早幼粒(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 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此时白血病细胞由510(10-13) 510(6-8)。长期存活:自白血病确诊之日起计算,存活时间达5年者临床治愈:停止化疗5年或无病生存达10年者,(三) 髓外白血病的防治 常见部位:脑、睾丸、卵巢、眼睛 CNSL防治:1、鞘内注射药物: 常用药 甲氨喋呤10-15mg;Ara-C 50mg 注药时宜加地塞米松5-10mg 2、放射治疗:对骨髓抑制较严重。 颅部放射线照射(24003000cGy) 脊髓照射(12001800cGy), 睾丸白血病治疗药物对睾丸白血病疗效不佳,必须放射治疗(总剂量约2000cGy)。,(四)免疫治疗 1、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 防治allo-HSCT后复发的主要措施,DLI具有GVL效应 2、单克隆抗体生物导向治疗 CD33(Mylotarg、HuM195)、CD45等治疗AML 3、疫苗:抗结核疫苗,(五)基因治疗 基因产物靶向药物STI571,用于治疗CML 全新治疗模式:HSC基因治疗+HSC移植 基因免疫于20世纪90年代除初出现,可以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