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1页
关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2页
关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3页
关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4页
关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珠江三角洲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别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解决企业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我国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远未统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整体发展还很不完善。同时,近年来,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企业寿命短暂、发展前景堪忧。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 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形同虚设。作为珠三角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统一指导和规范、全面构建整体框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接着对当前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裳影服装设计工作室如何完善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等问题做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深入的剖析,找出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最后,提出只有企业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起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关键词: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Internal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evaluating contemporary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urdy internal control is an efficient solution to kinds of potential problems for enterprises. But nowadays, theories on internal control are dissimilar and have long way to go before they come to a perfect integration in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poor in quality and have a very short lifecycle. Undeveloped market economic、together with neglect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erfect、unsuitable internal control lead to this situ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highly efficien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should unify 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build up a whole frame, impro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maintain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se are meaningful to improving enterprises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delivering system, protecting investors legal right and making the capital market run efficiently.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ories on internal control at first, and then does some researches and studies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internal control of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s in Pearl River Delta, especially on problems that existing in Shangying Design Costume Studio and try to present solutions through analysis. By looking into the problems, find out the main reasons that lead to in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At last, the dissertation point out that only by learning more about internal control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t , improving environment and setting up appropriate principles for internal control can the enterprises benefit from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rove itself.Key words::Pearl River Delta,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1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11.2 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21.2.1 国内研究内部控制现状21.2.2国外研究内部控制现状.21.2.3 小结31.3 题目研究方法.4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42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概述 .52.1 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52.2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52.3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63 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93.1 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93.1.1 企业指导思想不明确、意识淡薄93.1.2 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理性93.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环境薄弱.93.3 从目标上看,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103.3.1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103.3.2 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103.3.3 经营活动缺乏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114 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124.1 企业内部风险意识薄弱.124.1.1 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124.1.2 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诚信度不足124.2 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混乱.134.2.1 产权关系混乱1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2.2 家族色彩浓厚,没有形成核心企业价值观.134.3 组织结构设立与变更没有规划.144.4 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154.4.1 企业内部监督缺乏154.4.2 企业内部控制虚设,组织结构设置不完善154.4.3 缺乏恰当的控制活动154.4.4 激励机制缺乏人文关怀154.5 会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164.5.1 市场经济不够发达.164.5.2 缺少指导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164.5.3 外部监督乏力165 加强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185.1 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185.1.1 提高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185.1.2 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控制度教育185.1.3 加强风险评估,提高风险意识195.2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195.2.1 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195.2.2 形成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明确的管理目标205.2.3 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205.2.4 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205.3 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15.3.1 结合实际,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效益.215.3.2 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215.3.3 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215.3.4 利用外部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235.4 从企业内控目标出发加强对内部的控制力度.235.4.1 “不做假账”是解决信息失真问题的关键.235.4.2 建立健全的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2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4.3 加强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有效性控制.245.5 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255.5.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255.5.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255.5.3 建立内部控制准入制度.255.5.4 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266 案例分析6.1 裳影服装设计工作室概况.276.2 裳影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内部控制现状.277 讨论与结论297.1 进一步工作.297.2 结论.29参考文献 .30致谢3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1.1 选题背景广东省统计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珠三角地区 GDP 总量达 18059亿元,比上年增长 15.8%。GDP 增长率增长幅度之所以那么大,主要原因是 GDP 总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在这些增长数据里面,民营企业为 GDP 总量的增长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GDP 总量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的部分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同时大量的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了市场效率,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民营企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在民营企业数目众多的珠三角地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具有规模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由于这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大多采用了集中一点、寻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具有较好的经营弹性。然而,或许正是这些优势造成了它们的诸多劣势:组织结构简单、规章制度缺失、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中生长出来的,随着我国从不规范的市场日益向规范市场的转化,这些企业已经不太能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许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甚至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因此,加强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成为了一个必然,建立和健全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珠三角地区乃至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理论体系完善也有很大的帮助。1.1.2 研究目的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太清楚。一些民营企业采用了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按自己的特点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现有的内部控制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度不能有效的控制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不能有效的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率;不能适应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身处中国具有极好发展潜力的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本身,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对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或失效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1.2 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1.2.1 国内研究内部控制现状现在,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都是以政府颁布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为指导的,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及政策。从1986年财政部开始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家审计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证监会、财政部相继颁布、实施、通过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会计法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消息披露编报规则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 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2001 年 1 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指出公司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而。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公司的部门组织结构和这些部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相互协调和制约关系。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公司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使经营活动能顺畅进行制定的各种程序、方法与措施的总称。2001 年 6 月,财政部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货币资金( 试行)的通知。基本内容是单位应重点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同时兼顾其他方而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002 年底至 2003 年,则政部陆续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 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 、内部会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控制规范土程项目(试行) ,逐步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1.2.2国外研究内部控制现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许多跨国公司都积极的推广和应用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大中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却是在近代产业革命尤其是在 20 世纪以后,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 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即Treadway 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 AAA) 、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IIA) 、财务经理协会(FEI )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组成的 COSO 委员会(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并于 1994 年进行了修改。这就是著名的“COSO 报告” 1。COSO 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此后发布的其他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如加拿大的 COSO,英国的 Cadbury,南非的 King,法国的 Vienot 等等)均以 COSO 的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 COSO 的报告为基础的。根据 COSO 报告,内部控制应理解为:“由管理当局设计 (devised) ,董事会核准,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 (maintained)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 (process) ”。可见,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过程,但它本身不是目的;它帮助实现的是多种既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和相互重叠的目标;它由人实施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组织内的所有人员对内控都有相应的责任;而且内部控制为企业管理层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2。此外,日木、南非、法国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改善企业员土的素质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整个内部控制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2.3 小结传统的内部控制研究内容不够全面,认为内部控制只包括会计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控制。对于企业文化、信息与沟通等其他方而涉及很少,当然对职工和业务的控制也不够全面和深入。以 COSO 框架为例,本文认为该体系尚存在很多问题。该框架把组织结构、责任授权和划分方法以及内部审计都列入环境因素,把同性质的内容列入同一部分,缺乏逻辑性。另外该体系中只包括会计、审计范畴,不包括企业治理、企业文化等内容,使该体系的内容不够全面。本文认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划分内部控制的不同部分,但其内容是一致的。在制定内部控制时,必须体现内部控制的内涵和目标,使其能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职工和业务,并且有可行性。1.3 题目研究方法本论文研究广泛吸收和借鉴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国内外的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采用了理论研究、文献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等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目的,接着介绍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简介,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介绍。第三部分为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介绍。先是列举一个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案例,指出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是针对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深入的剖析,找出原因。第五部分为加强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针对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重点在企业内部方面提出加强珠三角地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2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概述2.1 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用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 3。2.2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2.2.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组合,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 3。具体包括:管理者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3。2.2.2 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指单位建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的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该做到:1. 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中对经济业务作出适当的分类。2. 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3. 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4. 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2.3 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进行复合等 3。2.3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和审计控制。2.3.1 组织规划控制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而组织规划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2. 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互检查;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以保证被检查出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2.3.2 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部某个部门或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 3。授权批准控制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12.3.3 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3。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 1。2.3.4 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这是对单位实物资产安全采取的控制措施 3。主要有两条:第一,限制接近,以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第二,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除上述外,实物资产控制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对实物资产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全过程进行控制。2.3.5 成本控制现代成本控制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减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来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法;集约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成本控制 1。2.3.6 风险控制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变动性,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 3。风险按其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类:1.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定性 3。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源于企业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高低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风险。经营风险变化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尽管如此,企业仍应采用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2.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获取财务杠杆收益,提高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增大,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2.3.7 审计控制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 3。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除上述七项内部控制外,还有文件记录控制、业绩控制和职工素质控制等方式。新会计法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实际上体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等。实务中,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还应当考虑:企业规模、组织系统和所有者权益等特点;经营性质、多样性及复杂程度;传递、处理、保持和接近信息的方法;适用的法规要求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 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以裳影服装设计工作室为例3.1 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3.1.1 企业指导思想不明确、意识淡薄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的企业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影响办事效率;甚至有的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从这些看法就可以看出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层在对于内部控制方面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意识淡薄。3.1.2 企业内部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理性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把内部控制等同于手册、文件和制度;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它必然受内控观念影响和支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认为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公司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就表现在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的办法,从而完全违背内部控制的特点,导致公司经营风险过高。在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大多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内部控制是否先进;二是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而忽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偏差的不理性阻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3.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环境薄弱我国现有内部控制只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严重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状况、矫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方面。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制度,实际执行情况可想而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评价、报告等也鲜有实施。据了解,在珠三角地区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形式上都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实行了总经理负责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在表现上还存在许多误区,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通常只有一个虚职,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日常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形成董事会弱,经理班子强,监事会虚设,造成了管理层次的混乱,权利分配的混乱,形成恶性循环。3.3 从目标上看,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3.3.1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财政部曾组织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 159 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表明:不少被抽查企业的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很大一部分企业及其领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财务报表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而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比较繁荣的地区之一,在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也并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而珠三角中小型民营企业账目不清、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三:1. 是以达到偷逃税金为目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因其规模小、业务量少、交易金额较小等特点,不易引起各检查机关的足够重视。有些企业领导无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强制性,怀着侥幸心理指使会计做假账、报虚数,有的收入甚至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最终以到达偷逃税款的目的。2. 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会计根本没有会计资格证书,不具备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难免账务处理出现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3.3.2 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在资产管理上暴露出很多弊病,同样的,在裳影服装设计工作室也存在同样的问题:1. 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则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2. 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3. 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4. 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3.3.3 经营活动缺乏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虽然有经营灵活多变的优势,但在实力、资金及知名度上都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大多难逃亏损的厄运。而在贯彻国家法规制度方面,中小型民营企业较大型企业而言在进行经营活动时,更加缺乏合法、合规性。例如对现金的控制只考虑现金收支的量,不考虑现金收支的质,即现金收支活动没有完全在合法状态下进行;对存货的控制只考虑生产对存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合理需要,不考虑存货在合法状态下流转。4 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4.1 企业内部风险意识薄弱4.1.1 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建立起来的,很多企业的领导人知识水平比较低,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还有许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就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手册、文件和制度,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企业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即使已经制定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表面文章,制度的落实存在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的问题。遇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大事小事厂长经理说了算,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造成内部控制严重失效。由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故对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的作用不甚了解,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故而对建立内部控制不重视 4。4.1.2 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诚信度不足企业的管理都是需要人来执行,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成效,在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诚信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低,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这样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也因其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由于企业常常把企业的盈利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好坏进行紧密的挂钩,致使许多经营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第二,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高。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财务人员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的概率大增,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尤其是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的新内容较多,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诚信不足并非其心甘情愿造假,而往往是由于利益驱使或其身份地位和权力的限制,依赖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地制造、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4.2 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混乱4.2.1 产权关系混乱珠三角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一些企业领导“家长式”作风日盛,有的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有的自己花钱,自己签字,自己报销。有些领导认为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办起事没以前那么方便了,花起钱没有以前那么顺手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给自己设立的障碍物、绊脚石,自然就只做起了内部控制的表面文章,同时,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就是因为一些领导破坏如职责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 5。总的来说,企业管理者的自身问题,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安排上。4.2.2 家族色彩浓厚,没有形成核心企业价值观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来看,家族经营制都曾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起过很大的作用,然而,一旦企业的规模增大,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家族经营制的局限性就越来越突出 6。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企业的决策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甚至经常录用家族成员或亲戚来担任高、中层管理人员,这样,使得家族企业的内部关系以血缘、亲情这一天然的人际关系为依托,靠家庭观念这一初级的社会规范来维系,是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用人唯亲的直接结果就是管理混乱,使那些与家族没有关系但有才能的人对企业失去信心,导致企业丧失生机和活力,而且,家族企业的封闭性还会增加企业融资的难度。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失误。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这样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断,因为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主的个人经验开始失效,生意越做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就显得越发的重要 4。但是由于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素质不高,不懂得科学的经营管理以及对市场的预测分析。他们只是凭以往的经验决策,也很少和企业的其他管理者协商,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独裁的决策决定了决策水平,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结果只能是“千秋大业,毁于一旦” 。大多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主要决策者、管理者甚至关键岗位的人都是家族的人或者家族信任的人。即使是聘请了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也会保留很多家族式管理的色彩。整体而言,这样的企业的管理问题集中表现在程序繁琐、责任不清、效率不高、漏洞较多、协调不够等方面。同样的,这样的企业在这样一种政策之下并不能形成为企业确立有自己特色并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而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并对企业经营产生促进作用。在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企业文化构造的问题。在企业内部,由血缘及泛家族关系铸就的员工与决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者之间的亲疏远近,决定了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报酬,而甚至与能力高低没有根本关联。决策者的家长作风、任人惟亲、个人主义可能使企业根本达不到科层组织所拥有的秩序和效率 6。由于家族与非家族成员内外有别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企业中很难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4.3 组织结构设立与变更没有规划任何人都不可能独自管理一个现代企业。但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来说,通常是由一个人或者是少数几个人来管理的,经验式和随意性管理往往导致小企业经常面临倒闭的危险。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有 90%的小企业倒闭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而经营管理不善,关键是因为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企业遇到严重困难和挫折、或遇到关系企业命运的紧急情况时,组织会进行排斥外人的内部协商。实际上,这样不利于企业管理与外界进行良性互动,也不利于企业形成可观的企业决策。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 7。珠三角地区的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经验式管理和家族式管理的小企业,在组织结构设立与变更方面,通常存在明显的问题:第一,设置组织结构因人设事、因职找事,从而造成人浮于事、不胜任工作的弊端。第二,管理组织通常出现有责无权、有权无责和权责不等的现象,导致有职权没有责任的部门没有压力而滥用职权;有责任没有职权的部门难于完成相应的任务。第三,组织管理中存在普遍的人格化倾向,权责不清,上级跨级指挥和下级越级请示现象严重。第四,组织结构设立与变更没有考虑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因素。4.4 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4.4.1 企业内部监督缺乏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系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动实现的。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同时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执行 8。目前,在珠三角地区,虽然有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有内部控制,但只是形式,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检查执行的效果,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4.4.2 企业内部控制虚设,组织结构设置不完善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组织结构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企业未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 9。例如公司没有内部审计机构,使得公司内部控制的运作无人监督,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了大量内耗,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4.4.3 缺乏恰当的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采取了必要行动,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而目前珠三角地区的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造成了大量的造假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4.4.4 激励机制缺乏人文关怀在激励机制上,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用物质刺激代替了人文关怀。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的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10。但在这些企业中,企业主对激励的理解往往十分简单,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加惩罚,把员工看成是为自己挣钱的”机器,不仅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手段也过于简单,主要就是物质刺激形式,干得好就加薪,做不好则扣钱。而实际上,企业员工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更有社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其实,员工也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5 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4.5.1 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发展的外部动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6。我国现在正处于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阶段,虽然这二十多年来的改革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是时时处处可见,市场竞争也还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而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发展。4.5.2 缺少指导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在中国的经济企业界,由于国家经济管理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完全脱离出来,条块分割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打破,企业界也还没有形成如 COSO 之类的权威组织,大部分管理制度建设都是依靠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而国家部门只是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因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和建设规划。4.5.3 外部监督乏力虽然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二是有的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再加上个别黑幕交易,监督弱化问题严重,对内部控制问题更是不报告、不追究;三是会计师事务所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