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1页
2013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2页
2013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3页
2013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4页
2013年高考化学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13上海化学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弱酸H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K=1.7710-4K=4.910-10K1=4.310-7K2=5.610-11A.2CN-+H2O+CO22HCN+CO32- B.2HCOOH+CO32-2HCOO-+H2O+CO2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2.(2013四川理综化学5)室温下,将一元酸HA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c(HA)c(KOH)0.10.19x0.27 A.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KW1X109molL1 C. 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 D. 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3、(2013天津化学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置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反的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4、(2013天津化学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5.(2013安徽理综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 + H2OH2SO3 + OH-,HSO3-H+ + SO32- 向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左移,平衡右移,溶液中c(HSO3-)增大B 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 + c(Na+) = c(HSO3-) + c(OH-) +1/2c(SO32-)C 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D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 = c(SO32-)c(H+) = c(OH-)6.(2013广东理综12)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7.(2013江苏化学1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pM=lgc(M),pc(CO32)=lgc(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 的Ksp依次增大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32)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D.c点可表示MgCO3 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8、(2013广西理综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9.(2013新课标卷I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 Y3+ C. Y3+、 Z2- D. X+、 Z2-10.(2013重庆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沉淀易转化成AgI沉淀且Ksp(AgX)c(Ag)c(X),故Ksp(AgI)K(AgCl)11.(2013江苏化学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减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12、(2013浙江理综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砷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D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13.(2013新课标卷13)室温时,M(OH)2(s)M2+(aq)+2OH(aq),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A.12lg(ba)B.12lg(ab) C.14+12lg(ab) D.14+12 lg(ba)14(2013北京理综10)实验: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像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像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不含有Ag+C.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 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15(2013山东理综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16(2013海南化学8)0.1mol/L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c(H+) c(F-)Bc(H+) c(HF) Cc(OH-) c(HF)Dc(HF) c(F-)17. (2013福建理综8)室温下,对于0.10 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AlCl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C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pH=1318、(2013浙江理综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c(Z)c(OH)19.(2013上海化学11)H2S水溶液中存在平衡H2SH+HS-和HS-H+S2-。若向其中(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20.(2013新课标卷I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 ,Ksp(Ag2CrO4)=910-11。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21.(2013天津化学7)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2 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写分子式) ;3 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 ;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 ;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A、B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22.(2013山东理综29)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 TaI4(g)+S2(g)H0 (I)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如图所示,反应(I)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则温度T1 T2(填“”“”或“=”)。上述反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