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_第1页
凹凸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_第2页
凹凸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_第3页
凹凸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_第4页
凹凸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 1 章 摘要3第 2 章 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5 2.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52.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52.3 编程尺寸的确定 8 2.4 毛坯的选择 92.5 工艺过程设计 102.5.1 定位基准确定 102.5.2 零件加工方案确定 102.5.3 零件加工走到路线确定 102.6 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 122.6.1 数控机床及系统选择 122.6.2 夹具及装夹方案确定 12 2.6.3 刀具选择方案 132.6.4 量具选择方案 152.7 确定切削用量 15第 3 章 零件数控加工 173.1 数控工艺文件 173.1.1 凸模的加工工艺文件 173.1.2 凸模的加工工艺文件 213.2 数控加工程序设计25第 4 章 小结29参考文献 30致 谢 30 摘 要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巨大利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需要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人员。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 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 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 制造工程师等。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铣削加工薄壁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铣削、钻削、绞削加工 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关键词: 铣削、钻削、绞削、 CAD/CAM 薄壁板类配合件零件加工 Pick toThe advent of nc machine tool and bring huge benefits,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round the worldIt seriously.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is the necessary way of current our country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the factory in the futureThe basis of automation. Use of CNC machine tools, need a large number of skilled personnel of modern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not only brings revolutionary change to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come a symbo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field expands, it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some important industr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update, now the numerical control also called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processing software updates fast, the application of CAD/CAM is a practical technology. Cimitron such as UG, PRO/E, MasterCAM, CAXA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etc.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a highly technical work,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mould is most widely used, so this requires the employees have high mechanical processing knowledge, knowledge of CNC programming and CNC operation skill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milling machining with a CNC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comprehensive basic knowledge of my major, comprehensive consider may affect in the milling, drilling, cutting and processing factors, design the process and editing program, complete with requirements.Keywords: stranded milling, drilling, cutting, CAD/CAMThin plate assemblies, parts processing 第 2 章 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2.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尺寸公差在 0.050.1mm 之间,且凸件薄壁厚度为 8mm,区域面积较大,表面粗糙度也比较高,达到了 Ra3.2um,相对难加工,加工时容易产生变形,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其壁厚公差及表面粗糙度难以达到要求。定位基准是工件在装夹定位时所依据的基准。该零件首先以一个毛坯件的一个平面为粗基准定位,将毛料的精加工定位面铣削出来,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和质量,作为夹持面,再以夹持面为精基准装夹来加工零件,最后再将粗基准面加工到尺寸要求。材料名称: 45 钢 型材热处理:正火。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尚好,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2.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零件形状如 1-1、1-2 图所示,有轮 廓 加 工 、 板 件 凸 、 凹 件 加 工 及 打 孔 等 。由于 典 型 零 件 需 要 配 合 的 薄 壁 零 件 , 形 状 比 较 简 单 , 但 是 工 序 复 杂 , 表 面 质 量 和 精度 要 求 高 , 所 以 从 精 度 要 求 上 考 虑 , 定 位 和 工 序 安 排 比 较 关 键 。 为 了 保 证 加 工 精度 和 表 面 质 量 , 根 据 毛 胚 形 状 和 尺 寸 , 分 析 采 用 两 次 定 位 (一 次 粗 定 位 , 一 次 精 定位 ) 装 夹 加 工 完 成 , 按 照 基 准 面 先 主 后 次 、 先 近 后 远 、 先 里 后 外 、 先 粗 加 工 后 精 加工 、 先 面 后 孔 的 原 则 依 次 划 分 工 序 加 工.。零件基本尺寸:1008025 2-1 2-2 凹件凸件2.3、编程尺寸的确定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凹件:外凹槽:0(-40,-50) 、1(-40,-40) 、2(-40,-21) 、3(-34,-15) 、4(-22.80,-15) 、5(-18.39,-16.94) 、6(18.39,-16.94) 、7(22.80,-15) 、8(34,-15) 、9(40,-21) 、10(40,-40) 。中间凹槽:1(29,-5) 、2(34,0) 、3(34,7.5) 、4(28,13.5) 、5(22.80,13.5) 、6(17.29,15.92) 、7(-17.29,15.92) 、8(-22.80,13.5) 、9(-28,13.5) 、10(-34,7.5) 、11(-34,-7.5) 、12(-28,-13.5) 、13(-22.80,-13.5) 、14(-17.29,-15.92) 、15(17.29,-15.92) 、16(22.80,-13.5) 、17(28,-13.5) 、18(34,-7.5) 、19(29,5) 。两端 U 形槽:1(-60,-6) 、2(-50,-6) 、3(-44,-6) 、4(-44,6) 、5(-50,6) 。中间大孔:1(-18.5,-5) 、2(-23.5,0) 、3(23.5,0) 、4(-18.5,5) 。两通孔:P(-30,-28) 、Q(30,28) 。凸件:两端凹槽:0(-45,-50) 、1(-45,-40) 、2(-45,-15) 、3(-40,-10) 、4(-35,-10) 、5(-35,10) 、6(-40,10) 、7(-45,15) 、8(-45,40) 。外凸件:0(-40,-50) 、1(-40,-40) 、2(-40,-21) 、3(-34,-15) 、4(-22.80,-15) 、5(-18.93,-16.94) 、6(18.93,-16.94) 、7(22.80,-15) 、8(34,-15) 、9(40,-21) 、10(40,-40) 。中间凸台:1(20,0) 、2(17.65,0) 、3(17.65,10) 、4(-17.65,10) 、5(-17.65,-10) 、6(17.65,-10) 。两通孔:P(-30,28) 、Q(30,-28) 。2.4、毛坯选择1) 毛坯分析根据零件的设计和运用领域等方面,零件形状尺寸、力学性能、批量大小以及学校现有的设备要求,选择零件的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退火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延 长 率:16%断面收缩率:40%;布氏硬度: 197(HB) ;:批量大小:小批量生产:零件形状尺寸:由零件凸模 1-1、 凹 模 1-2图 样 尺 寸 为 100mm80mm25mm,:学校现有的设备:立式加工中心 2)毛坯的选择选择毛坯尺寸为 100mm80mm25mm 的钢材,类型为型材。2.5、工艺过程的设计2.5.1、定位基准确定通常毛料未经任何处理时,外表有一层硬皮,硬度很高,很容易磨损刀具,在选择走刀方式时加以考虑选择逆铣,还有毛刺,装夹前应进行钳工去毛刺处理,再以面作为粗基准加工精基准定位面。凸件 :任选 100mm25mm 的面用立铣刀加工,即为定位基准。凹件 :任选 100mm25mm 的面用立铣刀加工,即为定位基准。2.5.2、零件加工方案确定1、选择毛坯各表面加工方法:表面的加工顺序是先里后外,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方法划分加工步骤,由于轮廓薄壁太薄,对其划分工序考虑要全面,先对受力大的部位先加工,对剩余部粗铣后就开始精加工。由于粗精加工同一个部位都用的不是同一把刀,所以选择加工方案要综合考虑。2、确定加工顺序:凸件:备料 100mm80mm25 mm粗铣两端槽精铣两端槽粗铣外凸件槽精铣外凸件粗铣中间凸台精铣中间凸台打两中心孔扩两通孔铰两通孔去毛刺检验各尺寸 。凹件:备料 100mm80mm25 mm粗铣外凹槽精铣外凹槽粗铣内凹槽精铣内凹槽粗铣两端凹槽精铣两端凹槽粗铣中间大孔精铣中间大孔打两中心孔扩两通孔铰两通孔去毛刺检验各尺寸 。2.5.2、零件加工走到路线确定确定 定义: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于被加工工件的运动轨迹 。 根据零件图样,确定走刀路线(即加工工时最短,又能保证质量) ,下面确定该走刀路线:凹件:凸件:2.6、选择机床、工艺装备2.6.1、数控机床及系统选用加工中心(FAUNCSK417D )加工中心加工柔性比普通数控铣床优越,有一个自动换刀的伺服系统,对于工序复杂的零件需要多把刀加工,在换刀的时候可以减少很多辅助时间,很方便,而且能够加工更加复杂的曲面等工件。因此,提高加工中心的效率便成为关键,而合理运用编程技巧,编制高效率的加工程序,对提高机床效率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5-1工 作 台 面 尺 寸( 长 宽 ) 4051307( mm) 主 轴 锥 孔 /刀 柄 形 式24ISO40 / BT40( MAS403)工 作 台 最 大 纵 向 行 程 650mm 主 配 控 制 系 统 FANUC 0iMate-MC工 作 台 最 大 横 向 行 程 450mm 换 刀 时 间 ( s) 6.5s主 轴 箱 垂 向 行 程 500mm 主 轴 转 速 范 围 606000( r/min)工 作 台 T型 槽( 槽 数 -宽 度 间 距 ) 5-1660mm 快 速 移 动 速 度 10000( mm/min)主 电 动 机 功 率 5.5/7.5( kw) 进 给 速 度 5800( mm/min)脉 冲 当 量 ( mm/脉 冲 ) 0.001 工 作 台 最 大 承 载 (kg) 700kg机 床 外 形 尺 寸(长 宽 高 )(mm)2540mm2520mm2710mm 机 床 重 量 ( kg) 4000kg2.6.2、夹 具 及 装 夹 方 案 的 选 择机 械 制 造 过 程 中 用 来 固 定 加 工 对 象 , 使 之 占 有 正 确 的 位 置 , 以 接 受施 工 或 检 测 的 装 置 称 为 夹 具 , 又 称 卡 具 。 从 广 义 上 说 , 在 工 艺 过 程 中 的任 何 工 序 , 用 来 迅 速 、 方 便 、 安 全 地 安 装 工 件 的 装 置 , 都 可 称 为 夹 具 。例 如 焊 接 夹 具 、 检 验 夹 具 、 装 配 夹 具 、 机 床 夹 具 等 。 在 机 床 上 加 工 工 件时 , 为 使 工 件 的 表 面 能 达 到 图 纸 规 定 的 尺 寸 、 几 何 形 状 以 及 与 其 他 表 面的 相 互 位 置 精 度 等 技 术 要 求 , 加 工 前 必 须 将 工 件 装 好 ( 定 位 ) 、 夹 牢 。在 确 定 装 夹 方 案 时 , 只 需 根 据 已 选 定 的 加 工 表 面 和 定 位 基 准定 工 件 的 定 位 夹 紧方 式 , 并 选 择 合 适 的 夹 具 。 在 选 用 夹 具 时 , 在 能 用 普 通 夹 具 装 夹 加 工 的 尽 可 能 的 选用 普 通 夹 具 , 在 经 济 效 应 上 可 以 减 少 成 本 的 开 支 。 数 控 机 床 上 用 的 夹 具 应 满 足 安装 调 整 方 便 、 刚 性 好 、 精 度 高 、 耐 用 度 好 等 要 求 , 所 以 我 根 据 零 件 的 形 状 考 虑 选择 平 口 虎 钳 。 此 时 , 主 要 考 虑 以 下 几 点 :1 夹 紧 机 构 或 其 它 元 件 不 得 影 响 进 给 , 加 工 部 位 要 敞 开 ;2 必 须 保 证 最 小 的 夹 紧 变 形 ;3 装 卸 方 便 , 辅 助 时 间 应 尽 量 短 ;4 对 小 型 零 件 或 工 序 时 间 不 长 的 零 件 , 可 以 考 虑 在 工 作 台 上 同 时 装 夹 几 件进 行 加 工 , 以 提 高 加 工 效 率 ;5 夹 具 结 构 应 力 求 简 单 ;6 夹 具 应 便 于 与 机 床 工 作 台 及 工 件 定 位 表 面 间 的 定 位 元 件 连 接 。 该 零 件 形 状 规 则 , 四 个 侧 面 较 光 整 , 加 工 面 与 加 工 面 之 间 的 位 置 精 度 要 求 不高 。 所 以 以 底 面 和 两 个 侧 面 作 为 定 位 , 用 虎 钳 从 工 件 侧 面 夹 紧 。使 用 注 意 事 项 :1 夹 紧 工 件 时 要 松 紧 适 当 , 用 手 板 紧 手 柄 , 不 得 借 助 其 他 工 具 加力 。2 强 力 作 业 时 , 应 尽 量 使 力 朝 向 固 定 钳 身 。3 不 许 在 活 动 钳 身 和 光 滑 平 面 上 敲 击 作 业 。4对 丝 杠 、 螺 母 等 活 动 表 面 应 经 常 清 洗 、 润 滑 , 以 防 生 锈2.6.3、刀具选择方案结合零件图分析,该零件有平面和型腔内的圆弧及槽特点,加工工序复杂。为减少换刀和对刀时间,减少换刀带来的误差,提高加工效率,粗、加工尽可能选用同一把刀具,保证良好精度要求。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希 望 具 备 的 性 能作 为 刀 具 使 用 时 的 性能希 望 具 备 的 性 能 作 为 刀 具 使 用 时 的 性 能高 硬 度 ( 常 温 及 高 温 状态 )耐 磨 损 性 化 学 稳 定 性 良 好 耐 氧 化 性 耐 扩 散 性高 韧 性 ( 抗 弯 强 度 ) 耐 崩 刃 性 耐 破 损 性 低 亲 和 性耐 溶 着 、 凝 着 ( 粘 刀 )性高 耐 热 性 耐 塑 性 变 形 性 磨 削 成 形 性 良 好 刀 具 制 造 的 高 生 产 率热 传 导 能 力 良 好耐 热 冲 击 性 耐 热 裂 纹性锋 刃 性 良 好刃 口 锋 利 表 面 质 量 好微 小 切 削 可 能对刀具的基本要求:(1)刀刚性要好。铣刀刚性要好的目的有二:一是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大切削用量的需要;二是为适应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难以调整切削用量的特点;(2)铣刀的耐用度要高。尤其是当一把铣刀加工的内容很多时,如刀具不耐用而磨损较快,不仅会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与加工精度,而且会增加换刀引起的调刀与对刀次数,也会使工作表面留下因对刀误差而形成的接刀台阶,从而降低了零件的表面质量。除上述两点之外,铣刀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参数的选择及排屑性能等也非常重要。切削粘刀形成积屑瘤在数控铣削中是十分忌讳的,总之,根据被加工工件材料的热处理状态、切削性能及加工余量,选择刚性好,耐用度高的铣刀,是充分发挥数控铣床的生产效率和获得满意加工质量的前提。具体选择的刀具将在工艺文件里表现出来。2.6.4、量具选择方案在机械制造中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工具、加工中心仪器、仪表等称为计量器具。计量器具主要分为量具和量仪(仪器、仪表)两大类。其中量具是指那些能直接表示出长度单位和界限的简单计量工具。量仪是利用机械、光学、气动、电动等原理将长度放大或细分,且结构较为复杂的计量器具,一般在计量室中使用。零件的几何参数的测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用来测量零件的量具有:(1)钢直尺:用来测量长度的一种最常用的简单量具;(2)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内、外尺寸、孔距、高度和深度;(3)千分尺:这类量具较为精密。可用来测量外圆直径、长度、厚度;测量表面粗糙度采用比较法,将零件表面与表面粗糙度样块比较,用目测或手摸判断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用比较法评定表面粗糙度虽然不精确,但由于器具简单,使用方便,迅速。 (4)百分表:在铣削工件时,用来测量工件是否垂直。2.7、确定切削用量(1) 主轴转速的确定主要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 Vc(m/min)选取:n= DVc10其中 Vc-切削速度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 2) 进 给 速 度 的 确 定粗加工的时候一般尽量可能的最大每齿进给速度,每齿进给速度的取值主要考虑刀具的强度,对于立铣刀而言,直径越大,刀刃越多,其刀具强度就越大,允许取的每齿进给速度也越大;在一定的每齿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宽度的取值过大,将会导致切削力过大,一方面可能会超出机床的额定负荷或损坏刀具;另一方面,如果切削速度也较大,可能会超出机床额定功率。通常如果切削深度必须取大值的时候,切削宽度就必须取很小的值。曲面轮廓的精加工的每齿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宽度一般比较小,切削力很小,因此取很高的切削速度也不会超出机床的额定功率。粗加工的时候,过高切削度主要引起温度和切削功率过大,精加工的时候过高的切削速度主要爱温度的限制。通常,铣刀材料、工件材料、刀具耐用度一定,允许的浓度就一定,因此极限切削线速度也一定。切削进给速度 F 时切削时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 mm/min。它与铣刀的转速 n、铣刀齿数 z 及每齿进给量(mm/z)的关系为:ZfF= ZNf每齿进给量 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刀具材料、工件表Zf面粗糙度值等因素。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 越小,反之则越大;Zf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就越小;硬质合金铣刀的每齿进给量高于同类Zf高速钢铣刀。切削进给速度也可由机床操作者根据被加工工件表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手动调整,以获得最佳切削状态。(3) 背 吃 刀 量 的 确 定背吃刀量是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被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留少量精加工余量,一般留0.20.5mm。总之,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用类比方法确定。同时,使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及进给速度三者能相互适应,以形成最佳切削用量。第三章 凹凸模数控加工3.1、数控加工工艺文件3.1.1、凹件 SX50-01 的加工工艺卡(1) 凹件的刀具卡材料 生产类型 零件名 称 加工设备南昌理工学院 数控加工刀具卡45 钢 单件 板料凹 件 SK417D刀 具 加 工 参 数工序号 刀具 号 刀具名 称刀具直径(mm)加 工 内 容 半径补偿D主轴转速(r/min)进给量N1 T01 立铣刀 10备料 100mm80mm25 mmN2 T01 立铣刀 10 铣外凹槽 5.0 1000 300/80N3 T01 立铣刀 10 铣中间凹槽 5.0 1000 300/80N4 T02 立铣刀 6 铣两端 U 形槽 3.0 1000 300/80N5 T01 立铣刀 10 铣中间大孔 5.0 1000 300/80N6 T03 中心钻 A3 打中心孔 1000 150N7 T04 麻花钻 11.80 钻两通孔 1000 150N8 T05 铰刀 12H7 铰两通孔 1000 150( 2) 凹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材料 毛坯类型 毛坯尺寸南昌理工学院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板料凹件SX50-01 45 钢 板料 100 80 25 mm工序号 工序名 称 工序内容 使用机床 工装10 下料 按 100 80 25 mm 准备坯料 锯床1 粗铣外凹槽2 精铣外凹槽3 粗铣内凹槽4 精铣内凹槽5 粗铣两端 U 形槽6 精铣两端 U 形槽7 粗铣中间大孔20 铣削8 精铣中间大孔数控铣床 虎钳1打两中心孔2 扩两通孔30 钻削3 铰两通孔数控铣床 虎钳40 钳工 清理、去毛刺 数控铣床 虎钳50 检验 按图检验各尺寸 钳工台工艺设计 日期 共 页 第 页( 3) 凹 件 的 数 控 加 工 工序卡 1编制人:姚良玉 2013 年 3 月 20 日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使用机床 数控系统 工序号加工数量南昌理工学院数控加工工序卡 凹件 SX50-01 数控铣 床 FANUC 20 1程序号 夹具 加工材料安装工步工步内容 程序编号 刀具号 转速S(r/min)进给速度F(mm/r)背吃刀量aP(mm)1 粗铣外凹槽 O0011 T01 1000 300 8.02 精铣外凹槽 O0011 T01 1000 80 0.53 粗铣内凹槽 O0012 T01 1000 300 8.0夹持左右两侧面加 4 精铣内凹槽 O0012 T01 1000 80 0.55 粗铣两端凹槽 O0013 T02 1000 300 8.06 精铣两端凹槽 O0013 T02 1000 80 0.57 粗铣中间大孔 O0014 T01 1000 300工 8 精铣中间大孔 O0014 T01 1000 80(4)凹 件 的 数 控 加 工 工序卡 2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使用机床 数控系统 工序号加工数量南昌理工学院数控加工工序卡 凹件 SX50-01 数控铣 床 FANUC 30 1程序号 夹具 加工材料安装工步工步内容 程序编号 刀具号 转速S(r/min)进给速度F(mm/r)背吃刀量aP(mm)夹左 1 打两中心孔 O0015 T03 1000 150 282 扩两通孔 O0015 T04 1000 150 28右两侧面加工 3 铰两通孔 O0015 T05 1000 150 283.1.2、凸件 SX5002 加工工艺卡(1) 凸件的刀具卡材料 生产类型 零件名 称 加工设备南昌理工学院 数控加工刀具卡45 钢 单件 板料凸 件 SK417D刀 具 加 工 参 数工序号 刀具 号 刀具名 称刀具直径(mm)加 工 内 容 半径补偿D主轴转速(r/min) 进给量N1 T01 立铣刀 10 备料 100mm80mm25 mm 5.0 1000 300N2 T01 立铣刀 10 铣两端槽 5.0 1000 300N3 T01 立铣刀 10 铣外凸件 5.0 1000 300N4 T01 立铣刀 10 铣中心凸台 5.0 1000 300N5 T03 中心钻 A3 打中心孔 1000 200N6 T04 麻花钻 11.80 钻两通孔 1000 200N7 T05 铰刀 12 铰两通孔 1000 200( 2) 凸 件 的 数 控 加 工 工 艺 过 程 卡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材料 毛坯类型 毛坯尺寸南昌理工学院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板料凸件SX50-02 45 钢 板料 100 80 25 mm工序号 工序名 称 工序内容 使用机床 工装10 下料 按 100 80 25 mm 准备坯料 锯床1 粗铣两端槽2 精铣两端槽3 粗铣外凸件4 精铣外凸件5 粗铣中间凸台20 铣削6 精铣中间凸台数控铣床 虎钳1打两中心孔2 扩两通孔30 钻削3 铰两通孔数控铣床 虎钳40 钳工 清理、去毛刺 数控铣床 虎钳50 检验 按图检验各尺寸 钳工台工艺设计 日期 共 页 第 页( 3) 凸 件 的 数 控 加 工 工序卡 1编制人:姚良玉 2013 年 3 月 20 日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使用机床 数控系统 工序号加工数量南昌理工学院数控加工工序卡 板件凸 SX50-02 20 1程序号 夹具 加工材料安装工步工步内容 程序编号 刀具号 转速S(r/min)进给速度F(mm/r)背吃刀量aP(mm)1 粗铣两端槽 O0002 T01 1000 300 10夹持左右两2 精铣两端槽 O0002 T01 1000 300 103 粗铣外凸件 O0003 T01 1000 300 104 精铣外凸件 O0003 T01 1000 300 105 粗铣中间凸台 O0004 T01 1000 300 10侧面加工 6 精铣中间凸台 O0004 T01 1000 300 10( 4) 凸 件 的 数 控 加 工 工序卡 2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使用机床 数控系统 工序号加工数量南昌理工学院数控加工工序卡 凸件 SX50-02 30 1程序号 夹具 加工材料安装工步工步内容 程序编号 刀具号 转速S(r/min)进给速度F(mm/r)背吃刀量aP(mm)1 打两中心孔 O0005 T02 1000 150 28夹持左右 2 扩两通孔 O0005 T03 1000 150 28两侧面加工 3 铰两通孔 O0005 T04 1000 150 28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凹件编程:主:O0010;G21 G54 G17 ; G00 x0 y0 z100 ;M03 S1000 T01 ;z5 ;M98 PO0011 ; 调用子程序G68 x0 y0 R180 ; 旋转M98 PO0011 ;G69 ; 旋转结束命令M98 PO0012 ;M98 PO0013 ;G68 x0 y0 R180 ; 旋转M98 PO0013 ;G69 ; 旋转结束命令M98 PO0014 ;M30 ; 主 轴 停 止 子 ; O0011;( 铣外凹槽)G42 x-40 y-50 D01 ;建 立 右 刀 补G01 z-8.5 F300 ; 下 刀 切 深y-40 ;y-21 ;G02 x-34 y-15 R6 ;G01 x-22.80 ; 直 线 插 补G02 x-18.39 y-16.94 R6 ;G03 y18.39 y-16.94 R25 ;G02 x22.80 y-15 R6 ;G01 x34 ; G02 x40 y-21 R6 ; 顺 时 针 圆 弧 插 补G01 y-40 ;G40 z10 ; 取 消 刀 补G00 x0 y0 z100 ; 拾 刀M99 ; 子 程 序 结 束子 ; O0012;( 铣内凹槽)G00 x0 y0 z100 ;M03 S1000 ;z5 ;x29 y-5 ; G41 D01 ;G01 z-8.5 F300 ;G03 x34 y0 R5 ;G01 y7.5 ; 直 线 插 补G03 x28 y13.5 R6 ;G01 x22.80 ;G02 x17.29 y15.92 R7.5 ;G03 y-17.29 y15.92 R23.5 ;G02 x-22.80 y13.5 R7.5 ;G01 x34 ; G02 x40 y-21 R6 ; 顺 时 针 圆 弧 插 补G01 x-28 ;G03 x-34 y7.5 R6 ; G01 x-7.5 ;G03 x-28 y-13.5 R6 ;G01 x-22.80 ;G02 x-17.29 y-15.92 R7.5 ;G03 y17.29 y15.92 R23.5 ;G02 x22.80 y-13.5 R7.5 ;G01 x28 ; G03 x34 y-7.5 R6 ; 逆 时 针 圆 弧 插 补G01 y0 ;G03 x29 y5 R5 ; G01 z10 ;G00 x0 y0 z100 ;M99 ; 子 程 序 结 束子 ; O0013;( 铣两端 U 形槽)G00 x0 y0 z100 ;M03 S1000 ;z5 ;G41 x-60 y-6 D01(01=3) ;G01 z-8.5 F300 ;X-50 ;X-44 ;G03 x-44 y6 R6 ;G01 x-60 ;G40 z10 ;G00 x0 y0 z100 ;M99 ; 子 程 序 结 束子 ; O0014;( 铣中间大孔)G00 x0 y0 z100 ;M03 S1000 ;z5 ;X-18.5 y-5 ; G42 D01 ;G01 z-25 F300 ;G02 x-23.5 y0 R5 ;G02 x23.5 y0 R23.5 ;G02 x-23.5 y0 R23.5 ;G02 x-18.5 y5 R5 ;G01 z10 ;G40 ;G00 x0 y0 z100 ;M99 ; 子 程 序 结 束子 : O0015; (钻 孔 )G17 G21 G54 ; 程 序 初 始 化G90 G00 x0 y0 z100 ; 定 位 与 坐 标 原 点 上方M03 S1000 ;G99 G81 x-30 y-28 z-5 R5 F150 ;中 心 打孔G98 x30 y28 ;G99 G82 x-30 y-28 z-25 R5 F150 ;钻 孔G98 x30 y28 ;G80 ;M03 ; 主 轴 停 止凸 件 编 程 :主 : O0001;G21 G17 G54 G40 ; 程 序 初 始 化G00 x0 y0 z100 ; M03 S1000 ; 主 轴 转 速 Z5 ;M98 PO0002 ;G68 x0 y0 R180 ; 旋 转M98 PO0002 ;G69 ; 结 束 旋 转M98 PO0003 ;G68 x0 y0 R180 ; 旋 转 M98 PO0003 ;G69 ; 结 束 旋 转M98 PO0004 ;M30 ; 主 轴 停 止子 : O0002; ( 铣两端槽) G41 x-45 y-50 O01;建 立 左 刀 补G01 z-10 F300 ; 下 刀 切 深y-40 ;y-50 ;G02 x-40 y-10 R5 ;G01 x-35 ; G03 y10 R10 ;G01 x-40 ; 直 线 插 补G02 x-45 y15 R5 ; 顺 时 针 圆 弧 插 补G01 y50 ;G40 z10 ; 取 消 刀 补G00 x0 y0 z100 ;M99 ; 子 程 序 结 束子 ; O0003;( 铣外凸件)G42 x-45 y-50 D01 ;建 立 右 刀 补G01 z-8 F300 ; 下 刀 切 深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