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以下是由语文为大家分享的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 家 一 简析教材 送东阳马生序 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的第五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文章题材多样 内容丰 富 或写景 或状物 或咏史 或抒写人生志趣 或 表现亲朋情谊 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 社会 人生 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 而本文重在叙述自己年轻时 求学的艰苦经历 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 刻苦攻读 将来能有所成就 文章从容恳切 令人感动 二 学情分析 本文较长 学生背诵起来难度 较大 有些语句分析起来也较有难度 应该提前布置 学生加强预习 三 教学目标 根据 新课标 及本课内容和本 单元教学要求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 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实词 培 养古文阅读能力 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 2 页 共 11 页 2 过程和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 在自主 合作 探究的过程中 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刻苦学习的精神 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的 热情 四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 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 虚词和实词 培养古文阅读能力 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五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如何用自身体会勉励马 生作为教学难点 六 教法学法 朗读 自主合作与探究 七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章大 意 能准确翻译 求学经历 一层原文 教学过程 一 直入课题并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 简介作者与文体特点 1 请学生简要交流预习所查阅的作家作品 教 师适当进行订正与补充 第 3 页 共 11 页 宋濂 字景濂 号潜溪 明初文学家 是当时的 开国文臣之首 本文出自 宋学 士文集 2 关于 序 古代 序 有两种 一是介绍 评论文章的序 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 本文属于赠序 送东阳马生序 是作者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 赠言 这是赠序 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三 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 请学生注意标划字音停顿 教师 板书生字 让学生注音书写 最后订正 字音 嗜学 砚 逾约 叱咄 俟 负箧曳屣 皲裂 媵人 烨然 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绮绣 缊袍敝衣 多音字 容臭 既加冠 僵劲 日再食 通假字 四支僵劲 支 肢 肢体 皆被绮绣 被 披 穿 停顿 如 以是 人 多以书假余 余 因得 遍观群书 从 乡之先达 执经扣问 第 4 页 共 11 页 以 中有足乐者 盖 余之勤与艰 若此 2 学生自由朗读至少两遍 要求读得准确流畅 3 指名朗读 4 集体朗读 四 默读课文 根据书下注释 疏通大意 三分 钟后请学生举手概括回答 教师应予以订正和鼓励 五 小组合作翻译 先对照注释自译 标出疑难处 三分钟后小组互 相探讨解决 约三分钟后 全班交流 教师评点总结 重点实虚词 以书下为主 每 经常 于 向 因得 因此能够 活用词 笔录 用笔抄写 多义词 无从致书以观 以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弗之怠 之 藏书之家 第 5 页 共 11 页 走送之 重点句子略 六 齐读课文后总结 针对本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 可以是 教师自己总结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归纳 七 布置作业 1 抄写一遍原文并熟读 2 整理译段笔记并记忆 板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一 字音 嗜学 砚 逾约 叱咄 俟 负箧曳屣 皲裂 媵人 烨然 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 绮绣 缊袍敝衣 容臭 既加冠 僵劲 日再食 二 译文 通假字 支 肢 肢体 被 披 穿 活用词 笔 用笔 多义词 第 6 页 共 11 页 来 以 相当于连词 而 指代抄书 因此 之 的 代所借之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诵读课文 翻译课文 掌握并积累一 些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1 听写上课所学生字及文学常识 2 检查朗读课文 二 齐读课文 三 学习第一段 既加冠至段末 1 学生先看书理解掌握第一段的书下重点词语 注释 三分钟后提问抢答 2 补充思考如下词语注释 既 益 尝趋 先达 卒 或 之 以 3 小组合作翻译 三分钟后全班交流 教师强 调重点句子 如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第 7 页 共 11 页 四 学习第二段 1 一生读课文 其他生注意找出本段的通假字 及含有多义的词语 如 通假字略 多义词 以 之等 2 解决以上词语意思 明确 余之从师也 以衾拥覆 之 白玉之环 以 以中有足乐者 3 合作翻译 要求逐字逐句进行 六分钟后全 班交流 教师明确以下重点语句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以衾拥覆 久而乃和 寓逆旅 主人日再食 无 鲜肥滋味之享 腰白玉之环 以中有足乐者 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与艰若此 4 齐读本段体会主要内容 五 教师总结 针对本课所讲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巩固 六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速读 熟读 达到成 第 8 页 共 11 页 诵的地步 七 齐读全文体会 八 布置作业 对译课文 并理解背诵课文 板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通假字 支 被 活用词 笔 名词做状语 用笔 腰 名词做动词 腰 挂 多义词 来 以 相当于连词 而 之 指代抄书 因此 的 把 代所借之书 用 助词不译 因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内容 加强背诵 体会作者刻苦学习的 精神 第 9 页 共 11 页 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口述翻译 背诵课文 二 齐读全文导课 这篇课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感情真 挚诚恳 循循善诱 现在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 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 三 速读课文思考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并请简 述文章的结构思路 三分钟后自由回答 教师明确订正 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作者开篇 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 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 难及自己求学时的态度 最后以 勤且艰 小结自己 的学习生涯 四 合作探究 1 速读课文 用原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 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 他为什么能够这样 做 2 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 其作用是什 么 第 10 页 共 11 页 以上问题交给学生独立思考三分钟后 小组互相 交流探讨 准备全班交流 最后教师明确 五 明确上述答案 1 设计此问题 意义在于背诵的要求 其中困 难可概括出四难 即 无书难 无师难 求学难 生 活难 尤其是最后一问 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不拘一格 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 即可 2 如第一段中一开始就运用对比 嗜学 与 家贫 这对尖锐的矛盾 意在刻画作者能克服困 难勤勉好学 第二段写求学的艰苦情况 写家中穷苦 路途险恶等衣 食 住 行 这一切都表现一个 苦 字 目的是与同舍生形成对比 也表现自己外表虽苦 内心却乐 对比中无不是从正面教育勉励马生 六 拓展提高 你曾经学过哪些劝学的古文 试举一例与本文比 较写法上的不同 明确 为学 借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事在人为 孙权劝学 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循 循善诱的亲切语气来劝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