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必修 3 3 第第 5 5 章章 第第 2 2 3 3 节节 本栏目内容 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 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 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 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答案 C 2 2012 泰州模拟 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 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 D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答案 D 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 丙的能量之和 B 若丙增加 1 kg 则需要消耗甲约 42 kg C 乙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 D 乙的数量越多 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甲为生产者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在生态系 统中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 故 A 错误 从图解中可知 由甲到乙的传递效率是 200 200 875 175 100 4 25 由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 30 200 100 3 20 若丙 增加 1 kg 则需要消耗 A 1 3 20 4 25 42 kg 答案 B 4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单位 J cm2 a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2 A 甲的数值是 1 250 J cm2 a 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解析 一般情况下 随着营养级的增加 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 个体的体积会增大 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 例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5 2012 淮南二中模拟 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 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算 则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 次级消费者是鸟 B 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 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 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M 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 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 则 M m1 m2 D 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 若动物性食物占 1 3 植物性食物占 2 3 则鸟类增加能量 A 时 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 55A 答案 C 6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 生产者呼吸释放量 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消费者呼吸释放量 生产者光合 作用消耗量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 表示 B 的量越小 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 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 表示 D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解析 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量 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态 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分解者呼吸越旺盛 释放的 CO2量越多 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 量大于 表示的呼吸量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 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 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 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 答案 A 7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 对该图说明不 3 正确的是 A 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 A 与 B 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 是光合作用 是呼吸作用 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 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解析 该模式图表示碳循环 A 是生产者 B C 是消费者 D 是分解者 生产者和分 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故 B 错 答案 B 8 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 绘制出如图所示能量金字塔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该群落共有 4 个营养级 B 各营养级都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能量 C 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 D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解析 该群落只有 3 个营养级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该群落中 第一营养 级与第二营养级 以及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不到 10 能量流动 具有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的特点 答案 D 9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 其中甲 乙 丙 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箭 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 过程不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B 该图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C 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 X 的途径之一 D 增加图中甲的种类可使食物网变得更加复杂 答案 A 10 如图食物网中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2 5 来自兔 2 5 来自鼠 1 5 来自蛇 那么 猫头鹰若要增加 20 g 体重 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 80 g B 900 g 4 C 800 g D 600 g 答案 B 11 2012 西安八校联考 一只羊在一年内吃 100 kg 的草 排出 20 kg 的粪 长了 10 kg 的肉 不考虑其他散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 80 kg B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C 20 kg 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 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 70 kg 解析 羊一年的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80 kg 粪便是羊未同化的能量 羊一年 的呼吸量 同化量 有机物积累量 70 kg 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 故不能计算出第一 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B 12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h i j 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 是未利用部分 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量与各 h 产生的 CO2总量相等 B 生产者中 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 流向分解者的 k 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 a 流向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解析 据图判断 h 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i 表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有 机物 k 表示通过生物的遗体 粪便等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量即生 产者固定的 CO2量 大于各营养级的 h 分解消耗产生的 CO2总量 A 项错误 流向分解者的有 机物 k 经分解者分解为 CO2和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 C 项错误 在生态系统中 物质 可循环利用 能量只能单向传递 不能循环利用 D 项错误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13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 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 5 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 到 2020 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 50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表示的是 过程 生物群落中的碳返 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 2 垃圾资源化 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 废物进行发酵处理 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 煤是 高碳 能源 通过燃烧 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根据上图提 出一项实现 低碳 承诺 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4 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假设 D 种群中的 能量是 5 8 109 kJ B 种群中的能量为 1 3 108 kJ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10 20 则 A 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kJ 答案 1 光合作用 2 分解者 3 CO2 保护植被 大力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 减少 CO2 的排放量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水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 答案合理即可 4 4 5 107 14 2012 山东潍坊一模 黄河三角洲现存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 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活 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调查该湿地中丹顶鹤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 2 下表是对湿地中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PgPnR 甲 15 92 813 1 乙 870 7369 4501 3 丙 0 90 30 6 丁 141 061 979 1 戊 211 520 1191 4 6 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戊是分解者 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 Pn 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 表中 R 表示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3 如下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图中生产者是 用字母表示 如 果 E 取食 A 的比例由 1 5 调整为 1 2 则 E 的量是原来的 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 算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 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 调节气候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保护 其中的珍稀动物 是在 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 1 丹顶鹤属于大型动物 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较为适宜 2 分析题表可知 Pg Pn R R 是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 即由丁到甲 其能量 传递效率为 15 9 141 0 11 3 3 根据图解可判断出 A 为生产者 设 E 调整前获得的 能量为M 调整后的能量为N 则调整前需要 A 的能量为 1 5 M 10 4 5 M 10 10 82 M 调整后需要 A 的能量为 1 2 N 10 1 2 N 10 10 55 N 假定调 整前后 E 从 A 获得的能量不变的情况下 则有 82 M 55 N 则N M 82 55 1 5 4 湿 地生态系统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保护动物是在物种层次上的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1 标志重捕 2 生物通过呼吸散失的能量 11 3 3 A 1 5 4 间接 基因和物种 答出物种可得分 15 实验探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循环 碳循环是主要的 循环形式之一 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如果将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放在一封 闭系统内 用 pH 试纸测定此系统中所发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就能研究与碳循环有关的 问题 请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下列实验以验证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之间碳循环的相互关 系 实验材料 试管架 4 支试管 铝箔 4 张 光源 2 只田螺 2 枝金鱼藻 50 mL 量筒 去氯的水 pH 试纸 1 实验目的是 2 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结果和结论 试管编号 1234 7 项目 第一步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去氯水 第二步一只田螺一枝金鱼藻 A 第三步测定每支试管中的 pH 后用双层铝箔将试管口封住 第四步 B 步 骤 第五步每 20 min 测定一次 pH 共测 8 次 实验结果 pH 无变 化 CD pH 无变化或略 有上升 实验结论 E A B C D E 3 实验步骤中 1 号试管的作用是 解析 以何种物质考查碳的转化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中将碳转换为 CO2进行 讨论 试管 1 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本实验参照了缺项控制实验法的原理 试管 1 2 3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辽宁省本溪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陪诊师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保保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高级运动营养师实操技能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桃花源记app课件
- 2025年市场营销师考试模拟题解析
- 古镇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莒县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幼小衔接-认识人体-课件
- 上海开放大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答案
- XX集团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说课稿
- 婚纱店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云南省临沧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如何有效组织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 教育机构运营管理流程手册
- 立足单元视角 提升核心素养
-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及尾矿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