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现金流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初探 2006 10 23 中华会计网校 是否存在能有效反映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财务指标 能否从历史财务指标的变化中判 断出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征兆 7 这不仅是证券监管部门为了加强事前监管所关心的问 题 也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本文试图从现金流的角度找出判断上市公 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性现金流指标 以期对建立一套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 统抛砖引玉 一 研究现金流指标 建立预测率较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现金流在企业分析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我国在财务危机预警研究领域中却 忽略了现金流指标 目前国内的文献中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采用的都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传 统指标 陈静 1999 采用资产负债率 净资产收益率 流动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建模 张玲 2000 用资产负债率 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 总资产利润率 留成收益与 资产总额比率建模 吴世农 卢贤义 2001 所建的预测模型中的变量有 盈利增长指数 资产报酬率 流动比率 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 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率 资产周转率 共六个权责发生制下的指标 周兵 张军 2002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预警模型 采用的 仍然是权责发生制下的指标 蔡红艳 韩立岩 2003 采用短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营运能 力指标 获利能力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采用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指标所建立的预警模型 的预警效果是 在财务危机发生前第 1 年的误判率最低为 0 第 2 年的误判率最低为 13 第 3 年的误判率最低为 20 4 相比之下 国外从现金流的角度建立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早已取得显著成果 如 Beaver 1966 在排除行业因素和公司资产规模因素的前提下 对 1954 1964 年间 79 家失 败企业和相对应的 79 家成功企业的 30 个财务比率进行研究表明 现金流量 债务总额指标 对财务失败的预测是最有效的 Aziz Emanuel Lawson 1989 比较了 Z 模型 ZETA 模 型 现金流量模型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准确率 发现现金流量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 Mossman Bell Swartz 和 Turtle 1998 运用了 1980 年到 1991 年的数据 比较了基于财 务比率 现金流 股价收益率以及收益率标准差的四种预测破产模型 结果发现 就单个 模型而言 现金流模型能在破产前的第 2 年和第 3 年预测多数破产案例 预测精度最高 国外用现金流指标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取得了很好的预警效果 但由于我国上市 公司所处的背景 机制不同 一些国外研究中用到的现金流预警指标在我国并不具有实用 性 因此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现金流指标体系 从现金 流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对建立预测率较高的财务危机预瞥模型是十分必要 的 二 现金流指标在财务预警中的优越性 洪森 2002 认为 现金流量指标比传统应计制下的利润指标更重要 会计学研究的 对象是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资金运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的倒闭不完全取决于盈利 水平 换句话说 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 所核算的资金运动和会计盈利 不能真实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企业能否维持 不是取决于盈利水平的高低 而 是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大小 现金流是财务预警的对象和内容 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 现金流比利润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 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 如果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的业绩 则认为收益质量好 如果收益不能很好地反映公司业绩 则认为收益的质量较差 现金流 比利润更能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 以会计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账面利润与账面成本难以真 实反映企业的现金性收益与现金性支出 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及人为夸大利润或缩小利润 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利润指标在反映企业的收益方面确实容易导致一定的 水分 多年 的实证研究表明 按照应计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最容易被管理者所粉饰 因此上 市公司利润指标含金量差异很大 而现金流指标 恰恰弥补了权责发生制在这些方面的不 足 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被人为粉饰的可能性很小 这也是西方国家非常重 视现金流量分析的原因 所以 关注现金流指标 甩干利润指标中的 水分 重点考察企 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情况 才能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能更充分 全面地认识企业的财务状 况 评判企业的赢利质量 确定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 二 现金流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在国外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 85 的企业是盈利情况非常好的企业 这些企业虽有大量 的流动资产 但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 甚至无力偿债 最终破产清算 传统的根据资产负 债表确定的流动比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流动性 但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主 要表现为 作为流动资产主要部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变为可偿债的现金 存货用成本计价 而不能反映变现净值 流动资产中的待摊费用并不能转变为现金 同样的 速动比率可信 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而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 如果应 收账款的金额过大或质量较差 那么即使速动比率保持在 1 1 左右 也不能说明企业的短 期偿债能力强 相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可能较低 但是却给投资者 债权人传递了错误 的信息 从偿债能力的角度看 毫无疑问 现金流量指标比传统的权责发生制下的指标更 具有说服力 三 现金流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也叫财务适应能力 这 种能力来源子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 当企业的现金流量超过支付现金的需要 有剩余的现金时 企业适应性就强 因此 通常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 指投资需求 或承诺支付等 进行比较来衡量企业的财务弹性 通过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了解企业适应经 济环境变化的能力 而这一信息从传统的权责发生制下的指标是无法获得的 四 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传统的利润指标由于受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方法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不同企业的利润 指标因口径不一致而不具有可比性 现金流量的估价方法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排除了权 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等传统会计方法的估计因素 剔除了各企业对同样交易和事项采用不 同会计处理方法所造成的影响 从而使不同企业所报告的经营业绩具有更高的可比性 五 现金流量有助于评价上市公司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 决策提供信息 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 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三个方面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量的总体情况 以及企业 的经营状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了在不依靠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自身经 营活动获得现金的能力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所发生的现金流入 量和现金流出量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则代表了企业筹集资金及筹资成本的有关情况 通 过对现金流指标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 从而帮助投资者分析企业 未来股价的走势 股利的分配 以及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投资决策提供 实用信息 三 现金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当前 对于如何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现金流指标评价体系 我国学者还没有达成 共识 而且目前已有的现金流指标中到底哪些指标在预测企业财务危机中能起到较好的预 警作用 也没有实证 国内财务预警指标多采用传统的应计制下的指标体系 没有考虑现 金流指标 传统的财务预警分析中常忽略两大重要指标 获现能力指标和财务弹性指标 而对于盈利公司和处于财务危机的公司 二者的获现能力 财务弹性却有显著的不同 笔 者认为 从现金流的角度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 应构建能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 现金流指标体系 从企业的偿债能力 财务弹性 获现能力 现金流量结构和企业规模几 个方面来选择关键性现金流指标 一 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是负债的额度和期限必 须保持合理的结构才能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 否则可能加大企业还债负担 增加企业经营 风险 很多上市公司因财务费用负担过重 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财务危机 对于债权 人 投资者来讲 关注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至关重要 从现金流角度去分析企业偿债能力 更加客观 科学 合理 可靠 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流动负债 该指标说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净流 量可以用来偿还现时债务的能力 比率越大 说明企业流动性越大 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反之 则说明企业流动性越小 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该指标中的分子 也可以用现金净流 量代替 但笔者认为 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较好 这是因为 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或根 本保障是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营成果 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长期偏低 而偿还债务 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筹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或投资收回的现金流入 企业必将面临财务 危机 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负债总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偿还企业全部债务的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比率越大 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 强 反之 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弱 国外经验表明 该比率值在 0 20 以上的公司财 务状况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 若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维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必 需的支出后 不足以偿清债务 而必须向外筹措资金来偿债 就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恶 化 即使企业向外筹措到新的资金 但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还是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量 二 财务弹性分析指标 适者生存乃是自然界生存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若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必 然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所谓财务弹性就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 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这种能力来源于经营现金流量和支付要求之间的比较 支付要求 可以是投资需求 承诺支付等 当经营现金流量超过需要 有剩余的现金 企业适应经济 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生存就强 财务弹性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即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 每股现金股利 该指标表明企业用 年度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支付股利的能力 比率越大 表明企业支付股利 的现金越充足 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强 该指标还体现支付股利的现金来源及 其可靠程度 是对传统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补充 由于股利发放与管理当局的股利政策 有关 因此 该指标对财务分析只起参考作用 由于我国很多公司 尤其是 ST 公司 根 本不支付现金股利 导致这一指标的分母为零 所以在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时该指 标可不作考虑 2 资本购置比率 即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资本支出 其中 资本支出 是指公 司为购置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发生的支出 该指标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 比率越大 说明企业支付资本麦出的能力越强 资 金自给率越高 当比率达到 1 时 说明企业可以靠自身经营来满足扩充所需的资金 若比 率小于 1 则说明企业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扩充所需的资金 3 全部现金流量比率 即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筹资现金流出 投资现金流出 其中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 分配殷利 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投资现金流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以及进行其他 投资所需支付的现金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金流指标 可以衡量由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净流量满足投资和筹资现金需求的程度 4 再投资现金比率 即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固定资产 长期证券投资 其他资 产 营运资金 其中 长期证券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营运资金指流动 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用于重量资产和维持经营的能力 体现了企业的再投资能力 国外学者认为 该指标的理想水平为 7 11 较为合理 三 获现能力分析指标 现金流在企业资产循环周转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从 长期看 一个企业若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源源不断地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现金来满足其正常经 营活动的各项开支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才是企业偿还债务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通常 用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投资资源的比值来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 获现能力指标弥补了根 据损益表分析公司获利能力指标的不足 具有鲜明的客观性 主要包含以下指标 1 销售现金比率 即 经营现金净流量 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 现金多少 既可反映公司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程度 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公司管 理层的经营能力 该指标的比率越大越好 类似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主营业务利润率 2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即 经营现金净流量 普通股股数 辕指标反映公司最 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 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若超过该指标比值 说明需要借款分红 3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即 经曾现金净流量 全部资产 该指标说明公司全部资产 产生现金的能力 该指标比值越大越好 通过与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同期水平比较 可评 价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4 股东权益获现率 即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股东权益 该指标反映企业净资产产 生现金的能力 四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指标 现金流量结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现金流入 现金流 出及其内部结构三个部分 其中 经营活动流入量 经营活动流出量这一比率最为重要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靠自身经营活动所获现金满足其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程度 在某种 程度上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和获利能力的强弱 长期来看 若其比值大于 1 说明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能基本得到维持 该指标比值若长期小于 1 表明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维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靠出售 资产或向外融资才能维持 企业将面临破产危险 五 反映企业规模指标 严格意义上 反映企业规模指标并非现金流指标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企业规模是 预测其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 Ohlson 1980 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 1970 1976 年间破产的 105 家公司和 2058 家公司组成的非配对样本 发现利用公司规模 当前的变现 能力进行财务危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 96 12 Chen 和 Lee 1993 利用生存分析法 survival analysis 研究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石油天然气行业 研究样本包括 1980 1988 年间的 75 家企业 结果表明 流动性比率 营业现金流 开采成功率 企业历史和规模对 企业能否存活影响巨大 所以应将反映企业规模指标作为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组成部 分加以研究 具体可考虑采用总资产的对数作为指标变量 Select No TitleAuthorJournal TitleVolPub DatePage 1 论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异常初 步判断 马德林 杨英現代管理科學 Vol 2007 No 4 2007 0478 81 2 指数测度技术在 江南重工 财 务分析中的应用 魏晓卓 王莉 吴 君民 巫蓉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Vol 7 No 4 2007 1237 41 3 现金流分析模型算法及应用 刘学林 中國管理信息化 會計版 Vol 10 No 4 2007 0451 53 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指标 的优化 张玲 袁异清財經理論與實踐 Vol 29 No 5 2008 0922 25 5 财务分析与有效市场假说间 的矛盾剖析 吕兆德 刘冬財會月刊 Vol x No 400 2006 049 10 6 企业财务危机及其防范研究 王建军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481 2006 10349 349 7 浅议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 其防范 叶芾 陝西廣播電視大學 學報 Vol 9 No 3 2007 0951 52 8 淺析完善企業財務危機預警 系統 郭廣忠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學報 Vol 10 No 6 2005 1275 76 9 影響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因子 之研究 陳乙文 黃鈴羢建國科大學報 Vol 24 No 2 2005 01153 168 10 問題學校預警模式之實證研 究 林江亮 黃美玲 張秋桂 中原學報 人文及 社會科學系列 Vol 32 No 2 2004 06179 193 11 企业资产与负债结构预警分 析 刘锦凤 张鹏飞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452 2005 12145 146 12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最优 分割点的确定 贲友红 俞雪华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2B 2006 0264 65 13 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 计 王海鸥 李建民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459 2006 02275 276 14 财务预警 中小企业财务预 警系统的构建 王敏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4B 2006 0432 33 15 财务预警模型实证研究综述 郝其友 傅冠男 辛万光 山東經濟 Vol 22 No 2 2006 03110 114 16 基于单变量分析的我国上市 公司两阶段财务预警模型实 证研究 以纺织行业为例 吴芃 吴应宇 仲 伟俊 東南大學學報 哲 學社會科學版 Vol 8 No 2 2006 0318 23 17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 Rough Fuzzy ANN 模型的建立及应 用 张华伦 孙毅運籌與管理 Vol 15 No 2 2006 04103 107 18 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架构 张振 刘麦荣山東經濟 Vol 22 No 4 2006 07133 136 19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系统研究 胡杨 冯武鐵道運輸與經濟 Vol 28 No 2 2006 0212 15 20 基于决策树的财务预警 姚靠华 蒋艳辉系統工程 Vol 23 No 10 2005 10102 106 Select No TitleAuthorJournal TitleVolPub DatePage 1 浅谈功效系数法在长期财 务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罗小康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2A 2006 0235 36 2 浅析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吴丽蓉財會月刊 Vol x No 408 2006 0744 45 3 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模型 分析 比较 评价 何荣华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8A 2006 0854 55 4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林辉山 林宏伟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 學報 Vol 19 No 4 2006 0840 41 5 财务预警的行业差异模型 研究 陈志斌 谭瑞娟 南京師大學報 社 會科學版 Vol 2006 No 5 2006 0962 67 6 基于数据挖掘的财务预警 模型设计与实现 曹明 闪四清 梁 海燕 計算機應用 Vol 26 No 10 2006 102421 2424 7 科技型企业财务预警实证 研究 李道波綿陽師範學院學報 Vol 24 No 6 2005 1216 21 8 试析财务预警的新兴指标 刘露 蒋志林財會月刊 Vol x No 421 2006 1138 39 9 基于行业细分的上市公司 经营失败预警研究 彭莉 朱镇 单新 萍 俞良蒂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Vol 6 No 6 2006 1132 36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研发资 金控制预警模型研究 李先来 范佳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Vol 16 No 4 2006 1230 32 11 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财务预 警研究 李红玉 陆智强 渤海大學學報 哲 學社會科學版 Vol 28 No 6 2006 1188 92 12 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 与实证分析 才元 粟聪 何平工業技術經濟 Vol 25 No 12 2006 12151 156 13 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赵玉梅 刘琳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491 2007 01343 344 1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 预警模型分析 熊小莉 史锐 王 娴静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 學報 Vol 2007 No 1 2007 0358 61 15 浅谈如何建立企业财务预 警系统 段莉芳 山西經濟管理榦部 學院學報 Vol 15 No 1 2007 0364 66 16 网络财务预警系统的综合 模式思路 兼议 Z 分数模 杨建玲保山師專學報 Vol 26 No 2 2007 0327 29 型 17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研 究 王晓春現代商業 Vol 2007 No 9B 2007 0936 36 18 面向企业内部的财务预警 管理系统研究 常立华 佘廉 吴 国斌 軟科學 Vol 20 No 1 2006 02117 122 19 财务预警 刍议财务预警 系统分析方法与基本模型 刘菁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6A 2006 0673 74 20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财务危 机预警研究 刘新允 中國管理信息化 會計版 Vol 10 No 10 2007 1059 61 1 2 3 4 Select No TitleAuthorJournal TitleVolPub DatePage 1 基于行业差异视角的财务预 警模型比较研究 杨淑娥 陈强會計之友 Vol 2007 No 10C 2007 1041 42 2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财务 预警应用研究 黄海轮 長江大學學報 自科 版 Vol 4 No 3 2007 0985 87 3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财务预 警方法探究 李树根 中國管理信息化 會計版 Vol 10 No 11 2007 1172 74 4 基于 SVM 的中小企业财务 预警模型探讨 纪长磊 唐建荣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521 2007 11327 328 5 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王恬 吴春涛現代商業 Vol 2007 No 11C 2007 1149 50 6 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预警系 统的瓦解与重构 王凡林 中國管理信息化 會計版 Vol 10 No 12 2007 1263 65 7 企业动态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蒋丽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522 2007 11354 355 8 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 证研究 赵息 王丽娟 肖铮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Vol 8 No 6 2007 1298 102 9 财务预警模型初探 高晓鑫 苏宁科學與管理 Vol 28 No 1 2008 0269 71 10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企业财 务危机预警研究 吴应宇 蔡秋萍 吴 芃 東南大學學報 哲學 社會科學版 Vol 10 No 1 2008 0122 26 11 财务预警中的行业差异变量 模型假说研究 郭晓婧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534 2008 03340 340 1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评析 熊燕中國管理信息化 Vol 11 No 8 2008 0458 60 1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预警指标研究 张志华 于唤洲科技進步與對策 Vol 25 No 3 2008 03183 186 14 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 李昕統計與決策 Vol 2008 No 11 2008 06180 181 15 基于 Logit 模型的公用商贸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方艳 刘喜梅中國管理信息化 Vol 11 No 14 2008 0763 65 16 基于定量分析的制造业上市 公司财务预警系统设计 纪丽芳中國管理信息化 Vol 11 No 18 2008 0944 46 17 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张秀梅經濟師 Vol 2008 No 11 2008 11161 162 18 廊坊市民营企业财务预警体 系构建探究 赵玉梅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學報 Vol 18 No 5 2008 1044 46 19 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管理系 統研究 尹利明 方瑩商場現代化 Vol x No 453 2005 12310 310 20 财务预警系统风险评价模型 评价 王跃旗 中國管理信息化 會計版 Vol 2007 No 2 2007 0247 48 Query 财务预警 Found 74 results Note Full text Available Tabular Display Itemized Display Select No TitleAuthorJournal TitleVolPub DatePage 1 防范财务风险 建立财务预 警分析指标体系 田金城 郝亚中理論界 Vol 2007 No 4 2007 04237 238 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的构建 阎平 彭立林 西安工程科技學院 學報 Vol 21 No 2 2007 04244 248 3 财务风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 险管理 孟宪宏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6B 2006 0644 45 4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应用 研究 张文 李海燕財會月刊 Vol x No 454 2007 1054 55 5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防范企 业财务风险 邹惠萍 徐汉峰 黄 文军 徐达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學報 Vol 10 No 4 2007 1261 63 6 基于灰关联度的两阶段上市 公司财务风险灰色预警 朱佳翔 谭清美 荆 象源 軟科學 Vol 22 No 4 2008 0443 48 7 基于中报数据的上市公司财 务预警模型构建与检验 韦德洪 满春 中國管理信息化 會計版 Vol 2007 No 1 2007 0147 51 8 财务预警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贲友红 叶春玲會計之友 Vol 2006 No 6C 2006 0658 59 9 加强企业财务保健 提高企 业管理水平 王国成 常存芳財會月刊 Vol x No 399 2006 0428 29 10 现金流量表在高校财务管理 中的分析与利用 温志刚徐州工程學院學報 Vol 21 No 8 2006 0823 25 11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预警模 型研究 以高等学校为背景 研究 熊筱燕 康玉珠 赵 自强 工業技術經濟 Vol 26 No 2 2007 02153 155 12 构建高校负债的财务预警指 标体系 龙国光宜春學院學報 Vol 29 No 5 2007 1062 64 13 我国高校财务预警的应用现 状及管理问题探析 赵玉梅 李亚婕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學報 Vol 18 No 2 2008 0449 51 14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 米新英 刘泽琴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學報 Vol 18 No 5 2008 1041 43 1 2 3 4 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机制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容易发生财务危机 即因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 用 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的各种情况 企业财务危机尽管形成的原因有多种 结果 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 但基本上都有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 因此 企业应该及早发现财务危机 信号 预测并化解可能的财务危机 这就是实施财务预警的意义所在 财务预警就是利用财务指标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 发出财务警 戒信号的过程 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选择重点检测财务指标 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 监测和发现财 务危机 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 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 企业财务运行潜在的问题 提 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安排 它兼有监测 诊断和治疗功能 编辑本段 财务预警的方法 财务预警的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 1 定性预警方法 其特点是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进行分 析 以判断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比较典型的有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即将财务危机分为潜 伏期 发作期 恶化期 实现期四个阶段 通过财务分析进行判断 此外 还常用专家调查法 管理 评分法等 这类方法简单 但受分析人员的分析方法及其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2 定量预警方法 主要有 1 单变量分析方法 即运用单一变量 用个别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 主 要有三种 比率分析法 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法 安全率分析法 2 多变量分析法 这类方法是通过建立多元函数来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 编辑本段 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 1 沟通信息 企业要解决财务危机 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及时与企业利益相 关者沟通信息 尽可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其中 投资者向危机企业投入各种资源 债权人 可能通过债务重组 政府可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职工可能主动减少薪酬 延长工时 以此使 企业摆脱困境 度过危机 2 根据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所处阶段不同 采取不同对策 当企业处于 健康 发展阶段时 企业应具有超前意识 主要做好产品开发创新工作 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企业处于 正常 状况时 要分析没达到 健康 状况的原因 并予以解决 如果处于 危险 阶段 更应对症 下药 总而言之 企业应当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超前意识 建立健全 财务预警机制 以便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 恶化 财务预警机制在防治财务危机中存在的弊端财务预警机制在防治财务危机中存在的弊端 1 传统的财务危机判定方法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 首先 财务比率变化是一个中间变量 以其来对财务危机作判定与预测可能存在 偏差 其次 比率分析有很强的经验主义色彩 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再次 使用大量 专家使传统财务危机判定方法成本很高 缺乏竞争力 最后 传统财务危机判定方法中通 常假定财务比率值为线性 即每一比率值或比率组合计分值对判定财务危机发生概率的边 际贡献是相同的 这一假定与事物发展规律可能存在不一致 危机的判定直接影响到财务 预警机制的应用措施 2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 而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限制了财务分析如实并完 整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从而使财务预警机制也存在局限性 3 财务危机诊断结论的片面性限制了财务预警机制作用 财务预警机制存在滞后性 同时 大多数对企业财务预警的研究 以上市公司为对象 对非上市公司的适用 性不强 4 很少有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经营者缺乏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解与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指导 缺乏示范 感到茫然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只停留在表面上 存在弊端的原因 1 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不良影响 财务危机预警的主要依据离不开财务报表数据 而传统的财务报表数据具有以下 局限性 1 财务报表数据是一种货币形式的财务信息 会计只关注特定主体活动的经济 方面 只反映可以用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 无法量化的企业信息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体现 不出来 比如企业文化 企业领导力 执行力 经济事项的社会效益等方面 这必然导致 传统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片面性 2 财务报表数据是历史信息 会计信息是对企业过去经济业务的记录 会计历 史成本技术性准则决定了会计信息只反映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 对企业财务危机情况的诊 断 包括对企业财务状况发展态势的判断 基于历史信息基础上的判断 必然会受其滞后 性的局限 3 财务报表数据是对主体价值运动近似的反映 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 定性是广泛存在的 会计计量不可能与价值活动在量上完全一致 会计信息的加工 变换 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 是建立在人为确定的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基础上的 对 面临破产清算的公司持续经营的假设就是不成立的 另外 粉饰报表数据扰乱财务危机预 警 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对企业一些会计处理给出了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些管理当局为了 某种目的 人为进行盈余管理 会计造假 导致了会计报表数据的失真 建立在这类会计 信息之上的财务危机诊断 是缺乏准确性的 2 财务危机诊断的片面性和滞后性导致财务预警的滞后性 传统的财务诊断 一般都是企业感觉到经营出现了问题 财务状况开始恶化 才 意识到诊断的必要性 往往错过了治疗的良好时机 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人为的加大了 危机治疗成本 企业处于亡羊补牢的尴尬处境 一个企业如果在警情刚显现时就予以分析 化解 进行防治 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目前大多企业还是在危机突显时才开 始治理 1 财务危机诊断结论的片面性 传统财务报表数据只关注特定主体活动的经济 方面 只反映可以用货币形式来量化的信息 难以用货币计量的要素 如企业文化 领导 能力 组织机能 市场占有率等对企业生存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因素则往往被忽略 2 诊断结果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财务危机诊断应立足于动态的角度对 企业财务危机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分析 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 传统的财务报表数据受 历史成本记账原则的规范 所反映的数据都是历史成本 一方面表现为计量的滞后性 另 一方面表现为重置价格与历史成本的背离 都会影响财务危机诊断的结果 比如 债务重 组等重大期后事项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 远远高于企业账面价值的土地 房屋 建筑物 存货等的可变现价值 对企业来说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 3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导致财务预警系统不受重视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 保障外部投资者的合法权 益不被企业的 内部人 侵吞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 保证企业科学决策 提高 效率 只有企业效率提高了 企业各方面的利益才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保障 我国公司治 理结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持股比例过于集中 所有者缺位和内部控制不力等方面 关于财务失败与预警机制问题探究关于财务失败与预警机制问题探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 竞争国际化 知识经济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财 务风险预警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 为迎合中国会计改革的新形势 在论述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我国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机制 近 20 年来 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 多变化的市场状况 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或困难甚 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 财务风险给企业 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 企业财务风 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从构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展开探讨 一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Early waming lnstitution 是指企业在 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 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关 键所在 也是今后盘活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引入企业内部 让企业 管理者 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使责 权 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般地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 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为使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 充分的发挥 企业应建立健 全预警的组织机构 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 预警组织机构的成员 是兼职的 由企业经营者 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 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 人员组成 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 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 但不 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过程 它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 管理层 负责 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 工作可由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 如财务部 企管办 企划部 来承担 预警组织制度的实 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 持续化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 财务信息收集 传递机制 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 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 能发生的财务危机 预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还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 上 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风险征兆 主要资料包括内部数据和相关外部市场 行业等数 据 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 不仅有财会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 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 这 里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核算报告系统 还包括对会计资料的认 真阅读 分析和评价 以及寻找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消除财务风险的工作 财务信 息收集 传递机制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良性循环的基础 3 财务风险分析机制 高效的风险分析机制是关键 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 响小的风险 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 经重点研究 分析出风 险的原因 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风险的成因分析清楚后 也就不难制定相应的措施 了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并不带任何偏见 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 度的独立性 预警分析系统一般有两个要素 即先行指标和扳机点 先行指标是用于早期 评测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指标 扳机点是指控制先行指标的临界点 也就是预先所准备的 因应计划必须开始起动之点 一旦评测指标超过预定的界限点 则因应计划随之而动 4 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在财务风险分析清楚后 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预防 转化措施 尽可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若要能够有效运作 就必须要有正确 及时且合乎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管理咨讯系统 提供及时而完整的经营结果数据 供经营者 及各部门负责人以实际经营状况数据体系 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 当有超出或低于指 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 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将有不健全的症状产生 经营者应及早依数据 所代表的经营内涵做进一步深入研判 找出蛛丝马迹 对症下药 以防财务恶化 例如 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于缓慢 表示企业营销部门可能不尽心收取顾客账款 如此 一来资金 运转将吃紧 二来企业将承受更多的交易风险 此时 营销部门主管应深入探究缘由 并 提出对策 二 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化解和规避风险 使风险损失减 至最小 在经济体制转型期 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之相对 应 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是多元的 就企业微观操作而言 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1 回避风险法 回避风险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风险决策时 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或无 风险的投资方案 这实际上减少了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降低了损失的程度 二是实施 风险方案过程中 发现不利的情况时 及时中止或调整方案 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 应 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选择风险较 小的方案 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例如 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 资收益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 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 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 于股权投资的风险 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 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当然 采用回避法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风险性投资 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 只能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 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 2 降低风险法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 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 降低风险法可以采取三种策略 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 降 低损失程度 如商业企业销售商品 可能收到假币 购置验钞机就可大大减少损失的可能 性 又如企业可以建立风险预警 控制系统 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 分析 监控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 决策者还应比较控制风险的代价与减少损失之间的关系 只有 减少的损失大于控制的成本 这种策略才是可行的 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 损失的能力 如提高产品质量 改进产品设计 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 提 高产品的竞争力 降低因产品滞销 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 险 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 如企业采购材料时 坚持验货付款 就可能减少货款被骗的可能性 3 分散风险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 多元化经营及对外投资多项化等方式分散财务 风险 对于风险投资方案 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经营 共同出资 收益共享 风险共担 这样就将应由本企业独家承担的风险 改为由联营企业之间共同承担 实际上这种做法也 可以说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 因为它将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其他企业 多元化经营 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通常做法 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 的产业部门 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 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 手展开竞争 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理论依据在于 从概率统计原理来看 不同产品的利 润率是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 经营多种产业多种产品在时间 空间 利润上相互补充抵消 可以减少企业利润风险 具体地 当企业生产经营一种产品时 企业的兴衰成败就集中在 此种产品上 而在经营多种产品时 若一种产品销售不景气 另一种产品却可能比较畅销 当一种产品亏损时 其他的产品却可能盈利 这样 企业的经营效益就比较稳定 不会因 一种产品的销路不畅而导致企业亏损或破产 因此 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 可以 结合自身的人力 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 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 分散财务风险 对外投资多项化 又称多元投资 是企业分散风险的另一种有效手段 即企业对外投 资时 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 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一般来说 长期投 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险 股权投资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的风险 证券组合投资可以 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 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 多元投资可以 达到以丰补歉 以盈补亏 取长补短的目的 当然 风险越大 可能产生的收益也就越大 对外投资多项化进行分散投资风险的前提就是保证预期的投资收益的实现 4 转移风险法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转移风险通常有多种形式 A 购买保险法 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 可将应由本企业承担 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B 签订远期合同 远期合同的作用 在于明确购销双方在一定 期限内的权利和义务 C 转包法 企业可将风险大的业务 采用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的 方式 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来经营 企业定期收取承包费或租金 这样 企业的效益就有 保障 而风险则转由承包 租 人来承担 D 租赁法 企业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使 用而不经常使用的机器设备 若采取购买的方法 需要马上筹集资金 既要承担资本成本 还要承担固定资产无形损耗的风险 若采取租赁的方式取得 则可以避免这一风险 E 转卖法 它是指企业根据有关信息和风险预测 将经营风险大的资产提前转让出售的方法 5 自保风险法 自保风险 就是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 即企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进 行预测分析 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 平时分期预先提取专项的风险补偿金以补偿将 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一种是遵循谨慎性原则 建立风险基金 为风险较大的长期负债设立偿债基金 另外一种是提取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 准备金等来降低和缓冲财务风险 目前 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 存 货跌价准备金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 正是上市公司防范风险 稳 健经营的重要措施 6 债务重组法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其与债务人 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具体重组方式有 A 以资产清偿债务 B 债务 转为资本 债权转股权 C 修改其他事项等 以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 以使企业重新 安排财务资金 通过进一步调整 强化企业的财务实力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 黄世忠 中级财务会计学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 周继民 王国防 财务管理学 M 北京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1999 3 严真红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规范 J 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2 2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公务员2025年面试模拟试卷
- 初中学籍管理规章制度
- 初中物理看完这些自动化原理图豁然开朗
- 初中生植树节演讲稿
- 初中生学生劳动实践简报范文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历史期中易错点突破模拟卷及答案
- 2025年药店招聘试题及答案文库
- 河南省公务员2025年面试热点分析预测卷
- 2025年隧道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孵化厂电工试题及答案
- 2025版《农机专业合作社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
- 化粪池平时管理制度
- 护士长竞聘面试题(含答案)
- 陪玩俱乐部合同协议
- 废铁回收协议书范本
-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 甘肃陇南市金陇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重症医学科个案护理查房
- 外贸企业如何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质量
- 尊享会员合同:全方位权益保障协议
-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