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与对仗-1_第1页
对偶与对仗-1_第2页
对偶与对仗-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偶与对仗对偶与对仗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所谓 想象 是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 点较少 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 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解释得含乎其辞 不 甚了了 如 辞海 对仗 条下注释曰 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 古 文自学辞典 则解释 对偶 为 修辞方法一种 诗歌中叫 对仗 如此以 对偶 注 对仗 用 对仗 释 对偶 的辗转解说 造成了概念的混淆 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 对偶 与 对仗 是一回事 是一个要领的两种称谓 那么 究竟什么是 对偶 什么是 对仗 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 字数要等 结构 词性大体相同 意思 相前 这种对称的语言形式 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 具有独特 的艺术效果 对仗 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 在对偶基础上 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 词性一致 平仄相对 并力避上下句同 一结构位置上重得使用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 增强了节奏乐感和音乐 美 达到表达形式上的高度完善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 符合上述原则 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伏 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 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 什么是对仗了 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俺 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 对偶的要求 但由于期平仄不相对 音律欠和谐 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 天下 之 而 等词语 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 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科对仗原则 而且对得极为工稳 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 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 由于不同 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 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 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 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 它整饬了语言 增强 了语势 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 相互映衬 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对仗则是格律 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 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 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劲联必须 对仗 这一方法同时也为词曲创作所彩用 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对仗能够在相当程度 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对伏的这些特殊功 能显然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可以说 对仗 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 自然 也就成为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正因如此 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 标准要求 但鉴于 对仗 本身的特点 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 故而我们通 常不以 对偶 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