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三中 滇池中学云南省昆明三中 滇池中学 2013 年七年级年七年级 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共本试卷满分共 100100 分 考试用时分 考试用时 6060 分钟 分钟 注意 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 否则视为无效注意 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卷上 否则视为无效 第第 I 卷卷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30 题 每小题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分 共计 60 分 分 1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 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 烧烤食物 种植水稻 蒸煮米饭 A B C D 2 云南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条件优越 非常适合种植水稻 那么 你知 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3 龙的传人 中有一句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 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 A 龙 B 女娲 C 黄帝 D 尧 4 公元前 1046 年商朝灭亡 西周建立 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 炎 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春秋争霸 D 武王伐纣 5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下列制度属于西周时期开创的是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6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A 原始居民的生活 B 秦汉时期大一统 C 春秋战国的纷争 D 商周的青铜文明 7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A 小篆 B 金文 C 大篆 D 甲骨文 8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形势 C 秦朝统一 D 三国鼎立 9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成语源于 春秋争霸的是 A 退避三舍B 围魏救赵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 C 纸上谈兵D 三顾茅庐 10 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 商鞅变法 时 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 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 可以自由买卖 B 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 C 小华 出生贵族的人 爵位保持世袭 D 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 授予爵位田宅 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朝 建立于公元前 221 年 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 公元前 3 世纪 30 年代 B 公元前 3 世纪 20 年代 C 公元前 2 世纪 30 年代 D 公元前 2 世纪 20 年代 12 余秋雨曾经写到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 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主导修筑这个 了不起的工 程 的是 A 禹 B 李冰 C 商鞅 D 李春 13 追求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B 兼爱 非攻 C 仁者爱人 D 法治 14 右图是某朝代 疆域四至 示意图 这个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15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 高祖指的是 A 陈胜B 吴广C 项羽D 刘邦 16 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 想给父亲祝寿置办礼品 他会买哪样东西呢 A 汗血马 B 佛经 C 自鸣钟 D 旗袍 17 首届中国 南亚博览会暨第21 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 年6 月6 日在昆明 启幕 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 从下图可以看出 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长城一带 大海 甘肃西部 云南北部 南海 A 汉朝B 秦朝C 唐朝D 宋朝 18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 东汉时期的湖南耒阳人蔡伦改进了 A 火药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指南针 19 现在 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 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在世界医学史 上 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 A 扁鹊 B 李时珍 C 张仲景 D 华佗 20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商汤灭夏 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 赤壁之战 A B C D 21 三国演义 里的 借东风 连环计 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B 赤壁之战C 官渡之战D 淝水之战 22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 局部统一 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战乱频繁 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政权割据 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破坏了民族关系 不利于民族融合 23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24 南北朝时期 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 政治改革家是 A 商鞅 B 张骞 C 班超 D 北魏孝文帝 25 有一位北方朋友 他热衷于农作物 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 他想了解我国古 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 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 齐民要术 B 水经注 C 缀术 D 黄帝内经 26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的是 A 王羲之B 苏轼 C 关汉卿D 曹雪芹 27 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 7 位数字的是南朝宋的著名数学家 A 贾思勰 B 张仲景 C 郦道元 D 祖冲之 28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 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29 三国时期 孙权曾派一位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今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关 系 这位将军是 A 卫温 B 黄盖 C 张骞 D 班超 30 佛教开始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 秦朝 B 东汉末年C 战国时期D 西汉末年 第第 II 卷卷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3 小题 共计小题 共计 40 分 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1414 分 分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活动 40 多年 相传他有 弟子 3 000 人 其中出名的有 72 人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 格言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 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理论 1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4 分 2 根据材料一归纳 他 的历史地位 并列举出两条与 他 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6 分 3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主张有何不同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试说明 理由 4 分 32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 秦皇 汉武 并称 两人在巩固政权 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 了很大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 分 材料一 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 六经 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僻之 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民之所从矣 一一 汉书 董仲舒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了什 么措施 4 分 2 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什 么影响 4 分 3 秦始皇 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 但相同目的是什么 3 分 4 概括指出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3 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12 分 材料一 楚越之地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水耨 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 人 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 史 记 材料二 江南 民户繁育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 饥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南 朝 宋书 材料三 据 金陵记 记载南朝梁都城建康 城中二十八万余户 东西南北各四十里 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 分 2 与材料一相比 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分 3 材料二中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6 分 4 结合材料三 谈谈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发展有何作用 2 分 初一历史答案初一历史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分 二 材料解析题 共二 材料解析题 共 3030 分 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14 分 分 1 4 分 孔子 韩非 2 分 儒家 法家 2 分 2 6 分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一点 1 分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等 一点 2 分 3 4 分 孔子主张 以礼治国 以德教化百姓 韩非主张 法治 一个 主张 1 分 能自圆其说即可得 2 分 3232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 中国历史上一直把 秦皇秦皇 汉武汉武 并称 两人在巩固政权 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并称 两人在巩固政权 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 了很大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了很大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414 分 分 1 4 分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或者是中央 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2 分 焚书坑儒 2 分 2 4 分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分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 的政治指导思想 2 分 3 3 分 加强思想控制 3 分 4 3 分 促进封建王朝的大一统 3 分 3333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1212 分 分 1 2 分 落后 或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答到基本自足也能得分 2 2 分 农业 手工业 每点 1 分 3 6 分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南方 战乱少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 辛勤劳动 每点 2 分 答到任意三点即可 4 2 分 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