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海事卫星通信.ppt_第1页
第四章-国际海事卫星通信.ppt_第2页
第四章-国际海事卫星通信.ppt_第3页
第四章-国际海事卫星通信.ppt_第4页
第四章-国际海事卫星通信.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 4INMARSAT C系统 概述船站的准备遇险通信紧急 安全通信常规通信误报警 2 一 概述 1991年引入INM A的补充小型的终端适合装备于不论大小的所有的船舶提供低成本通信尤其适合小型的船舶 例如游艇 渔船和供应船 不提供语音通信数字化信息MES终端组成 小型收发机 视频显示单元 VDU 键盘和打印机多采用PC作为DTE终端设备与罗兰 C或GPS等导航设备接口 3 实施播发和接收海上安全信息EGC接收机既可以和INM C终端组成一个完整的终端设备 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EGC接收机不能发任何信息 天线是全向天线 4 5 非实时 Real time 方式发送存储转发收发文本信息或数据预备好信息 数据分隔成 数据包 Datapacket 并在系统的信道空闲可用时 将这些数据包分批发送出去 在发送的电文当中包含有纠错码 如果在发送过程中检测出错码 便开始请求重复发送电文 系统将重复发送数据包直到对方完全接收到整个电文为止 在短时间延迟后 信息 数据将被传达接收方的终端 在那数据可以被打印 浏览或储存 6 INM C系统开放的业务电传电文 Telexmessage 电子邮箱 Electronicmailbox 船到岸传真 Ship to shorefacsimile 发送文本信息给岸上的传真终端船到船通信 Ship to shipcommunication 遇险和安全通信 Distressandsafetycommunications 系统的特色 自动数据报告和查询数据报告允许按预先安排的间隔或根据要求发送信息查询功能允许用户的陆地管理者在任何时候查询欲了解的遥远船舶的信息 如船位 航向 航速 油耗 货物温度等为了提供船位报告以确保终端能接收正确的区域呼叫 通常要求船站与各种导航系统连接 如GPS Decca等 7 二 船站的准备 洋区选择在世界的许多地方 洋区被不同的卫星所重叠覆盖如 北海地区被AOR W AOR E IOR重叠覆盖重叠覆盖的区域内 如果天线没有受阻 那么它处于多个卫星的视线内 SES可在任一个洋区入网登录 注意针对NAVTEXI海区使用EGC安全网播发的海上安全信息 MSI 只能通过大西洋东区AOR E的卫星获得 8 INM C移动地球站的入网和脱网1 入网登记 Loggingin 作用 船站通信状态存入终端运行状态数据库内 并调谐到该洋区的NCS的公共TDM信道上分类 自动登记 选择信号最强的NCS进行人工登记 人工选择覆盖本船的洋区进行登记成功将显示登记洋区名及收到的信号强度没有登记 无法收发信息 遇险通信除外 自动扫描AUTOSCAN洋区登记特点 自动扫描时间2分钟 离开登记洋区后 10分钟才重新进行扫描有更强信号出现 更换登记在较强信号洋区上注意 遇险呼叫时 船站登记在遇险呼叫时所登记的洋区洋区登记要考虑MSI的接收在重叠区 此功能造成登记洋区不确定 MSI 岸船通信不便 9 IMO规定定时播发的MSI航行警告与气象信息 只通过一个单独的指定的卫星 洋区进行广播 不定时播发的MSI大风警报和遇险报警转播则通过所有覆盖相关区域的卫星 洋区播发 10 2 脱网 Loggingout 目的 避免使MES所在洋区的NCS连续不断地发送电文 只有当该MES再次入网时 NCS才会继续发送电文给移动地球站 船站的脱网即告知洋区NCS该船站不再接收报文 以后系统将拒绝任何发给该船站的报文并且告知发方这船站不能连通当准备将MES关机且关机时间较长时 操作员须首先要进行MES的脱网 MES没有脱网就关机的后果 有电文给这艘船舶的LES将会连续试发送电文并联络这个移动地球站 在反复试发送失败后 LES可能会拒绝给该MES发送电文 尽管MES没有接收到电文 LES也将向发电人收取因使用卫星发送电文所占用时间而产生的费用甚至于会造成电文丢失 应注意 有些INM C终端具有自动入网和脱网的功能 操作员无需人工来完成MES的入网和脱网 11 三 遇险通信 当船舶处于重大和即刻危险 INM C可以被用于发射遇险报警这些信息将自动通过岸站传输到陆上的RCC通常有两种遇险报警方法使用 遇险报警按钮 发送简短 包含遇险事故简要信息的警报终端菜单上的功能 发送更加详细的遇险报警报文 它包括准确的遇险事故情形和所要求援助的叙述 12 遥控遇险报警按钮按住报警按钮几秒钟 通常5秒 即可简便地将报警发出 注意事项 发送遇险报警只能发送其先前输入时的预先编程的信息 船位 航向和航速可能已改变 送给救助机构的信息应予以更新 可通过从终端发送一个最新的遇险报警或更详细的遇险优先等级报文 按下遇险按钮会立即通过系统发送遇险报警给RCC 不论你的SES是否正在进行报文传送 也不论SES是否已入网某一洋区 即使终端尚未获得使用授权 该机制仍将运行 为了不发送虚假报警 不要按下该遇险按钮 13 遇险菜单典型的步骤是 进入终端的遇险报警菜单 循菜单提示进行操作 输入必要的信息 即 船位POSITION遇险时间TIME航向 航速COURSE SPEED其他有助于搜救的重要信息 如时间允许 从菜单清单选择遇险性质NATUREOFDISTREE 选择需要的岸站 最好是在目前的洋区里最近的岸站 然而 在洋区内任何岸站都可以选择 发射遇险报警 如按 ENTER 键 等待岸站的应答 如果在5分钟后没有应答 则重复发射遇险报警 14 遇险优先等级电文的发送通过终端的编辑功能发射遇险优先级电文预先编辑存贮遇险电文 选择发射菜单 选择遇险等级及CES 按说明书要求 发射电文 15 注意事项选择最近的CES 5分钟之内没有收到LES RCC的收妥通知 重发报警不论船站是否LOG IN或是否忙于收发信息 遇险报警均可发射误发报警后 应等待收妥确认通知后 向RCC发一份电文进行解释 RCC会取消之 16 四 紧急 安全通信 同INM A可采用二位业务码业务进行32 38 39 17 五 常规通信 1 准备好船站2 准备报文使用船站电文编辑功能编辑或修改现有的电文 如中午报 字符格式取决于地面站提供的通信业务功能对ASCII格式的电文 所有地面站都具有接收功能接收Telex格式电文或八位二进制码格式数据电文 则属于地面站的选择功能 电文的长度将受到船站的限制 同时也受到所选择地面站的限制 所以应检查电文的长度 电文的报头部分 应将船站的识别码以及船站目前所登记的洋区告诉通信对象 以方便陆上用户与船站进行通信 将所准备电文以文件形式存入软盘 以便以后打印或查用 18 3 选择发送方式 或菜单 19 4 输入目的地地址船至岸TELEX通信例如至上海远洋运输公司 电传号码为33057 应答码为COSCOCN 则完整输入如下 国家电传码用户码应答码08533057COSCOCN应答码可以选择 如使用的话 则必须同目的地的电传应答码完全相符 船站发送种类选TELEX 格式选择TELEX ITAN0 2 20 船到船通信 C A B M 格式 电传洋区码 IMN号码在与上述INMARSAT A B C M四种系统船站进行通信时 发送种类为MOBILE 根据对方船站配备的终端设备和发送的信息选择适当的格式 如Telex ASCII或Data 21 船至岸传真通信向连接国际电话线路的传真机发送电文 选择发送种类为传真 选择格式为ASCII或按船站终端显示的格式进行发送 例如大远传真机号2634500 则完整目的地地址输入格式为 国家电话码地区码用户传真码应答码0864112634500省略和INM A传真区别 22 5 选择本洋区的地面站6 选择通信等级7 根据需要 可以选择电文投递到目的地以后给予投递确认通知 是地面站的选择功能 这种业务可能收费 8 选择电文发送时间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 或者根据需要选择立即发送 9 经仔细检查所有内容正确无误后 输入发送电文的指令 10 船站自动发送电文直至发送完毕 23 11 如果你要求得到电报投递到目的地以后的投递确认通知 一段时间以后 你将收到地面站发给你的这种通知 地面站通常在5 10min之内便会发回这种投递确认通知 但是请注意下列事项 当地面站通信繁忙时 虽然你的电文在发出几分钟之内便可能已经成功地投递出去 但是 地面站可能需要1h的时间才能给你发回己投递到目的地的确认通知如果在你发出电文10min之内没有收到地面站的 无法投递通知 NDN 你便可以认为电报已经投递到目的地 你最终会收到地面站的确认投递通知 12 如果地面站无法投递你的电文 它将在你发出电文以后l0min之内向你发回一份 无法投递通知 NDN 告诉你无法投递的原因 参见附录 24 增强群呼 EGC INM C移动地球站能够接收发给指定船舶或发给指定地理区域船舶的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