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石壕吏石壕吏 等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示例等诗词五首教学设计示例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 石壕吏 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学习通过叙述故事 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 表达思 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2 学会欣赏通过写景 写物抒情的诗词 3 五篇作品各自的体裁 能力目标 1 在理解 石壕吏 的基础上自读 三吏 三别 2 背诵五首古代诗词 情感目标 1 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之心 2 认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 二 学法引导 朗读背诵联系写作背景加深理解 加强积累 用 配诗作画的方法体会意境 佐以点拨 讨论 改写等 方式加以提高 三 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 第 2 页 共 16 页 l 石壕吏 中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 遇 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老妇的诉说用意在于想使 官吏同情她 使家庭免于服役 但是官吏不同情她 老妇无可奈何自请服役 2 五首诗各自的体裁 教师讲解并加以举例 比较 四 课时安排 3 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l 投影片 文学常识 随堂练习 2 有关配诗 配词的画 六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于课内熟读 背诵这五首诗词 2 课外读 三吏 三别 教师作适当指 导 七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l 学习 石壕吏 一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 2 课内背诵这首诗 第 3 页 共 16 页 整体感知 l 阅读提示 教师讲解此诗背景 诗歌创作于 安史之乱 期间 当时唐军 60 万在邺城被叛军打 败 为了补充兵力 大肆抓人当兵 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 曾被叛军俘虏 思想和人 民贴得更近 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 亲见差役把老 人 少年 结婚才一天的青年 都抓去当兵 心情沉 痛激愤 创作了 三吏 三别 这组诗如镜子般 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石壕吏 就是其中的一 篇 2 教师范读此诗 教学过程 1 讲解该诗体裁 五言古风 2 生字 词的掌握 逾墙 y 越过 一何 多么 致词 说话 邺城戍 sh 防守 老妪 妇人 3 疏通文意 指导学生口译诗歌 并分析 故事开始 第一自然段 点明时间 地点 官 吏在晚上出来抓人当兵揭开了故事的序幕 老头警觉 地越墙而逃 老妇出门应付 深刻揭示战祸之中人民 第 4 页 共 16 页 不得安宁的情景 故事的展开 第二 三自然段 在差役的态呼 老妇的苦啼声中 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 一步步展示出来 明确一点 差役绝不是静听老妇诉 说 而是不断怒呼咆哮 并没有同情她 因为如不是 差役追问不放 老妇不至于被逼到自请赴役 从老妇 的哭诉中也可见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疾苦 三男全被征 兵 三男已死亡 可见战争之惨烈 寡儿媳衣不蔽体 可知其贫困 故事的结局 第四自然段 老妇被捉 儿媳妇 抽泣 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 彻夜未眠 凄苦 悲愤 尽在不言中 4 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控诉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 反映了黑暗惨淡的战 乱现实 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 情 总结 扩展 1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 在他的诗中 三 吏 三别 描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 诗人的心与 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 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 暴气焰和冷酷无情 对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 质会有启发 第 5 页 共 16 页 2 背诵 石壕吏 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 三吏 三别 2 改写 石壕吏 为记叙文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 学习 龟虽寿 一诗中作者所表达的人到暮 年而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 2 体会 观书有感 一诗所表现出的思想意义 3 背诵这四首诗 整体感知 1 阅读提示中的相关部分 介绍作者的情况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 诗 人 朱熹 字元晦 南宋著名理学家 客观唯心主义 者 2 朗读这两首诗歌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龟虽寿 了解 电虽寿 的体裁 乐府诗 四言古风 讲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词 第 6 页 共 16 页 烈士 有雄心壮志的人 不但 不只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神龟 腾蛇虽一个长寿 一个能腾云驾雾 但它 们没有雄心壮志 所以终有竞时 终成上灰 而烈士 虽已暮年 却依然壮心不已 作者希望通过人为的努 力达到长寿的目的 成就一番人事业 2 观书有感 了解 观书有感 的体裁 七言绝句 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寓意 方塘 由于有 源头活水 的不断输入 而得 以深且清 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 天光云影 而巨 能够反映出它们 共徘徊 的细微情态 它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 比喻思 想要不断地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 才能免于停滞和 僵化 这种形象的表达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总结 两首诗歌内容不同 体裁各异 通过学习理解借 物抒情 借景寓理的方法 布置作业 1 默写这两首诗 2 预习 相见欢 清平乐 第 7 页 共 16 页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1 欣赏词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的能力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学生体会 朗读 2 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1 学习 相见欢 写作背景 亡国前耿于享乐 亡国后溺于悲哀 这就是李后 主的一生 南唐亡国降来后 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 座深院小楼中 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 相 见欢 写的就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 相见欢 为词牌名 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写了西楼 残月 梧桐 深院 清秋 西接见月 夜已深沉 作者不能入睡 可见愁情浓重 作者眼中 之景 都是凄凉冷落的 情和景合二为一 其中 锁 字暗点了身世 词的下闽直抒胸臆 为千古之绝唱 把抽象的愁极其深刻形象地写出来 剪也剪不断 第 8 页 共 16 页 理也理不清 它不能说出 只能意会 这是真正经历 过愁苦的人的真切的感受 2 学习 清平乐 介绍作者 辛弃疾 字幼安 出生在金国建立之初 他在上 饶 铅山隐居时期写了不少诗词 清平乐 为其中 的一首 疏通字意 翁媪 老公公 老婆婆 亡赖 无赖 指顽皮 淘气之意 亡通 无 相媚好 互相打趣 体味词所描绘的意境 表现农村平和 清新 愉 快的生活情境 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总结 词所表达的意境比诗更加深远 教学设计示例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 石壕吏 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学习通过叙述故事 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 表达思 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第 9 页 共 16 页 2 学会欣赏通过写景 写物抒情的诗词 3 五篇作品各自的体裁 能力目标 1 在理解 石壕吏 的基础上自读 三吏 三别 2 背诵五首古代诗词 情感目标 1 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之心 2 认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 二 学法引导 朗读背诵联系写作背景加深理解 加强积累 用 配诗作画的方法体会意境 佐以点拨 讨论 改写等 方式加以提高 三 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 l 石壕吏 中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 遇 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老妇的诉说用意在于想使 官吏同情她 使家庭免于服役 但是官吏不同情她 老妇无可奈何自请服役 2 五首诗各自的体裁 教师讲解并加以举例 比较 四 课时安排 第 10 页 共 16 页 3 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l 投影片 文学常识 随堂练习 2 有关配诗 配词的画 六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于课内熟读 背诵这五首诗词 2 课外读 三吏 三别 教师作适当指 导 七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l 学习 石壕吏 一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 2 课内背诵这首诗 整体感知 l 阅读提示 教师讲解此诗背景 诗歌创作于 安史之乱 期间 当时唐军 60 万在邺城被叛军打 败 为了补充兵力 大肆抓人当兵 人民苦不堪言 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 曾被叛军俘虏 思想和人 民贴得更近 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 亲见差役把老 人 少年 结婚才一天的青年 都抓去当兵 心情沉 痛激愤 创作了 三吏 三别 这组诗如镜子般 第 11 页 共 16 页 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石壕吏 就是其中的一 篇 2 教师范读此诗 教学过程 1 讲解该诗体裁 五言古风 2 生字 词的掌握 逾墙 y 越过 一何 多么 致词 说话 邺城戍 sh 防守 老妪 妇人 3 疏通文意 指导学生口译诗歌 并分析 故事开始 第一自然段 点明时间 地点 官 吏在晚上出来抓人当兵揭开了故事的序幕 老头警觉 地越墙而逃 老妇出门应付 深刻揭示战祸之中人民 不得安宁的情景 故事的展开 第二 三自然段 在差役的态呼 老妇的苦啼声中 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 一步步展示出来 明确一点 差役绝不是静听老妇诉 说 而是不断怒呼咆哮 并没有同情她 因为如不是 差役追问不放 老妇不至于被逼到自请赴役 从老妇 的哭诉中也可见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疾苦 三男全被征 兵 三男已死亡 可见战争之惨烈 寡儿媳衣不蔽体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可知其贫困 故事的结局 第四自然段 老妇被捉 儿媳妇 抽泣 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 彻夜未眠 凄苦 悲愤 尽在不言中 4 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控诉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 反映了黑暗惨淡的战 乱现实 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 情 总结 扩展 1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 在他的诗中 三 吏 三别 描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 诗人的心与 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 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 暴气焰和冷酷无情 对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 质会有启发 2 背诵 石壕吏 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 三吏 三别 2 改写 石壕吏 为记叙文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 学习 龟虽寿 一诗中作者所表达的人到暮 年而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 第 13 页 共 16 页 2 体会 观书有感 一诗所表现出的思想意义 3 背诵这四首诗 整体感知 1 阅读提示中的相关部分 介绍作者的情况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 诗 人 朱熹 字元晦 南宋著名理学家 客观唯心主义 者 2 朗读这两首诗歌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龟虽寿 了解 电虽寿 的体裁 乐府诗 四言古风 讲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词 烈士 有雄心壮志的人 不但 不只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神龟 腾蛇虽一个长寿 一个能腾云驾雾 但它 们没有雄心壮志 所以终有竞时 终成上灰 而烈士 虽已暮年 却依然壮心不已 作者希望通过人为的努 力达到长寿的目的 成就一番人事业 2 观书有感 第 14 页 共 16 页 了解 观书有感 的体裁 七言绝句 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寓意 方塘 由于有 源头活水 的不断输入 而得 以深且清 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 天光云影 而巨 能够反映出它们 共徘徊 的细微情态 它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 比喻思 想要不断地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 才能免于停滞和 僵化 这种形象的表达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总结 两首诗歌内容不同 体裁各异 通过学习理解借 物抒情 借景寓理的方法 布置作业 1 默写这两首诗 2 预习 相见欢 清平乐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1 欣赏词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的能力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学生体会 朗读 2 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第 15 页 共 16 页 1 学习 相见欢 写作背景 亡国前耿于享乐 亡国后溺于悲哀 这就是李后 主的一生 南唐亡国降来后 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 座深院小楼中 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 相 见欢 写的就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 相见欢 为词牌名 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写了西楼 残月 梧桐 深院 清秋 西接见月 夜已深沉 作者不能入睡 可见愁情浓重 作者眼中 之景 都是凄凉冷落的 情和景合二为一 其中 锁 字暗点了身世 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根式(大考点32题) (第1期)解析版
- 蔬果的剖面课件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期)原卷版
- 1.2 功与功率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沪教版2019
- 蓄电池的结构与检修
- 蓄电池检修课件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
- 2025年全国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12《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2025年《审核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测绘中职教学计划
- 小学生队形队列班会课件
- 绿色系古风类中国传统文化漆扇介绍模板
- 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健康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离婚后小孩学费协议书
- 初中学校学科竞赛策划工作计划
- 高危儿规范化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传感之古今未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 电压的测量课件
- 医美知识培训课件
- 私募股权投资协议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