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ppt_第1页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ppt_第2页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ppt_第3页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ppt_第4页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谢灵运 鲍照 颜延之南朝宋代元嘉时期 因其诗歌在诗情 诗境 诗艺 诗歌语言和诗歌题材上的新变 被后世诗论家称为 元嘉体 严羽 沧浪诗话 诗体 从刘勰到现代文学史家对元嘉体的特征和它在诗史上的地位多有论述 清沈德潜认为诗歌至此才 声色大开 元嘉诗歌实 诗运之一转关 说诗晬语 元嘉体上接西晋而下开永明 南齐书 文学传论 论齐代诗歌的特点和渊源时说 今之文章 作者虽众 总而为论 略有三体 一则启心闲绎 托辞华旷 虽存巧绮 终致迂回 此体之源 出灵运而成也 次则缉事比类 非对不发 博物可嘉 职成拘制 此体之源显然出于颜延之 次则发唱惊挺 操调险急 雕藻淫艳 倾炫心魄 斯鲍照之遗烈也 即便是音韵的讲求也并非始于永明 刘宋史家范晔早已称自己能 别宫商 识清浊 狱中与诸侄甥书 其时有些诗人也在诗中运用双声叠韵 更有不少诗句平仄协调 如果说永明体是近体诗的先声 那么元嘉体就是永明体的先导 一 谢灵运的家世与生平谢灵运 385 433 祖籍陈郡阳夏人 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世家大族 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主将 他年轻时即袭封康乐公 故世称谢康乐 谢灵运门第既高 天资过人 所以为人性格十分高傲 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 显露 急躁 所以注定要遭到失败 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兴起 灵运少好学 博览群书 文章之美 江左莫逮 从叔混特知爱之 袭封康公 食邑二千户 以国公例 除员外散骑侍郎 不就 为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 性豪奢 车服鲜丽 衣裳器物 多改旧制 世共宗之 咸称康乐公 宋书 卷67 谢灵运运传 宋书 又称 灵运为性褊激 多愆礼度 朝廷唯以文义处之 不以应实相许 自谓才能宜参权要 即不见知 常怀愤愤 又记载 卢陵王义真少好文籍 与灵运情款异常 少帝即位 权在大臣 灵运构扇异同 非毁执政 司徒徐羡之等患之 出为永嘉太守 宋书 本传称他 寻山陟岭 必造幽峻 岩障千重 莫不备尽 每有一新诗至都邑 贵贱莫不竞写 宿昔之间 士庶皆遍 远近钦慕 名动京师 读谢灵运诗白居易吾闻达士道 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 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 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 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 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 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 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 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 不独在章句 二 谢灵运的孤独感和审美角度谢灵运在宦海的沉浮中 感到自己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 感到他在大自然中的无力无助 由此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以在孤独中获取的宁静来安慰受伤的心灵 谢灵运的诗几乎篇篇写这种孤赏 而他在体味孤独时 又不愿意走出孤独 孤独使他在审视山水时 往往描绘一种孤峭 静谧的境界 昔余游京华 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 心迹双寂寞 谢灵运 郡中读书 且申独往意 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 岂为古今然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 谢客风容映古今 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 却是当年寂寞心 元好问 论诗绝句三十首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朝旦发阳崖 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 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 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 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 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 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 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 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 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 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 赏废理谁通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猿鸣诚知曙 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 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 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 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 乘流玩回转 蘋萍泛沉深 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 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 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 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 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 一悟得所遣 石门岩上宿朝搴苑中兰 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 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 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 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 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 阳阿徒晞发 七里濑羁心积秋晨 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 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 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 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 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 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 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 异代可同调 三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征谢灵运的诗 展现出一种超拔俗流 孤芳自赏的情怀 其诗的意境 大多具有幽深 明丽 孤峭的特征 尤其是笔下的山势 极少呈现平远悠渺之状 而多是峥嵘层叠 线条锐利 很有力量的状态 这和他的个性和写作时的心境有关 谢灵运的山水诗 几乎全都是他政治上失意时写的 他企图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来忘却现实的压迫 但出于高傲和褊躁的个性 一种贤者不为世用的孤独和苦闷 总是不可掩饰地呈现出来 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 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 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 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 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 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定山缅云雾 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 临圻阻参错 富春渚 孤客伤逝湍 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 日落山照耀 荒林纷沃若 哀禽相叫啸 七里濑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登池上楼 乱流趋孤屿 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 空水相澄鲜 登江中孤屿 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猿鸣诚知曙 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 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 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 登栈亦陵缅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沈德潜 陶诗合下自然 不可及处 在真在厚 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 不可及处 在新在俊 谢灵运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 刻划也相当精妙 他非常注意景物的远近 虚实 动静 色彩的明暗的组合与搭配 白云抱幽石 绿筱媚清涟 过始宁墅 色彩对比 云日相辉映 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 空间组合 春晚绿野秀 岩高白云屯 入彭蠡湖口 色彩对比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 空间组合 岩下云方合 花上露犹泫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陵隰繁绿杞 墟囿粲红桃 色彩搭配 鷕鷕翚方雊 纤纤麦垂苗 动静对比 隐轸邑里密 缅邈江海辽 入东道路 疏密对比 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嵚 登池上楼 虚实对比 石浅水潺湲 日落山照曜 七里濑 水为动态 山为静态 水为近景 色泽清而浅 山为远景 色泽明而丽 四 谢诗的语言钟嵘 诗品 称他说 谢客为元嘉之雄 又说 元嘉中 有谢灵运 才高词盛 富艳难踪 他的语言往往呈现出繁复和艰深的特点 登永嘉绿嶂山裹粮杖轻策 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 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 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 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 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 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 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 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 寂寂寄抱一 恬知既已交 缮性自此出 谢灵运的成就并不局限于以典丽重涩之笔写深秀奇险之景 他的诗中被人称为如 青松之拔灌木 白玉之映尘沙 的名句 倒恰恰是明白如话 发于天然 如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 初发郡 春晚绿野秀 岩高白云屯 入彭蠡口 都以简净明快的语言表现出山明水秀 月白天清的直观印象 境界清朗爽目 与他多数诗殚精苦思不同 清人方东树 昭昧詹言 惟其思深气沉 风格凝重 造语工妙 兴象宛然 人自不能及 五 谢灵运山水诗在艺术上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谢灵运山水诗在玄言诗以山水体道的观念影响下 形成了大全景式的构图 奠定了中国山水诗特有的时空观念 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宇宙采取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 这就使他的诗不但写景面面俱到 刻划细致 而且按照上下左右的空间顺序排列 形成了大全景式的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的缺点在于造成了为后人所诟病的上句写山 下句写水的固定模式 但从山水诗的长远发展来看 又为中国山水诗找到了以流转曲折的散点透视全面表现空间万象节奏起伏的基本方式 它使山水诗的境界不受具体的时间和固定的视点的限制 朝夕之间的风云变化 阴阳开合 天地之际的山川泉石 草虫鱼鸟 均被诗人组织成一个顺应自然之道的和谐完整的境界 构成诗人心灵中的宇宙空间 这正是中国山水诗时空意识的主要特征所在 如 倾耳聆波澜 举目顾岖嵚 登池上楼 极目睐左阔 回顾眺右狭 登上戍石鼓山 俯视乔木杪 仰聆大壑淙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俯濯石下潭 仰看条上猿 早闻夕飙急 晚见朝日暾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 回溪石濑修竹茂林 二 谢灵运恢复了汉魏古诗抒情言志的传统 并使之与玄言相结合 使山水逐渐走出理窟 为后代山水诗创造抒情 写景与理趣相结合的境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黄子云 野鸿诗的 康乐于汉魏外别开蹊径 舒情缀景 畅达理旨 三者兼长 洵堪睥眺一世 过始宁墅束发怀耿介 逐物遂推迁 违志似如昨 二纪及兹年 缁磷谢清旷 疲薾惭贞坚 拙疾相倚薄 还得静者便 剖竹守沧海 枉帆过旧山 山行穷登顿 水涉尽洄沿 岩峭岭稠叠 洲萦渚连绵 白云抱幽石 绿筱媚清涟 葺宇临回江 筑观基曾巅 挥手告乡曲 三载期归旋 且为树枌槚 无令孤愿言 登上戍石鼓山旅人心长久 忧忧自相接 故乡路遥远 川陆不可涉 汩汩莫与娱 发春托登蹑 欢愿既无并 戚虑庶有协 极目睐左阔 回顾眺右狭 日末涧增波 云生岭逾叠 白芷竞新苕 绿苹齐初叶 摘芳芳靡谖 愉乐乐不爕 佳期缅无像 骋望谁云惬 岁暮殷忧不能寐 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 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 年逝觉已催 三 谢灵运在继承前代古诗艺术成就的基础上 创造了极貌写物的各种表现技巧 开出了山水诗中以铺写繁富 典丽 厚重为特色的一种境界 成为唐代山水诗派中雄深诗风的先导 谢灵运诗风的繁富典丽 格调的沉稳厚重 首先与他写景上下左右铺排详赡的创作程式有关 除此以外 他在表现艺术上的刻意追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最突出的是 善用生涩 凝重的声调描绘山水巉刻奇险 丰富多变的姿态 已注意运用中国文字象形会意的特点 使声调 语感 节奏与描写对象相协调 他的诗中有许多生撰硬接的词汇 这是他的诗语言典重生涩的一个原因 如 近涧涓密石 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 水宿淹晨暮 阴霞屡兴没 游赤石进帆海 久痗昏垫苦 旅馆眺郊歧 游南亭 等等 书 益稷 洪水滔天 浩浩怀山襄陵 下民昏垫 孔颖达疏 言天下之人 遭此大水 精神昏瞀迷惑 无有所知 又若沉溺 皆困此水灾也 他的诗中有许多生撰硬接的词汇 这是他的诗语言典重生涩的一个原因 如 近涧涓密石 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 水宿淹晨暮 阴霞屡兴没 游赤石进帆海 久痗昏垫苦 旅馆眺郊歧 游南亭 等等 他还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字 勾勒山川地貌的轮廓 如 侧径既窈窕 环州亦玲珑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山行穷登顿 水涉及洄沿 岩峭岭稠叠 洲萦渚连绵 过始宁墅 连嶂叠巘崿 青翠杳深沉 晚出西射堂 等等 这些词汇贴切地表现了山的奇险 水的连绵的姿态 以及千转百折 分布复杂的地貌 后代山水诗人多由此得到启发 充分利用生涩拗峭的语调和难字难句以追求苍硬奇崛的声情 表现大自然中雄奇险怪的景观 从而使大谢体成为山水田园诗派中专写探幽寻胜的一种诗体 第二节 鲍照 鲍照是元嘉文坛上的另一个著名作家 诗 文 赋都取得了当时第一流的成就 其中以诗歌的成就最高 他与谢灵运 颜延之并称为 元嘉三大家 鲍照 414 466 字明远 祖籍本为上党 今山西省长治一带 人 后迁东海 今山东省郯城 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京口 今江苏省镇江市 一带度过的 他多次自称 孤门贱生 身地孤贱 家世贫贱 参见 解褐谢侍郎表 拜侍郎上疏 谢秣陵令表 等文 约二十六岁左右因其 辞章之美 被临川王刘义庆擢为侍郎 后相继作衡阳王刘义季 始兴王刘濬的侍郎 宋文帝孝建元年 454 任海虞 今江苏省常熟市 令 两年后回京都任太学博士 兼中书舍人 舍人是九品小官 不久又外任秣陵 今江苏省江宁县 令 孝武帝时入临海王刘子顼幕任参军 时江陵人宗景等起兵掠城 照为乱军所杀 鲍照仕宦二十多年长期沉沦下僚 这位 负锸下农 出身的杰出诗人 士族门阀制度阻绝了他政治上的一切机会 他一生的悲剧可以说是一曲社会悲剧 鲍照不仅对自己的才能有高度自负 而且功名欲望十分强烈 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在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现实生活中春风得意 是他不顾一切所要追求的人生目标 老庄和玄学所津津乐道的安时委顺恬退超脱的生活态度 与他的人生理想格格不入 他认为人生最可怕的是老死窗牖默默无闻 最大幸福就是得志行乐 人生苦多欢乐少 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 床头常得沽酒钱 拟行路难 之五 他甚至不惜生命来实现这一目标 他在 飞蛾赋 里写道 本轻死以邀得 虽糜烂其何伤 岂学山南之文豹 避云雾而岩藏 要像飞蛾那样以轻死 邀得 决不学文豹云雾中躲藏 南史 本传记他青年时贡诗言志的一则对话生动地表现了他的人生追求 鲍照 欲贡诗言志 人止之曰 卿位尚卑 不可轻忤大王 照勃然曰 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 安可数哉 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 使兰艾不辨 终日碌碌 与燕雀相随乎 于是奏诗 义庆奇之 赐帛二十匹 可他一辈子不得不 与燕雀相随 不是依人作幕僚 就是外放为小吏 追求得意偏偏总是失意 且不说得志行乐 就是基本生活也不能保障 鲍集中一则 请假启 读来令人心酸 臣居家之治 上漏下湿 暑雨将降 有惧崩压 比欲完葺 私寡功力 板锸陶涂 必须躬役 冒欲请假三十日 伏愿天恩 赐垂矜许 因此 抗议压抑人才的门阀制度 是他诗歌创作的中心主题 不愿意潜藏遁世 更不愿意认 命 低头 这使他与当时的门阀制度和社会偏见产生激烈的冲突 使他的心灵深处一直处于慷慨激昂和牢骚不平之中 同时这也是使他的诗歌 发唱惊挺 操调险急 的原因 鲍照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其乐府诗 南史 鲍照传 说他 尝为古乐府 文甚遒丽 他的乐府诗就其内容而言 或叹写人生道路之艰难 或抒社会黑暗之激愤 或发怀才不遇之牢骚 就其曲调而言 他拟作的乐府多为 杂曲歌辞 杂曲歌谣 相和歌辞 以及 吴声歌 和 西曲歌 而很少仿作宗庙 朝廷所用的 雅乐 钟嵘在 诗品 卷中说称其诗 不避危仄 颇伤清雅之调 故言险俗者 多以附照 所谓 险 主要是指他的诗歌 气急色浓 务追奇险 王闿运 八代诗选 所谓 俗 主要是指他的诗歌多表现征夫的愁苦和思妇的怨恨 抒写寒士的抑郁和愤懑 既没有廊庙诗的雍容华贵 也没有玄言诗和游仙诗的从容冲淡 不少乐府诗学习民歌清新华美的风格 在语言上又不太注意用典 所以缺乏那种典雅高贵的格调 险俗 这一语含贬意的指责 恰好表明鲍照乐府诗感情强烈奔放 造语奇险新颖 诗风清新刚健的特征 他乐府诗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寒士不平之鸣 对门阀制度他郁积着满腔怒火 世家大族占据要津 垄断权力 致使寒士沦落不偶兀兀终生 对这一社会现象他痛恨至极 发为歌咏声情激越近乎狂嗥怒吼 他的诗 常以跌宕的章法和劲挺的语言抒写孤愤激烈的情感 形成他那 发唱惊挺 操调险急 的抒情风格 如 拟行路难 十八首之四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前面六句采用一短一长的句式 一张一弛的节奏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那种跌荡起伏的情绪 最后连用两个长句破闸而出 形成情感的巨澜 又如 拟行路难 之六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 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 诗一起笔劈空而来 连续用 不能食 拔剑击柱 长叹息 三个动作 写出了诗人积愤填膺的怒气 也写出了他唯有 长叹息 的无奈 三四句才交待何以 拔剑击柱 的缘由 原来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 在门阀制度下寒门的天才还得侍候和依附世族的蠢才 既然寒士在仕途上只能 蹀躞垂羽翼 那还不如 弃置罢官去 中间六句诗人好像沉醉于天伦之乐 其实这些亲切甜蜜的家居生活画面 是诗中尖锐的反讽和自嘲 一个希望 功名竹帛 的志士 拟行路难 之五 只能在 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 中自遣自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 结尾两个长句使他郁积的愤怒喷薄而出 并从个人的不遇扩展到历史的悲剧和社会的不公 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孤 是说他出生于 孤门细族 直 是指他性格的刚直不阿 自古圣贤 尚且 尽贫贱 既 孤 且 直 的诗人又如何能伸头呢 于表面的自解中表达了他的控诉和抗议 由于他长期处于社会的下层 由于他在仕途上的坎坷遭遇 所以他的诗歌能真切反映下层人民的悲哀和不幸 如 代东武吟 写一位少壮从军的 寒乡士 在军中身经百战九死一生 然而屡建功勋却一无封赏 时事一朝异 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 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 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 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 空负百年怨 这位从军寒士的一生是社会不公的生动写照 鲍照将七言古诗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他之前如曹丕等人虽有所作 但基本上都是偶一为之 只有到了他这里七言长句才可以说在艺术上臻于成熟 尤其是最为人称道的是 拟行路难 十八首 连李白这样伟大的诗人也深受其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