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 预习古诗 学习 墨梅 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 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 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 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 2 思考 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想到了过去 学习的古诗 诗人的介绍 特别想知道 古诗三首 指的是哪三首 是谁写的 诗的内容是什 么 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 明任务 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 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 诗人分别是王冕 郑燮和于谦 通过学习古诗 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要领悟学习古诗 的方法 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 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 指导预习 1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 朗读古诗 3 联系注释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 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 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 质疑为重点 四 学习 墨梅 1 了解诗人解诗题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 墨梅 作者 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 公元1287 1359 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 号 煮石山农 诸暨人 今浙江绍兴 3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 顾名思义 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 从题目上 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 幅梅花图是谁画的 墨梅有什么特点 诗人为什么要写 墨梅 这首诗 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 感情 2 讲解诗意 1 教师范读 2 指名学生读 3 学生借助字典 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 提出不懂的地方 4 教师点拨前两句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A 指名试读 B 理解字义 洗砚池 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 池水因此变成黑 色 淡墨痕 淡墨 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 如淡墨 浓墨 焦墨 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 的痕迹 C 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 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 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淡墨 痕 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自由读 指名读 评读 读至此 产生疑问 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 吗 E 教师点拨后两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5 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 指名试读 B 理解字义 清气 清香的气味 这里指纯洁的人品 高尚的节操 乾坤 天地 人间 C 诗句的意思 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 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 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作者这 样描写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 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 来讨人称赞 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 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 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 联系非常自然 也很有情趣 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 清香 作者一 语双关 以物喻人 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 朗读全诗 4 总结全诗 1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有什么特点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动作 5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 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 墨梅 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 解诗题 抓字眼 明诗意 想意境 悟诗情 五 作业 1 背诵 墨梅 2 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 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内容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后两首古诗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提高学 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指名背诵 墨梅 2 汇报自学预习的情况 1 强化学习古诗的方法 2 询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学习 竹石 1 了解诗人 理解诗题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郑燮 1693 1765 字克柔 号板桥 兴化 今属江苏省 人 清代著名的 书画家 文学家 是 扬州八怪 之一 2 理解诗题 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的画家 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 这首诗 是题写在他画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2 抓字眼 明诗意 A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 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 如同咬住一般 破岩 山岩的裂缝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 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这两句诗中用了一个 咬 字 极为有力 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立根原在破岩中 表明 了劲竹对生活条件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极强 B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 坚韧不拔 任尔 随你 人 任平 尔 你 这两句诗 的意思是 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 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恶劣环境对劲松的磨练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千磨万击 东西南北 风 指的是无数的磨难 恶劣的环境 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 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想意境 悟诗情 1 在你的生活中 你最喜欢哪种植物 你喜欢竹子吗 为什么 说说你的理由 2 诗人喜欢竹子吗 为什么 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作者非常喜欢竹子 作者用质朴的语言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劲竹坚忍不拔 不屈不挠的精神 寓意十分深刻 这首诗借物喻人 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之中的劲竹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决不随波 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3 以诗人的身份 怀着对劲竹的敬佩之情朗诵全诗 三 学习 石灰吟 1 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 1 指名读 读后评读 2 填空练习 石灰吟 这首诗是 明代 诗人 于谦 所做 2 教师点拨 1 知诗人 解诗题 石灰吟 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于谦 1398 1457 钱塘 今浙江省杭 州市 人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 传说这是于谦 12 岁时的作品 2 抓字眼 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 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锤 锤打 凿 开凿 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 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 然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 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 第二 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 面对严峻的考验 却能够从容自若 处之泰然 烈火焚烧 与 若等闲 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 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 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 一语 双关 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 想意境 悟诗情 A 诗人写的是石灰 石灰有什么特点呢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 对烈火的 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 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 畏艰险 不怕牺牲 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 这首诗借石灰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在人生道路 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 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 诗中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方法 形象生动 语言也铿 锵有力 D 朗读全诗 四 总结复习 1 分组朗读三首古诗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用什么样的感情读 语调停顿 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骨科常见损伤急救处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分泌科激素治疗指南考察答案及解析
- 气相色谱分析仪操作培训手册
- 劳动合同法律风险及实务处理案例
- 网络贷款中介管理办法
- 社保劳动关系管理办法
- 物流快递收费管理办法
- 社保基金流通管理办法
- 甘肃泔水喂猪管理办法
- 涉农项目统筹管理办法
- 《社交媒体的传播》课件
- DB33T 768.3-202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车客运站与客运码头
- 利用数字化工具改善医共体慢病管理水平
- 氧化铝工艺流程图解析
- 北京银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医院医保培训
- 医院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电气火灾监控模块竞争战略规划与需求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构建企业ESG与可持续发展计划
- 制造业生产组织协调措施探讨
- 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备忘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