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青 岛岛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本本 科科 实实 习习 报报 告告 实习地点 化学工程实习基地实习地点 化学工程实习基地 精细化工实习基地精细化工实习基地 实习名称 实习名称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化工学院化工学院 院 部 院 部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专业 班班 20122012 年年 7 7 月月 3 3 日日 校校 内内 实实 训训 2 学 生指导教师 实习名称校内实训实习时间 2012 7 2 实习地点化学工程实习基地 精细化工实习基地 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00 字 本次校内实习对于我们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于行业的 了解有很大的提高 实习的主要目的 1 了解化工行业的先进设计工艺 设备 进一步增 加对本行业的先进科技的了解 2 熟悉本校的先进科研成果 认识本校改进的先进 工艺流程 3 了解 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与脉冲管洗涤 器 工艺流程的要点 以及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 淘析器 填料塔 的设备工作原理和改进方向 4 通过本次的实习 了解精细化工生产设备和工艺 5 在实习中学习安全生产的知识 体会将来工厂实 际生产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实习的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 在老师的带领讲解下 了解当代化工行业的先进科技 也体会到了实验室研究 的魅力以及将来工厂实际的操作条件 对于我们专业能 3 力的提升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分章节详细撰写每一个实习项目的介绍 工艺流程 生产原理 设备结构 工作原理及特点等 要求 5000 字左右 在进行了实习动员大会的简单实习介绍和安全问题的强调后 在 本周的周二和周三的上午 我们分别在化学工程实习基地和精细化 工实习基地进行的了参观实习 一 化学工程实习基地的实习一 化学工程实习基地的实习 周二上午集合完毕后 在段老师的带领下 我们来到化学工程实 习基地进行实习 1 1 实习前的总体讲解和安全问题强调 实习前的总体讲解和安全问题强调 首先 段老师先在正式实习前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纪律和安全问题 以及实习的主要内容 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与脉冲管洗涤器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 淘析器 填料塔 规整填料 波纹板 在进行总体的简单讲解和 安全问题强调之后 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实习 2 2 淘析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改进的方向 淘析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改进的方向 我们参观了解的第一个设备是实验室中对原始设备进行进一步改 进和优化的新型淘析器 2 12 1 设备简介设备简介 淘析器是用于从颗粒产品中奖微小晶粒和纤维分离出来的设备 利用个区域气固两相存在的速度差 使附着在颗粒表面的细粉尘由 4 气体对固体表面的剪切作用脱落 气流突然加速 减速或改变方向 绕过颗粒表面的气流边界层需要重新建立 此时气流气流对粒料表 面的剪切作用成倍增大 操作时 进去器内的在主体颗粒一直下落 而气流在不断改变方向和速度 已达到淘析洁净的目的 实验结果 显示新型淘析器的综合分级效率达 97 8 比原有淘析器高 28 左右 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齐鲁石化塑料厂 2 22 2 设备原理设备原理 新型淘析器设备结构 粒料从 Nl 加入 靠重力下落 在加料段下部 被从 NS 进入加料段环 隙的气体加速 向下经加速段流入 对流分离段 在对流段 并流向 下流动的颗粒和气体与从循环区 N3 入口流入的上升气流相遇 两股 5 气流均转为向上流动 颗粒表面附着的细粉大部分在此区域脱离粒料 表面进入气相 被从 N 排出的气体带出器外 粒料靠重力和惯性继续 下落 在对流区下段与上升气流逆流流动 粒料表面的细粉尘被进一 步淘析后落入 循环区 在循环区 由 N 进入的气体横向穿过持续 下落的粒料 部分返转向上进入对流区 部分返转向下 在空气喷嘴喷 入的高速气流带动下形成环流 粒料再次被淘析 洁净的粒料落入锥 体 从 N 由输送机送出器外 2 32 3新型的淘析器针对于传统淘析器的新型的淘析器针对于传统淘析器的 缺点缺点 1 粒料在淘析器内的停留时间短 淘析不充分 2 出气时有少量粒料带出 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连接加速段和渐扩口径的内筒后 有效 地消除了对流段顶部环隙的短路流和死旋涡 避免了对冲气流的相互 扰动 更有利于物料的分散 通过调整分离段长度和直径 增大了气 流对颗粒的剪切力 增加了粒料的停留时间 在淘析区 通过下移进 气位置并加入两层格栅 该区域气流更加匀称规整 导流整流效果明 显 加强了气流对粒料的淘析作用 因此 对比于传统的淘析器 新型的淘析器的优点主要有 1 在对流段加入内构件 消除了出口附近的短路流 防止了粒料 逃逸 2 通过缩短加速段 加长对流段 增加了粒料的停留时间 强化了 气流对粒料表面的剪切作用 3 在淘析区加入格栅 规整了流场 消除了静电吸附 同时使粒料 6 表面的粉尘振动脱离 促进了细粉尘的分离 实验室新型淘析器性能测试流程图 实验室实验实际设备图 7 3 3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工作原理及优点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工作原理及优点 本次实习的第二个设备 为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 液柱喷射烟气 脱硫技术由于气液相互作用强烈 运行稳定可靠 烟气脱硫效率高 等特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3 13 1 设备简介设备简介 想对于传统的填料或塔板式的吸收塔 液柱喷射脱硫塔有着很大 的不同 并且有着相对于传统吸收塔很大的优势 针对于吸收过程 的特点 要想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我们应该提高和改进的就是 1 提高气液的接触时间 2 增加气液接触的面积 做到如上两点 对于吸收过程 吸收的效果会有很大的改进 而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正是有这两方面的提高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设备图 8 3 23 2 设备原理设备原理 如上图所示 相对于传统的吸收塔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塔烟气由 设备下部的气体分布器 3 引入 浆液由塔下部的喷嘴 2 自下 向上喷射进入设备 喷射液柱在达到最高点后 自然散开 形成无 数液滴作重力沉降 与上升气流产生高效的气液接触 净化后气体 经除雾器 1 后由顶部出口管排塔出 吸收浆液进入浆液池 4 循环利用 达到高效脱硫的作用 此过程中 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 时间和接触面积性对于传统的吸收塔都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 有着 相对更好的吸收效率 4 4 填料塔 规整填料 波纹板 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填料塔 规整填料 波纹板 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4 14 1 设备简介设备简介 填料塔的应用在化工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是吸收还是精馏 都有着填料塔的应用 填料塔通过填料的作用 使得吸收或精馏时 9 的传质更加高效 4 24 2 填料分类填料分类 常用的填料塔的填料可以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 工业使用也 可分为两大类 拉西环矩鞍填料 鲍尔环 鲍尔环是在拉西环的壁 面上开一层或两层长方形小窗 波纹填料有丝网形和孔板形两大类 对填料的基本要求有 传质效率高 要求填料能提供大的气液接触 面 即要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并要求填料表面易于被液体润湿 只有润湿的表面才是气液接触表面 生产能力大 气体压力降小 因此要求填料层的空隙率大 不移引起偏流和沟流 经久耐用具有 良好的耐腐蚀性 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必要的耐热性 取材容易 价 格便宜 填料塔结构图 10 4 34 3 进气口设计进气口设计 在实验室的参观时 关于填料塔的部分 在观看了塔内规整填料的 分布以后 以及流体进出的基本流程后 结合课本上所学习的基本 原理 段老师重点讲解了填料塔的气体进入处的设计 如上图 8 所 示 近期管口的设计是使进气口向下 如此设计的优点有 1 直接向上进气会使气体的分布不均匀 向下进气可以是进气 分布均匀 增加传质效果 2 向上进气会直接吹到填料 使得填料的水平度有影响 从而 11 使得液体的分布产生壁流 而向下进气可以避免此情况 5 5 直流降膜旋风除雾器设备的基本原理 直流降膜旋风除雾器设备的基本原理 5 15 1 设备简介设备简介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是将前一操作单元的气体和部分液体一同 引入除雾器 在入口前的管道内即形成滴状流 由大液滴捕捉小雾 滴 进入除雾器后 利用气体的旋转和引流 使液相在壁面形成均 匀下降的夜魔保护器壁 并带走易结垢的雾滴 除雾是指从气体中分离雾沫的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 通 常对于直径大于 50Lm 的液滴可用重力沉降法分离 5Lm 以上液滴可 用惯性碰撞及离心分离法分离 对于小于 5Lm 的细雾需用纤维过滤 或静电除雾法 5 25 2 过程特点过程特点 实验室中的除雾器是主要用于三氯氰胺的生产 三聚氰胺生产过 程中需对尿素洗涤塔的气体除雾 该过程的特点是 除雾效率要求 高 雾滴小并不能用重力沉降法除雾 因尿素溶液含有三聚氰胺 密胺三聚氰酸酯等杂物 器壁上易产生严重结疤现象 若采用惯性或 旋流板捕沫器会堵塞填料层或旋流板通道 因此采用一般旋风除雾 器除雾 但需定期地用尿素浸润除雾器 以除去结疤物质 保证设 的运行 实验室中的直流降膜除雾器是针对尿素洗涤塔后的气体除 雾 开发的一种压降低 除雾效率高 能有效防止器壁结壳现象的 新型旋风除雾器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结构性形式图 12 5 35 3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的优点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的优点 1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具有压降低 节能和除雾效果好等优 点 2 在正常操作范围内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的出气含雾量小 于 110 10 2 gPkg 气体 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3 入口表观气速在 25mPs 30mPs 液气比在 r 3 8 时 在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的器壁上能形成均匀且做旋转流动的液膜 液 膜厚度在 016mm 019mm 的范围内 6 6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基本原理及优点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基本原理及优点 6 16 1 设备简介设备简介 13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含尘气体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 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一固分离装置 因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操作弹性大 性能稳定 投资少 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被广泛应 用于化工 采矿 冶金 机械 轻工 环保 食品 医药 发电 建材等各个领域 6 26 2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图 1 排灰管 2 锥体 3 进气口 4 筒体 5 内件 6 排气管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机理如下图 所示 工作时 含尘气体从 直筒段下部的进口以切向方式进人器内 在内件中进行一次分离 达到分离要求的气体介质直接从顶部排气口排出 部分气体连同固 14 体颗粒由导流通道引人锥体 在锥体内得到二次分离 分离后的气体 在锥体底部沿轴向返回一次分离区 固体颗粒在锥体底部富集并从 排灰口排人灰仓或排向器外 从而使气固两相得到分离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机理图 6 36 3 该旋风除尘器的主要优点是该旋风除尘器的主要优点是 大部分净化气体经内件直筒段直接从排气管排出 流动路径短 且沿径向 轴向速度梯度小 流体内剪应力小 故压降小 能耗低 约为常规型旋风除尘器的 1 3 一 1 2 在大直径 大处理量 的情况下 一次分离区内的流体均作向上的旋转运动 故仍能保持 理想的流动状况 因此放大效应小 处理量大 效率高 气体进口位 15 于直筒段的下方 操作条件的波动不会造成流体的短路 且不影响 流体的流型 只能引起旋转速度的轻微变化 不会产生分离效率的 明显变化 故操作稳定性好 内件的设置和流型的改变 消除了上灰 环 避免了上 下旋流的干扰摩擦 故能耗低 用 IF A 一 3 0 0 热线热膜风速仪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新型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内流体 的湍动强度比普通型旋风除尘器内的湍动强度大为减小 气流旋转 速度加快 6 46 4 高效的原因高效的原因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对细粉尘的分离效果明显 其主要原因是 环流 式旋风除尘器内外筒之间的环隙通道消除了常规除尘器顶部的灰环 一次分离区内不存在方向相反的内 外旋流 使气流能够保持稳定 的旋转速度 减少了气流发生湍动的程度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锥体 部分的气相流量仅为环流量 流量小 有效地消除了锥体和灰仓的 粉尘卷扬 7 7 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与脉冲管洗涤器工艺流程的基本 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与脉冲管洗涤器工艺流程的基本 原理和优点 原理和优点 7 17 1 工艺简介工艺简介 实验室中针对海上钻屑处理的特殊性 提出了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 油技术 其总体方案为 以轻质溶剂稀释和清洗岩屑 再将重质油 油 基泥浆 与轻质溶剂分离 重质油可汇入振动筛下钻井液 溶剂循环使 用 岩屑中所含轻质溶剂以高温十燥方式驱除 使岩屑中不含油与溶 剂 可抛海处理 干燥出来的溶剂循坏使用 该方法司一在钻井平台的 16 限定范围内安全进行 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且经济效益显著 7 27 2 传统工艺的环境危害传统工艺的环境危害 使用油基钻井液或含油钻井液添加剂 以及钻开油层时 必然会产生 大量的含油钻屑 若含油钻屑不经处理就排放入海 会对海洋环境造 成严重危害 主要危害包括 1 含油钻屑排放入海 钻屑上附带的部分油类将会从钻屑上分离 出来 漂浮在海面上形成海面浮油 海面浮油对海洋环境会造成一系 列害 1 油类漂浮在海水水面形成油膜 影响海水与大气的交换 降 低海水中的溶解氧 造成海洋生物或海上渔业的巨大损失 2 油膜随 海风漂流 常常向海湾及旅游风景区漂移 影响海水的颜色与气味 从 而影响沿岸渔业 旅游业和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 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3 油类及其分解产物中 存在多种有毒物质 如苯并花 多环芳烃等 这些物质在海水中被水生生物吸收富集 然 后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人体 危害人体健康 4 大面积的海洋浮油 还会影响大气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的过程评价与脉冲管洗涤 器研究循环 危害海洋生态系统 造成难以估计的长期环境效应 2 部分没有从钻屑中分离出来的油类 会随钻屑一起沉入海底 在 海底供氧不足的条件下 油类的生物降解十分缓慢 将长期残留在海 底 这将会对海洋环境造成长期影响与危害 如影响海底动植物的生 长繁殖 此外 沉入海底的钻屑油类会逐步释放 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 繁殖 或形成海面浮油而造成多种危害 7 37 3 处理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7 1 钻井泥浆先进入振动筛筛分 筛下物循环使用 筛上物即含汕 钻屑 山螺旋输送机送入处理系统 含油钻屑的输送速度为 7500kg ll 2 以 250Okg ll 和 7500k 吵的流率从一级脉冲洗涤器底部分别 注入溶剂小一次洗涤液 和含油钻屑 经脉冲管洗涤器洗涤后 连续流 出 3 出料 直接进入 1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将岩屑与液 相 溶剂和油 分离 岩屑庄 I 螺杆泵输送进二级脉冲管洗涤器 通过脉 冲管的反复扩大与收缩 岩屑与二次洗涤液充分混合 进行二次洗涤 4 岩屑与二次洗涤液进入 1 旋流器 旋流器底部出料由螺杆泵输 出 山三次洗涤液提升 经脉冲管进行三次洗涤 5 岩屑一与三次洗涤液进入 2 旋流器 底部出料 由螺杆泵输出 由四次洗涤液 回收的纯溶剂 提升 经脉冲管进行四次洗涤 6 四次洗涤后的出料 含岩屑溶剂 进入 2 卧式螺旋卸料 沉降 离心才儿 将溶剂与岩屑分离 分出来的岩屑中含溶剂量在巧 以下 重量百分比 7 卧式螺旋出来的岩屑直接落入双螺连续干燥机 岩屑经与 315Oc 的导热油间壁换热 将溶剂从岩屑中清除 8 清除溶剂后的岩屑含油与溶剂的量小于 0 3 重量百分比 由海水冲刷排放 排放的物料温度 50 9 1 卧式螺旋出来的油基泥浆与溶剂的混合液 仅含 3 产 n 以 18 下的岩屑 经与分离塔底 270e 的出液换热和导热油加热后进分离塔 10 塔顶分离出来的溶剂经冷凝器降温至 50e 以下 由泵送入洗 涤系统作为四次洗涤液 塔底的出料为油基和少量 3 产 m 以下的细砂 经降温后汇入振动筛筛下物 循环使用 11 分离塔底设循环再沸器 从第 3 块塔板抽出的液体经再沸器 加热至预定的温度后 再注入第 4 块塔板 12 双螺连续千燥机顶部出料进入海水冷却器冷凝 冷凝下来的 纯溶剂汇入四次洗涤液 13 2 卧式螺旋出液作为三次洗涤液 由油泵提压输送 2 旋流 器顶部出液作为二次洗涤液 由油泵提压输送 1 旋流器顶部出液作 为一次洗涤液 山油泵提压输送 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流程图 19 海上钻屑脉冲热驱脱油技术方块流程图 中间洗涤过程图 7 47 4 工艺优点工艺优点 由于海上钻井的特殊性 本处理方案的流程的优点有 使设备体积 和重量进一步降低 从而更适合在海上钻井平台上使用 改进的地方 20 有寻找更合适的洗涤剂 优化脉冲管的结构 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 提 高能量的回收利用 使能耗进一步降低 二 精细化工实习基地实习二 精细化工实习基地实习 在陈光辉老师的带领下 周三的上午 在集合之后 我们来到精 细化工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实习工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一些反应 釜设备 还有真空干燥设备 1 1 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流程 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流程 1 11 1 工艺简介工艺简介 醋酸乙酯是用途很广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生产醋酸乙酯 是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 浓硫酸为催化剂在反应釜中进行的 在提 纯醋酸乙酯的过程中 由于产物水和乙醇能与醋酸乙酯形成恒沸物 见表 常温下也部分互溶 给醋酸乙酯的提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工业上主要是利用醋酸乙酯 乙醇 水的恒沸组成与常温下互溶 度的差别 进行循环精馏 冷凝 回流脱水 其工艺流程见图 21 1 21 2 改进方向改进方向 研究通过添加促进剂 改变三元组分的液 液平衡 达到常温下分出 水 提纯醋酸乙酯的目的 并进行了工业应用的基础研究 为工业 生产醋酸乙酯提供一种节能的分离方法 1 31 3 改进结果改进结果 22 表 2 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改进前后能耗比较 1 41 4 结论结论 促进剂 CM CL 可以在常温下打破醋酸乙酯 乙醇 水之间的液 液 平衡 改变其互溶度 用 CM CL 萃取液提纯醋酸乙酯 在萃取比为 0 6 经三级错流萃取后 有机相中醋酸乙酯的浓度从 89 提高至 98 8 水的浓度从 6 降至 0 6 经过热量衡算表明 这一新 的分离方法可比传统的工艺方法节省 40 的能耗 且其工艺稳定 促进剂回收容易 适应于醋酸乙酯工业上的推广应用 2 2 真空干燥器 真空干燥器 2 12 1 设备简介设备简介 真空干燥箱是专为干燥热敏性 易分解和易氧化物质而设计的 工作时可使工作室内保持一定的真空度 并能够向内部充入惰性气 体 特别是一些成分复杂的物品也能进行快速干燥 采用智能型数 字温度调节仪进行温度的设定 显示与控制 23 2 22 2 设备结构图设备结构图 实验室中的真空干燥分为三部分 加热器 加热干燥介质 干 燥箱 抽真空系统 控制主板 设备结构图 24 实际设备图 2 32 3 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1 将物料均匀放入真空干燥箱内样品架上 推入干燥箱内 2 关紧箱门 放气阀 箱门上有螺栓 可使箱门与硅胶密封条紧 密结合 3 将真空泵与真空阀连接 开启真空阀 抽真空 4 依据真空泵的性能 抽到压力表为真空泵的极限值为准 5 抽完真空后 先将真空阀门关闭 如果真空阀门关不紧 请更 换 然后再将真空泵电源关闭或移除 防止倒吸现象产生 6 本所物料的干燥周期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下 历力表 温度 表 和箱体内的变化 来处理 如果压力表指数下降 则可能存在 漏气现象 可再进行抽气操作 7 干燥完成后 先将放气阀打开 放出里面气体 再进行打开真 空干燥箱箱门 取出物料 25 思 考 与 讨 论 1 醋酸和乙醇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工业上醋酸乙酯生产过程中如何 提高醋酸乙酯的生产效率 1 保证反应温度 2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物总量增加 平衡向右移动 a 乙醇过量法 不但使反应物总量增加 平衡向右移动 而且 提高了醋酸乙酯转化率 b 使用无水乙醇 因为该反映可逆且本身有水生成 所以尽可 能减少产物量 用无水乙醇代替 95 的乙醇效果更好 3 浓硫酸做催化剂及吸水剂 为很好的除去反应生成的水 浓硫 酸的量要稍多于乙醇量 4 使用无机盐 Na2CO3 吸收挥发的乙酸 2 醋酸 乙醇水三者间的二元共沸数据和三元共沸数据 根据共沸 特性 如何制备高纯度的醋酸乙酯 含量 99 5 组分纯组分沸点 乙醇 78 3 水 100 乙酸乙酯 77 15 共沸温度 共沸组成 乙酸 水 乙酸乙酯 70 238 4 9 0 82 0 水 乙酸乙酯 70 4 8 9 91 9 26 乙醇 水 78 195 6 4 4 乙醇 乙酸乙酯 71 831 0 69 0 反应物统一在反应釜内混合 由反应釜上部串联一精馏塔 利用两 个控制阀显示来控制回流比 经该塔精馏后的一共沸物蒸出馏分经 换热后 进入第二精馏塔得到酯和水的混合物 再经过分相器把酯 和水分开 3 在醋酸乙酯生产过程中 最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查醋 酸乙酯安全生产说明书 密闭操作 全面通风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带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火 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4 叙述变压吸附制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变压吸附制氮机是一种新型气体吸附分离技术语它有产品纯度高 一可在室温和不高的压力下工作 床层再生时不用加热 节能经济 设备简单 操作 维护简便 连续循环操作 可完全达到自动化 变压吸附制氮机是按变压吸附技术设计 制造的氮气发生设备 通 常使用两吸附塔并联 由全自动控制系统按特定可编程序严格控制 时序 交替进行加压吸附和解压再生 完成氮氧分离 获得所需高 纯度的氮气 变压吸附制氮机的特点锋华独到的分子筛装填技术和 完美的总体设计 在制氮浓度和产气量相同时耗电量最省 运行成 本最低 采用目前国际性能最好的分子筛 结合独特的气体分布技 术和特定的工艺流程 使分子筛发挥最大能效 使氮气回收率最佳 27 主要是基于碳分子筛对氧和氮的吸附速率不同 碳分子筛优先吸附 氧 而氮大部分富集于不吸附相中 碳分子筛本身具有加压时对氧 的吸附容量增加 减压时对氧的吸附量减少的特性 利用这种变压 吸附的特性 实现氧气和氮气的分离 得到我们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韩山师范学院《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康养建筑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黄河科技学院《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装饰材料与工程概预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文献检索与学术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法理知识培训课件
- 学园纪律课件
- 分级护理护士岗位职责
- 网络广告投放效果最大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6G多维度切片QoS保障-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安徽国控集团所属企业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省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协议
- 2025年医学检验在编考试题库
- 特色食品卖场建设方案(3篇)
- 子宫癌肉瘤护理查房
-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振兴策略研究
- 夫妻离婚协议书(2025版)
- 消费券提振机制-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