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_第1页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_第2页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_第3页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_第4页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 频率: 心脏代偿范围:40bpm 160bpm 180bpm 心脏代偿机制障碍: 40bpm, 160bpm 2 有无器质性心脏病 3 心律失常整齐与否 4 持续时间长短,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5 房室同步性 房室同步 心房辅助泵:4045 双室同步 QRS波群宽度 室内激动顺序是否正常,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一)快速性心律失常1、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老年人;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如肺心病;异位起源点位于心房,可分为自律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房速的频率150bpm250bpm;心电图特点是,突发突止,可呈1:1或2:1下传,有单形性房速和多形性房速,前者在同一导联上其P波形态和PR间期相同,而后者在同一导联上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P波形态和PR间期。,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2)心房颤动:阵发性房颤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而持久性房颤多有器质性心脏病或甲亢;异位起搏点位于肺静脉、左右心房、上腔静脉;心电图特点是,P波消失,出现f波,频率350bpm600bpm;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绝对不规则;房颤合并预激时危险性高,需紧急处理;房颤合并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时,也需急诊处理。,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3)心房扑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异位起搏点位于心房;心电图特点是,P波消失,出现F波,频率250bpm350bpm;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可呈固定或不固定房室传导;房扑呈1:1房室传导时危险性高,需紧急处理;房扑可为房颤的过渡阶段。,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心电图特点是,突发突止,QRS波群形态正常(隐匿型预激)或宽大畸形(显性预激或合并有束支阻滞),逆行P波,QP时限70ms,心率范围多在150bpm250bpm;刺激迷走神经常可终止。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提示危重,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发作时室率200bpm;老年患者或有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5)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心电图特点是,突发突止,QRS波群形态正常,除非有束支阻滞,2/3病例无逆行P波,P波融合在QRS波群中,如有P波,但QP时限70ms,心率范围多在150bpm250bpm,平均180bpm;迷走神经刺激常可终止心动过速。危重指标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2、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于冠心病,特发性室速主要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心电图特点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左、右心室,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s,持续性单形性室速RR间期几乎是规则的,而持续性多形性室速RR间期可相差较大,频率范围多在100bpm250bpm;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有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持续性室速为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恶化、蜕变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若不及时终止可引起猝死。,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2)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为最危重的心律失常,室扑发生后很快转为室颤,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室扑的心电图特点是,连续、匀齐的波动,波形类似房扑的F波,无法分别QRS波群及ST段和T波,频率200bpm;室颤的心电图特点是,连续、不规则且振幅较小的波动,QRS波群和T波完全消失,细颤的波幅0.5mV,频率250bpm500bpm。,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二)缓慢性心律失常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多考虑冠心病、退形性纤维化;年轻人多考虑炎症性疾病,如心肌炎和心包炎;心电图特点有,自发的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和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合并房室阻滞、规则或不规则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缓慢心室率相交替。,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2、房室阻滞:常见于各种心肌炎、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如Lev病、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二度以上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时严重心动过缓可致心源性晕厥,是临床急症;高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心房率135bpm时,有2次或2次以上连续的房性激动不能下传,且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45bpm;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PP间期和RR间期呈各自规律,互不相关,心房率心室率;交界性逸搏心律时,QRS波群不宽,频率40bpm60bpm;室性逸搏心律时,QRS波群宽大畸形,频率25bpm40bpm。,严重心律失常的分类,3、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搏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及心室停搏(asystole)。可归纳为室颤与非室颤心律(无脉搏电活动、心室停搏)。室颤与无脉搏电活动为“存活心律”;心室停搏、心电机械分离是死亡的象征。无脉搏电活动是指无脉搏、伴有除室颤/无脉搏室速以外的电活动。无脉搏电活动不同于心电机械分离。无脉搏电活动包括心电机械分离、室性自主心律、室性逸搏、除颤后室性自主心律,亦是急诊处理的重点。,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只要遵循下列两条基本原则,就能对心律失常做出急诊处理:1、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管心律失常的机制如何,都应直接进行经胸直流电复律,以恢复窦性心律。2、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都需要经静脉或经胸进行心脏起搏。,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一)快速性心律失常1、首先确定是选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有明显症状,通常可首选药物治疗,但在以下情况则应首选非药物治疗,或在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非药物治疗。(1)伴有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休克、低血压、急性左心衰竭,无论是快速性房颤、房颤合并预激、房扑呈1:1下传、室上速或室性心律失常,均应首选电击复律。,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2)心室率过快且药物控制无效的房颤、房扑,如无近期动脉栓塞史、无低钾血症、无洋地黄过量,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即刻进行电击复律,如病情稳定者可择期电击复律。(3)反复发作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伴有休克或室颤,电击复律后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4)有房室结或房室旁路参与的阵发性折返性室上速,可首选机械刺激兴奋迷走神经法终止发作,如压迫颈动脉窦法、压迫眼球法、屏气法、催吐法、饮冰水疗法,但老年人避免按摩颈动脉窦。而且绝大多数室上速和I型房扑可经食管心房超速起搏终止发作,并能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得到根治,不需要药物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5)特发性室速可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或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1)临床上常用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剂量为0.05mg/kg0.3mg/kg是安全有效的,快速静脉推注,起效时间20s,半衰期10s。备好阿托品(atropine)和除颤器,几分钟后可以连续再给药。,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2)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地尔硫卓(diltiazem)用于治疗室上速,可作为二线药物用于对腺苷无反应的10%15%病人,但有引起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的副作用。(3)WPW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从心房向心室间旁路快速传导,应禁用腺苷和钙通道阻滞剂。理想的药物是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能通过阻滞旁路减慢室率。,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3、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急诊处理最多见的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是,明确和治疗引起房颤的原因、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室率、降低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和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给予受体阻滞剂,如果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选用胺碘酮(amiodarone)。,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该做电复律,不应该应用I 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除此,抗凝治疗十分重要,以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对怀疑预激合并房颤时,最好选用普鲁卡因胺。,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4、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并不可怕。对于稳定性室速,急诊应用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sotalol)都比利多卡因(lidocaine)有效。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除外),在无电转复设备或电转复无效时,用胺碘酮治疗可能有效,但利多卡因无效。而对于QT间期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速,静脉镁制剂能有效终止室速发作,可静脉内给硫酸镁1g5g。,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二)过缓性心律失常 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应考虑植入起搏器。在植入起搏器以前,应考虑胸外心脏按压及拳击起搏。其中,对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如无可逆性病因,阿托品仍然是一线药物,但对心脏移植病人,阿托品无效。静脉阿托品能改善心动过缓的心率、症状和体征,对院内或院外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病人均有效。,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阿托品0.51.0mg,必要时在3min5min重复1次,总量3mg。对于院内用阿托品无效的药物诱发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如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所致的心动过缓,可用静脉高血糖素,首次剂量3mg,如有必要,以3mg/h静脉点滴维持。对阿托品无效的病人,也应尽快准备经皮起搏。对症状严重的病人亦推荐心脏起搏,特别是阻滞发生在希浦系统水平或以下者。对症状性心动过缓者也可选用二线药物,如多巴胺(dopamine)、肾上腺素(adrenaline)、异丙肾上腺素和氨茶硷(aminophylline)。,严重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三)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尚无专门研究及直接强调,在心脏骤停复苏后立即开始预防性给抗心律失常治疗。对心脏骤停存活者使用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不管何种病因,既不支持亦不拒绝。但合理的治疗是,在复苏期间,可持续静脉点滴能成功恢复并稳定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的治疗终点,1 改善症状,不一定完全消失、纠正2 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 转复为窦律 两种方法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可能控制心室率优于转复为窦律,但意见不统一。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