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和实践_第1页
关于市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和实践_第2页
关于市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和实践_第3页
关于市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和实践_第4页
关于市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和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关于市残疾人工作的思考和实践各位领导,同志们:“十一五”期间,在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市残疾人事业取得很多成果,残疾人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在这五年中,我们结合我市实际,对残疾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特别是我们按照“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促进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救助”的思路,开拓创新,抓住重点,有了一些心得。在这里,将我们对残疾人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报告和交流。一、关于我市残疾人救助工作的起源*市残疾人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2016 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对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这是我市残疾人工作的一个创新。为什么要对残疾人进行生活救助?对残疾人生活救助这一想法从何而来?这要追溯到在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思考。2016 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和安徽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意见 ,该意见提出的若干具体政策和措施,对促进我市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率,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产生了很强的政策推动力,受到社会各界和残疾人2 / 10及家庭的广泛好评。我们在调研和起草这个意见,以及在贯彻落实这个意见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常萦绕在我们心里,引起我们思考。这就是:促进残疾人就业,其对象是成年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他们就业后,生活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而那些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的残疾人,尤其是其中老年的、年幼的,该怎么办?该怎样改善的生活生存条件?该怎样使他们有尊严地生活?无劳动能力残疾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残疾人群体,也是一个绝大多数生活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结论是:在经济欠发达、家庭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在社会救助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要使这部分人数众多、生活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生活有所改善,必需实行一定的政府救助。这一想法在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后,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是责成我们调查研究、摸底测算;二是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二次开会研究。经过以上步骤, 2016年 1 月,市政府出台了*市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暂行办法 ,对年满 18 周岁、无劳动能力(即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肢体一、二级残疾) 、无个人收入来源的残疾人,以及 18 周岁以下残疾孤儿、寄养残疾儿,实行政府救助,救助标准为:城镇 60 元/人月、农村 40 元/人月。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老年残疾人(男 55 周岁、女3 / 1050 周岁) ,增加 30 元/人月。为贯彻落实这个救助办法,市政府召开由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并列入当年市政府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当年,全市救助残疾人近万人,市县二级财政共支付救助资金约 1150 万元。这一政府救助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新闻媒体给予了充分关注,省残联也高度重视。省残联即时组成调研组来我市调研,于 2016 年在全省推行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并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我们在残疾人救助这方面的一个创新,在全省开花结果,使更多的残疾人受益,我们感到很光荣。二、关于我市残疾人救助工作的完善2016 年,全省推行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以后,市政府决定,我市已实施的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救助继续实施,省救助和市救助一并执行。同时符合省救助条件和市救助条件的残疾人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享受其中的一种救助,不重复享受。此外,对符合省救助条件的老年残疾人也增加 30 元/人月。由于省、市救助同时实施,扩大了救助范围。当年,全市救助残疾人约万人,增加万人,增加近一倍,救助面约扩大为 12%;市县二级财政共支付救助资金约 1300 万元。“省救助” 所确定“贫困重度”和“市救助”所确定 和“无劳动能力”这二个残疾人群体大部分是重叠4 / 10的,但不完全一致,救助标准也不一样。这样,全市就形成了七种救助标准:30 元/人月、40 元/人月、50 元/人月、60 元/人月、70 元/人月、80 元/人月、90 元/人月。救助标准过多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村同社区的残疾人,有的享受这样救助标准,有的享受那样救助标准,使得救助的残疾人疑惑不解,影响这项民生工程的“满意度”和“支持度” 。去年 10 月,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千名干部进社区进行“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体察民情、集中民智、改善民生) ,我们市残联走访组走访了一个社区的所有困难残疾人家庭。许多残疾人及亲属反映:残疾人救助“标准过低、标准不一” 。市委、市政府将此作为“三民”工程大走访群众反映的 176 个问题之一,要求市残联提出解决意见。这个问题不仅残疾人反映,县、市、区残联以及基层残联的同志们,在组织实施救助工作时也倍感复杂,难度很大,工作量很大,年底考评效果还不佳。如何改进和完善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是我们思考的又一问题。今年新年伊始,我们就组织调研,提出了 3 种调整方案,召开县、市、区理事长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春节上班第一天,我们就带着已比较成熟的方案,先后向分管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汇报,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将我们的调整意见以市政府名义发了关于 20165 / 10年残疾人救助有关问题的通知 ,按照“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原则,将省、市救助统一拉高到60 元/人月,老年的增加 30 元,即 90 元/人月,形成“省市一致,城乡均等”的格局。由过去的 7 个标准,统一为现在的 2 个标准:60 元/人月、90 元/人月。今年,我市救助总人数达 41412 人,救助面达 14%,救助资金总额达3725 万,其中市县财政支付 2314 万元。市县财政支出的救助资金比 2016 年的增加一倍多。这是我们为我市残疾人做的一件实事,谋得的实实在在利益,受到好评。三、关于我市残疾人救助工作的拓展我市实施残疾人救助工作已经开展四年了,得到救助的残疾人由万人,增加到万人,救助资金由 1150 万元增加到 3725 万元,使得贫困重度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我们也知道,尽管省、市、县各级政府已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四年累计 9533 万元,但这样的改善还是低水平,救助的内容还是单一的。我们又开始思考如何拓展残疾人救助工作,使残疾人救助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尽管贫困重度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残疾人这一残疾人群体需要政府进行救助有许多具体内容,但我们认为可归纳为“生、老、病、死”这四个方面。“生、老、病、死”这四个方面可以涵盖残疾人救助的全部内容,这四个方面,有的过去我们已经做了;6 / 10有的还没做,或者还没做到,有政策,但还没落实。“生”即生活救助。前面已经谈过了。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今后努力的方向是提标扩面,增加内容。“老”即老年救助。前面也谈到。在我市符合救助条件的老年残疾人 30 元/人月老年救助。尽管不多,但有所体现。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再谋求有所增加。“病”即医疗救助。早在 2016 年,市政府在对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实施生活救助时,对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就已作出规定:(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和财政承担,个人不再缴纳;(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实行零起付;(3)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每段报销比例相应提高 10%。即“免交、零起付、提高标准”这三项政策。2016 年,全省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时,市政府决定,对符合省救助条件的残疾人,也按上述三项政策实施医疗救助。除了这三项政策之外,我们还有一条政策,就是城镇重度残疾人报销的“封顶线”为 6 万,比健全人多 1 万。在个人缴纳、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等方面,对残疾人救助都有所体现。目前我市有的县、市、区完全按照以上三条对符合救助条件残疾人实施了医7 / 10疗救助;有的只部分实施了医疗救助。为此,我们拟向市政府报告,将医疗救助进一步完善后和生活救助、老年救助一起,明年列入民生工程。“死”即殡葬救助。殡葬救助我们正在探索,正在试点。这个想法来自于明光市残联在“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中,在走访残疾人家庭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残疾人去世后,因贫困无法安葬。明光市残联向我们报告这一情况后,引起我们思考。生前残疾,逝后难安,不免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我们要求明光市残联在这方面先行试点,然后我们在全市推开。目前,他们正在和民政等部门协调,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向政府汇报、实施。那些贫困重度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在“生、老、病、死”这四个方面都得到政府的救助,才能较完整地改善他们的境遇,维护他们的尊严,才能尽到我们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四、关于我市残疾人工作的进一步思考“十一五”期间,我们按照“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促进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救助”的思路开展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前面主要谈的是救助。 “十一五”期间,在就业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件事:(1)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意见 ;(2)加强8 / 10了就业基地和培训基地建设;(3)加大“就业工程”的投入;(4)推进按比例就业,加大了保障金征收力度。有劳动能力的就业、无劳动能力的救助,这个思路来自于我们对残疾人如何分类的思考,也引起我们对残疾人分类的进一步思考。残疾人为数众多,六个残疾类别,四个等级,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由于类别之间差异很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一。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抓住残疾人这个群体的本质特征,根据这个本质特征进行分类,对每一类残疾人分别采取不同政策措施,才能使制定政策更加有效,产生更佳的社会效益。我们认为“年龄”和“能力”这二个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反映这样的本质特征。“年龄”即分为未成年、成年,其中成年中还可以进一步分出“老年”这个群体;“能力”分为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其中无劳动能力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有生活能力、无生活能力。也就是可将残疾人这个群体分为未成年和成年二类。未成年残疾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 6 岁以下幼儿和学龄少儿。成年残疾人可分为有劳动能力的和无劳动能力的。这样分类后,我们今后工作就有了重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要求:对 6 岁以下残疾幼儿重点是要做好抢救性康复。9 / 10现在主要是供需的矛盾。名额少而需求大,我们拟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的力度。对学龄残疾少儿重点是要抓好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既是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他们提高素质,改善自身状况的根本途径。虽然特教是教育部门的职责,但是我们残联在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一要促进特教学校。我们已会同教育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教学校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要加大对在校残疾学生的资助。对有劳动能力的成年残疾人重点做好就业工作。完善“两个基地”建设,突破残疾人自主就业小额贷款难的瓶颈。对无劳动能力的成年残疾人重点做好救助工作。实行“生、老、病、死”四个方面全面救助。对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重点做好托养工作。这就是我们对我市残疾人工作进一步思考后,而形成的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