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经济学 编辑 制作 尹华王国顺张颖中南大学商学院 MANAGERIALECONOMICS 尹华副教授 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经济与贸易suyinhua csuyinhua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供求与弹性分析第三章生产决策分析第四章成本利润决策第五章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第六章博奕论与企业策略第七章企业定价实践第八章技术变革和布点理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讲授纲要 主要参考书目1 H 克雷格 彼得森 W 克里斯 刘易斯著 吴德庆译校 管理经济学 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07月2 吴德庆 马月才编著 管理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陈章武编著 管理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经理manager经experience理principle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仁中取利真君子 义里求财大丈夫MBA需要科学理性与艺术冲动的结合MBA 管理经济学 教学目标强化管理者的经济思维 经济学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 它不是一种教条 只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 一种思维的技巧 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第一节管理经济学的定位一 管理经济学的涵义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而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第一章绪论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二 经济学简介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可供选择用途的资源 以求人类现在和将来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 经济资源稀缺性自由资源无限性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 经济学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何时生产 2 研究资源配置的研究资源利用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 别名小 个体 经济学大 总体 经济学价格理论收入理论 2 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 3 分析前提资源稀缺需求不足充分就业存在失业 4 分析对象家庭 厂商等国民经济总体为主经济个体为主 5 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6 分析重点市场价格国民收入市场均衡 失业率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 7 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全社会福利最大 三 微观经济学概述 一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其经济行为和相应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二 基本假设1 完全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2 完全信息 三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 四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1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方法是边际分析法 边际量 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量 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MR MC 可行MarginalRevenue增量分析法案例 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回答 是什么 的问题 规范分析回答 应当是什么 的问题 一 企业的定义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 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 为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实体 二 企业的本质R H Coase 1937 TheNatureoftheFirm Economica 4 386 405 第二节企业的性质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 1 市场存在交易费用 寻找成本 谈判成本 对契约的实施进行监控的成本原因 信息的不完全 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的不确定性 2 政府干预增加市场交易费用 税收 市场交易内部化可以节约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但带来企业内部监督管理费用的增加 企业家的组织才能总是有限的 故企业的扩张是有限制的 企业边界 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相等 企业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的利用 2002年12月26日 海尔庆祝自己的18岁生日 在世界白色家电前6名中 除第5名海尔外 其他5家公司的平均年龄是114岁 海尔用18年的时间走过了跨国公司百年的历程 相比18年前 海尔的营业规模增长了2万倍 2002年全球营业额达到711亿元 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 海外13个工厂全线运营 在全球建有180个贸易中心 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 全球消费市场调查研究权威机构Euromonitor发布2001年度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排名 海尔跃居全球第五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海尔冰箱以较大优势跃居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榜首 张瑞敏的企业管理理想之一是把每一名员工都变成一个合格的 小老板 企业本身经常要感受到市场的巨大压力 但企业内部的人反而感受不到 因为现有的组织相当于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封闭的墙 SBU StrategicalBusinessUnit 策略事业单位 集团总的战略落实到每一个员工 每一个员工的策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 怎么保持持续的激情 张瑞敏 我看就是 两创 一是创业 二是创新 一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的荣誉 相当于沙滩上的脚印 无论多么清晰 一涨潮 什么都没了 对于企业来说 就要不断地向前看 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张瑞敏一直用他恪守的 谦虚 克制 执着 的企业家精神来应对舆论包围 克制和谦虚好比是汽车的刹车系统 那执着就是汽车的油门 如果只有克制和谦虚 那这个车就跑不快 若只有执着 这个车就会失控 德鲁克在 二十一世纪管理挑战 里边有句话 对经理人来说 到头来只有一个方式去取得资讯 那就是 御驾亲征 三 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企业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 例如给投资者合理的回报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遵守政府法令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未来全部利润的现值最大化 P 8有约束条件下的决策 满意利润 一 重商主义 经济学的早期阶段产生于15世纪 17世纪中期开始衰败 第三节经济学发展简史 二 古典经济学 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威廉 配第 1623 1687 英国1690年 政治算术 英法 荷财富亚当 斯密 1723 1790 英国 1776年 国富论 TheWealthofNations 看不见的手 原理 自利即公益 亚当 斯密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地说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 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大卫 李嘉图 1772 1823 1817年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主张经济自由 比较成本说 萨伊 法国 效用价值论1803年 Say sLaw Supplycreatesitsowndemand 三 新古典经济学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建立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杰文斯 英 英国学派 门格尔 奥 奥地利学派 瓦尔拉斯 法 瑞士洛桑学派 各自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阿 马歇尔 英国 1890年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ofEconomics完整的架构 四 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微观经济学形成独立体系与发展1 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1936年 凯恩斯的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发表 2 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 宏观和微观 3 自由放任思潮的兴起滞胀60年代 弗里德曼 货币主义70年代 卢卡斯 理性预期主义4 现代主流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 经济学 保罗 A 萨缪尔森 威廉 D 诺德豪斯 1948年第1版 1998年第16版 第一节需求一 需求指一定时期各种可能的条件下 消费者愿意购买 并能够购买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第二章供求与弹性分析 二 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Qd1 产品的价格P需求法则 Qd与P反向 2 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水平I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3 相关产品的价格Ps替代互补无关正相关关系 两者是 逆相关关系 两者是 正相关关系 两者是替代品 逆相关关系 两者是互补品 4 消费者的偏好T5 广告费用A6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Pe7 季节因素等 三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需求数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 Qd f Px I PY T A Pe Qd 对X产品的需求数量 Py 替代品的价格例 某企业洗衣机的需求函数据估计具体为 Qd 200P 200I 0 5AP 洗衣机价格 I 居民的平均收入 A 广告费用 需求价格函数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简称需求函数 即 Qd f P P表示商品的价格 Qd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需求收入函数 Qd与I 需求交叉函数 Qx与Py 四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1 需求表 假定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 反映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格 2 需求曲线 假定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 反映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几何曲线 Qd f p 例 洗衣机的需求函数为Qd 165000 200P 则需求曲线为 3 1 注意坐标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3 个人需求曲线 行业需求曲线和企业需求曲线水平加总 五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于某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需求量 价格组合点沿着同一既定的需求曲线移动 图3 1需求量增加需求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 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 由于其他条件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3 2需求增加需求减少 案例2 1减少香烟的需求数量 公共政策制定者经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政策可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 1 香烟的需求量减少让香烟生产企业提高香烟的价格 政府对香烟生产企业征收消费税 迫使香烟生产企业通过提高香烟价格的方式将税收的一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 如图a所示 P Q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香烟价格上升10 会引起需求量减少4 青少年对香烟价格特别敏感 香烟价格每上升10 会使青少年的吸烟量减少12 2 香烟的需求减少 公益广告 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 以及禁止在公众媒体上做香烟广告 都是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需求数量的政策 这些政策会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P Q 一 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各种条件下 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第二节供给 二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1 产品的价格P供给法则2 产品的成本C企业的技术水平 原材料的价格 工资水平 管理 3 生产中可互相替代的产品价格Ps替代产品涨价 转产 4 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Pe5 外界条件 三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是供给数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式 一般的形式为 Qs f P Ps C Pe Qs 某产品的供给量 P 某产品的价格 Ps 生产中可替代产品的价格 C 某产品成本 Pe 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期望 供给价格函数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即 Qs f P 简称供给函数 四 供给曲线1 供给曲线 假定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 反映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几何曲线 Qs f P 供给表 2 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五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于某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量 价格组合点沿着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供给的变动 在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时 由于其他条件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给减少供给增加 0Q1Q2Q PP2P1 S D1 D2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 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第三节需求供给分析 一 供求均衡 二 需求 供给分析法的应用方法 三步骤 1 判断是 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2 变动的方向和大小 3 新旧均衡点的分析 结论与建议 案例2 2向企业征收产品税的市场结果 考虑向一种商品的卖者征税 假设政府新通过法律要求冰淇淋企业每卖一个冰淇淋向政府支付0 5元 这项法律有什么影响呢 向一种商品的卖者征税 税收最初影响冰淇淋的供给 对卖者征税增加了销售冰淇淋的成本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向上移动 由于并不向买者征税 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 冰淇淋的需求量是相同的 所以 需求曲线不变 090100Q P3元 2 8 3 3 Incentive 供给曲线向上从S1移动到S2 竖直移动幅度正好是税收量 0 5元 通过分析 可以得出两个一般性结论 1 税收会抑制市场活动 对一种物品征税会导致该物品在新的均衡时销售量减少 均衡数量从100单位减少为90单位 2 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在新均衡点 买者为该物品支付得多了 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0 3 0 2 0 5 考虑向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 假设政府新通过法律要求冰淇淋的消费者每买一个冰淇淋向政府支付0 5元 这项法律有什么影响呢 案例2 3向消费者征收产品税的市场结果 税收最初是影响冰淇淋的需求 税收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向下移动 供给曲线并不受影响 因为在任何一种既定的冰淇淋价格时 卖者向市场提供冰淇淋的激励是相同的 090100Q P3元 2 8 税收使需求曲线向下从D1移动到D2 其竖直移动幅度正好是税收量 0 5元 冰淇淋的均衡价格从3元下降到2 8元 而均衡数量从100单位减少为90单位 案例2 2和案例2 3得出 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的市场结果是相同的 1 税收会抑制市场活动 2 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政府对产品征收消费税 按单位产品向企业征收一定量的税 对产品的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假定单位产品的税额是JK 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行移动 产品价格提高 供给量减少 税金负担 1 消费者负担FE部分 2 生产者负担EG部分 1973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提高了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 美国加油站前的长队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而且 驾车人常常不得不为了买几加仑汽油而等待几个小时 是什么引起了排队加油呢 案例2 4加油站前的长队 大多数人归咎于欧佩克 的确 如果欧佩克不提高原油价格 汽油的短缺就不会出现 经济学家却不 由于原油是用于生产汽油的主要投入 较高的石油价格减少了汽油供给 最高限价使价格不能上升到新的均衡水平 供给减少引起了受管制价格时的汽油严重短缺 最后 对汽油价格管制的法律被撤销了 这项法律的制定者终于明白了 他们要为美国人排队等候买汽油而失去的许多时间承担部分责任 政府为某些产品规定法定价格的后果 1 政府规定最高价格的例子 如果价格定为OI 那么 供给量会减少到OR 需求量会增加到OL 即表现为商品短缺 市场表现为 排队抢购 解决 黑市交易 腐败 搭售次货 变相涨价 降低质量 服务 价格放开后 是否一定会有Qs增加 2 政府规定最低价格的例子 价格定在OI 会抑制需求量到OR 刺激供给量增加到OL 即表现为产品过剩 典型的例子是世界上许多政府为农产品规定 支持价格 对于农产品过剩 政府必须考虑对策 a 限制农民的耕地面积以限制农产品的产量 b 扩大农产品的用途 c 由政府收购 第四节需求弹性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于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除以自变量的相对变化 一 需求弹性需求数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E为需求弹性 Q为需求数量 X为影响需求数量的某因素 1 定义 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导致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简称为需求弹性 二 需求价格弹性 注意 通常ed 0 负号 绝对值比较大小 2 需求点弹性 1 公式 某点的点价格弹性与该点切线的斜率既有关联又有区别 PAF OGCQ B 2 几何求法 线性需求曲线如图 B点的点价格弹性 非线性需求曲线 3 点弹性大小的直观比较 4 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图 c 中 直角双曲线 K为大于零的常数 图 d 中 斜率只有一个 4 需求弹性与企业的销售收入TR P Q 假定企业的销售量等于对其的需求量 1 定性分析 2 数学分析dTR dP Q P dQ ed 1时 1 p dQ Q dP dP 0涨价 则dQ0 由上式可知dTR 0 即销售收入增加 3 几何法 ed 0 同比例于P ed 不会升降价 薄利多销 企业经理将价格定在非弹性需求上是否合理 当价格处于非弹性需求时 提高价格 不仅会有总收入的增加 还因商品数量减少会使总成本减少 企业利润增加 故不合理 5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商品的可替代性 2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 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 4 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5 时间因素 6 商品的耐用程度 富有弹性的需求缺乏弹性的需求金属1 52煤气 电和水0 92电子工程产品1 30汽油0 91机械工程产品1 30化学品0 89家具1 26饮料 各类 0 78汽车车辆1 14衣服0 64工具工程产品1 10烟草0 61专业服务1 09银行保险服务0 56运输服务1 03家庭服务0 55农产品和鱼产品0 42书籍 杂志和报纸0 34食品0 12 ed实证 2 解释见图 0Q1Q2Q PP1P2 S D S E1 E2 均衡的价格下降至P2减少的收入为 OP1E1Q1 OP2E2Q2 1 经济现象 在丰收的年份 农民的收入 需求曲线不变 且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保护价 案例2 5对 谷贱伤农 的解释 三 需求收入弹性 1 定义 反映需求量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点收入弹性 2 经济含义eI 0 表示该种商品是 A 正常物品 B 低档物品 答案 AeI 1 表示该种商品是奢侈品 高档货 0 eI 1 表示该种商品是必需品 eI 0 表示该种商品是低档物品 3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一国中 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生活水平分类 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四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 定义 一种产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另一种产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交叉点弹性 2 经济含义 1 时 表明两种物品是替代品 2 时 表明两种物品是互补品 3 时 表明两种物品互不相关 3 应用举例 1 企业之间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的关注不对等 2 企业内部相关产品的定价 替代品 互补品 基本产品 配套产品 第五节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交叉弹性 供给预期价格弹性一 供给价格弹性1 定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产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简称为供给弹性 供给点弹性 二 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求法1 线形供给曲线 PA 0CBQ 各点的es不同 若交点C在原点的左边 则es 1 2 曲线形供给曲线 在1990年 美国国会针对游艇 私人飞机 皮衣 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 由于只有富人能买得起这类奢华东西 所以 对奢侈品征税看来是向富人征税的一种合理方式 案例2 6谁支付奢侈品税 以游艇市场为例 游艇的需求是极其富有弹性的 百万富翁不买游艇是很容易的 她可以用钱去买更大的房子 去欧洲度假 或者留给继承人大笔遗产 与此相比 游艇的供给至少在短期中是较为缺乏弹性的 游艇工厂不能轻而易举地转向其他用途 建造游艇的工人也不愿意由于市场状况改变而改换职业 由于富有弹性的需求与缺乏弹性的供给 税收负担主要落在供给者还是需求者身上 买者支付的价格没有税收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 由图可知 对游艇征税主要由建造游艇的企业和工人负担 在这种税收付诸实施之后 关于奢侈品税归宿的错误假设很快显现出来 美国国会在1993年废除了大部分奢侈品税 买者支付的价格没有税收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 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 产品税主要消费者负担 一 生产要素 一般被划分为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 二 生产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 f X1 X2 Xn 或Q f L K 第三章生产决策分析 一 短期和长期1 短期 生产者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短期生产 部分生产要素可以调整 可变要素投入 变动投入 部分生产要素不可以调整 不可变要素投入 固定投入 2 长期 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 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 第一节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二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函数常见的短期生产函数 三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 劳动的总产量 一定技术条件下 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2 劳动的平均产量 一定技术条件下 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 3 劳动的边际产量 一定技术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四 TPl曲线 APl曲线和MPl曲线 TPl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MPl值 1 MPl 0时 TPl增大 MPl 0时 TPl减小 MPl 0时 TPl最大 1 TPl线和MPl线的关系 2 MPl最大时 TPl的切线斜率在拐点B达到最大值 3 TPl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到拐点B后 TPl曲线再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直至最大值 2 TPl线和APl线的关系连接TPl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APl值 C点3 APl线和MPl线的关系 1 MPl线相交于APl线的最高点 MPl APl APl上升MPl APl APl最大MPl APl APl下降 2 MPl的变动快于APl线的变动 1 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 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五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若其他投入不变 只是不断增加某一变动投入 则这一变动投入的边际产量开始递增 达到一定值后逐步递减 2 原因 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组合比例 3 图象 MPl曲线先升后降 六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产量从0到APl最大 TP APl与APk MPl第二阶段 产量从APl最大到TPl最大 MPl为0 TP MPl与APl APk第三阶段 MPl为负值 TPl下降 APlAPk 合理阶段是 3 七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1 边际产量收入 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所导致的企业总收入的增加量 即MRPL等于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企业的边际收入 2 边际支出 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所导致的企业总成本的增加量 MEL为可变投入要素L的边际支出 3 当MRPL MEL时 可变投入要素L的投入量为最优 企业的利润最大 例3 1 某印染企业进行来料加工 每天的产量与工人人数的关系是 Q 98L 3L2 Q 米 L 名 假定企业按成品布每米收取20元加工费 每人每天的工资均为36元 且其他投入要素每米支出2元 求最佳雇用工人数 解 MR 20元MPL dQ dL 98 6LMRPL 20 98 6L 元 MEL 36 2 98 6L 元MRPL MELL 16名 第二节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一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 二 等产量曲线1 概念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K L O Q1 Q2 Q3 3 特征 1 连续性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之间 存在着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2 图形二维等产量曲线 2 互不相交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3 凸向原点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 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 递减 4 多种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实际生产过程往往是劳动与资本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固定比例 K L A 11 1 B 8 2 C 5 4 D 3 7 E 1 10 Q0 100单位 三 边际技术替代率1 概念 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ofLforK为维持产量水平不变 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 所能减少的资本要素的投入数量 2 公式 斜率 3 图形 K O L K1 K2 L1 L2 K L 4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 内容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不断增加时 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是递减的 2 原因 各要素之间有适当比例 替代是有限的 3 MRTSLK递减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四 等成本线 假定既定成本为C 工资率为W 利息率为r 则 L O K A B 1 含义 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者可以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2 等成本线的变动斜率 截距 例3 2 资本每一万美元年利息1000美元 劳动每人每年工资1500美元 总成本为每年150 000美元 求等成本线的方程 解 K 150 1 5L 工资率为W 一人一年的工资 美元 利息率为r 一万美元一年的利息 美元 万美元 五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 既定成本 产量最大化 K O L A B Q1 Q2 Q3 L1 K1 E 在E点 时 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 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 总产量增加 时 厂商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 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 总产量增加 MRTSLK反映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 反映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 只有二者相等 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最后一元钱的边际产量 2 既定产量 成本最小化 时 厂商会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 总产量不变 总成本支出降低 时 厂商会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 总产量不变 总成本支出降低 MRTSLK反映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比率 反映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比率 只有二者相等 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 最后一元钱的边际产量 3 多种投入要素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可求得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则 多种投入要素结合生产一种产品 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相等时 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 七 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假定 完全竞争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 劳动价格为W 资本的价格为r 利润为 则 八 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 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 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 替代比以前相对更贵的生产要素 九 扩展线 在技术水平和投入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形成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 ReturnstoScale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收益 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一 规模收益的类型1 规模收益递增 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2 规模收益不变 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3 规模收益递减 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第三节规模报酬 二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1 一般生产函数 Q f x y z 将所有投入要素增加到k倍 会使产量增加到h倍 即hQ f kx ky kz 当h k 表明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当h k 表明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当h k 表明规模收益递减Decreasing 2 齐次生产函数 Q f X1 X2 X3 Xn 有knQ f kX1 kX2 kX3 kXn K 1若n 1 规模报酬递增 若n 1 规模报酬不变 若n 1 规模报酬递减 三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1 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1 工人可以专业化 内部分工更合理 2 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3 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 几何尺度 4 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2 规模收益不变3 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主要是管理问题 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变异 企业规模扩张三阶段 四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EconomicsofscaleDiseconomicsofscale规模经济 企业经济效益因生产规模扩大而提高 规模不经济 企业经济效益因生产规模过大而下降 1 内在经济 1 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2 规模扩大 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的相对节约 3 规模扩大 存货和备件的相对节约 大量采购和销售成本的相对节约 4 技术开发和创新 人力资源 5 广告与知名品牌 6 融资等 2 内在不经济 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 3 外在经济 大规模生产可以与其他企业共用信息 运输等基础设施 共同进行人员技术培训等 4 外在不经济 规模增大 企业所需资源的状况趋于不利 产品市场的限制显形化 规模经济 内在经济 外在经济规模不经济 内在不经济 外在不经济 五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的比较1 规模报酬是从实物产量角度 规模经济是从货币角度 2 规模报酬要求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变化 规模经济泛指规模扩大 3 规模报酬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不变 递减 规模经济对应规模不经济 六 范围经济性Economicsofscope范围经济性指因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 多种经营中设备和资源的共用 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管理成本的相对节约 大量采购和销售成本的相对节约 广告 范围经济性的度量 一 形式 A 为参数 0 1 0 1C W Cobb P H 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 二 特性1 的经济含义 为产量劳动弹性 为产量资本弹性 第四节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 次齐次生产函数 当 1时 规模报酬不变 当 1时 规模报酬递增 当 1时 规模报酬递减 3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恒为负 4 对数形式变为线性函数 可以使用最小二乘回归法估计参数 三 技术进步在产量增长中所起作用的测定Q f L K 为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若 则 劳动节约型 资本与劳动的投入比例将增大 多用资本 少用劳动 劳动的节约大于资本的节约 某企业期初的生产函数为 期间企业资本投入增加了10 劳动力增加了15 期末总产量增加了20 7 20 35 即全部产量增长中有35 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 第四章成本利润决策 第一节短期成本函数及曲线第二节长期成本函数及曲线第三节成本和利润的内涵第四节成本利润分析方法 一 短期成本的种类1 总不变成本 TFC 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2 总可变成本 TVC 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3 短期总成本 STC TC 企业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STC TFC TVC4 平均不变成本 AFC 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一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AFC TFC Q 第一节短期成本函数及曲线 5 平均可变成本 AVC 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可变成本 AVC TVC Q6 平均总成本 AC 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AC TC Q AFC AVC7 边际成本 MC 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 或 二 短期成本曲线 1 拐点B之前 TC TVC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拐点B之后 TC TVC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的拐点 MC最小 2 TFC线水平 AFC双曲线 渐近坐标轴 3 每一产量点上的MC值是TC曲线和TVC曲线上对应点切线的斜率 4 AC AVC和MCMC线通过AC线和AVC线的最低点 MC线与AC线的交点慢于并高于MC线与AVC线的交点 MC线的形状决定AC线和AVC线的形状 5 MC AC AVC随产量增加而先减后增的性质 MC AC AVC曲线呈U型 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函数中的体现 边际报酬递增阶段极大值递减阶段边际成本递减阶段极小值递增阶段 1 MPL和MC存在着对应关系 MPL上升阶段最高点下降阶段MC下降阶段最低点上升阶段 2 APL和AVC存在着对应关系 APL递增最高点递减AVC递减最低点递增 三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一 设短期生产函数为 用TC代表短期总成本其中 为可变成本TVC 为不变成本TFC 短期生产函数和要素价格共同决定短期总成本函数 二 综合对应图 坐标 TPL与TC TVC的凹凸存在反对应关系 一 长期总成本1 长期总成本 LTC 企业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LTC LTC Q LongrunTotalCost2 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1 图形 第二节长期成本函数及曲线 2 原理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总成本曲线LTC是从原点出发向上方倾斜的 斜率 递减拐点递增 LTC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量和成本组合与扩展线上每一点的产量成本组合是相对应的 3 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二 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一 概念1 长期平均成本 LAC 企业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LAC LTC Q2 长期边际成本 LMC 企业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或 二 曲线1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1 从长期总成本推导LTC线上对应每一产量水平的长期总成本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即为该产量对应的LAC值 2 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原因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影响 内在经济 LAC下降内在不经济 LAC上升外在经济 LAC下移外在不经济 LAC上移 3 长期平均曲线的形状先降后升的U型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1 从LTC线推导 LTC线上对应每一产量水平的长期总成本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产量对应的LMC值 2 从SMC线推导 在长期内的每一个产量上 LMC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值相等 将无数个SMC与LMC的交点连接起来 便可以得到LMC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无数条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3 形状 U型 通过LAC的最低点 三 L形LAC曲线的出现 一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1 会计成本 会计师在会计帐目中记录下来的成本 即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 历史成本 私人成本2 机会成本 一项资源在被放弃的其他的用途中可能获得的最高净收入 经济成本对企业指相同的生产要素在所放弃的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净收入 对要素所有者指同量生产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的最高报酬 第三节成本和利润的内涵 机会成本才是适宜于作经济决策的成本 例4 1 甲用自己的1000元现金办加工厂 若将此钱借出 每年可得利息100元 乙自银行以10 的年利率借款1000元办同样的加工厂 甲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乙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甲 会计成本 0元 机会成本 100元 乙 会计成本 100元 机会成本 100元 几种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1 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 等于他把这笔资金如果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2 业主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 等于他如果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收入 3 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 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 4 机器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 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 是它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 增量利润 5 过去买进的物料的机会成本是按现有市场价格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6 长寿资产 机器设备等 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资产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二 显成本与隐成本1 显成本 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生产要素的支出 外显成本 显性成本2 隐成本 企业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内含成本 隐性成本 3 总成本 机会成本 显成本 隐成本 三 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1 增量成本 指因作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量 2 沉没成本 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 四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1 会计利润 销售收入 会计成本2 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 机会成本经济决策的基本准则 经济利润大于等于零 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不低于其他用途 3 正常利润 企业主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要求的最低报酬 正常利润属于机会成本 可能是隐成本的一部分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 指企业主如果管理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当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时 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获得了正常回报 当只有企业家才能是自己提供时 正常利润是 最低限度的会计利润 例4 2 某商人拟投资50000元开设一家超市 自当经理 年收支情况如下 销售收入165000会计成本145000其中 售货成本120000售货员工资20000折旧5000这50000元的资产 预计一年后只值44000元 经理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15000元 全部投资如存入银行可得利息4000元 求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解 会计利润 销售收入 会计成本 165000 145000 20000元 全部机会成本 售货机会成本 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 折旧机会成本 经理薪水机会成本 资金机会成本 120000 20000 50000 44000 15000 4000 165000元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 全部机会成本 165000 165000 0元决策 假设50000元自外借到 商店设施全部自外租赁 则会计利润 销售收入 会计成本 165000 120000 20000 6000 4000 15000元 经济利润 销售收入 全部机会成本 165000 165000 0元折旧机会成本变为租赁机会成本 当只有企业家才能是自己提供时 正常利润是 最低限度的会计利润 一 贡献分析法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 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 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 增量利润贡献 增量利润 增量收入 增量成本 第四节成本利润分析方法 贡献 增量利润 增量收入 增量成本决策准则 如果贡献大于零 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 因而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 它们的贡献都是正值 则贡献大的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在产量决策中 常常使用单位产品贡献这个概念 即增加一单位产量能给企业增加多少利润 单位产品贡献 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时期的决策 经济利润是企业长时期决策的依据 例4 3大陆仪器公司生产各种计算器 一直通过它自己的销售网进行销售 最近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愿意按每台8元的价格向它购买20000台X1型计算器 大陆公司现在每年生产X1型160000台 如果这种型号的计算器再多生产20000台 就要减少生产更先进的X2型计算器5000台 这两个型号有关的成本 价格数据参见表4 1 大陆仪器公司很想接受百货商店的这笔订货 但又不太愿意按8元的单价出售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X1型计算器的批发价是12元 可是 百货商店则坚持只能按8元单价购买 大陆仪器公司要不要接受这笔订货 解法一 如果接受20000台X1型的订货 增量收入 20000 8 160000 有贡献 应该接受这笔订货 尽管其订货价格低于批发价 但它能为企业增加利润18000元 增量成本 20000 1 65 2 32 1 03 5000 14 40 1 87 3 02 1 11 142000贡献 增量利润 18000 元 解法二 如果接受20000台X1型的订货 增量收入 20000 8 1 65 2 32 1 03 60000增量成本 5000 14 40 1 87 3 02 1 11 42000贡献 增量利润 18000 元 有贡献 应该接受这笔订货 尽管其订货价格低于批发价 但它能为企业增加利润18000元 例4 4某企业原来只生产产品A 在每月总固定成本50000元不增加的情况下 允许将两种新产品B C之一投入生产 问企业应该增加哪一种新产品 解法一 产品B应负担的固定成本 B的销售收入 A和B的总销售额 总固定成本 10 10000 5 20000 10 10000 50000 25000元产品C应负担的固定成本 C的销售收入 A和C的总销售额 总固定成本 3 50000 5 20000 3 50000 50000 30000元产品B的利润 10 10000 5 4 10000 25000 21000元产品C的利润 3 50000 2 50000 30000 20000元故应该增加产品B的生产 解法二 产品B的贡献 10 5 4 10000 46000元产品C的贡献 3 2 50000 50000元产品C可多得利润4000元 故应该增加产品C的生产 解法三 产品A和B的总利润 5 20000 10 10000 2 20000 5 4 10000 50000 56000元产品A和C的总利润 5 20000 3 50000 2 20000 2 50000 50000 60000元增加产品C可多得利润4000元 解法一错误 费力不讨好 盈亏分界点分析法也称量 本 利分析法 1 研究产量变化 成本变化和利润变化之间的关系 TR TFC TVCQ TFC P AVC 2 确定盈亏分界点产量 此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Q TFC P AVC 3 确定企业的安全边际 即企业预期 或实际 销售量与盈亏分界点销售量之间的差额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 预期销售量 二 盈亏分界点分析法 利润贡献分析法 例4 5 假定某汽车公司经办到风景点A地的旅游业务 往返10天 由汽车公司为旅客提供交通 住宿和伙食 往返一次所需成本数据如表4 3所示 问 1 如果向每个旅客收费600元 至少有多少旅客才能保本 如果收费700元 至少有多少旅客才能保本 2 如果收费600元 预期旅客数量为50人 如果收费700元 预期旅客数量为40人 收费600元和700元时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率 往返一次的利润各为多少 3 如果公司往返一次的目标利润为1000元 定价600元 至少要有多少旅客才能实现这个利润 如定价700元 至少要有多少旅客 解 1 如定价为600元 即 保本的旅客数为40人 如定价为700元 即 保本的旅客数为20人 2 如定价为600元 安全边际 预期销售量 保本销售量 50 40 10 人 如定价为700元 安全边际 40 20 20 人 定价700元时的安全边际率大于定价600元时的安全边际率 说明在企业经营中 定价700元比定价600元更为安全 又有定价700元比定价600元的利润多 所以 价格应定为700元 人 如定价为600元 利润 600 50 500 50 4000 1000 元 如定价为700元 利润 700 40 500 40 4000 4000 元 3 如定价为600元 即保目标利润1000元的旅客人数应为50人 如定价为700元 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医学人类学汉英双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临汾平阳中学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城郊中学2025届数学七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合肥城市学院《农田杂草鉴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贵州省遵义市名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莱州市2025届八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区寿春中学物理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水平作业练习题
- 2025年综合类-专业综合第十二章其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考试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华住储备干部考试题库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征兵体检外科标准
- 标本馆规则管理制度
- 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真题及答案(2025年新版)
- 伤口获奖个案护理比赛
- JG/T 438-2014建筑用真空绝热板
- 丁晓兵的课件
- 湖北省公开招聘辅警历年笔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