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ppt课件.ppt_第1页
专题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ppt课件.ppt_第2页
专题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ppt课件.ppt_第3页
专题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ppt课件.ppt_第4页
专题人类活动与气候说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 教材内容和说明 1 教学内容本专题是教材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 气候 的最后一个专题 教材主要通过全球变暖 酸雨 臭氧洞和热岛 雨岛效应等几个典型案例来反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其中的全球变暖问题乃是当今世界的热点 一 教材内容和说明 2 地位和作用本专题紧密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唤起他们对气候变化的忧患意识 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全球观 二 学生分析 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较强 对知识的理解不应成为难点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 提供一些材料 让他们看看 议议 想想 做做 让一些知识传授目标高效实现 省出来的时间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通过推理和发散思维训练活动培养其逻辑推理和发现问题能力 二 学生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大致在16岁左右 初步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大众媒体资源使学生对大气环境问题或多或少有些感性的认识 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但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方式并不环保 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学生想保护环境 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或者今天做明天忘 根据一项教育调研报告表明 学生有知识不行动 缺乏好习惯 缺乏战胜坏习惯的勇气和毅力 很多学生都有灵光乍现的顿悟经历 但是过后就会依然故我 而本专题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合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 教学目标的设定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地球上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 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 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可采取的对策 三 教学目标的设定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 学会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后果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形成辨证的思维习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收集与交流 培养学生获得信息 表达信息的能力 以及学会合作学习 通过酸雨 臭氧洞 城市热岛和雨岛等问题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及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 关注地球未来的情感 学会用科学的发展观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 影响及对策 难点 在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形成更加强烈的环保意识 促进合理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五 教学方法和教具选择 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探讨学法 联系生活体验式学习网络收集资料和汇报交流法小组协作探究教具 多媒体课件辅助自制网页 六 教学安排 全球变暖这部分内容将采用一些数据 图片 视频等资料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小组讨论 教师指导 点拨 归纳等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 酸雨 臭氧洞 城市热岛和雨岛等内容则由教师提供网页 学生选取内容 制作地理课件 并在课上汇报交流 以小组的形式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为3课时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认识全球变暖事实分析全球变暖原因探究全球变暖的影响探究减小和适应全球变暖的对策课堂小结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全球变暖 GlobalWarming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850年 2006年间12个最暖的年份 1991199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资料来源 IPCC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 我国近50年地面年平均气温变化 去年上海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公布 135年来属2007年最热 135年来去年最热 2007年上海市年平均气温17 8 较常年偏高2 0 是有气象记录135年以来历史最高值 年内2月 5月和7月的月平均气温偏高2 1 4 2 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 资料来源 上海中心气象台 35 高温日数演变趋势 2006年27天 2007年30天 资料来源 上海中心气象台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1000YearsofCO2andGlobalWarming DegreeCelsiusIncrease PartsPerMillion Year Year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主要的温室气体 七 教学过程设计 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上海会被淹吗 海岛小国的 灭顶之灾 据报道 图瓦卢全境有1万多人口 根据该国政府两年前的一项移民计划 目前已经有3000多名居民移居到了新西兰 然而还有9300多名居民等着搬迁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 海平面上升 2 全球变暖的影响 冰川融化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哥伦比亚冰川的逐年变化 2005年7月 印度孟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 死亡一千多人 受灾二千多万 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 世界最大湖泊 乍得湖 因为缺乏降水而干涸 醉树 物种与自然栖息地 全球变暖对人类有好处吗 预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对以下地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七 教学过程设计 人类如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对策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植树造林 增加绿化 加强国际合作 2005年2月16日 京都议定书 正式生效 人均C02排放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美国为何不肯签署 京都议定书 DoitlikePutin SignKyoto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材料 中国经济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以GDP为显著标志的经济发展指标可谓深入人心 然而 在被外界渲染为 亚洲新奇迹 的中国经济神话背后 一组组能源消耗的统计数字同样令人瞠目 以2003年为例 2003年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 当年成为煤炭 钢铁 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 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和电力消费国 原油 原煤 铁矿石 钢材 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 分别约为当年世界总消耗量的7 4 31 30 27 25 和40 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 建设节约型社会 碳足迹 纸 10你定期购买报纸和新书 5你跟他人共享报纸 经常借书而不买书 假期 65每年至少有一次长途飞机旅行 10通常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度假 电 50你使用许多常规电器 且经常让它们处于开机或待机状态 2你节约能源 在家不会使用太多电器 水 5经常用浴缸泡澡 家里有洗碗机 1大多数用花洒淋浴 家里没有洗碗机 通讯 45有手机 且充电器一直处于充电状态 10没有手机 交通方式 75出行大多数是开车 10出行大多数是骑自行车或步行 垃圾 100很少或基本上不回收垃圾 30产生很少垃圾 且尽可能地回收垃圾 食物 100你吃很多 且很少注意食物是哪里制造的 32吃当地制造的食物 不浪费食物 你的分数是多少 现在请把所有分数都加起来维持你的生活方式需要多少个地球 七 教学过程设计 二氧化碳增多 破坏生态环境 自然灾害增多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小结 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新能源 植树造林 国际合作 全球气温变暖的原因 危害及对策 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 IPCC 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 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原状 气温变化趋势 A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气温变化趋势 预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 石油 天然气等 气温变化趋势 预案 Whatcanstopglobalwarming 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请你从实际情况考虑 设计一个你和你的同学能够在校园里进行的绿色行动方案 要求 简单 易行 设计方案从我做起 ClimateCool 环保 不 纸 如此简单 宝山区吴淞中学张玉蓉 SimpleThingsToDo TurnoffyourcomputerortheTVwhenyou renotusingit Takeshortershowers Heatingwaterusesenergy Keeproomscoolbyclosingtheblinds shades orcurtains Turnoffthelightswhenyouleavearoom Usecompactfluorescentbulbs BeBulbSmart UseCFLs Incandescent CompactFluorescent What sthedifference 1 430lbs CO2pollutionavoided 30saved SimpleThingsToDo Dresslightlywhenit shotinsteadofturninguptheairconditioning Oruseafan Dresswarmlywhenit scoldinsteadofturninguptheheat OffertohelpyourparentskeeptheairfiltersonyourACandfurnaceclean Walkshortdistancesinsteadofaskingforarideinthecar Plantatree Recycle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问题表现成因探究主要影响对策措施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各小组分别对酸雨 臭氧洞 城市热岛和雨岛进行自主探究 探究结果以课件 ppt flash 网页等 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交流 要求每组学生分工明确 共同合作完成 可参考教材 教师提供网页 互联网 自主探究 七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课时 学生分组汇报交流 学生当场对其课件提出问题和看法 由各小组和老师共同打分 展示结束后 各小组自评 老师对课堂内容和演示情况做出总结 整理好评分表后 把其他小组及老师的评价意见反馈给学生 修改完善后好的作品挂在学校的网页上 人类活动与气候 臭氧洞 酸雨 城市热岛 城市雨岛 课堂小结 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尝试在E learning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系统 本课题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 关于大气环境问题的内容非常广泛 并且学生已掌握信息技术 查阅资料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说明 老师的作用 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的唯一来源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不能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控制作用 处于教学活动的制高点 因为对于学生来说 突然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信息的把关人 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跑题或者陷入大量重复的信息中无法自拔 过多的冗余往往造成学生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 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明确了研究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提出了应注意的几个点后 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控制 比如师生互动式的交流 对学生作品的反馈等等 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的地位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学生建立一个开放式的 能激起学生交流的 互动的学习条件 学生处于具体学习活动的中心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 书籍 报刊收集资料 但不是简单的汇笼 是有目的 有条件的整合资料并制作成自己的东西 提出自己的观点 是DIY的体现 这是当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体现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的地位 由于技术的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