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学选修 4 课本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第一节 P 6P 6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叫做反应热 在恒压条件下 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 的焓变 符号是 H 单位是 kJ mol 例如 1 mol H2 g 燃烧 生成 1 mol H2O g 其反应 热 H 241 8 kJ 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 形成新的化学键 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 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 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 反 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第二节 P 10 P 10 1 在生产和生活中 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 乙烷 丙烷 甲醇 乙醇 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 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 不能再生 最终将会枯竭 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 一就是用甲醇 乙醇代替汽油 农牧业废料 高产作物 如甘蔗 高粱 甘薯 玉米等 速 生树木 如赤杨 刺槐 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 制造甲醇 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 可以再生 因此用甲醇 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 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 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 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 再加上无 污染 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 在当前 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 一是氢气易 燃 易爆 极易泄漏 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 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 这是人们所担 心的 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 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 2 倍 如果找到了适 用的开采技术 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 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 能源 学生可以自由设想 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 能 源单耗最大的是铝 产量大 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 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 加 强废旧钢铁 铝 铜 锌 铅 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 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 1 5 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 发展公交车更为合 理 第三节第三节 P 14 P 14 1 C s O2 g CO2 g H 393 5 kJ mol 2 5 mol C 完全燃烧 H 2 5 mol 393 5 kJ mol 983 8 kJ mol 2 H2 g 的燃烧热 H 285 8 kJ mol 欲使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 得到 1 000 kJ 的热量 需要 H2 1 000 kJ 285 8 kJ mol 3 5 mol 3 设 S 的燃烧热为 H S s O2 g SO2 g 32 g mol H 4 g 37 kJ H 32 g mol 37 kJ 4 g 296 kJ mol 4 设 CH4 的燃烧热为 H CH4 g O2 g CO2 g 2H2O g 16 g mol H 1 g 55 6 kJ H 16 g mol 55 6 kJ 1 g 889 6 kJ mol 5 1 求 3 00 mol C2H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C2H2 g 5 2O2 g 2CO2 g H2O l 26 g mol H 2 00 g 99 6 kJ H 26 g mol 99 6 kJ 2 00 g 1 294 8 kJ mol Q 3 00 mol 1 294 8 kJ mol 3 884 4 kJ 3 880 kJ 2 从 4 题已知 CH4的燃烧热为 889 6 kJ mol 与之相比 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 C2H2放出的 热量多 6 CO g H2O g CO2 g H2 g H 41 kJ mol 7 已知 1 kg 人体脂肪储存 32 200 kJ 能量 行走 1 km 消耗 170 kJ 求每天行走 5 km 1 年 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 km 5 km d 365 d 32 200 kJ kg 9 64 kg 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 4 2 105 kJ 快速奔跑 1 km 要消耗 420 kJ 能量 此人脂肪可以维 持奔跑的距离为 4 2 105 kJ 420 kJ km 1 000 km 9 1 t 煤燃烧放热 2 9 107 kJ 50 t 水由 20 升温至 100 温差 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 50 103 kg 80 4 184 kJ kg 1 673 6 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 1 673 6 107 kJ 2 9 107 kJ 100 57 7 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 耐纶 5 m3 4 2 104 kJ m3 21 104 kJ 2 聚氯乙烯 50 m3 1 6 104 kJ m3 80 104 kJ 丙烯酸类塑料 5 m3 1 8 104 kJ m3 9 104 kJ 聚丙烯 40 m3 1 5 104 kJ m3 60 104 kJ 将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 可回收能量为 21 104 kJ 80 104 kJ 9 104 kJ 60 104 kJ 170 104 kJ 1 7 106 kJ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一节 P 18 P 18 1 略 2 化学计量数 3 1 A 2 C 3 B 4 D 5 A 第二节第二节 P 24 P 24 1 1 加快 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 使反应速率增大 2 没有加快 通入 N2 后 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 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 但反应物的 浓度 或其分压 没有增大 反应速率不能增大 3 降低 由于加入了 N2 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 造成 H2 和 I2 蒸气的浓度减小 所以 反应速率减小 4 不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 大一倍 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 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 所以 反应速率不变 5 加快 提高温度 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 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运动速率加快 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反应速率增大 2 A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 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 2CO 2NO N2 2CO2 迅速进行 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 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 第三节第三节 P 32 P 32 1 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或浓度 保持不变 2 3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浓度 温度 压强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 应 同等程度地改变正 逆反应 不能使 4 1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1 mol N2 和 3 mol H2 不能完全化合生成 2 mol NH3 所以 反 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92 4 kJ 2 适当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5 B 6 C 7 C 8 C 9 设 CO 的消耗浓度为 x 第四节 P 36 1 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 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发生反 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 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 2 在封闭体系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 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能只根据 焓变 H 0 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 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章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 P 43 44 P 43 44 习题习题 1 2 红 3 1 错 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因此强 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 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 2 错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 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 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 物 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H 3 错 一水合氨是弱碱 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 其电离平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 浓溶液 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 因此氨水稀释一倍时 其 OH 浓度降低不到一半 4 错 醋酸中的氢没有全部电离为 H 5 错 此题涉及水解较复杂 不要求学生考虑水解 4 1 不变 一定温度下 该比值为常数 平衡常数 2 4 18 10 4 mol L 5 1 电离难的原因 a 一级电离出 H 后 剩下的酸根阴离子带负电荷 增加了对 H 的吸 引力 使第二个 H 离子电离困难的多 b 一级电离出的 H 抑制了二级的电离 2 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 使其具有了 导电性 P 52 53 P 52 53 习题习题 1 2 NH4 OH NH3 H2O H NH3 Cl2 Cl H ClO HClO H2O OH 3 3 C 4 A 5 D 6 D 7 A 8 AD 9 注 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 其相应的 pH 可能不尽相同 10 11 1 酸性 2 10 1 10 4mol L 3 9 mL 图略 P 59 P 59 习题习题 1 D 2 B 3 C 4 D 5 甲 即使是弱酸 所电离出的 H 必须与强碱电离出的 OH 相等 pH 7 即c A c M 6 Al3 2SO42 2Ba2 4OH 2BaSO4 AlO2 2H2O 2Al3 3SO42 3Ba2 6OH 3BaSO4 2Al OH 3 7 CO32 H2OHCO3 OH Ca2 CO32 CaCO3 8 Na2CO3溶液的 pH NaHCO3溶液的 pH 因为由 HCO3 电离成 CO32 比由 H2CO3电离成 HCO3 更难 即 Na2CO3与 NaHCO3是更弱的弱酸盐 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 9 1 SOCl2 H2O SO2 2HCl 2 AlCl3溶液易发生水解 AlCl3 6 H2O 与 SOCl2混合加热 SOCl2与 AlCl3 6 H2O 中的结晶 水作用 生成无水 AlCl3及 SO2和 HCl 气体 10 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应的反应物c SbCl3 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应生成的 HCl 以 减少生成物c H 两项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 11 受热时 MgCl2 6H2O 水解反应的生成物 HCl 逸出反应体系 相当于不断减少可逆反应 的生成物 从而可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 MgSO4 7H2O 没有类似可促进水解反应进 行的情况 P 67 P 67 习题习题 1 文字描述略 2 C 3 C 4 D 5 1 S2 与 H 作用生成的 H2S 气体会逸出反应体系 使 FeS 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2 硫酸钙也难溶于水 因此向碳酸钙中加硫酸是沉淀转化的问题 但硫酸钙的溶解度大 于碳酸钙 转化不能实现 醋酸钙溶于水 且醋酸提供的 H 与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中的 CO32 作用 可生成 CO2逸出反应体系 使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3 硫酸溶液中的 SO42 对 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有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的作用 6 略 习题习题 P 73 P 73 1 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氧化反应 负极 还原反应 正极 2 铜 Cu 2e Cu2 银 Ag e Ag 3 a c d b 4 B 5 B D 6 装置如图 4 2 所示 负极 Zn 2e Zn2 正极 Fe2 2e Fe P 78 P 78 习题习题 1 A 2 D 3 C 4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 Pb s SO42 aq 2e PbSO4 s 图 4 2 锌铁原电池装置 正极 PbO2 s 4H aq SO42 aq 2e PbSO4 s 2H2O l 铅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物品醋酱油酒洗涤 灵 84 消毒 液 洗发 液 洁厕 剂 洗衣 液 柔软 剂 pH 56 7 8 12 6 18 6 c H mol l 10 5 10 6 10 7 10 8 10 12 10 6 10 1 10 8 10 6 4 阴极 PbSO4 s 2e Pb s SO42 aq 阳极 PbSO4 s 2H2O l 2e PbO2 s 4H aq SO42 aq 总反应方程式 P 83 P 83 习题习题 1 A 2 D 3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 置 例如锌铜原电池 在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称为负极 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称为 正极 负极 Zn 2e Zn2 氧化反应 正极 Cu2 2e Cu 还原反应 电子通过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 电解池 以 CuCl2溶液的电解装置为例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做阳极 与电源负极相 连的电极叫阴极 阳极 2Cl 2e Cl2 氧化反应 阴极 Cu2 2e Cu 还原反应 电子通过外电路由阳极流向阴极 4 电镀是把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 把镀层金属作阳极 电解精炼铜是把纯铜板作阴极 粗铜 板作阳极 通过类似电镀的方法把铜电镀到纯铜板上去 而粗铜中的杂质留在阳极泥或电解液 中 从而达到精炼铜的目的 其电极主要反应如下 阳极 粗铜 Cu 2e Cu2 氧化反应 阴极 纯铜 Cu2 2e Cu 还原反应 补充 若粗铜中含有锌 镍 银 金等杂质 则在阳极锌 镍等比铜活泼的金属也会被氧 化 阳极 粗铜 Zn 2e Zn2 Ni 2e Ni2 由于附着在粗铜片上银 金等金属杂质不如铜活泼 不会在阳极被氧化 所以当铜氧化后 这些微小的杂质颗粒就会掉进电解质溶液中 沉积在阳极附近 即 阳极泥 成为提炼贵重 金属的原料 在阴极 电解质溶液中 Zn2 和 Ni2 的氧化性又不如 Cu2 强 难以在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 故 Zn2 和 Ni2 被滞留在溶液中 因此 在阴极只有 Cu2 被还原并沉积在纯铜片上 从而达到了 通过精炼提纯铜的目的 5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 2Cl 2e Cl2 氧化反应 阴极 2H 2e H2 还原反应 或阴极 2H2O 2e H2 2OH 还原反应 总反应 2NaCl 2H2O 2NaOH H2 Cl2 在阴极析出 1 42 L H2 同时在阳极也析出 1 42 L Cl2 6 依题意 电解 XCl2溶液时发生了如下变化 M X 3 2 g 22 4 L 1 mol 1 12 L 64 g mol 即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4 又因为 2Cl 2e Cl2 2 mol 22 4L n e 1 12L n e 2 mol 1 12 L 22 4 L 0 1 mol 即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有 0 1 mol P 87 88 P 87 88 习题习题 1 负极 Fe 2e Fe2 正极 析氢腐蚀 2H 2e H2 吸氧腐蚀 2H2O O2 4e 4OH 2 1 电化学腐蚀 铁和铁中的杂质碳以及残留盐溶液形成了原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电商模式分析与探索
- 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市场开拓指南
- 食品微生物安全保证措施
- 2025年音乐院校招生音乐理论模拟试题集
- 教育软件设计质量提升措施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面试模拟题及技巧
- 客服团队服务氛围范文
- 2025年家政服务师职业资格认证模拟题集与答案详解
- 普通行业供应链优化策略
- 改掉傲慢全套课件
- 光伏安装工程劳务合同
- 2025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药品知识科普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复审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 应收款考核管理办法
- 心内科护理进修报告
- 引流管管口渗液的护理
- 食堂工人培训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 医德医风课件培训宣传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