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胃肠喂养_第1页
早产儿胃肠喂养_第2页
早产儿胃肠喂养_第3页
早产儿胃肠喂养_第4页
早产儿胃肠喂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先进科室到卓越科室,早产儿胃肠喂养, LBWI发生率:5.87%(11省44市县,1998)存活率与治愈率: 国外存活率: 500 - 999g 56% 1000g 90% 1500-2500g 95% 国内VLBWI治愈率:68.3-70.5%(北京,广东) 改善或保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生长债”与“追赶式生长”,早产儿胃肠道喂养:围产医学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胃肠道发育1,胃肠道形成 原始消化管孕4w形成,20w达最终位置 胃基本结构孕6w完善 肠道结构孕4-6m形成 神经肌肉发育孕前3m开始,20w近新生儿水平,分泌和吸收功能至26w仍未成熟 功能成熟迟于解剖成熟胃肠肌层发育 孕5w食道和胃形成可辨认的环形肌,10w出现纵形肌 食道外肌层孕8w0.025mm,28w1.44mm,成人2.44mm,胃肠道发育2,胃肠道分泌 :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胆酸、多种肽酶等分泌水平大致分为孕25w前、后2个阶段 胃肠激素发生和分泌 孕8w:GAS、SS、MOT、胰高血糖素等 孕13-25w:可检出各种肠道内分泌细胞 孕26w:胃肠激素水平迅速 生后:随日龄及哺乳量,胃肠激素水平升高 33w吸吮及吞咽功能未协调,但胃肠道机能 已能适应胃肠道营养,胃肠道发育3,胃肠激素对维持正常消化功能有重要意义,MOT刺激上消化道机械运动和肌电活动LES张力胆囊收缩促进餐后上消化道活动,GAS刺激胃酸、胃蛋白酶、胰酶分泌促进胃蠕动促进胃肠道粘膜生长刺激胃肠胰Pr、DNA、RNA合成,血GAS水平高低反映了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度,胃肠道动力特点1,吸吮和吞咽 孕11w:吞咽 孕15w:吸吮 孕25w:吸吮动作未协调 孕34-36w:有效而协调的吸吮和吞咽食管 孕28w:推动液体食团从咽到胃 LES静息压低:4mmHg(足月儿18mmHg) 孕32w:食管蠕动协调,但收缩幅度、传播 速度及LES压力低,胃肠道动力特点2,胃排空:胃窦和十二指肠缺乏协调活动 孕30w:能把吞入的羊水从胃排空到肠道 25-32w:不具备胃排空的小肠反馈控制反应能力小肠动力 孕25w:肠腔收缩压接近足月儿60% 15g/kgd,lcm/w 预防低血糖及减轻黄疸程度避免或减少TPN副作用 肠道外营养相关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性黄疸等 TPN后发生率 2w:1000g 50%,1000-2000g 15% 1500g:生后第1d 无窘迫、1000-1500g:病情稳定生后12-24hr有病症:适当推迟喂养时间,开始喂养时间3,Boo等前瞻性研究结果 :要促进VLBWI肠道营养耐受性,应在72hr内尽可早开始喂食 曾氏等:33w与33w早产儿平均开奶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邵氏等:机械通气早产儿早期MEN (1000g 1ml/kgh,1000g 0.5ml/kgh),可提高胃排空率,缩短达到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可能条件下尽早予以足量、全程经口喂养,胃肠营养途径1,肠道喂养禁忌症 肠道组织缺氧:如严重窒息后、低氧血症状态等 肠道血循环减退:如低血压等 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存在经口喂养:奶瓶喂养与管饲喂养 最好的营养途径: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较好者 符合生理要求的喂养方法管饲喂养适应症 32w,或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 因疾病或治疗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 作为奶瓶喂养不足的补充,胃肠营养途径2,胃管喂养(经口胃管喂养) :VLBWI常用 经鼻喂养:通气、气道阻力、呼吸功增加 推注法(Bolus) *适合于较成熟、胃肠道耐受性好者 *不宜用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延迟患儿 间歇输注法(Intermittent drip):微泵输注,每次持续30min-2hr *适合于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和肺部高危因素患儿 *简便,刺激胃肠激素释放 *可引起胃过度扩张、脑血流波动、短暂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 CLD儿可引起腹内压、膈膨升,胃肠营养途径3,持续输注法(Continuous drip):20-24hr持续微泵输注 *胃排空、较成熟的十二指肠运动 营养吸收好,体重增长快,黄疸消退快 *喂养不耐受、胃潴留、达全口喂养时间较长、生长速率较慢 持续输注与间竭注入联合:输注2h、停2h 既促进体重增长又刺激胃肠激素释放过幽门喂养(经鼻十二指肠 喂养) 避免胃排空差、反流、误吸等 国内外研究:进奶量 ,体重明显 存在问题:十二指肠穿孔、十二指肠狭窄、腹胀、腹膜炎、 营养素吸收障碍、胃肠激素分泌 指征:严重胃食管反流/误吸、胃动力差伴大量胃内残留,胃肠营养途径4,NNS 对早产儿的行为、生理、心理发育具重要作用 方法:吸空橡皮奶头10min,q3h 意义:体重、住院时间、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时间 ;氧合与镇静作用;胃肠激素释放 黄氏等:NNS组生后3d GAS、7天GAS、MOT均高于 禁食组 ;与正常组无差异 结 论:能耐受胃肠道喂养的早产儿应予以保持NNS , 但不能代替喂养 岳氏等 :NNS 2w,WGTT,排便次数、 GAS ;体重、头围、身长变化无差异 结 论:后者与排便次数、研究时间短有关,胃肠营养途径5,NNS加速早产儿体重增长的机制 理想的行为状态:镇静,氧合改善,能量利用减少 改善脂肪吸收:刺激舌酯酶及其周围组织分泌咽酯酶,改善脂肪消化 促进消化功能:吸吮反射+迷走神经兴奋,影响肝、胆、胰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喂养量与速度,胃肠营养目的:刺激胃肠道发育、完善功能及供应热卡早期喂养目的: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 以应摄取热卡1-12%喂食1-2w,有明显的肠道功能成熟;10-24ml/kgd喂食量即可促进胃肠动力发育胃肠道营养不能是热量唯一来源:血流和氧消耗改变;已喂养儿NEC发生率高最初喂入量:10-30ml/kgd,分2-3hr 1次 2000g 时间 每次量 间隔 每次量 间隔 每次量 间隔 每次量 间隔 试喂养 1-2 1-2h 2-3 2h 3-4 2-3h 10 3h ml/kg ml/kg ml/kg ml/kg早期喂养 隔次加 2h 隔次加 2h 隔次加 2-3h 隔次加 3h 12-72h 1ml 1m l 2ml 5ml 最多5ml 最多10ml 最多15ml 最多20ml后续喂养 10-15ml 2h 20-28ml 2-3h 28-37ml 3h 37-50ml 3-4h150ml/kg早产儿诊疗方案(讨论稿):青岛,2002,营养状态评估,出入液量、能量、体重、头围等 体重增长:15g/d,或胎儿体重1.5% 头围增长:1.0cm/w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体重的5%血清Ca、P、ALP、Alb、BUN等人乳喂养及用利尿剂:Na、Cl、HCO3Hb、Ret,肠内营养的监测,胃肠喂养不耐受1,表现:吸吮差、吞咽困难、窒息、呕吐、腹胀、胃淤滞和胃轻瘫(胃残余超过喂入量30)、胃内咖啡样物、大便有血或相关指征、禁食2次或第2w末入量2ml/kg:腹部平片观察胃管位置、除外NEC;无异常可继续喂养但减量腹胀:固定部位和时间测量,增加1.5cm有意义,减量或停喂1次呕吐、腹胀、胃残留量、血便或大便潜血:提示感染或NEC,停止经口喂养,胃残留量超过正常或腹胀重要指标,胃肠喂养不耐受处理1,改善胃肠喂养不耐受 早期MEN:促进胃肠功能成熟 缓慢增加奶量:减少发生NEC危险性 减少禁食次数和持续时间:尽可能保持MEN;短时禁食,维持对消化道成熟的促进作用 及时帮助排便:胃肠动力差及摄入少而粪便少,致胎便排出延迟或/及不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