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道教案_第1页
乡村大道教案_第2页
乡村大道教案_第3页
乡村大道教案_第4页
乡村大道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乡村大道教案乡村大道教案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乡村大道 这篇课文是郭小川在 20 世纪 60 年 代所写的诗歌 描绘了乡村大道独特的风景 歌颂了 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语句优美 读起 来琅琅上口 激情澎湃 催人奋进 但是由于此诗所 描绘的情景与现在相隔四十多年 郭小川的诗又富有 哲理性 立意深刻 发人深省 而且洋溢着真挚的革 命激情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 领会其内涵 存 在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交流资料 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并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 深入文本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 在读中感悟 品味诗 歌蕴涵的内容 体会它的形式美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 充当一个搭建平台的角色 引导学生去读 思 议 为学生创设自主 开放质疑的空间 使学生主动参与 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自己去体验 与诗人的心灵相碰 撞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 7 个生字 第 2 页 共 11 页 3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 理解课文 了解诗歌内涵 经历风雨 生活 才有意义 才会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 乡村大道 的含义 理解诗歌最后一节的 意思 使学生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 才能体会到生活 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 同学们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一句话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 路 这个 路 包含什么意思呢 我们将要学习的第 十单元 路 就从不同角度给我们介绍了 路 的不 同含义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乡村大道 2 板书 乡村 说说你心目中的乡村是什么 样的 补充写上 大道 朗读课题 3 读了课题 你有哪些疑问 二 交流资料 了解写作背景 1 学生交流有关郭小川的个人资料 2 教师 简介 乡村大道 的写作背景 第 3 页 共 11 页 三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2 自读课文 3 检查读文情况 请四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 字音 读准确 句子读通顺 同桌分节朗读课文 读后交流 注意倾听同桌的 意见 全班齐读课文 要求准确 通顺 四 创设情境 感悟课文内容 1 学习第 1 节 自读课文第 1 节 边读边用 划出文中的 比喻句 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比喻句 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 从这个比喻句中 你知道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 交流 出示课件 展示乡村大道长远 宽阔的图片 指 导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节 2 学习第 2 节 小组合作学习第 2 节 要求 默读课文 边读边 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交流 诗人把乡村大 第 4 页 共 11 页 道又比作了什么 这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什么特点 你 是如何理解的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指导朗读两个比 喻句 读出它的曲折 出示课件 展示乡村大道险峻 曲折的画面 结合课件 自读第 2 节 体会乡村大道的险峻 曲折 重点指导朗读 至少有九曲十八折 比黄 河的浪涛还要多 齐读第 2 节 读出自己的体会 看着课件 师生合作读 1 2 节 教师引读比喻 句 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诗人把乡村大道比作了长桥 丝绦 险峻的黄河 和干涸的沟壑 诗人为什么比喻得如此形象呢 这与 他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 诗歌的哪一节描 写了诗人在农村的生活 3 学习第 3 节 自读第 3 节 思考 你读了这节 读懂了什么 全班交流 学生质疑 如 为什么凡是前来的都有远大的 前程 不来的只得老死峡谷 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随机 指导朗读第 2 句 第 5 页 共 11 页 讨论 诗人为什么要写他在农村的生活 交流 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第 1 句 齐读第 3 节 4 学习第 4 节 默读第 4 节 思考 这一节与前三节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 自读 你体会到什么 交流 带着自己的体会饱含激情地朗读第 4 节 五 感情升华 1 前面同学们质疑 课题为什么是 乡村大道 现在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 学习了这首诗 你有什么感受 3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课后反思 1 从单元主题入手 引导学生质疑 激活学生 的思维 本单元的主题是 路 学生对 路 的理 解免不了是片面的 狭隘的 为了让学生对 路 有 更广泛的了解 我首先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导入 给 学生造成悬念 激发了学生学文的兴趣 同时也使学 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课题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教师 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应先从课题开始 在板 第 6 页 共 11 页 书课题时我分两次写 先写 乡村 引导学生从感 性上认识乡村 再板书 大道 引导学生看课题质 疑 学生经过思考 提出了几个有价值性的问题 课 题为什么是 乡村大道 乡村大道有什么特点 乡村 大道指的是什么 这就把课题和课文紧密联系起 来 把对题目的理解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另外 在理 解课文时引导学生就难理解的句子质疑问难 充分激 活了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 探究 培养 了学生质疑 释疑的能力 正如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说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要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 自己提问题 2 以读为本 引导学生感悟 语文教学是一首 诗 一首激情澎湃的诗 语文课要体现 书声琅琅 情意浓浓 课程标准 总目标要求学生 学会运 用多种阅读方法 本课的教学就突出了这点 重在 引导学生朗读 通过教师的范读 学生自读 默读 师生合作读 齐读 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在 读中感悟诗歌的内涵 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 只在引 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理解 有所感悟与思考 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诗人郭小川的资料 郭小川本名郭恩大 当代著名诗人 河北丰宁人 第 7 页 共 11 页 1933 年到北平 曾在高级师范及工学院补习班读书 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6 年开始诗歌创作 他一 生写了许多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的诗歌 被誉为 战士诗人 他的诗歌富于思想性 感情真挚 豪 放自由 语句铿锵 所写的诗歌样式以 新辞赋体 著称 他的著名诗作有 团泊洼的秋天 边塞新 歌 乡村大道 三门峡 甘蔗林 青纱 帐 将军三步曲 等 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新诗 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 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 积极进取的精神 2 通过教学 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 读透字面背后的内容 经历风雪 生活才有意义 才 会美好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及内在联系 懂得要 经过千锤百炼才会体会到生活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资料 导入新课 1 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你们都走过什么样的 路 能说一说吗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第 8 页 共 11 页 2 学生交流 3 小结 同学们走过很多不同的路 有的平坦 有的坎坷 有的畅通无阻 有的曲曲折折 其实我们 每个人都是踏着这样的路 走出家门走向小学 走向 中学 走向广阔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 路的诗歌 乡村大道 4 学生交流本诗作者郭小川的个人资料 弄清 诗人写诗的背景 点评 此环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培养 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上课时利用学生搜集到 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让学生展示劳动成果 实 现资源共享 二 初读感知 读通诗歌 1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歌 注意读准字音 读 通句子 提醒学生读好生字 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检查生字读音 认清字形 重点指导 簸 匍匐 的写法 学生独立书写 师巡视 同位互检 同位检查 读课文 要达到正确 流利 指名分节读课文 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乡村大 道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 9 页 共 11 页 点评 让学生独立读书 扫清生字障碍 通过 检查生字的读音 指导难写的生字 学生相互检查读 课文 生生互动 初步感悟诗歌 3 交流汇报 三 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 1 理解重点语句 诗人都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 么 乡村大道有哪些特点 2 自己读课文 小组内学习 解决不理解的词 语 集体解决问题 理解 无始无终 遥远 天地之 交等词语 3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把乡村大道 比作什么 4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指名读 想一想 指导 学生朗读 体会这又是什么样的丝绦 乡村大道在作者眼中不是普通的一条路 它很长 很远 通向天边 它美丽壮观 贯穿了我们的祖国 然而 乡村大道总是这样美好的吗 5 自己读诗歌 说说作者又把乡村大道比做什 么 6 指导朗读 说说自己体会出了什么 7 理解词语 颠簸 干涸 沟壑 等 在具体 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匍匐 侏儒 第 10 页 共 11 页 8 朗读诗歌 谈谈对诗歌的体会 9 你能从中了解作者对乡村大道的感情吗 引导 学生理解 不经过这样的山山水水 黄金的世界怎会 开拓 如果只会在花砖地上旋舞 那还算什么伟 大的生活 10 指导朗读 采取自由读 默读 齐读等多种 朗读形式 11 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有什么联系 12 你懂得了什么 13 有感情朗读 小组读 男女生对读 齐读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熟读成诵 四 感受内容 拓展延伸 1 作者写 乡村大道 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小结 学完了这篇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