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一 数与代数一 数与代数 1 整数 整数 包括 正整数 0 负整数 和分数分数 包括 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 都是有理数有理数 如 3 0 231 0 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无理数 如 如 0 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实数 2 绝对值绝对值 a 0丨a丨 a a 0丨a丨 a 如 如 丨 丨 丨3 14 丨 3 14 3 一个近似数近似数 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 到最末一个数字止 所有的数字 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如 0 05972精确到0 001得0 060 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 0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3 24万精确到百位 而不是百分位 有3个有效数字3 2 4 又 又 精确到千位 有3个 5 5 17 10 有效数字5 1 7 4 把一个数写成 a 10n的形式 其中1 a 10 n是整数 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 如 如 40700 4 07 105 0 4 3 10 5 5 乘法公式 乘法公式 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a b a b a2 b2 a b 2 a2 2ab b2 a b a2 ab b2 a3 b3 a b a2 ab b2 a3 b3 a2 b2 a b 2 2ab a b 2 a b 2 4ab 6 幂的运算性质 幂的运算性质 am an am n am an am n am n amn ab n anbn n n a n 特别 特别 n n a0 1 a 0 1 n a 如 如 a3 a2 a5 a6 a2 a4 a3 2 a6 3a3 3 27a9 3 1 5 2 2 2 3 14 1 0 1 7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 2 a a 0 丨a丨 a 0 b 0 如 3 2 45 6 a 0时 a 的平方根 4的平方 根 2 平方根 立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第 2 页 8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一元二次的一般式方程 ax2 bx c 0 a 0 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是x 2 4 2 bbac a 其中 b2 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 并且二次三项式ax2 bx c可分解为a x x1 x x2 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 a b x ab 0 二 统计与概率二 统计与概率 9 统计初步 统计初步 1 概念 概念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总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个体 从总体 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 在一组数据中 出现次 数最多的数 有时不止一个 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把处在最中间的一 个数 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 2 公式 公式 设有 n 个数x1 x2 xn 那么 平均数为 12 n xxx x n 极差 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 为极差 即 极差 最大值 最小值 方差 数据 的方差为 则 1 x 2 x n x 2 s 2 s 222 12 1 n xxxxxx n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 的标准差 则 1 x 2 x n xss 222 12 1 n xxxxxx n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 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越不稳定 10 频率与概率 频率与概率 1 频率 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 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1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 总数 频数 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当 0时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根当 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 根 当 0 时 方程没有实数根 注意 注意 当 0 时 方程有实数根 第 3 页 2 概率 大数次实验的频率 概率 如果用 P 表示一个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则 0 P A 1 P 必然事件 1 P 不可能事件 0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运用列举法 包括列表 画树状图 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三 函数三 函数 1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 对称性 对称性 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 P a b 则 P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 P1 a b P 关于 y 轴对称 的点为 P2 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 P3 a b 2 坐标平移 坐标平移 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 P a b 向左平移 h 个单位 坐标变为 P a h b 向右平移 h 个单位 坐标变为 P a h b 向上平移 h 个单位 坐标变为 P a b h 向下平移 h 个单位 坐标变为 P a b h 如 点 A 2 1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再向右平移 5 个单位 则坐标变为 A 7 1 12 一次函数一般式 一次函数一般式y kx b k 0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与x轴交于 与y轴交于 0 b k 0 b 1 一次函数性质 一次函数性质 特别 当b 0时 y kx k 0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y与x成正比例 图象必过原点 K决定 决定 直线倾斜方向 1 0 0 kyx kyx 当 时 随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直线必过一 三象限 当 时 随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直线必过二 四象限 直线倾斜程度 2 x x k k 越大 直线越陡峭 直线与轴的夹角越大 越小 直线越平缓 直线与轴的夹角越小 3 111222 yk xbyk xb 对于直线与直线 1212 1212 1 kkyy k kyy A当时 当时 b决定决定 0 0 0 by b by 当直线与轴交于正半轴 当 直线必过原点 当直线与轴交于负半轴 13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y k 0 的图象叫做双曲线 1 反比例函数性质 反比例函数性质 第 4 页 当k 0时 双曲线在一 三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 从左向右降 当k 0时 双曲线在二 四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 从左向右上升 因此 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2 双曲线矩形 双曲线矩形 Sk 3 双曲线三角形 双曲线三角形 2 k S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1 直线 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交点坐标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的解 23y32yxx 与 23 32 yx yx 2 直线 直线与双曲线与双曲线的交点是方程组的交点是方程组的解 的解 21yx 4 y x 21 4 yx y x 14 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1 定义定义 一般地 如果是常数 那么叫做的二次函数 cbacbxaxy 2 0 ayx 2 抛物线的三要素抛物线的三要素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时 开口向上 当时 开口向下 a0 a0 a 相等 抛物线的开口大小 形状相同 a 平行于轴 或重合 的直线记作 特别地 轴记作直线 yhx y0 x 3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0 a 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 axy 轴 0 xy 0 0 kaxy 2 轴 0 xy 0 k 2 hxay hx 0 h khxay 2 hx h k cbxaxy 2 当时0 a 开口向上 当时0 a 开口向下 a b x 2 a bac a b 4 4 2 2 4 求抛物线的顶点 对称轴的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 对称轴的方法 第 5 页 1 公式法 公式法 顶点是 对称轴是直 a bac a b xacbxaxy 4 4 2 2 2 2 a bac a b 4 4 2 2 线 a b x 2 2 配方法 配方法 运用配方的方法 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 0 的形式 得到顶点 khxay 2 a 为 对称轴是直线 h khx 3 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 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及 y 值相同 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 12 x yxy 12 2 xx x 5 抛物线抛物线 0 中 中 的作用的作用cbxaxy 2 acba 决定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 这与中的完全一样 1 1a 2 axy a 和和共同决定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 0 的对称轴是直线 2 2b acbxaxy 2 a 故 时 对称轴为轴 即 同号 时 对称轴在轴左侧 a b x 2 0 by0 a b aby 即 异号 时 对称轴在轴右侧 0 a b aby 的大小决定的大小决定抛物线 0 与轴交点的位置 3 3c cbxaxy 2 ay 当时 抛物线 0 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0 0 xcy cbxaxy 2 ayc 抛物线经过原点 与轴交于正半轴 与轴交于负半轴 0 c0 cy0 cy 以上三点中 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 仍成立 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 则 y0 a b 15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 一般式 一般式 0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 的值 通常选择一般式 cbxaxy 2 axy 2 顶点式 顶点式 0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 通常选择顶点式 khxay 2 a 3 交点式 交点式 已知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 通常选用交点式 x 1 x 2 x 21 xxxxay 16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1 轴与抛物线 0 得交点交点为 0 ycbxaxy 2 ac 2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轴的交点x 二次函数 0 的图像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cbxaxy 2 ax 1 x 2 x 第 6 页 0 的两个实数根 0 2 cbxaxa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x 有两个交点 抛物线与轴相交 0 x 有一个交点 顶点在轴上 抛物线与轴相切 x 0 x 没有交点 抛物线与轴相离 0 x 3 平行于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x 同 2 一样可能有 0 个交点 1 个交点 2 个交点 当有 2 个交点时 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 设纵坐 标为 则横坐标是的两个实数根 kkcbxax 2 4 一次函数的图像 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的交点 由方 0 knkxyl 0 2 acbxaxyG 程组 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与有两个交点 cbxaxy nkxy 2 lG 方 程组只有一组解时与只有一个交点 方程组无解时与没有交点 lG lG 5 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 若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为 xcbxaxy 2 x 00 21 xBxA 则 12 ABxx 17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 含义含义 A的正弦 sinA A的余弦 cosA A的正切 tanA 平方关系 平方关系 sin2A cos2A 1 倒数关系 倒数关系 1 tan tan 90 增减性 增减性 0 sinA 1 0 cosA 1 tanA 0 A越大 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 余弦值反而越小 余角公式余角公式 sin 90 A cosA cos 90 A sinA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 0 0 30 30 45 45 60 60 90 90 sin 0 0 2 1 2 2 2 3 1 1 cos 1 1 2 3 2 2 2 1 0 0 tan 0 0 3 3 1 13 不存在不存在 第 7 页 cot 不存在不存在 31 1 3 3 0 0 斜坡的坡度 斜坡的坡度 i 设坡角为 则i tan 铅垂高度 水平宽度 四 空间与图形四 空间与图形 线段 射线 直线 线段 射线 直线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 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 性质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 平行线判定 12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 补 三角形边角关系 三角形边角关系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全等三角形性质 全等三角形性质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对应高线 对应中线 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面积 周长也相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 全等三角形判定 22 边角边公理 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 直角边公理 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角平分线定理 角平分线定理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 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 对等边 35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h l 第 8 页 Rt 中两个一半 中两个一半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中垂线定理中垂线定理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轴对称性质 轴对称性质 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 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 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 称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 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 c 的平方 即 222 abc 47 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有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22 abc 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多边形内角和外角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 2 180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性质定理 矩形性质定理 60 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 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矩形判定定理 62 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 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定理菱形性质定理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即 S a b 2 菱形判定定理菱形判定定理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性质定理 正方形性质定理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条边都相等 第 9 页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 两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180 后能与互相重合 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 71 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 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 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 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 一点成中心对称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常用辅助线 梯形常用辅助线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左上右上左上右上 左下右下左全右全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 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 必平分第三边 中位线定理 中位线定理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 L 2 中位线 上底下底 S L 梯形中位线 高 比例性质 比例性质 83 1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那么 如果 那么 交叉相乘 ac bd adbc adbc ac bd 84 2 合比性质 如果 那么 ac bd abcd bd 85 3 等比性质 如果 那么 acem bdfn acema bdfnb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 线段 AB 被点 C 黄金分割 AC BC 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 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 A 型图或 X 型图 a c A B C D E F l1 b l2 第 10 页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A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射影定理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SAS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三角形相似 SSS 95 定理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HL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 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半径为 R 某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 d 101 如果 d R 点在圆上 102 如果 d R点在圆内 103 如果 d R点在圆外 三点共圆 三点共圆 104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9 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 外心 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 推论 1 平分弦 不是直径 的直径垂直于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 垂直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 推论 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 过圆心 垂直于弦 直径 平分弦 知二推三 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四量定理 四量定理 弦 弧 弦心距 圆心角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所对的弦相等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 如果两个圆心角 两条弧 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 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有一必有三 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同圆或等圆中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 推论 2 半圆 或直径 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 ABD 第 11 页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 R 为圆的半径 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 直线与圆相离d R 直线与圆没有交点 2 直线与圆相切d R 直线与圆没有唯一交点 3 直线与圆相交d R 直线与圆没有有两个交点 圆的内接四边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相交弦定理相交弦定理 O 中 弦 AB 与弦 CD 相交与点 E 则 AEBE CEDE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 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 切线的夹角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定理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 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刑侦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民宿经营合同范本与风险提示
- 企业管理中人性化制度设计与实操
- 励志高考作文素材丰富汇编
- 2025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张海华课件解压
- 2025黑龙江伊春市铁力市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杭州高新区(滨江)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直接考核招聘幼儿园聘用制教师13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龙门中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张正勤律师讲座课件
- 反诈知识进校园主题团课
- 雷雨剧本文件完整版电子书下载
- 土建施工方案范本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 T-SXPFS 0004-2024 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贷款实施指引(试行)
- 老年透析护理常规课件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
- 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管控措施培训课件
- 《民间工艺美术》课件
- 2025年中国石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入股养殖公司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