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八)_第1页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八)_第2页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八)_第3页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4 页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八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八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对 长江之歌 的学习 从音乐的角度 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 历史上的荣辱兴衰 文学 史 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 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 体 把视与听 音乐的与非音乐的 直接的与间接的 知 识点融汇贯通 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 长江之歌 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 法 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 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 学唱 长江之歌 三 课时 两课时 四 教具 磁带 录音机 幻灯片 幻灯机 投影片 投影 仪 录像带 录像机 黑板 钢琴 银幕 五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 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 它们气 第 2 页 共 4 页 势宏大 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 阔 曲折回转的情景 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 A B A 尾声的结构 第一课时 一 课前音乐 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 话说长江 插曲 江河万古流 二 组织教学 三 导入新课 1 导入 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 是 中华民族的摇篮 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 民 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 今天让我们来 看另一条母亲河 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江 2 提问 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 结合学生对亲 历长江边的感受 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 诵的诗句 其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 杜甫 登高 其二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 第 3 页 共 4 页 3 点题并板书 长江之歌 4 集体朗读歌词 5 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 你从雪山走来 是哪一座山 你向东海奔去 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 备知识点 源头 青海省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 雪山 河流全长 6340Km 是世界第三大河 我国第一大 河 附 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 尼罗河 第二 亚马逊河 第三 长江 流 域面积达 180 万平方公里 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 分别是 青海 四川 西藏 云 南 重庆 湖北 湖南 安徽 江西 江苏 上海入 海口 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 长江以北被金人 占领 当时政治改革家 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 抑郁 之情下写下诗一首 京口 瓜洲一水间 中间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 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 京口 镇江 一水 长江 数重山 金山 樵山等 第 4 页 共 4 页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