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防治.ppt_第1页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ppt_第2页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ppt_第3页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ppt_第4页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2016 12 7 糖尿病发病率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变 糖尿病发病人数日趋增多 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 6 估计全国有1 49亿糖尿病患者 今天给大家讨论有关糖尿病中医防治的知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按其临床表现 隶属于祖国医学中 消渴 范畴 成书于2000多年前 黄帝内经 就有论述 但消渴并不等于糖尿病 因消渴的涵义较广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尿崩症等有消渴症候 也属消渴之列 中医历代医家 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 对消渴病的病因 从宏观上进行深入探讨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中医诊疗疾病的特点 中医药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症状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 往往能解决西医所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最大优势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 由于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及类型较多 症状复杂 单用西药常难以应付复杂的病情变化 有时也一筹莫展 而中医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有较好的优势 如治疗糖尿病足溃烂常用的瑶肤康去腐生肌 愈合溃疡面 可以解决病情复杂的糖尿病足等 中医治病讲究顺应天时 阴阳平衡 辨证论治 标本兼治 急则治其标 然则治其本 通过中医宏观的望 闻 问切辨证与西医的微观理化检查相结合 可以掌握个体的气血盛衰 正邪深浅 体质差异 更好地把握疾病的本质和判断预后 中医既可以有针对病因的治疗 也有针对症状的症候治疗 在疾病防治中 还强调治未病 即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1 中医的望 闻 问 切可以诊断糖尿病 望 闻 问 切是中医诊病的传统手段 简称四诊 通过望 闻 问 切可以掌握个体的气血盛衰 正邪深浅 把握病人的体质差异 但对于糖尿病的诊断 必须依靠血糖测定 如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等 因为血糖测定是客观而准确的数据 中医的四诊不可以代替西医的客观检查 2 糖尿病发病皆按 上 中 下三消 转变规律 中医将糖尿病根据 三多 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 上 中 下三消 口干多饮为主要表现者称为上消 多为肺热津伤所致 多食易饥 形体消瘦为主要表现者称为中消 多为胃热炽盛所致 尿频量多为主要表现者称为下消 多为肾之精气阴阳亏损所致 除典型的三消各自的临床表现外 上消的病人还可兼有尿频量多 舌苔薄黄干燥 中消的病人可能会兼有形体消瘦 大便干燥 下消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尿混浊如脂膏 或腰膝酸软 或形体畏寒 阳痿不举等 2型糖尿病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从上消逐渐发展至下消症状 病情由轻至重 由浅入深 但并非所有病人皆按此发病 有些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就表现为下消症状或阴阳两虚危候 亦有某些病人表现为上 中二消合病 3 对于糖尿病中药治本 西药治标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 对糖尿病而言 中医治本 西医治标 这里的 标 和 本 是中医学的概念 标 指的是标实 是指邪气抗盛 本 指的是本虚 在病机上造成疾病本质的因素 实际上治标就是指祛邪 治本就是指扶正 中医 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中药治本 西药治标的说法已经混淆了两种医学理论体系 是不科学的 西医注重病理生理 治疗往往针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针对性治疗 比如2型糖尿病往往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造成 治疗上或者补充胰岛素 或者促进胰岛素分泌 或者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所以 我们不能说这种治疗是所谓的治 标 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患者 西医胰岛素替代治疗往往是维持患者生命 延长生存期唯一有效的办法 而中医学通过辨证施治 可以达到调整患者机体免疫力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相辅相成 取长补短 不存在治本治标的问题 4 中药可以完全替代西药口服降糖药 甚至胰岛素 对于初发的早期2型糖尿病朋友 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控制血糖 改善糖耐量减低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但对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患者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中药可以完全替代胰岛素治疗 所以血糖的控制主要是靠西药 包括胰岛素的治疗 而中药在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有它的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5 中医食疗可以代替药物 食疗是古老中医学养身治病的手段 古人云 胃以喜为 补 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气味偏性 或偏寒 或偏温 或偏酸涩 或偏辛热 用食物的偏性 来纠正疾病本身造成人体的偏盛偏褒 以期达到平衡的目地 是食疗的基本原理 糖尿病早期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 某些食物确实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所以 单用饮食控制可以控制血糖 无需服用药物 但当疾病到了中晚期 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 此时单用食疗控制肯定是不够的 需要补充胰岛素治疗 官至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 如只用饮食治疗 拒绝药物 可能会造成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所以 食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一种 绝对不能代科药物 6 中药无毒副作用 西医毒副作用大 治疗糖尿病时 很多患者迷信中药是天然的 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映 西药是化学药 毒副作用较大 其实 糖尿病本身对机体危害要远大于药物 如果不治疗 血糖控制不良 糖尿病所造成的的急慢性并发症后果要远远大于药物不良反应 另外 是药三分毒 任何药物都有它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这点不管是中药还是药皆是如此 中医治病往往是采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失衡 故正确合理的辨证论治是前提 如果辨证不准确 即使是人参对患者来说也是毒药 另外 最近一些研究发现 一些中药确实存在一定毒性 如马钱子 关木通的肾毒性已经证实 因此 中药也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7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就是一直服用汤药 糖尿病患者并非一直需服用汤药 汤药疗程一般1 3月 如患者症状缓解可改用丸药巩固 中医讲 汤者荡也 所以汤药吸收迅速 能快速起作用 当患者症状改善 可用丸药缓图之 以求缓慢吸收 巩固疗效 若病情较轻也可停服中药 改为饮食运动控制 休息2 3个月后可再次服用汤药 中医讲究 中病即止 衷其大半而止 就是告诉医者在用药物偏性调整了人体阴阳偏盛偏衰时 郊阴阳平衡逐渐恢复 应当鼓励病人通过导引 饮食恢复人体正气 以期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这里强调中医治病并非只有汤药二种手段 针药 导引 食疗等方法皆可用于疾病的不同阶段 应当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全盘规划 8 糖尿病可以用 偏方 秘方 根治 现在市场上打着各种 偏方 秘方 纯天然 中药等旗号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 似乎我们身边拥有太多的方法可以治愈糖尿病 其实 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可以根治糖尿病的中药或西药 所谓的偏方 验方往往是一些假中医 冒牌中医打出的骗钱把戏 糖尿病患者不要轻易上当 应该提高警惕 糖尿病患者在选用中药时 应尽量选用国家药典存在的中成药治疗 正规中医师在开出中药处方时往往都会给出详尽的处方药物 按君臣佐使的搭配写在病历上 有案可稽 一目了然 反之 那些中药里掺杂西药降糖的所谓验方往往不会给出具体药物 这一点是大家识别真伪中医的重要手段 9 糖尿病患者看中医应该多看几位老中医 中医治疗糖尿病 主要根据个人体质 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个体施治 因人而异 通过治疗 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 改善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不管是哪位中医师临证 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治法总体原则是一致的 不应该有太大的出入 另外 如果患者在服用某位中医师的汤药后感觉自我症状好转 应当坚持服用 不要轻易换方 因为中医讲究 效不更方 从诊断思路上讲 中医看病讲究主次矛盾 或先祛邪 待邪去予以扶正 或先扶正 待正气充足予以祛邪 所以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处方往往不一样 同一位中医师容易把握疾病的发展演变规律 潜方用药能够进退自如 因此 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经常更换医生 这样不利于治疗的连续性 到目前为止治疗糖尿病没有特效药 没有哪种药物会立竿见影 治疗治疗需要时间 中药 西药都是如此 10 中医治疗糖尿病都是养阴清热 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这是糖尿病消渴病机的总纲 但是消渴早期 病人或或夹热湿 或感邪毒 或血瘀为甚 或水湿为患 病至后期气阴两虚 血亲为患 阴阳惧损 临床上典型阴虚燥热并不多见 相反气阴两虚兼夹湿热者为多 所以不经四诊 一律使用养阳清热治疗违背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 所以 对于医生应该详查舌脉 仔细辨证 广大糖尿病患者也应清楚认识非所有糖尿病都要养阳清养阴清热 11 糖尿病皆重用活血化淤治疗 现代中医认为 血瘀 贯穿消渴病发病全程 活血化瘀自然成为治疗的重点 但在消渴病发病的不同阶段 血瘀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临床医生应该详加辨证 不可滥用活血化淤 2型糖尿病早期多肺胃热盛 瘀热为患 清肺胃时可加用凉血化瘀之品如郁金 虎杖 丹皮等 中期气阴耗伤或湿热夹杂 本虚标实者当利水化 兼顾气阴 选用利水不伤阴 兼扶正之品 如鸡血藤 益母草 薏苡仁 丹参等 晚期阴阳两虚 水 瘀 热毒兼夹 当分清标本缓急 攻下与扶正兼顾 可选用生大黄 葶苈子 薤白 桑白皮等斩关夺门 破瘀利水以挽正衰邪重之危候 临床上常用血栓通 疏血通 灯盏细辛 苦碟子等活血化瘀 改善循环的中成药 血栓通药性较平和 一般脑梗 冠心病无寒热偏盛者可选用 疏血通为虫类药 破血之力强 非血瘀重症不可轻用 灯盏细辛偏温 苦碟子性偏寒 临床需结合辨证以发挥最佳疗效 所以说糖尿病朋友采用活血化治疗时当有所侧重 区别对待 12 糖尿病只需药物治疗 与情态无关 中医所说的情志 即人的七情六欲 糖尿病与情志密不可分 糖尿病患者常有不良情绪出现 如紧张 忧郁 压抑 恐惧 失神 烦躁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五行与五志相合 所以 调节情志对避免血糖波动 阻止病情进展尤为重要 情绪调节法是以内外结合为原则 家庭 社会和本人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 使病人的情绪得到改变 可采用下述方法 1言语开导 平时多交流 多沟通 了解其心理和感情 糖尿病患者应当与医生 病友多交流 这样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 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2 移情易性 中医书籍中指出 七情之病者 看书解闷 听曲消愁 有胜于服药者 现在移情易性的方法很多 如唱歌 跳舞 养鸟 垂钓 种花 旅游等均可使人情绪稳定 3 漫步解郁 食前千步解忧郁 食后千步消食结 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散步 不仅能化解忧郁 尚有助于降低血糖 4 顺意解怒 即顺从患者的意愿 使其得到满足 从而化解郁怒 家人要适当创造一些条件 来满足病人的愿望 以稳定病情 总之 要重视情志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以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始终要保持心情愉悦 让自己每天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 既有利于病情控制 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13 口干 多饮皆使用养阴生津止渴法治疗 糖尿病患者口干 多饮 很多医家一概采用养阴清热生津法治疗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只有详加辨证 审证求因 对症用药才能切题合拍 糖尿病早中期会夹湿 夹热 湿困中焦 久而化热 热耗津液 病人表现口干口渴 此时如用大堆养阴药反而助湿生热 当以化湿为主 湿去则热无所聚 津液得复 口干好转 常用三仁汤或连朴饮加减化裁 另有血瘀者 病人表现肌肤甲错 皮肤干燥 口干多饮 此血瘀阻滞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瘀久化热而成 当以活血化瘀为治则 去则能生新 气血通畅 津液上承 口干多饮自除 14 中药降糖皆使用黄连 鬼箭羽 黄连 鬼箭羽是现代药理学证明有明确降低血糖作用的两味中药 很多中医师在临证中不经辨证便加用这两味药 结果很多病人非但血糖没有降低 反而出现腹泻 厌食 黄连苦寒 胃热偏盛者 用之可以清胃养阴 脾胃虚寒者用之无益 大剂量黄连可泻火解毒 小剂量黄连清心调胃 配伍温热药辛开苦降 开痞散结 鬼箭羽能活血化瘀 对于热明显 血脉阻者可酌情选用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黄连小檗碱不代表黄连的所有功效 现代药理的成分研究可以借鉴 但不能丢弃中医的精髓 否则长此以往中医临床疗效势必大打折扣 15 糖尿病患者体虚 需多用参芪 鹿茸进朴 虚 是中医学的概念 按八纲和脏腑辨证 有阴虚 阳虚 气虚 血虚 心虚 肺虚 脾虚 肝虚 肾虚 糖尿病早期 常以标实症候为主 表现为口渴多饮 多食易饥 此时虚证不明显 表现为肺胃热甚的实证 当以清热祛邪为主 而参芪 鹿茸性温动血 阴虚热甚之人服之非但无益 反而会动血助热 加重病情 所以不适合 16 六味地黄丸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 小儿药证直诀 原方用于小儿五尺五软肾虚之候 现代临床广泛用于肾阴虚的症候 症见腰膝酸软 手心潮热 盗汗 两颧潮红等 糖尿病属于阴虚燥热之候 很能多病人存在肾阴不足的症候 所以用六味地黄丸切题对症 但从整个糖尿病的中医发病演变规律来讲 病至晚期 很多病人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症候 症见动辄气喘 四肢不温 或食入即吐 完谷不化 大便稀溏 小便清淡 此时 六味地黄丸恐非所宜 需选用或合用益气温阳之品 如桂附地黄丸 香砂六君丸等 另外 糖尿病早期 很多病人存在夹湿 夹热的标实症候 表现为口苦 小便黄赤 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 舌苔黄腻 此时 用六味地黄丸反易助湿 湿困中焦 气机不畅 反不利于病情恢复 需先利湿清热 待湿邪渐去再投以补肾之品 市面上常用的清热祛湿的中成药有香连丸 四妙散 藿香正气散等 总之 六味地黄丸适合于肾阴虚轻症 无明显湿热等邪实症候者 17 消渴丸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消渴丸是中西药的混合制剂 其中 中药有黄芪 生地 天花粉等 具有养阴清热 益气生津的效果 西药每10丸含2 5毫克的格列本脲 所以 它不是纯中药 格列本脲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作用持久强烈 易造成低血糖 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者血糖波动较大者不宜使用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此药应该慎用 防止造成低血糖 18 降糖茶可以降低血糖 治疗糖尿病 降糖茶不是药品 不可能代替降糖药物 目前 市场上降糖茶鱼龙混杂 其成分确实很复杂 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 经不起临床推敲和反复验证 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服用 或者尽量选购具有国家批准标志的药品 19 糖尿病患者便秘皆用六黄通便 有些糖尿病患者 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由于病史较长 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大便困难 甚至腹泻与便秘交替 临床上很多医生一见便秘 便用大剂量泻药 如大黄 蕃泻叶泡服 灌肠 让患者狂泻一顿 虽一时解决症状 但病人很快顽症又现 中医治疗便秘 仍需以辨证为核心 并非滥用泻药 否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 反而徒伤正气 便秘一证临床有虚实之别 实症有气滞 热结 食积 寒积之不同 虚证有气虚 阳虚 血虚之别 纵观老年2型糖尿病便秘者仍以虚证为主 阴虚津亏者为多数 常以增液汤加减 但亦有阳气不足 肠腑推动无力者 可用济川煎加减 血虚者可以养血四物汤加减 大黄虽是泻下主药 但在各证型中剂量和配伍有别 或加枳实 厚朴 芒硝峻下热解 或配伍附子 苁蓉温里通下 或与黄芪 白术 甘草配伍培补中气 使肠腑推动有力 总之对于便秘 临证仍需详查舌脉 潜心用药 20 糖尿病患者失眠皆用枣仁养血安神 很多糖尿病患者凡遇到失眠就去药店买点枣仁 泡茶使用 希望改善睡眠 甚至有些医生一遇失眠就用大剂量枣仁治疗 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枣仁为养血安神要药 凡肝血不足 血虚失眠者皆可使用 但失眠病机复杂 有虚实之别 实证有痰热 食积 瘀血 阳亢 虚证有血虚 阴虚等 所以临床应当辨证使用 痰热者给予黄连温胆汤治疗 食积常用保和丸 瘀血常用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阳亢者可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血虚可予酸枣仁汤加减 阴虚者可予当归六黄汤加减 各型失眠中可酌情加入合欢皮 合欢花 夜交藤等 21 针灸可以根治糖尿病 针灸治疗糖尿病对早 中期患者效果较好 对病程长久 病情重者应配合相关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糖尿病仍然讲究内科辨证 以三消辨证为基础 灵活化裁 燥热伤肺上消病变明显者取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选用少府 肺俞 太渊 胰俞 心俞 鱼际为主 毫针补泻兼施 胃燥津伤中消病变为主者当清胃泻火 和中养阴 以足阳明 太阴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选用胃俞 脾俞 三阴交 内庭 足三里 胰俞 毫针补泻兼施 肾阴亏虚下消病变为主者当滋阴清热 益气补肾 以足少阴 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选用肾俞 太溪 肝俞 脾俞 太冲 胰俞 阳虚配关元 命门 加用灸法 另有穴位注射疗法 用丹参注射液或小剂量胰岛素 每次取1对腧穴 每次注射0 5 1毫升 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达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2 推拿 穴位按摩可以治疗糖尿病 推拿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手段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 通过推拿手法的刺激可以达到疏通局部气血 加强糖在肌肉组织的摄取和利用 提高病人的免疫和抗病能力 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对于早中期病人可以改善症状 调理阴阳 恢复体质 但对于晚期胰岛素绝对缺乏 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者则并不强调首选其治疗 尤其是合并有皮肤感染的患者避免使用 常用的推拿方法有1 头部推拿 推拿头部可以双向调节头部神经的兴奋和抑制 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自主神经的相对平衡 2 腹部推拿 推拿腹部主要运用推 拿 摩 点 振等手法进行治疗 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腹部血液循环 促进消化与吸收 改善腹腔各脏器包括胰脏的营养 使胰脏血液供应不足得到纠正 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 3 四肢推拿 手法以向心推拿为主 运用推 按 点 揉 搓等手法 可改善四肢微循环 促进皮下脂肪组织代谢 加速肌肉对糖的吸收利用 帮助降低血糖 改善循环 减轻脂肪堆积 本法具有促进血液回流 防止下肢血管闭塞 活血化瘀 软化血管等作用 23 不吃药 不打针 练习太极拳可以治疗糖尿病 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帮助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是早 中期糖尿病患者辅助糖尿病治疗以及健康人群预防糖尿病的首选养生运动 但对于晚期胰岛素绝对缺乏 胰岛细胞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单靠练习太极拳无法控制病情 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 患者在完成12周的太极拳练习后 体内的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 体内的辅助T细胞数量增加 人体免疫功能增强 太极拳还可以通过改善心肺功能 降低心肌耗氧 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这种锻炼方式 还可以明显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从而降低血糖 所以 太极拳是防治糖尿病的免费良方 24 糖尿病患者都有肾虚 禁忌房事 现代医学认为 引起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原因 主要是糖尿病所产生的代谢紊乱 退行性变 氧化应激不断损害周围神经 自主神经和小血管所引起 5 的糖尿病患者具有阴茎动脉阻塞的证据 但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进行性的 另外 糖尿病是慢性病 病人由于长期服药 体力减退 有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压力大 夫妻感情不合 经济因素等 均可增加阳痿发生的风险 中医认为 糖尿病是由于脾肾亏虚 气阴受损所致 肾气不足 气血鼓动无力 必然影响性功能 所以 糖尿病患者要讲究房事养生 控制饮食 适当运动 合理用药 同时 需进行自我保健 消除心理障碍 通过这些养生方法 能使糖尿病早期性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禁忌房事这一说法显然不科学 关键是合理节制 有益身心 当然 对于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 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应适当节制 以免加重病情 25 中药泡脚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中药泡脚是中医治疗的一大优势和特色 脚为身体经络汇聚的地方 周身气血运行皆从脚而过 脚上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 许多穴位有特定功效 脚亦是人体浊气下降的地方 中医历来有左病右治 下病上治的说法 通过泡脚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达到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引热下行 从而调整人体阴阳 达到防病祛病的目的 中药泡脚对糖尿病神经病变 失眠多梦 疲乏困倦 容易外感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虽然中药泡脚有一些基本验方 但仍然辩证 因为各人体质 阴阳寒热偏盛不一 所以 最好是在糖尿病足病的患者中医师辨证治疗个体化的情况下使用 譬如 有的人脚部湿气重 有脚气异味 另有些人双脚冰凉 皮肤干燥 这两种人就不能用同样的中药方泡脚 否则效果欠佳 别外 对于已经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在皮肤破溃或感染时不适合泡脚 以免加重感染 中药泡脚的具体方法是选用质量可靠的泡足器 加清水使之高度超过双足 并加热保持水温37 左右 并将煎好的中药汁倒入泡足器内 每次泡足20分钟左右 每天1 2次 可在睡前或饭后泡足 需要注意的是 泡脚完毕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脚 避免潮湿诱发感染 26 糖尿病并发症首选中医治疗 拒绝西医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对于急性并发症 如酮症酸中毒 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患者往往处于高糖毒性 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状态 这时候应当大量补液 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 纠正电解质紊乱 当然 可以辅以生脉或参附注射液益气养阴 回阳固脱 对于急性并发症单用中医显得势单力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往往缘于病史较长 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没有控制好血糖等 所以 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应当首先用西医控制好血糖 血压 血脂以及血液高黏状态 在此基础上发挥中药活血化 降低尿蛋白 抗氧化应激以及调节免疫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可以缩短疗程 减少西药不良反应和剂量 且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应当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是最佳方法 27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皆用黄芪益气降低水肿 黄芪 甘温 为补气之佳品 功能补中益气 利水消肿 托疮生肌 取其利水升提之性可治疗蛋白尿伴水肿者 国内大量临床资料显示 以辨证为前提 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降低尿蛋白效果不亚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n受体拮抗剂 ARB 类药物 于是临床上很多医生一遇蛋白尿便用黄芪注射液 或大剂量黄芪汤药治疗 结果却并非令人满意 糖尿病肾病者虽气阴两虚明显 但病至中晚期常兼夹湿热标实 只是在个人表现轻重不一 临床可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 小便不利 这时益气养阴扶正之品中当酌情加入利湿药物 常用猪茯苓 泽泻 猫爪草 六月雪等 如病程日久 舌质紫黯为水患 可选用泽兰 益母草等活血利水 所以不可一见蛋白尿便重用黄芪 当结合辨证 对证治疗 28 糖尿病患者反复尿路感染皆用利尿通淋法治疗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 利尿通淋是治疗淋证下焦湿热的常用方法 有些医生便加入所谓的通淋颗粒等利尿通淋 结果病人反复尿路感染 对治疗失去信心 其实 反复尿路感染者多虚实兼夹 本虚标实 单用清利反而伤正 以致正需邪恋而成劳淋 临床还是应当详加辨证 通淋之中酌情加用扶正之以恢复尿路自身的免疫屏障 可选用萆薜分清饮和无比山药丸加减 总之 不可二见尿路感染便大推利尿通淋药 否则疗效不佳 29 糖尿病皮肤感染皆用清热解毒法治疗 糖尿病由于高血糖环境及皮肤自身免疫屏障的低下 容易诱发皮肤感染 属中医学痈 疽的范畴 西医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抗生素治疗 效果确切 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反复 久治不愈 很多医生便加用清热解毒中药希望能缩短疗程 但是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的患者 其中医病机往往是正虚无力托邪 治疗上不可只顾杀菌祛邪 中医治疗的重点是恢复自身免疫机制 增强患者抗病能力 应根据辨证结果合理选用扶正药物 偏气虚者可用透脓散 偏阳虚者可选用阳和汤 局部渍日色淡 根脚散漫 溃口反复不收者可予生肌玉红膏 阳和解凝膏等外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不是都使用清热解毒法治疗 3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皆适用平肝病阳法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常用平肝潜阳法治疗 主要针对肝阳上亢的病机 病人表现为面红 目赤 小便短赤 常用代表方剂是天麻钩藤饮 中医没有高血压的概念 治疗散在于眩晕 头痛之中 治疗仍然讲究虚实 实证常见肝阳上亢 血瘀 气滞 痰湿等 虚证常见血虚 肾虚等 平肝潜阳只是针对肝阳上亢实证型的治法 其余证型皆不适用 血痕者常用活血通窍法 代表方剂如通窍活血汤 气滞者常用理气通络法 代表方剂如五磨饮子 痰湿者需化痰行气 代表方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血虚者治疗当养血为主 可予养血四物汤加减 肾虚者当补肾为主 偏阳虚者予右归丸 偏阴虚者予左归丸加减 31 饮食要避开的误区 多数糖尿病人为防止血糖升高往往会严苛地控制饮食 这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