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_第1页
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_第2页
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_第3页
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_第4页
语文教案-游褒禅山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语文教案 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 即事明理的写作手 法 2 认识作者 尽吾志 和 深思慎取 的思想 3 掌握 以 其 等虚词的用法 以及词类 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 背诵全文 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 即事明理 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 这既是 本文的难点 也是重点 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 呼应关系 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 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 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 翻译 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 解难 培养自学能力 3 凡是要学生辨析 积累的实词和虚词 除弄 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 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 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 使之反复 巩固 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第 2 页 共 18 页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 醉翁亭记 记 即游记 代表一种文体 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 表达自 己的观点 像 醉翁亭记 作者借写山水之景 而 表现了 醉能同其乐 和 太守之乐其乐 的与民同 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游褒禅山记 同样也 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那么 作者表述了怎样的 观点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 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 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宋朝临川人 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后被封为 荆国公 人称 王 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又是一位诗文 大家 散文雄健峭拔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诗 长于说理 精于修辞 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 今存 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 2 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 34 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他给宋仁 第 3 页 共 18 页 宗上万言书 主张改革政治 12 年后拜相 他不顾 保守派反对 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 天变不足畏 祖 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的观点 这与本文的观点也 有相似的地方 三 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 两段 借助工具书弄 懂疑难字词 四 讲读第 段 指名朗读 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 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 句 一词多义 卒 死 卒葬之 终于 卒相与 欢 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 文 碑文 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文字 独其为文 华美 有彩饰 舍其文 轩 道 道路 有碑仆道 说 讲 何可胜道也哉 道理 传道受业 正确的 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极 尽 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至多 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第 4 页 共 18 页 词性活用 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 其址 名 命名 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 之曰褒禅 说清楚 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穷 穷尽 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 者 也 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表示单纯的判断 者 前是主语 者 后是 谓语 如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家也 廉 颇者 赵之良将也 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 者 在 这里除了 表示停顿语气外 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吾所 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概括这两段的段意 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 达方式 提示 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 主要使用了记叙 的表达方式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 使之在读者的 第 5 页 共 18 页 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 形成立体感 试以华山洞作为 参照物 说出禅院 仆碑 前洞 后洞的方位 提示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 因为华山洞 距其院东五里 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 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 前 洞就是华山洞 前洞的 前 是相对于后洞的 后 而言的 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 因为华山 洞在 华山之阳 由山以上 则是北面了 第 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 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 作者认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 探究事理的本源 充分体现了他 求思之深 的探索精神 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 深 思慎取 的依据 第 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 比 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 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 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 深对比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后洞 来而记之者 已少 其至又加少 对比 余所至 之浅与 好游者 所至相比 进洞时 其见愈奇 的欣喜 与出洞后因 不得极夫游之乐 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 第 6 页 共 18 页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 布置作业 将文中出现的有 其 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 并归类整理 预习 段 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 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其 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 型 指示代词 相当于 那 那个 那些 人称代词 相当于 它 人称代词 表领属关 系 作 它的 讲 人称代词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 我 我们 自己 语气词 表 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 难道 如 其孰能讥之乎 二 讲读课文第 段 指名朗读 口译第 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 句 一词多义 观 观察 看 古人之观于天地 景象 非常之观 建筑物的一种 读 第 7 页 共 18 页 大王见臣列观 得 能够 不得极夫游之乐 心得 收获 往往有得 融洽 与公甚相得 得到 获得 某得八焉 夷 平坦 夷以近 铲平 削平 今操蔓夷大难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 一种蔑称 南抚夷越 相 帮助 辅佐 读 无物以相之 宰相 丞相 读 操虽托名汉相 互相 读 卒相与欢 古今异义 非常 本文义为 不寻常 非同一般 是两个词 如 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 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因 由于 以故其后名 之曰 褒禅 用来 拿 无物以相之 作 连词用 相当于 而 表并列 险以远 表承接 由山以上 句子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双重否定句 强调 志 的重要 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 第 8 页 共 18 页 讥 中间省略了 而不至 之类的话 翻译时 要补出 否则意思不连贯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 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 抒发自己的感想 即第一句中所说的 有叹 2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 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 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用一 叹 字紧承上文 领 起全段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 从 求思 的深 度和广度两方面 分析了古人 往往有得 的原因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 同古人的 求思 精神对比 阐述宏伟目标 险远的道路和 志 力 物 三者的内在联系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 努力 即使不能达到目的 也可以 无讥 无梅 作者揭示了 志 力 物 三者之间的 辨证关系 首先要有志 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 但 力量不足也不行 尽管志向坚定 力量充足 然而到 了幽暗昏惑之境地 如果没有外物相助 也不能至 既强调了 力 与 物 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 反 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又强调了 志 这个 第 9 页 共 18 页 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 强调只要尽己之志 虽然不能 达到目的 亦可 无悔 无讥 体现了作者朴 素的辩证观点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 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这对于 我们治学 处事 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 讲读第 段 指名朗读 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 句 一词多义 悲 感叹 叹惜 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 古书之不存 悲哀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哀怜 余悲之 且曰 若毒之乎 胜 尽 何可胜道也哉 能承担 禁 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 优美的 予观 夫巴陵胜状 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 词性活用 谬 弄错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后世之谬 其传 传 流传下来的文字 动词活用为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 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 第 10 页 共 18 页 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 以讹传讹 而应该 深思慎取 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 辨析思考 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 摒弃那 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联想 到 古书之不存 从 音谬 联想到 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深思慎 取 的结论 逻辑十分严密 四 讲析第 段 这一段是补叙 交代同游者籍贯 姓名和写作本 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 文里 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能使行文简洁 避免横生枝节 五 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 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最后 一句 不得极夫游之乐 开启下文 第三段第一句 于是余有叹焉 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使文章前后 衔接 过渡自然 文字上前后呼应 意思贯通 起照应作用的句 子有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和 其下平旷 记游 第 11 页 共 18 页 者甚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和 有穴窈然 入 之甚寒 问其深 则好游者不能穷 来而记之者 已少 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和 其见愈奇 非有志者 和 怠而欲出者 随以止 和 遂 与之俱出 可讥 和 人咎 在己为有侮 和 悔其随之 仆碑 和 有碑仆道 古书 之不存 和 其文漫灭 谬其传 和 音谬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 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 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 有哲理的感想 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 抓住它们之间的共 同点 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 全班齐读课文 七 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 二 四题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 学习本文即事明理 叙议结合 前后紧密相扣 的写作方法 3 掌握 乃 道 盖 观 其 等文言词的意义 第 12 页 共 18 页 和用法 以及一些词类活用知识 4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 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 不挠的意志和 深思慎取 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 为李进同志题 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 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 通过诵读领会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句的含义 随 后因势利导 今天我们要学习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 就含 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 从文中找 出能够作为 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脚的语句 二 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通读全文 了解文章大意 从整体上把 握文章内容 1 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 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课文中记游部分 集中于文中哪几段 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 得出怎样的结论 第 13 页 共 18 页 文章 记 是 论 的基础 论 是 记 的升华 本文详细记述了登山游洞的过程 最后得出游 览的体会 三 课文分析 1 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 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 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老师问 舍 在注释中解释为 筑舍定居 其根据是什么 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 这样解 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 学生答 名词活用作动词 曾学过 驴不胜怒 蹄之 公将鼓之 等 老师总结 慧褒始舍于其址 在 其址 前 边的必须是个动词 来表示慧褒的动作 因此 从 舍 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 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 人居住的 故释为 筑舍定居 这便是从词的位置 以及词与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 因此 识词辨义 要考察语言环境 不但在句中看 还要注意句与句的 关系 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名 名词作动词 第 14 页 共 18 页 命名 之意 火尚足以明也 明 形容词作动词 照明 之意 2 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第 1 段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议论作伏笔 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 探究事物的本源 充分体现了 求思之深 的探索精 神 这也是 深思慎取 的依据 第 2 段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 其中有哪些对比 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 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 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后的后悔相比 作用 为议论作铺垫 四 布置作业 1 课后归纳 名 曰 文 进 奇 好 出 极 的意义与用法 2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 三题 第二课时 第 15 页 共 18 页 一 导入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 着重写在力尚足 火 尚足明的情况下 竟随 怠者 而返的遗憾心情 还 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 都为第 3 4 段的议论打下伏 笔 1 提问 回答第 2 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 开头到 遂与之俱出 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 盖余所至 到段末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2 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问 古代游记中写感受 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 文的主旨 例如 醉翁亭记 末段 太守之乐其乐 醉能同其乐 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说说本文的主 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 对不确切的应 作分析 然后总结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 游洞 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 因此主旨是 尽吾 志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问 作者说 不能至 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 见不到 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 悔 的事 为什么作者又说 第 16 页 共 18 页 可以无悔 呢 因为已经 尽吾志 了 尽吾志 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 尽吾志 是这句话的要害 尽吾志 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 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 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 极夫游之乐 呢 从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可以看 出 再看下文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也表明了这 样的意思 作者 悔 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 随之止 是放弃自己的意愿 不做最大 的努力而屈从别人 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3 读析第 4 段 教师范读 提问 古书之不存 跟上文哪句话相 照应 其文漫灭 第 17 页 共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